CN202556835U - 太阳能电池背膜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背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56835U
CN202556835U CN 201220035311 CN201220035311U CN202556835U CN 202556835 U CN202556835 U CN 202556835U CN 201220035311 CN201220035311 CN 201220035311 CN 201220035311 U CN201220035311 U CN 201220035311U CN 202556835 U CN202556835 U CN 202556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olar battery
back film
battery back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353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娜
纪波印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uitia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uiti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uitia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uiti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353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56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56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568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该太阳能电池背膜包括聚偏氟乙烯层、尼龙12层、聚偏氯乙烯共聚物层、聚乙烯层和相邻树脂层之间的粘接层,通过多层共挤技术挤出复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耐候性、极低的透水和透氧性,优异的耐化学性以及很高的剥离强度和机械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方式为多层共挤,替代了传统的涂胶工艺,不仅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实现了连续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背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主要依靠的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已经面临枯竭,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因此,开发出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可广泛利用的新型能源是一种发展的趋势。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而且来源广泛,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可再生能源。人们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使用太阳能单晶硅电池进行转换,因此太阳能单晶硅电池逐渐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商用的太阳能单晶硅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要求为25年,为了确保单晶硅电池达到这么长时间的使用年限,就要严格控制各组件的质量,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材料主要包括玻璃、热熔胶胶膜、边框、背膜和接线盒等。其中背板位于太阳能电池片的下方与连接器连接处,用于太阳能电池保护。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覆一层耐候、机械强度高并具有优良阻隔性能的背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现有技术下的太阳能电池背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TPT型,即上下两层聚氟乙烯或者聚偏氟乙烯和在中间层聚酯三层膜复合构成,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剥离现象,主要是因为背膜表面粘接能力差所导致的,因此,为了提高背膜的整体性能,现有的专利和文章中公开了大量的关于背膜改进方面的方法。中国专利CN201523014U中公开了一种四层结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背板复合膜,在基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一侧用聚氨酯胶黏剂粘结一层聚偏氟乙烯耐候层,另一侧也通过聚氨酯胶黏剂粘接电气绝缘层和热熔胶层。该方法制备背膜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劳动力成本高,并且要使用大量的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对环境影响比较大,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连续工业化生产、环境污染小和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化学性的太阳能电池背膜。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该太阳能电池背膜包括聚偏氟乙烯层、尼龙12层、聚偏氯乙烯共聚物层、聚乙烯层和相邻树脂层之间的粘接层,通过多层共挤技术挤出复合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的粘接层为经过接枝改性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的相邻树脂层之间的粘接层的厚度相等,且厚度为5~10μm。
进一步,所述的聚偏氟乙烯层的厚度为25~30μm。
进一步,所述的尼龙12层的厚度为150~250μm。
进一步,所述的聚偏氯乙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25~50μm。
更进一步,所述的聚乙烯层的厚度为50~100μ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中的聚偏氟乙烯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以及耐候性,同时尼龙12具有很好的冲击韧性以及强度,聚偏氯乙烯共聚物的耐化学阻隔性好以及极低的透水和透氧性能,四种树脂与经过接枝改性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混合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因此,这种多层共挤技术挤出复合的太阳能背膜具有很好的耐候性、极低的透水和透氧性能,优异的耐化学性以及很高的剥离强度和机械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太阳能单晶硅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方式为多层共挤,替代了传统的涂胶工艺,不仅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实现了连续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该太阳能电池背膜包括聚偏氟乙烯层1、尼龙12层2、聚偏氯乙烯共聚物层3、聚乙烯层4和相邻树脂层之间的粘接层5,通过多层共挤技术挤出复合在一起。
文中的“尼龙12”指的是尼龙的型号。
所述的粘接层5为经过接枝改性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一种或其中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相邻树脂层之间的粘接层5的厚度相等,且厚度为5~10μm。所述的聚偏氟乙烯层1的厚度为25~30μm。所述的尼龙12层2的厚度为150~250μm。所述的聚偏氯乙烯共聚物层3的厚度为25~50μm。所述的聚乙烯层4的厚度为50~100μ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聚偏氟乙烯是一种半结晶状的高分子量氟聚合物,氢原子和氟原子沿聚合物链方向对称,分子结构为:-CH2CF2-。其中-C-F-键具有很高的键能,C-F键的键能为485.7kJ/mol,C-H键的键能为414.5kJ/mol,C-C键被外面的氟原子所包围,使得聚偏氟乙烯树脂有较高的介电常数、电绝缘性能、耐紫外线和耐辐射性能、高韧性、摩擦系数小耐磨耗、耐候性优异以及很好的耐化学性等特性;尼龙12是一种具有线性和热塑性的缩聚聚合物,吸水率低、高阻隔、热成型性好、强度高,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可以保持很高的挺度,制备得到的尼龙12层具有机械性能优异、结晶度较高、表面硬度大、阻隔性好、耐磨和较高的冲击韧性;聚偏氯乙烯共聚物的阻隔性能优异,耐化学阻隔性好以及极低的透水和透氧性能,防止了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水汽进入,造成对组件的破坏;四种树脂与经过接枝改性的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其中两种的混合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因此,这些树脂的特点就使得这种多层共挤技术挤出复合的太阳能背膜具有很好的耐候性、极低的透水和透氧性能,优异的耐化学性以及很高的剥离强度和机械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方式为多层共挤,替代了传统的涂胶工艺,不仅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实现了连续工业化生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该太阳能电池背膜包括聚偏氟乙烯层(1)、尼龙12层(2)、聚偏氯乙烯共聚物层(3)、聚乙烯层(4)和相邻树脂层之间的粘接层(5),通过多层共挤技术挤出复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树脂层之间的粘接层(5)的厚度相等,且厚度为5~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偏氟乙烯层(1)的厚度为25~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尼龙12层(2)的厚度为150~2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偏氯乙烯共聚物层(3)的厚度为25~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层(4)的厚度为50~100μm。
CN 201220035311 2012-02-06 2012-02-06 太阳能电池背膜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56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35311 CN202556835U (zh) 2012-02-06 2012-02-06 太阳能电池背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35311 CN202556835U (zh) 2012-02-06 2012-02-06 太阳能电池背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56835U true CN202556835U (zh) 2012-11-28

Family

ID=47206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35311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56835U (zh) 2012-02-06 2012-02-06 太阳能电池背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568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8983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四川盈乐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8983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四川盈乐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8884B (zh) 耐湿热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38275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9258B (zh) 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EP3252832B1 (en) Co-extruded one-time formed backplate having three-layer structure for solar cell module
CN102569452B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聚合物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10276B (zh) 一种屋面光伏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2707B (zh) 一种用于双面发电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透明背板
EP2581944A1 (en) Solar cell module
CN104143578A (zh) 一种太阳能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69451A (zh) 含非溶剂型粘合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95304B (zh) 一种太阳能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9874B (zh) 多层共挤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80479B (zh) 无氟多层共挤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3154B (zh) 自粘性聚偏氟乙烯薄膜及用其制备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背板
WO2012088366A1 (en) Fire resistant back-sheet for photovoltaic module
CN103072349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复合膜
CN103897322A (zh) 一种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太阳能背板
KR101954164B1 (ko) 태양전지용 백 시트
CN10273828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
CN202556835U (zh) 太阳能电池背膜
CN205498231U (zh) 环保增强型太阳能背板
CN107757028A (zh) 多层膜和光电模块
CN101817245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3452279U (zh) 一种屋面光伏防水卷材
CN103722840A (zh) 免胶黏剂且耐湿热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