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51047U - 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51047U
CN202551047U CN 201120461698 CN201120461698U CN202551047U CN 202551047 U CN202551047 U CN 202551047U CN 201120461698 CN201120461698 CN 201120461698 CN 201120461698 U CN201120461698 U CN 201120461698U CN 202551047 U CN202551047 U CN 202551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ignal
digital signal
port
ligh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4616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佳旺
杨水华
杨继伟
郭浩
李晶
杨辉
赵华
郑煜
李世鹏
盖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terte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erte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erte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erte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4616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51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51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510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中继子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中继子系统通过光纤网相连,每个中继子系统包括:设备端口,与设备相连;网络端口,与所述光纤网相连;监控端口,与网络监控中心相连;电光转换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在从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数字信号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所述网络端口发送出去;光电转换器,与所述设备端口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当从所述网络端口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设备接口发送出去;信号发射器,通过所述监控端口将得到的光信号或数字信号发送出去。

Description

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用网中,如果设备之间是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方式,首先,如果设备之间直接用网线相连,那么数传输距离被限制在100米,无法满足一些传输距离较大的网络的需求,如航空以太网。即使接入网络交换机等设备那么信号虽然能够传递的更远,但是数据已经不是实时传输,也不是无损还原了,所以基于以太网协议的专用网无法进行远距离的数据通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条基于光纤的以太网信号传输路径。首先解决了远距离传输问题,其次由于我们是为传输通道搭建了一条物理路径,从而实现远距离,信号接近无损的实时传输路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中继子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中继子系统通过光纤网相连,每个中继子系统包括:
设备端口,与设备相连;
网络端口,与所述光纤网相连;
监控端口,与网络监控中心相连;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设备端口相连,从设备端口中接收到数字信号后,如果设备端口中数字信号的接收速度大于网络端口中光信号的发送速度时,则从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中减少空闲周期中信号的数量,将剩余的数字信号作为待转换的数字信号;在设备端口中数字信号的接收速度小于网络端口中光信号的发送速度时,则为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增加空闲周期中的信号,将增加的数字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共同作为待转换的数字信号;
电光转换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在从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数字信号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所述网络端口发送出去;
光电转换器,与所述设备端口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当从所述网络端口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设备接口发送出去;
信号发射器,通过所述监控端口将得到的光信号或数字信号发送出去。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监控端口仅进行光信号或数字信号的发送操作。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系统还包括:
路径管理子系统,包括:
第二处理器,配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
所述光纤网还包括路由子系统,与所述路径管理子系统相连,包括:
存储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存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
路由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仅当接收的光信号为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时,才使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进行传输。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路径管理子系统,还包括:
第三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关系发生变化后,修改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得到修改结果;
所述路由子系统,还包括:
第四处理器,与所述第三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相连,根据所述修改结果,更新所述存储器记录的传递路径。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专用网为基于以太网协议的专用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中继子系统改进了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式,并通过光纤网传输信号,实现本地的近距离数据中继和远距离的数据中继。对于近距离的数据中继,中继可以实现数据的监控。由于该传输系统是基于物理层的传输,所以对网络信号的传输几乎是无损的,所以对本身线路影响很小,所以在以太网数据正常通信,以及以太网设备测试时都可以提多便捷实现条件。尤其是在以太网设备测试中,由于我们的系统是几乎无损的,因此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当然也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以太网设备的通信和以太网数据监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五公里。在不关心延时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更远的传输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网中信号的输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系统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系统实施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需要明确的是,下文所说的专用网是采用以太网协议的专用网。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系统至少两个中继子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中继子系统通过光纤网相连,每个中继子系统包括:
设备端口101,与设备相连;
网络端口102,与所述光纤网相连;
监控端口103,与网络监控中心相连;
第一处理器104,与所述设备端口相连,从设备端口中接收到数字信号后,如果设备端口中数字信号的接收速度大于网络端口中光信号的发送速度时,则从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中减少空闲周期中信号的数量,将剩余的数字信号作为待转换的数字信号;在设备端口中数字信号的接收速度小于网络端口中光信号的发送速度时,则为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增加空闲周期中的信号,将增加的数字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共同作为待转换的数字信号。
电光转换器105,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在从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数字信号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所述网络端口发送出去;
光电转换器106,与所述设备端口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当从所述网络端口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设备接口发送出去;
信号发射器107,通过所述监控端口将得到的光信号或数字信号发送出去。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与第一设备相连的第一中继子系统通过设备端口接收到数字信号后,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网络端口将光信号通过光纤网发送出去,与第二设备相连的第二中继子系统通过网络接口收到该光信号,会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发送给第二设备。同理,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的流程与上述流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举例来说,转换模块可以是以太网PHY芯片。网线上的以太网数据通过以太网PHY芯片截取,然后通过流控,数据格式转换等操作后将数据转换成光信号后通过光纤发送。接收时,将光纤上的数据通过光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后再将该数据转换成为以太网PHY芯片可以接收的数据发送出去。
与现有技术中的以太网协议的传输系统不同的是,通过光纤实现以太网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因为光速是目前已知世界中最快的速度,所以能够很好的实现以太网的远距离,低延时的数据传输。另外,本实施例是基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不对数据进行解析,只是将网络上的信号进行传递,而不关心传输的数据内容,因此能够实现接近无损的传输。
其中所述信号发生器可以与设备端口相连,也可以与网络端口相连,即所发送的信号可以是转换前的信号,也可以是转换后的信号。
由于所述监控端口与设备端口和网络端口均不是同一个物理端口,所以传输模块所发送的光信号或数字信号不会影响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会造成设备之间数据的冲突,保证两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为了避免网络监控中心通过监控端口反馈数据造成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所述监控端口仅进行光信号或数字信号的发送操作。
由上可以看出,通过将线路上得到的数据传输到另外一个端口,在保证设备之间正常的通信的前提下,将该数据送个另外一个或者多个端口实现数据监控。对于监控端口只进行数据发送操作,不接收该端口的数据,从而解决数据传输的冲突。由于数据监控也是基于物理层的监控,不关心数据内容,所以只是将要监控的网络接口的信号传递到指定的一个或者多个以太网设备端口以实现数据监控。
对于串行线路的数据传输,为了保证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信号能够在光纤网中匀速传输。与传统的基于包得流控方式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通过第一处理器控制空闲周期中数据的数量达到了此目的,其中该空闲周期是指以太网数据传输时传输无效数据的周期。
仍以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如果第一中继子系统通过设备端口从第一设备接收数字信号的接收速度大于通过网络端口发送光信号的发送速度,则表明第一中继子系统不能及时将接收的数据发送出去,则需要减少待转换的数字信号,以避免发送光信号的速度太慢而造成的数据堵塞,所以第一中继子系统可以在接收的数字信号中选出以太网的空闲周期中信号,去掉其中部分或全部无效数据,从而减少中继子系统所要发送的光信号;反之,如果第一中继子系统接收数字信号的接收速度小于发送光信号的发送速度,则表明第一中继子系统发送光信号的速度较快,有可能到最后没有数据可发送,所以为了避免没有数据可发送的情况出现,可以为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增加空闲周期中的数据,从而增加中继子系统所要发送的光信号。
图2为图1所示系统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此处仅示出如下部分,其余与图1重合部分的内容省略,其中图2所示系统中还包括:
路径管理子系统,包括:
第二处理器201,配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
所述光纤网还包括路由子系统,与所述路径管理子系统相连,包括:
存储器202,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存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
路由器203,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仅当接收的光信号为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时,才使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进行传输。
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交互产生的光信号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所产生的光信号和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所产生的光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传递路径并不是现有技术中基于以太网地址路由的传递路径,而是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光信号在光纤网中所经过的端口信息,而这条路径是只限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这两个设备通信时使用等效于现有技术中两设备之间的一条网线,此处将该传递路径称之为“虚拟网线”。这条虚拟网线上的传输资源由于不被其他设备的信号传输所使用,只被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使用,达到了两设备独占一条传输线路资源的目的,进一步保证了信号的实时性传输。
针对多台以太网的网络设备之间互联时,在原有的网络部署条件下,通过在路由子系统中配置一条用于连接两设备的端口连接信息,就可以使任意两台设备任意两台设备之间独占一个传输路径。
由于设备之间独占传输资源的方式是通过路径管理子系统配置实现的,并不是为两设备之间建立一条实际的物理线路,所以当两设备之间的通信关系发生变化时,可以由路径管理子系统只需要重新生成对应的传递路径即可,实现简单,具体说明如下:
图3为图2所示系统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在图3所示系统中:
所述路径管理子系统,还包括:
第三处理器301,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关系发生变化后,修改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得到修改结果;
所述路由子系统,还包括:
第四处理器302,与所述第三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相连,根据所述修改结果,更新所述存储器记录的传递路径。
由上可以看出,当设备之间改变通信方式时,只需配置相应的传输路径就可以适应性地满足设备之间通信关系的转换,而不是更换物理连接线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本地的近距离数据中继和远距离的数据中继。对于近距离的数据中继,中继可以实现数据的监控。由于该传输系统是基于物理层的传输,所以对网络信号的传输几乎是无损的,所以对本身线路影响很小,所以在以太网数据正常通信,以及以太网设备测试时都可以提多便捷实现条件。尤其是在以太网设备测试中,由于我们的系统是几乎无损的,因此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当然也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以太网设备的通信和以太网数据监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五公里。在不关心延时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更远的传输距离。
方案目前支持10Mbps,100Mbps,1000Mbps以太网。全双工通信模式,可以实现更高速度的以太网数据中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中继子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中继子系统通过光纤网相连,每个中继子系统包括:
设备端口,与设备相连;
网络端口,与所述光纤网相连;
监控端口,与网络监控中心相连;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设备端口相连,从设备端口中接收到数字信号后,如果设备端口中数字信号的接收速度大于网络端口中光信号的发送速度时,则从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中减少空闲周期中信号的数量,将剩余的数字信号作为待转换的数字信号;在设备端口中数字信号的接收速度小于网络端口中光信号的发送速度时,则为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增加空闲周期中的信号,将增加的数字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共同作为待转换的数字信号;
电光转换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在从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数字信号后,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所述网络端口发送出去;
光电转换器,与所述设备端口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当从所述网络端口接收到光信号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设备接口发送出去;
信号发射器,通过所述监控端口将得到的光信号或数字信号发送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路径管理子系统,包括:
第二处理器,配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
所述光纤网还包括路由子系统,与所述路径管理子系统相连,包括: 
存储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存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
路由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网络端口相连,仅当接收的光信号为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时,才使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产生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管理子系统,还包括:
第三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关系发生变化后,修改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的光信号所专用的传递路径,得到修改结果;
所述路由子系统,还包括:
第四处理器,与所述第三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相连,根据所述修改结果,更新所述存储器记录的传递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网为基于以太网协议的专用网。 
CN 201120461698 2011-11-18 2011-11-18 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51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61698 CN202551047U (zh) 2011-11-18 2011-11-18 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61698 CN202551047U (zh) 2011-11-18 2011-11-18 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51047U true CN202551047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71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46169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51047U (zh) 2011-11-18 2011-11-18 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510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6338A (zh) * 2016-12-26 2017-05-10 武汉博思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传输紫外光通信信号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6338A (zh) * 2016-12-26 2017-05-10 武汉博思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传输紫外光通信信号系统及方法
CN106656338B (zh) * 2016-12-26 2023-09-12 上海灵信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传输紫外光通信信号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20075U (zh) 一种基于光纤以太网的多业务数字光端机
CN202679397U (zh) 实时工业以太网EtherCAT从站系统
CN206498431U (zh) 基于协议转换桥接器的交换型混合网络
CN102026050A (zh) 光纤can总线集线器及其组网方法
CN101719791A (zh) 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光纤收发器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1873262A (zh) 工业光纤以太网交换机
CN103763161A (zh) 一种三网融合接入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63736A (zh) 一种支持长距离电缆通讯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及控制方法
CN101917318A (zh) 一种高低速总线系统连接装置及高低速总线系统
CN202551047U (zh) 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CN109729444B (zh) Onu设备,pon-can总线架构,机器人系统
CN207801989U (zh) 一种长距离工业以太网传输的交换机
CN203618007U (zh) 一种带光口的多通道以太网电缆延长器主端
CN216673008U (zh) 一种带高带宽电力载波通讯方式的数据汇聚系统
CN101296389A (zh) 双光自愈保护式以太网光交换多业务综合复用设备
CN1889396B (zh) 可实现光监控通道信息传送的装置、系统、方法
CN107948101A (zh) 一种长距离工业以太网传输的交换机和方法
CN202551048U (zh) 专用网中电压型模拟信号的传输系统
CN202551038U (zh) 专用网中电阻型模拟信号的传输系统
CN202551039U (zh) 专用网中电流型模拟信号的传输系统
CN103124234A (zh) 专用网中以太网信号的传输系统
CN114039809A (zh) 一种基于光端机的can远距离通信系统
CN203522787U (zh) 16路综合网管光交换机
CN114006785A (zh) 一种单双绞线tsn无源耦合器及设计方法
CN2884710Y (zh) 一种带虚拟网功能的提供多种接口的交换式远程网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