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9737U -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9737U
CN202549737U CN2012200790868U CN201220079086U CN202549737U CN 202549737 U CN202549737 U CN 202549737U CN 2012200790868 U CN2012200790868 U CN 2012200790868U CN 201220079086 U CN201220079086 U CN 201220079086U CN 202549737 U CN202549737 U CN 202549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aking device
separated part
pair
electric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790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律
鱼留利一
森口裕亮
福田纯久
池田阳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633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9915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632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9914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632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9913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9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97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触点装置具备:触点部,该触点部具有第一触点以及与该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第二触点;以及包围所述触点部的壁。进而,所述壁在面对所述触点部的一表面上具有凹凸部,该凹凸部在所述第二触点的移动方向上排列有凹凸。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点装置以及使用该触点装置的电磁开闭器。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有如下的各种电磁开闭器,该电磁开闭器具备:触点装置,该触点装置具备触点部,该触点部具有第一触点、以及与该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第二触点;以及作为驱动部的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利用在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使第二触点移动,以使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分离。进而,作为具备密封触点部的触点装置,存在如下密封触点装置:密封触点部具有密封容器,并且在密封容器内收纳有固定端子与活动接触件,该固定端子设置有固定触点(第一触点),该活动接触件设置有活动触点(第二触点)(例如,参照日本国专利公开10-162676号公报等)。
在上述密封触点装置中,例如以2个大气压左右的压力将以氢气为主体的气体气密封装于密封容器内,通过该气体的封装能够提高冷却效果,从而易于对在固定触点与活动触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进行消弧。
然而,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触点装置中,当施加于触点部的电压为高压时,存在电弧的消弧性能不足的可能性。特别地,当欲维持一般的触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的尺寸时,由于对触点之间的空间存在限制,因此难以改善电弧的消弧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抑制了装置尺寸的大型化又易于使在触点部的触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消弧的触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
本实用新型的触点装置具备:触点部,该触点部具有第一触点以及与该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第二触点;以及包围所述触点部的壁,所述壁在面对所述触点部的一表面上具有凹凸部,该凹凸部在所述第二触点的移动方向上排列有凹凸而成。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与现有的触点装置相比,能够抑制装置尺寸的大型化,并能够易于使在触点部的触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消弧。
优选地,作为该触点装置,所述一表面在与所述触点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沿所述一表面排列,还具备磁场产生部,该磁场产生部利用磁场在所述间隙内朝所述一表面侧拉伸在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
优选地,作为该触点装置,还具备收纳所述触点部的壳体,所述壁为所述壳体的一部分。
优选地,作为该触点装置,还具备:收纳所述触点部的壳体;以及绝缘部件,该绝缘部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并构成所述壁。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开闭器具备:所述任意的触点装置;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利用在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使所述第二触点以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与现有的电磁开闭器相比,能够抑制装置尺寸的大型化,并能够易于使在触点部的触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消弧。
本实用新型的触点装置具备:触点部,该触点部通过通电使第二触点相对于第一触点接触分离;以及收纳所述触点部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电弧长伸长部,该电弧长伸长部能够使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弧长伸长。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由于触点之间的电弧长增长,因此能够在两个触点之间产生高电压,由于无需增长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壳体的大型化。
优选地,作为该触点装置,所述电弧长伸长部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凹凸部。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由于由设置于壳体的内壁的凹凸部形成电弧长伸长部,因此能够增长电弧长,从而能够相应地在两个触点之间产生高电压。
优选地,作为该触点装置,所述电弧长伸长部是多个肋,该多个肋从所述壳体的内壁朝内侧突设、且在电弧长的方向上设置成多段而形成凹凸部。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电弧长伸长部的结构变得简单,从而能够简单地形成电弧长伸长部。
优选地,作为该触点装置,所述多个肋与所述壳体为分体结构,所述多个肋被附设于壳体的内壁。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能够进行适合于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压的设计等,从而提高了电弧长伸长部的设计自由度。
优选地,作为该触点装置,所述多个肋为金属部件。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电弧长伸长部的热传导及热容量增大,电弧的散热性相应地升高,从而能够产生高的电弧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开闭器具备:所述任意的触点装置;以及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利用在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使所述第二触点以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与现有的电磁开闭器相比,由于触点之间的电弧长增长,因此能够在两个触点之间产生高电压,由于无需加长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抑制壳体的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触点装置具备:触点部,该触点部具备一对第一触点以及与所述一对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第二触点;以及由金属材料形成的一对或多对分离部,所述一对或多对分离部在所述一对第一触点的并列设置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部对置配置。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与现有的触点装置相比,能够抑制大型化,并能够实现可切断的负载电压的增大。
优选地,在该触点装置中,所述一对或多对分离部具备:一对第一分离部;以及一对第二分离部,该一对第二分离部沿所述第二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与所述一对第一分离部一起分别并列设置。
优选地,在该触点装置中,所述一对或多对分离部具备:一对第三分离部,该一对第三分离部分别夹装于所述触点部与所述一对第一分离部的一方之间、以及所述触点部与所述一对第一分离部的另一方之间;以及一对第四分离部,该一对第四分离部分别夹装于所述触点部与所述一对第二分离部的一方之间、以及所述触点部与所述一对第二分离部的另一方之间,并且沿所述第二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分别与所述一对第三分离部一起并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开闭器具备:所述任意的触点装置;以及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利用在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使所述第二触点以与所述一对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
通过形成为这样的结构,与现有的电磁开闭器相比,能够抑制大型化,并能够实现可切断的负载电压的增大。
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记述。通过以下的详细技术及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比较例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产生电弧时的说明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其它例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其它例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触点装置产生电弧时的说明图。
图12是比较例的电磁开闭器的剖视图。
图13是比较例的触点装置产生电弧时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具备触点装置A与电磁铁装置B。触点装置A具备:触点部2,该触点部2伴随着触点3接触或分离(接触分离)而对通电与通电切断进行切换;收纳触点部2的壳体10;以及消弧用的磁场产生部32。
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利用在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使第二触点7移动,从而使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接触分离。进而,电磁铁装置B的主体由圆柱状的活动轴15、沿活动轴15的轴向Ax驱动活动轴15的电磁铁部21、以及固定电磁铁部21的固定板18构成。以下,将活动轴15的轴向Ax简称为轴向Ax,并以该轴向Ax为基准进行说明。
活动轴15插通于电磁铁部21,第一端部16从电磁铁部21突出、且被安装于触点部2的接触按压部8(后文中进行详述),相反侧的第二端部17安装于电磁铁部21的活动铁芯24(后文中进行详述)。进而,活动轴15被电磁铁部21驱动而沿轴向Ax进行直线行进,伴随着该驱动进行触点3的接触分离动作。
固定板18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为板状,兼用作电磁铁部21的磁轭、且配置成使板面与轴向Ax大致正交。进而,在其板面中的朝向触点部2侧的一方的板面安装有板状的绝缘板20,在另一方的板面固定有电磁铁部21。并且,固定板18在板的大致中央具有供活动轴15插通的贯通孔19,活动轴15使第一端部16朝触点部2侧突出,使第二端部17侧经由贯通孔19插通于电磁铁部21。
电磁铁部21的主体由沿轴向Ax排列的圆筒状的两个铁芯(固定铁芯23及活动铁芯24)、收纳两个铁芯的有底筒部22、配置于有底筒部22的外周且卷绕有线圈28的线圈骨架27、以及在使两个铁芯分离的方向上进行弹性施力的复位弹簧26构成。
线圈骨架27固定于固定板18,卷绕于线圈骨架27的线圈28经由导电部件28a等与外部的励磁用电源、励磁用控制单元等进行电连接。
有底筒部22由不锈钢等非磁性金属材料形成,开口侧的端部固定于固定板18,线圈骨架27位于筒的外周,两个铁芯以大致同心、且沿轴向Ax排列的方式收纳于筒的内周。铁芯的主体由在有底筒部22的底部固定的固定铁芯23、以及在轴向Ax上相对于固定铁芯23靠近分离的活动铁芯24构成,活动轴15插通于两个铁芯的内周。
活动轴15以其第二端部17在轴向Ax上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固定铁芯23中,固定铁芯23的一端部固定于有底筒部22的底部,另一端部与活动铁芯24对置。复位弹簧26配置于固定铁芯23与活动铁芯24之间,朝沿轴向Ax与固定铁芯23分离的方向对活动铁芯24进行弹性施力。
活动铁芯24大致同心地配置于固定铁芯23的另一端侧,伴随着线圈28的励磁而在轴向Ax上朝靠近固定铁芯23的方向移动。并且,活动铁芯24在内周面具有安装活动轴15的安装部25,活动轴15安装于该安装部25,活动铁芯24在轴向Ax上移动,以此在轴向Ax上驱动活动轴15。进而,能够在轴向Ax上调整活动轴15相对于安装部25的安装位置,通过调整安装位置能够调整活动轴15从第一端部16的固定板18的突出量。
并且,触点部2的主体由固定于壳体10的固定端子4、因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而在轴向Ax上移动的平板状的活动接触件6、分别在固定端子4与活动接触件6设置的触点3、以及对活动接触件6进行弹性施力的接触按压部8构成。
固定端子4由导电性部件形成为有底圆筒状,被配置成使圆筒的轴心沿着轴向Ax、且使圆筒的底侧端部朝壳体10内突出,并固定于壳体10。固定端子4的底侧端部与固定板18对置而具有平面,并且在该平面上固定有触点3(第一触点5)。并且,与轴心大致平行地并列配置有两个固定端子4,这两个固定端子4的底侧端部在轴向Ax上位于高度大致相同的位置。
活动接触件6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为俯视时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板面与固定板18大致平行地排列,并且长度方向L配置成与两个固定端子4的并列方向大致平行。其板面中的一方的板面朝向第一触点5侧,触点3(第二触点7)固定于该板面的长度方向L的两端部,第二触点7在轴向Ax上与第一触点5对置。进而,活动接触件6的并未固定有第二触点7的相反侧的板面与固定板18对置,接触按压部8安装于该相反侧的板面,并且经由接触按压部8与活动轴15的第一端部16连接。以下,将上述活动接触件6的长度方向L的方向简称为长度方向L,并以此为基准进行说明。
接触按压部8的主体由对活动接触件6进行弹性施力的接触按压弹簧9、以及通过活动接触件6对接触按压弹簧9进行压缩悬架的活动接触件支架8a构成,接触按压部8在活动接触件支架8a的长度方向L的大致中央固定于活动轴15的第一端部16。进而,接触按压部8朝第一触点5侧对活动接触件6进行弹性施力,对第二触点7施加接触压力。并且,接触按压部8与活动接触件6一起在壳体10内被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沿轴向Ax驱动,伴随着该驱动,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接触分离。因此,第二触点7相对于第一触点5的移动方向为轴向Ax,在活动接触件6与固定端子4之间具有用于使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接触分离的间隔(触点间隙)。
并且,壳体10由陶瓷等具有绝缘性与耐热性的材料形成为在一端具有开口面的箱状,箱的开口面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为底部11,该底部11具有与轴向Ax大致正交、且与固定板18平行的面。该底部11设置有两个沿轴向Ax贯通的贯通孔11a,固定端子4插通于贯通孔11a,并且固定端子4的开口侧端部固定于贯通孔11a的边缘。
对于壳体10,箱的侧壁12从底部11的外周沿轴向Ax立起设置,并构成了包围触点部2的壁30。侧壁12的一表面13朝向触点部2侧,并且在一表面13与触点部2之间具有间隙。进而,在一表面13设置有凹凸部31,该凹凸部31在第二触点7的移动方向(轴向Ax)上排列有凹凸。
凹凸部31的主体由对一表面13进行切削而形成的多个槽构成。该槽由配置成与一表面13大致平行且从一表面13凹陷的底面、以及与该底面大致正交且互相对置的两个侧面构成,如图2所示,形成为截面形状呈矩形(大致正方形)的凹陷。进而,该槽沿底部11的外周遍及一表面13的整周地形成,并且设置成在轴向Ax上以大致相等间隔排列多个。优选地,例如该槽的从一表面13到底面的深度尺寸为1mm左右,在轴向Ax上排列的间隔为1mm左右。
并且,在固定板18与壳体10的开口面的缘部(侧壁12立起设置的前端)之间配置有框状的接合部件29,固定板18与壳体10经由该接合部件29接合。由该壳体10、接合部件29以及固定板18包围的空间形成为气体难以泄漏的大致气密空间,在该大致气密空间内例如以两个大气压左右的压力填充有以氢气为主体的气体。因此,触点部2在上述填充有气体的空间内与触点3接触分离。
具备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触点装置A及电磁铁装置B的电磁开闭器进行如下动作。在线圈28的励磁之前,因复位弹簧26的施力而使得活动铁芯24与固定铁芯23具有规定的距离(触点间隙)地对置,并且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抵接。因此,线圈28励磁前的触点部2处于经由活动接触件6使两个第一触点5之间电连接的导通状态。进而,利用接触按压弹簧9的弹性施力朝第一触点5按压第二触点7,从而保持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的抵接状态。
并且,若线圈28被励磁,则活动铁芯24被朝固定铁芯23吸引而在轴向Ax上移动,伴随着该移动,活动轴15被驱动,从而使活动接触件6朝固定板18侧移动。因此,在伴随着活动轴15的驱动而将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的抵接解除以后,第二触点7相对于第一触点5离开规定的距离(触点间隙),触点部2切换到将两个第一触点5之间的电连接切断的断开状态。
若从该励磁状态将线圈28的励磁切断,则活动铁芯24主要因复位弹簧26的作用力而朝与固定铁芯23分离的方向移动,从固定铁芯23离开规定的距离(触点间隙)而恢复到励磁前的状态。进而,通过伴随于活动铁芯24的移动的活动轴15的驱动使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抵接,从而触点部2返回到导通状态。
并且,当线圈28被励磁而使得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分离时,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有时会在第一触点5与第二触点7之间产生电弧50。该电弧50因在侧壁12的箱外侧配置的磁场产生部32所产生的磁场而在触点部2与侧壁12的间隙内被沿长度方向L拉伸,易于形成为沿着包围触点部2的壁30(侧壁12)的一表面13的形状。
该磁场产生部32的主体例如由永磁铁与夹着该永磁铁的磁性部件构成,以隔着第一触点5与第二触点7的方式附设于侧壁12的外侧。因此,磁场产生部32对被壳体10包围且配置有触点3的空间施加与轴向Ax大致正交的方向的磁场。
然而,电弧50的电弧长(沿面距离)越长,越容易有助于电弧电压的上升(易于被消弧)。进而,在图4所示的比较例的触点装置中,若电弧50在触点部71的第一触点74与第二触点75之间产生,则该电弧50因磁场产生部76所产生的磁场而被朝壁72侧拉伸,易于形成沿着壁72的朝向触点部71的平坦的一表面73的形状。
另一方面,图1所示的本触点装置A在侧壁12的一表面13设置有凹凸部31,与上述比较例相比,在具有与图4所示那样的壁72的一表面73平坦的比较例大致相同的外观尺寸的壳体10上,能够延长电弧50的沿面距离。进而,与比较例相比,通过延长电弧50的沿面距离更加易于在短时间内使电弧电压升高,从而能够改善消弧性能。
因此,能够提供如下适合于直流高电压用等的触点装置,该触点装置易于在将触点部2从导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等时使电弧50消弧,并易于进行向断开状态切换。作为该直流高电压用的触点装置,例如优选如下车载的触点装置,该触点装置设置于电动汽车或所谓的混合式的汽车,并配置于车载的电池与车载的电动机之间、以及该电池与该电池充电用的外部电源之间。
并且,将凹凸部31设置于侧壁12,由此触点装置A的构成部件与比较例数量大致相同,从而易于抑制部件件数的增加。并且,能够利用绝缘板20来抑制在触点3之间产生、且被在长度方向L上拉伸的电弧50与固定板18接触。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将重复的说明省略。
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在壳体10的内侧设置有绝缘部件40,绝缘部件40构成了壁30,并且绝缘部件40在触点部2侧的一表面43具有凹凸部31。
壳体10的侧壁12的一表面13为平面,在壳体10内配置有将侧壁12的一表面13覆盖的绝缘部件40。绝缘部件40的主体由安装于固定板18的成为前述的绝缘板20的板状部41、以及从板状部41沿侧壁12的一表面13立起设置的4个立起片42构成。板状部41安装于在固定板18形成的凹部18a,板面与壳体10的底部11对置。
立起片42的轴向Ax的尺寸从板状部41开始到壳体10的底部11为止,并且立起片42沿侧壁12的一表面13连续地形成而将侧壁12的一表面13整体覆盖。进而,立起片42在与触点部2之间具有间隙,构成了将触点部2包围的壁30。
并且,立起片42在朝向触点部2侧的一表面43上具有凹凸部31,该凹凸部31在轴向Ax上以大致相等间隔排列有多个凹凸。因此,第一触点5与第二触点7之间所产生的电弧50,因磁场产生部32所产生的磁场而在立起片42与触点部2之间的间隙内被以沿着立起片42的一表面43的方式在长度方向L上拉伸。
这样,由绝缘部件40的立起片42构成了将触点部2包围的壁30,并且在立起片42的一表面43上设置有凹凸部31,由此与比较例相比,能够延长电弧50的沿面距离。因此,能够提供高电压用的触点装置,该触点装置提高了消弧性能,易于在将触点部2从导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等时使电弧50消弧,并易于进行向断开状态的切换。
并且,在绝缘部件40形成凹凸部31,并形成为与壳体10分体的部件,由此与壳体10相比,能够将虽易于进行切削等加工但气密性低的材料等用于绝缘部件40,从而能够易于形成凹凸部31。并且,能够利用板状部41及立起片42来抑制在触点3之间产生、且被在长度方向L上拉伸的电弧50与固定板18接触。
另外,包围触点部2的壁30的朝向触点部2侧的面的凹凸部31并不局限于举例示出的结构。例如,可以在壁30的触点部2侧的面上设置沿轴向Ax形成为波状的凹凸部31、或设置由朝触点部2侧突出的呈矩形状或圆弧状的凸部形成的凹凸部31。并且,凹凸部31并不局限于仅设置于侧壁12及立起片42的举例示出的结构,还可以设置于壳体10的底部11。并且,在由绝缘部件40构成壁30的装置中,可以使侧壁12的一表面13在立起片42与底部11的轴向Ax之间露出,并将凹凸部31设置于在触点部2侧露出的侧壁12的一表面13。
并且,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举例示出的结构,例如可以通过活动铁芯24向固定铁芯23被吸引来而朝固定端子4侧驱动活动接触件6,使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抵接。在该装置中,伴随着线圈28的励磁,触点部2切换到导通状态,若切断线圈28的励磁,则活动铁芯24因复位弹簧26而朝与固定铁芯23分离的方向移动,第二触点7与第一触点5分离,从而触点部2切换到断开状态。并且,对于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的结构,可以将固定铁芯23配置于活动铁芯24的外周,将复位弹簧26设置于活动铁芯24与有底筒部22的底部之间或活动铁芯24与固定板18之间,并在轴向Ax上驱动活动轴15。
并且,可以将第一触点5设置于绝缘板20侧,将第二触点7设置于活动接触件6的固定板18侧的板面。在该装置中,通过固定铁芯23对活动铁芯24的吸引、或复位弹簧26的复位,使活动接触件6朝底部11侧移动,从而触点部2切换到断开状态。
并且,壁30并不局限于将触点部2的大致整周包围的举例示出的结构,在电弧50因磁场产生部而被拉伸的方向(长度方向L)上,可以仅在与触点部2对置的部位、或仅在该部位与其周围等处的电弧50易于接触的部位设置壁30。进而,凹凸部31也并不局限于设置于壁30的一表面13、43整周的举例示出的结构,可以在壁30的一表面13、43的仅电弧50易于接触的部位片段状地设置凹凸部31。
并且,触点3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举例示出的结构,可以将第一触点5一体地设置在固定端子4的底侧端部,将第二触点7一体地设置在活动接触件6的板面。并且,接触按压部8可以将接触按压弹簧9设置于固定板18与活动接触件6之间,并可以不具备活动接触件支架8a。
并且,优选地,绝缘板20及绝缘部件40采用在与电弧50的接触中难以产生气体的低脱气树脂、或几乎不产生气体的陶瓷或玻璃等。进而,绝缘板20及绝缘部件40并不局限于上述的低脱气树脂、或陶瓷、玻璃等,也可以是因电弧50产生氢气等消弧性气体而朝壳体10内供给消弧性气体的气体供给材料。
另外,本触点装置并不局限于直流高电压用的触点装置。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将重复的说明省略。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该电磁开闭器具备:触点装置A,该触点装置A具有在图5中位于上部的触点部2、以及收纳触点部2的壳体51;以及在图5中位于下部的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也与触点部2一起收纳于壳体51内。
壳体51具有:触点部2侧开口的驱动部收纳壳体部52;以及将该壳体部52的开口侧封闭的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在从图5的上下方向观察的俯视图中,壳体51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四边或多边形状。
驱动部收纳壳体部52具备下壁52a、以及从下壁52a的周缘朝触点部2侧立起的侧壁52b,呈触点部2侧开口的杯状。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具备上壁53a、以及从上壁53a的周缘朝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侧延伸的侧壁53b,呈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侧开口的杯状。
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具备卷绕于线圈骨架27的线圈28,在形成于线圈骨架27的中心的贯通孔27a内,将作为固定部件的固定铁芯23配置于驱动部收纳壳体部52的下壁52a侧,将作为活动部件的活动铁芯24配置于与下壁52a相反的开口侧。
在线圈28与驱动部收纳壳体部52之间配置有磁轭54。磁轭54具备:与下壁52a对置的底壁54a;以及筒部54b,该筒部54b形成为从底壁54a的周缘立起而将线圈28的周围包围,并与侧壁52b对置。
将磁轭上板55配置成覆盖磁轭54的触点部2侧的开口的与线圈28对应的部位。磁轭上板55配置成:将外周缘部固定于磁轭54的筒部54b的端部,将从内周缘部朝下方突出的筒部55a插入活动铁芯24与线圈骨架27之间。因此,对于线圈骨架27,使插入有磁轭上板55的筒部55a的触点部2侧的一部分的贯通孔27a的内径大于下部的其它部位。
使突起部23a与形成于磁轭54的底壁54a的中心的嵌合孔54c嵌合,由此将固定铁芯23固定于磁轭54。另一方面,位于固定铁芯23的触点部2侧的活动铁芯24,能够在线圈骨架27的贯通孔27a内相对于固定铁芯23进行接近分离移动。
在固定铁芯23及活动铁芯24互相对置的一侧分别形成有凹部23b及凹部24a,在这些各凹部23b、24a相互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26。该复位弹簧26朝与固定铁芯23分离的方向按压活动铁芯24。
在活动铁芯24的与固定铁芯23相反侧,以沿活动铁芯24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轴56。轴56可以与活动铁芯24一体,也可以是分体固定于活动铁芯24的结构。
在轴56的前端借助凸台部57安装活动端子58。活动端子58由在安装于凸台部57的左右方向上长的板状的活动接触件6、以及在活动接触件6的长度方向两端的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侧的下表面设置的一对大致半球形状的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形成。
在活动接触件6与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上壁53a之间,配置有朝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侧按压活动接触件6的接触按压弹簧59。将该接触按压弹簧59设定成其弹簧力低于前述的复位弹簧26。因此,在线圈28未被通电从而未对活动铁芯24施加驱动力的状态下,复位弹簧26的弹性力强于接触按压弹簧59的弹性力,活动铁芯24与活动接触件6一起朝与固定铁芯23分离的方向移动而形成为图5的状态。
在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的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侧对置的位置配置有大致半球形状的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固定于固定端子4上,固定端子4安装于由绝缘性树脂构成的固定触点保持部60。朝壳体51的外部拉出该固定端子4的端部而将该固定端子4作为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外部连接端子。
在这样的结构中,若活动接触件6因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的驱动而朝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接触的接触方向移动,则活动端子58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接触,从而这些触点导通而使得触点装置A接通。
在以上基础上,还在壳体51设置有电弧长伸长部61。电弧长伸长部61设置于壳体51的触点部2侧,设置于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上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的部位。
电弧长伸长部61由从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朝内侧(第一触点5及第二触点7的方向)突设的多个肋63形成。肋63分别突设于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并且,环状的多个肋63沿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的电弧长的方向形成为多段,由此在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形成有多段的凹凸部。
通过以该方式在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设置多段的肋63,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的电弧长被延长了将多个肋63的宽度及厚度相加所得的长度那么多。由此,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的电弧长增加,因此能够提高可在两个触点5、7之间产生的电压。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多个肋63形成电弧长伸长部61,因此电弧长伸长部61的结构简单,从而能够简单地形成电弧长伸长部61。
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金属部件形成多个肋63,由此能够使电弧长伸长部61形成为金属制的部件。通过使电弧长伸长部61形成为金属部件,电弧长伸长部61的热传导及热容量增大,从而能够相应地提高电弧电压。由此能够在两个触点5、7之间产生高电压。因此,由于无需增长两个触点5、7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抑制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大型化。
并且,由金属部件构成的肋63(电弧长伸长部61)与壳体51形成为分体结构,并被附设于壳体51。肋63以该方式与壳体51形成为分体结构,由此能够进行适合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的电压的设计,从而提高了电弧长伸长部61的设计自由度。
接下来,对触点装置A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线圈28未被通电的图5的状态下,复位弹簧26的弹性力强于接触按压弹簧59的弹性力,活动铁芯24朝与固定铁芯23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为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分离的图5的状态,触点装置A断开。
若线圈28从该断开状态被通电,则活动铁芯24利用电磁力克服复位弹簧26的弹性力而被朝固定铁芯23吸引,进行移动而接近固定铁芯23。由此,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接触,这些各触点电导通而使得触点装置接通。
在以上动作中,通过在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上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之间的部位设置由多个肋63构成的电弧长伸长部61,能够在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之间产生高的电弧电压。
因此,由于无需增长两个触点5、7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抑制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大型化,进而能够抑制壳体51的大型化。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将重复的说明省略。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朝与图5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反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在图6中朝上方移动,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对应的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配置于移动方向前方的上方。
固定铁芯23与活动铁芯24的位置关系与图5相反,将活动铁芯24配置于驱动部收纳壳体部52的下壁52a侧。固定铁芯23配置于活动铁芯24的图中的上部并将其上端部固定于磁轭上板55。
在固定铁芯23的中心形成有朝活动铁芯24的移动方向贯通的贯通孔23c,将通过螺纹64与活动铁芯24连结的轴56插入到该贯通孔23c。在贯通孔23c收纳有朝与固定铁芯23分离的方向按压活动铁芯24的复位弹簧26。复位弹簧26的上端与固定于磁轭上板55的上表面的压板49抵接。在压板49的更靠上部的位置配置有弹簧支架65,在该弹簧支架65与活动接触件6之间配置有接触按压弹簧59。在压板49及弹簧支架65分别形成有供轴56插入的贯通孔49a及65a。
在该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反,将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安装于活动接触件6的与电磁铁装置B(驱动部)相反侧的上表面。并且,经由固定端子4将与第二触点(活动触点)对置的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安装于在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上壁53a设置的固定触点保持部60。
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电弧长伸长部61A设置于壳体51的内部。与图5的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电弧长伸长部61A设置于壳体51的触点部2侧,并设置于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上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的部位。
该电弧长伸长部61A由从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朝内侧(第一触点5及第二触点7的方向)突设的多个肋63A形成。肋63A分别突设于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并且,多个肋63A沿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的电弧长的方向形成为多段,由此在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形成有多段的凹凸部。
通过以该方式在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设置多段的肋63A,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的电弧长被延长了将多个肋63A的宽度及厚度相加所得的长度那么多。由此,能够在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产生高的电弧电压。
因此,由于无需增长两个触点5、7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抑制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大型化,进而能够抑制壳体51的大型化。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电弧长伸长部61A的结构简单,从而能够简单地形成电弧长伸长部61。
并且,能够利用金属部件形成多个肋63A,由此电弧长伸长部61A的热传导及热容量增大,从而能够相应地提高电弧电压。由金属部件构成的肋63A与壳体51形成为分体结构,并被附设于壳体51。肋63A与壳体51形成为分体结构,由此能够进行适合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之间的电压的设计,从而提高了电弧长伸长部61A的设计自由度。
接下来,对该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的触点装置A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线圈28未被通电的图5的状态下,复位弹簧26的弹性力强于接触按压弹簧59的弹性力,活动铁芯24位于下方,从而形成为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分离的图6的状态,触点装置A断开。
若线圈28从该断开状态被通电,则活动铁芯24利用电磁力克服复位弹簧26的弹性力而被朝固定铁芯23吸引,进行移动而接近固定铁芯23,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接触,这些各触点电导通而使得触点装置A接通。
即使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侧壁53b的内表面上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之间的部位设置由多个肋63A构成的电弧长伸长部61A,由此第二触点7(活动触点)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之间的电弧长也会增长,从而能够在两个触点5、7之间产生高电压。
另外,电弧长伸长部61、61A并不局限于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形成电弧长伸长部61、61A的多个肋63、63A可以与壳体51形成为一体。在该情况下,将多个肋63、63A的材质设定为与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材质相同,并在形成触点部收纳壳体部53的同时使该多个肋63、63A与其侧壁53b形成为一体。并且,作为电弧长伸长部61、61A,可以不是多个肋63、63A,而是弧状的突起、或是蛇腹状的曲面。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7~13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将重复的说明省略。其中,以图7中的上下左右为基准,并将与上下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进行说明。
此处,在对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进行说明之前,对以往提供的电磁开闭器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作为该电磁开闭器,存在图12所示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国专利公开2007-287525号公报)。该现有例具备:触点装置A,该触点装置A具有固定端子4、以及与固定端子4的前端(以下,称作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活动接触件6;电磁铁装置B,该电磁铁装置B利用在线圈28所产生的电磁场使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移动,以使活动接触件6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接触分离;以及壳体(未图示),该壳体收纳触点装置A及电磁铁装置B。另外,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在活动接触件6上作为第二触点7具备突出的活动触点。然而,在图12所示的触点装置A中,活动接触件6本身即为第二触点。即,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直接与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除了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与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以外,触点装置A还具备一面(图12中的下面)开口的矩形箱形的容器80。包括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4的前端部分与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收纳于容器80内。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由金属材料形成为长条的矩形平板状。插通孔贯通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的长度方向(图12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活动轴15的一端插通于该插通孔。在活动轴15的前端(图12中的上端)设置直径大于插通孔的外凸缘(未图示)。进而,利用该外凸缘使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相对于活动轴15止脱。
容器80由陶瓷这样的耐热性材料形成为一面开口的箱状,一对固定端子4、4的前端部分从其底的部分插通。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在容器80内与一对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对置,利用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接触按压弹簧9对活动接触件6朝靠近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的方向(图12中的朝上方向)进行弹性施力。
固定铁芯23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活动轴15插通于其中央部的插通孔23A。进而,固定铁芯23固定于后述的磁轭54的磁轭上板55。
并且,在活动轴15的后端(图12中的下端)设置有活动铁芯24。活动铁芯24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活动轴15插通于其中央部的插通孔24A。进而,活动铁芯24固定于活动轴15。并且,利用插通有活动轴15且收纳于固定铁芯23的插通孔23A内的复位弹簧26对活动铁芯24朝与固定铁芯23分离的方向(图12中的朝下方向)进行弹性施力。
容器80和磁轭上板55分别与由金属材料例如形成为大致筒状的接合部件29气密地接合。也就是说,接合部件29的一端部(图12中的上端部)与容器80的开口端部气密接合,接合部件的另一端部(图12中的下端部)与磁轭上板55气密接合。进而,通过接合部件29与容器80及磁轭上板55气密接合,形成了收纳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固定铁芯23以及活动铁芯24的气密空间。以氢气为主体的气体气密封装于该气密空间内。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电磁铁装置B具备:绝缘材料制的线圈骨架27;卷设于线圈骨架27的线圈28;以及将线圈骨架27及线圈28的周围包围的磁轭54。磁轭54与固定铁芯23及活动铁芯24一起形成了磁电路。
以下,对上述现有例的动作进行说明。当电磁铁装置B未被励磁时,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因复位弹簧26的弹簧力而从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离开规定的距离(触点间隙),电磁开闭器处于断开状态。若从外部电源经由未图示的线圈端子对线圈28进行通电而使得电磁铁装置B被励磁,则电磁力(磁吸引力)作用于固定铁芯23与活动铁芯24之间,活动铁芯24朝靠近固定铁芯23的方向(图12中的朝上方向)位移。伴随着活动铁芯24的位移,活动轴15进行位移,若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与活动轴15一起进行位移而与一对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抵接,则接触按压弹簧9发生挠曲,从而获得接触压力。其结果,一对固定端子4、4彼此经由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导通,由此电磁开闭器处于接通状态。若从外部电源对线圈28的通电停止而使得电磁铁装置B处于非励磁状态,则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活动轴15以及活动铁芯24主要因复位弹簧26的弹簧力而朝相反方向(图12中的朝下方向)位移。进而,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分离,由此电磁开闭器处于断开状态。
另外,如图13所示,当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在通电状态下与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分离时(断开时),在触点间产生电弧C。与此相对,如上所述,在收纳有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以及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的气密空间内,气密封装有以氢气为主体的消弧气体。也就是说,通过热传导性高的氢气的冷却作用来冷却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及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而对电弧进行消弧,从而能够将高的负载电压切断。
并且,在容器80的外侧配设有未图示的电弧消弧部件。该电弧消弧部件具备:一对永磁铁(未图示),该一对永磁铁例如分别配置于在容器80的宽度方向(图13中的前后方向)上对置的侧壁的外侧;以及使该一对永磁铁进行磁结合的磁轭(未图示)。进而,这些永磁铁分别被沿所述宽度方向磁化。进而,所述电弧消弧部件利用在容器80内形成的磁场的作用能够朝外侧(图13中为左侧)拉伸切断时所产生的电弧C而进行消弧。
并且,通过更加增大切断时所产生的电弧C的电压,能够切断高负载电压。为了获得大的电弧电压,只要扩大例如沿着图13的上下方向的触点间隙D即可。也就是说,因增加触点间隙D而使得产生的电弧C在上下方向上被拉伸,从而电弧电压升高,其结果,能够增大可切断的负载电压。
然而,在图12及图13所示的上述现有例中,为获得大的电弧电压而增加触点间隙D,意味着充分增大与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分离的状态下的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与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之间的距离。因此,伴随着触点间隙D的增加,存在电磁开闭器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以下针对此点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开闭器。首先,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具备:触点部2,该触点部2具备一对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及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以及收纳触点部2的容器80。
进而,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第一分离部81、81以及一对第二分离部82、82。另外,以下以触点装置A为中心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7所示,容器80由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形成为下面开口的中空矩形箱体形状,一对贯通孔80A、80A左右并列设置于上面。
如图7所示,固定端子4、4分别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第一触点5(固定触点)固定于下端面。并且,固定端子4、4分别具备上端部被扩径而形成的圆板状的凸缘部4A。进而,固定端子4、4分别被从上方插入到容器80的左右并列的贯通孔80A、80A,包括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的下端部4B、4B分别朝容器80内突出。进而,固定端子4、4分别通过凸缘部4A被钎焊与贯通孔80A的周缘部而固定于容器80。
如图7所示,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其上表面与一对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对置的状态下被配设。
如图7所示,第一分离部81、81以及第二分离部82、82分别由金属材料(例如钨或钼等)形成为细长的矩形板状。进而,第一分离部81、81配置成在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的并列设置方向(也就是说,左右方向)上隔着触点部2互相对置。具体地说,左侧的第一分离部81使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固定于容器80内的左侧面80B。右侧的第一分离部81以与左侧的第一分离部81对置的方式固定于容器80内的右侧面80C。
并且,如图7所示,第二分离部82、82沿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也就是说,上下方向)与第一分离部81、81一起分别并列设置。具体地说,左侧的第二分离部82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且在左侧面80B上固定于从左侧的第一分离部81朝下方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右侧的第二分离部82使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在右侧面80C上固定于从右侧的第一分离部81朝下方隔开与所述规定距离相同的距离的位置。
另外,如图7所述,优选地,第一分离部81、81在上下方向上分别配置于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附近,第二分离部82、82在上下方向上分别配置于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附近。
以下,参照图8及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分离部81、81以及第二分离部82、82的作用进行说明。以往,为了增大断开时在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与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C的电弧电压,必须增加触点间隙D(参照图13)。然而,这意味着充分增大与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分离的状态下的第一触点5、5(固定触点)与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之间的距离。因此,伴随着触点间隙D的增加,存在电磁开闭器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及电磁开闭器具备第一分离部81、81以及第二分离部82、82。因此,在触点装置A所产生的电弧C1并未分离成电弧C那样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的放电,而是如图8所示,因第一及第二分离部81、82而分离成三部分的放电。
此处,一般情况下,电弧放电的电场强度在阴极、阳极的极近处大,而在其间的空间的电场强度小。因此,若能够分断电弧,则电弧电压整体增大。也就是说,若能够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地隔着分离部81、82,则能够使电弧分离成多部分的放电,从而整体的电弧电压升高。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及电磁开闭器,无需增加触点间隙D,通过放电的分离,能够增大电弧电压,其结果,能够抑制大型化,并能够实现可切断的负载电压的增大。
另外,如在现有例中所说明,在容器80的外侧配设的电弧消弧部件(未图示)在容器80内形成了磁场。由此,易于朝分离部81、82侧拉伸本实施方式的电弧C1。进而,如图8所述,电弧C1变成从触点部2朝外侧(左侧)拉伸的大致C字形状的放电,在触点装置A的右侧所产生的未图示的电弧变成与电弧C1对称、且朝右侧拉伸的大致倒C字形状的放电。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分离部81、81以及第二分离部82、82固定于容器80内的左右侧面80B、80C。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图9A及9B所示,可以配设于分别从左右侧面80B、80C朝触点部2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进行具体说明,对于第一分离部81、81以及第二分离部82、82,如图9B所示,分别将长度尺寸设定为与从容器80内的前侧面80D到后侧面80E的尺寸相同。进而,对于第一分离部81、81以及第二分离部82、82,使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且使两端部分别固定于容器80内的前后侧面80D、80E。
另外,图9A与图8相同,仅示出了触点装置A的左侧,图9B是从图9A的上方观察的剖视图。因此,图9B中并未示出在第一分离部81的下方配设的第二分离部82。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具备两对分离部(第一及第二分离部81、81、82、82)。然而,如上所述,由于越将放电分离电弧电压越增大,因此成对的分离部的数量越多越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可切断的负载电压的增大。因此,触点装置A例如可以具备沿上下方向并列设置的三对分离部。并且,为了削减部件件数,触点装置A可以仅具备一对分离部。
进而,如图10A及图10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A可以具备固定于左右侧面80B、80C的分离部、以及像上述那样地配置于从左右侧面80B、80C朝触点部2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的分离部双方。即,在第一分离部81、81以及第二分离部82、82的基础上,触点装置A还可以具备一对第三分离部83、83以及一对第四分离部84、84。
此处,第一分离部81、81以及第二分离部82、82固定于容器80内的左右侧面80B、80C。第三分离部83、83以及第四分离部84、84分别配设于从左右侧面80B、80C朝触点部2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更加具体地说明,如图10A所示,第三分离部83、83分别夹装于触点部2与左侧的第一分离部81之间、以及触点部2与右侧的第一分离部81之间(未图示)。并且,第四分离部84、84分别夹装于触点部2与左侧的第二分离部82之间、以及触点部2与右侧的第二分离部82之间(未图示)。进而,第四分离部84、84沿活动接触件6(第二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与第三分离部83、83分别并列设置。
另外,图10A与图8相同,仅示出了触点装置A的左侧,图10B是从图10A的上方观察的剖视图。因此,图10B中并未示出分别在第一分离部81及第三分离部83的下方配设的第二分离部82及第四分离部84。
如图11所示,在这样的具备第一~第四分离部81、81~84、84的触点装置A中所产生的电弧C2,变成比图8的电弧C1更被拉伸的放电,电弧C2的全长也比电弧C1的全长大。即,具备第一~第四分离部81、81~84、84的触点装置A及电磁开闭器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大电弧电压。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记述,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本来的主旨及范围,即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正及变形。

Claims (15)

1.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具备:
触点部,该触点部具有第一触点以及与该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第二触点;以及
包围所述触点部的壁,
所述壁在面对所述触点部的一表面上具有凹凸部,该凹凸部在所述第二触点的移动方向上排列有凹凸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表面在与所述触点部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沿所述一表面排列,
该触点装置还具备磁场产生部,该磁场产生部利用磁场在所述间隙内朝所述一表面侧拉伸在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还具备收纳所述触点部的壳体,所述壁为所述壳体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还具备:
收纳所述触点部的壳体;以及
绝缘部件,该绝缘部件收纳于所述壳体并构成所述壁。
5.一种电磁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开闭器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意的触点装置;
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利用在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使所述第二触点以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
6.一种触点装置,该触点装置具备:
触点部,该触点部通过通电使第二触点相对于第一触点接触分离;以及
收纳所述触点部的壳体,
所述触点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电弧长伸长部,该电弧长伸长部能够使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弧长伸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弧长伸长部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凹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弧长伸长部是多个肋,该多个肋从所述壳体的内壁朝内侧突设、且在电弧长的方向上设置成多段而形成凹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肋与所述壳体为分体结构,所述多个肋被附设于壳体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肋为金属部件。
11.一种电磁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开闭器具备:
权利要求6~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以及
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利用在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使所述第二触点以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
12.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具备:
触点部,该触点部具备一对第一触点以及与所述一对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第二触点;以及
由金属材料形成的一对或多对分离部,
所述一对或多对分离部在所述一对第一触点的并列设置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部对置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或多对分离部具备:
一对第一分离部;以及
一对第二分离部,该一对第二分离部沿所述第二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与所述一对第一分离部一起分别并列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或多对分离部具备:
一对第三分离部,该一对第三分离部分别夹装于所述触点部与所述一对第一分离部的一方之间、以及所述触点部与所述一对第一分离部的另一方之间;以及
一对第四分离部,该一对第四分离部分别夹装于所述触点部与所述一对第二分离部的一方之间、以及所述触点部与所述一对第二分离部的另一方之间,并且沿所述第二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与所述一对第三分离部一起分别并列设置。
15.一种电磁开闭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开闭器具备:
权利要求12~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以及
电磁铁装置,该电磁铁装置利用在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使所述第二触点以与所述一对第一触点接触分离的方式移动。
CN2012200790868U 2011-03-22 2012-03-05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97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3362A JP2012199151A (ja) 2011-03-22 2011-03-22 接点装置
JP2011-063257 2011-03-22
JP2011-063261 2011-03-22
JP2011063261A JP2012199140A (ja) 2011-03-22 2011-03-22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開閉器
JP2011063257A JP2012199137A (ja) 2011-03-22 2011-03-22 リレー装置
JP2011-063362 2011-03-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9737U true CN202549737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70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7908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9737U (zh) 2011-03-22 2012-03-05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97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257A (zh) * 2013-03-27 2014-10-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开闭装置
CN104282495A (zh) * 2013-07-01 2015-01-14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10651343A (zh) * 2017-05-24 2020-01-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消弧板、消弧板的制造方法及开闭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257A (zh) * 2013-03-27 2014-10-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开闭装置
CN104282495A (zh) * 2013-07-01 2015-01-14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10651343A (zh) * 2017-05-24 2020-01-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消弧板、消弧板的制造方法及开闭器
CN110651343B (zh) * 2017-05-24 2022-06-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消弧板、消弧板的制造方法及开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7411B (zh) 电磁接触器
CN104246952B (zh) 触点装置和使用它的电磁开闭器
JP5806562B2 (ja) 電磁接触器
CN103875052B (zh) 触点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触点装置的电磁接触器
CN104221118B (zh) 电磁接触器
US20130214881A1 (en) Relay
CN100501885C (zh) 使用永磁铁的操动机构
CN103094006B (zh) 电磁接触器
CN103534779B (zh) 电磁接触器
US11227736B2 (e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equipped with electromagnetic device
KR101846224B1 (ko) 전자 개폐기
CN107851543A (zh) 电磁接触器
CN202549737U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
CN105280443B (zh) 继电器
CN107248463B (zh) 一种双向直流开关
JP2016072021A (ja) 接点装置
CN110192261A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电设备
US10658140B2 (en) Contact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US20200006026A1 (e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equipped with electromagnetic device
JP2023527579A (ja) リレー
JP2013164900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4718591B (zh) 触点装置及使用该触点装置的电磁开闭器
CN113782392B (zh) 继电器
US9218931B2 (en) Electromagnetic force driving device
CN1218587A (zh) 磁性接近开关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