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4040U -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4040U
CN202544040U CN2012200773275U CN201220077327U CN202544040U CN 202544040 U CN202544040 U CN 202544040U CN 2012200773275 U CN2012200773275 U CN 2012200773275U CN 201220077327 U CN201220077327 U CN 201220077327U CN 202544040 U CN202544040 U CN 202544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eability cell
building
venting system
draining
horizontal perme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773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力军
丰汉军
郭进军
陈健聪
敖郁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2200773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4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4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40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排水立管、透气立管和排水出户管,排水出户管设置在建筑物地层下或底部,其特征是:排水立管与建筑物各楼层卫生间的用水管连接、排水立管的底端与排水出户管连通,构成排水管路;排水立管的顶端与透气立管连通;排水立管的中部通过第一横向透气管延伸出建筑室外;透气立管的底端在建筑物的首层与排水立管连通,透气立管的顶端在建筑物的顶层室内通过一个“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与第一横向透气管的中部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真空排水方式存在造价高、噪音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排水透气管,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属于建筑设备(建筑给水排水)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涉及的透气横管或透气立管,都是向上伸至屋面进行透气,即都是采用屋顶式排气结构。现有技术中的透气管敷设存在如下缺陷:1、传统透气管必须在楼层最顶部伸出室外,影响了建筑的整体美观,限制了建筑创意造型的设计空间。2、当透气管受建筑构造限制无法透气时,需要采用真空排水方式进行排水,造价高、噪音大,对环境造成污染。3、透气管的高空透气帽容易受室外风压影响,从而引进对排水封的损坏。
随着建筑结构造型的日新月异,对建筑整体的外形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建筑项目的建筑构造出现不允许透气管伸至屋面或从顶层侧排至室外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研究方向是如何解决现有建筑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屋顶式排气结构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该排水透气系统既满足美观要求,也满足建筑排水透气的功能要求,能够给建筑造型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解决了由于高空透气帽易受室外风压影响而破坏排水水封及真空排水方式存在造价高、噪音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排水立管、透气立管和排水出户管,所述排水出户管设置在建筑物地层下或底部,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排水立管与建筑物各楼层卫生间的用水管连接、排水立管的底端与排水出户管连通,构成排水管路;排水立管的顶端通过一个斜三通与透气立管连通;排水立管的中部连通第一横向透气管并通过该第一横向透气管延伸出建筑室外;透气立管的底端在建筑物的首层通过一个斜三通与排水立管连通,透气立管的顶端在建筑物的顶层室内通过一个“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与第一横向透气管的中部连通;由透气立管、“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和第一横向透气管构成环形透气管路,由所述环形透气管路和构成排水管路构成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在第一横向透气管伸出建筑室外的端口处可以设有透气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在所述排水立管与第一横向透气管的连接处可以设有一“L”形透气管。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L”形透气管与第一横向透气管的连接处可以与第二横向透气管的一端连接,第二横向透气管的另一端伸出建筑室外;所述第一横向透气管与第二横向透气管可以形成相反方向布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在所述第二横向透气管的伸出端口处可以设有透气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排水立管的中部可以通过一个斜三通和透气立管的中部连接。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7)可以设有横管坡向废水立管或主透气管。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一种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斜三通的倾斜角度可以为4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透气立管设置在建筑室内,透气管的顶端没有伸出建筑物顶部,而是通过“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往下迂回至可以侧接出建筑室外的第一横向透气管,构成环形透气管,由透气立管、“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和第一横向透气管构成环形透气管路,由所述环形透气管路和构成排水管路构成下迂回式建筑排水透气系统,因此,既满足美观要求,也满足建筑排水透气的功能要求,能够给建筑造型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不必因为顾虑透气管道伸顶的影响而错失好的建筑创意造型。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L”形透气管与第一横向透气管的连接处还与第二横向透气管的一端连接,第二横向透气管的另一端伸出建筑室外;所述第一横向透气管与第二横向透气管的布置方向相反。可以平衡高空室外风压进入排水管道,避免影响水封。解决了由于高空侧出透气帽受室外风压影响而破坏排水水封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受建筑构造限制无法透气时须采用真空排水方式造价高、噪音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排水立管1、透气立管2和排水出户管3,所述排水出户管3设置在建筑物地层下或底部,所述排水立管1与建筑物各楼层卫生间的用水管4连接、排水立管1的底端与排水出户管3连通,构成排水管路;排水立管1的顶端通过一个斜三通5与透气立管2连通;排水立管1的中部连通第一横向透气管6并通过该第一横向透气管6延伸出建筑室外;透气立管2的底端在建筑物的首层通过一个斜三通5与排水立管1连通,透气立管2的顶端在建筑物的顶层室内通过一个“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7与第一横向透气管6的中部连通;由透气立管2、“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7和第一横向透气管6构成环形透气管路,由所述环形透气管路和构成排水管路构成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本实施例1适用于层数较少,高空风压影响较小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
在第一横向透气管6伸出建筑室外的端口处设有透气帽10;在所述排水立管1与第一横向透气管6的连接处设有一“L”形透气管8;所述“L”形透气管8与第一横向透气管6的连接处与第二横向透气管9的一端连接,第二横向透气管9的另一端伸出建筑室外;所述第一横向透气管6与第二横向透气管9形成相反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二横向透气管9的伸出端口处设有透气帽10。所述排水立管1的中部通过一个斜三通5和透气立管2的中部连接;所述“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7设有横管坡向废水立管或主透气管;所述斜三通5的倾斜角度为45度。
本实施例中:透气管管材选用和排水管材一致,管径计算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透气管管径计算方法;本实用新型是传统透气管敷设方式的改进、拓展,管径的计算可以沿用传统透气管的计算方法。
具体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特点是:“L”形透气管8与第一横向透气管6的连接处还与第二横向透气管9的一端连接,第二横向透气管9的另一端伸出建筑室外;所述第一横向透气管6与第二横向透气管9的布置方向相反。可以平衡高空室外风压进入排水管道,避免影响水封。在所述第二横向透气管的伸出端口处设有透气帽10。其他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2适用于层数多,高空风压影响较大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便于设置伸顶透气管或从顶层侧接至室外或环形透气管无法在本层接透气主管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排水立管(1)、透气立管(2)和排水出户管(3),所述排水出户管(3)设置在建筑物地层下或底部,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立管(1)与建筑物各楼层卫生间的用水管(4)连接、排水立管(1)的底端与排水出户管(3)连通,构成排水管路;排水立管(1)的顶端通过一个斜三通(5)与透气立管(2)连通;排水立管(1)的中部连通第一横向透气管(6)并通过该第一横向透气管(6)延伸出建筑室外;透气立管(2)的底端在建筑物的首层通过一个斜三通(5)与排水立管(1)连通,透气立管(2)的顶端在建筑物的顶层室内通过一个“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7)与第一横向透气管(6)的中部连通;由透气立管(2)、“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7)和第一横向透气管(6)构成环形透气管路,由所述环形透气管路和构成排水管路构成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其特征是:在第一横向透气管(6)伸出建筑室外的端口处设有透气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排水立管(1)与第一横向透气管(6)的连接处设有一“L”形透气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L”形透气管(8)与第一横向透气管(6)的连接处与第二横向透气管(9)的一端连接,第二横向透气管(9)的另一端伸出建筑室外;所述第一横向透气管(6)与第二横向透气管(9)形成相反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横向透气管(9)的伸出端口处设有透气帽(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立管(1)的中部通过一个斜三通(5)和透气立管(2)的中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弯折”状下迂回透气管(7)设有横管坡向废水立管或主透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斜三通(5)的倾斜角度为45度。
CN2012200773275U 2012-03-04 2012-03-04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544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773275U CN202544040U (zh) 2012-03-04 2012-03-04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773275U CN202544040U (zh) 2012-03-04 2012-03-04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4040U true CN202544040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4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77327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544040U (zh) 2012-03-04 2012-03-04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40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1474A (zh) * 2012-03-04 2012-07-11 广州市设计院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1474A (zh) * 2012-03-04 2012-07-11 广州市设计院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CN102561474B (zh) * 2012-03-04 2014-03-26 广州市设计院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4660U (zh) 一种地表水库分层式取水廊道
CN202544040U (zh)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CN103290917A (zh) 一种固液分离型污水提升装置
CN202990036U (zh) 高层建筑通气专用连接件
CN102561474B (zh) 下迂回式建筑排水及透气系统
CN201874052U (zh) 一种旋流加强型单立管排水系统
CN103015496B (zh) 高层建筑通气专用连接件
CN204139259U (zh) 一种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旋流器管件
CN206408903U (zh) 一种地下建筑顶面通风口结构
CN206034619U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提升装置
CN208748769U (zh) 一种建筑隐蔽式排水系统
CN203375079U (zh) 改进型漩流降噪整流器管
CN208137074U (zh) 一种建筑景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5048011U (zh) 一种可降低噪音的pvc排水管
CN107435364A (zh) 一种校园场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4294892A (zh) 一种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旋流器管件
CN207392366U (zh) 改进型城市排水系统
CN201738393U (zh) 建筑排水用底部导流器
CN201952855U (zh) 同层积水排出装置
CN101914979B (zh) 一种结合桅杆设置的侧向雨水斗
CN207714477U (zh) 一种新型排水兼通气立管
CN110284563A (zh) 一种侧墙通气排水系统
CN204753993U (zh) 一种上人屋面暗埋排气管结构
CN203477716U (zh) 一种静音螺旋加强型单立管
CN204326394U (zh) 正置式屋面排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