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36187U - 一种防护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帽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36187U CN202536187U CN2012202408562U CN201220240856U CN202536187U CN 202536187 U CN202536187 U CN 202536187U CN 2012202408562 U CN2012202408562 U CN 2012202408562U CN 201220240856 U CN201220240856 U CN 201220240856U CN 202536187 U CN202536187 U CN 2025361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 protector
- internal layer
- membrane
- liquid
- b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护帽。该防护帽包括本体和佩戴固定结构,所述佩戴固定结构设于本体上,所述本体包括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并呈帽子状,所述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边缘相结合形成一密闭的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充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佩戴方便、防护效果好的防护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护帽。
背景技术
现在地震灾害频繁,在灾难中受伤或者遇难的人数相当多,多数是被压死,平日里人们一般的都是在房屋里工作或者学习,当地震来临时,很多人都来不及跑到空旷的地方,就被倒塌的房屋、建筑压倒,如果说只是压到四肢等部位的话等救援队来还是有生还可能的,但是一旦砸中头部则很容易致人死亡,所以人们在逃跑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用手护住头部,防止被砸中,众所周知奔跑的时候挥动手臂有利于提高速度,当手用于护住头部时,则相应地减慢了奔跑的速度,导致不能及时跑到安全地段,引起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佩戴方便、防护效果好的防护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护帽,包括本体和佩戴固定结构,所述佩戴固定结构设于本体上,所述本体为两层薄膜,并呈帽子状,所述两层薄膜边缘相结合形成一密闭的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充气装置。
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一包酸性液体、一包水和混合结构,所述两包液体固定于其中一层薄膜内表面上。
所述混合结构为两根拉绳,所述两包液体的包装上设有开启块,所述拉绳一端分别与两包液体上的开启块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本体之外。
所述混合结构为一按钮,正对两包液体设置,所述按钮上设有两根小针,用于戳破两包液体的包装。
所述防护帽还包括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设于两层薄膜之间,并固定于其中一层薄膜的内表面上。
所述指示装置为LED灯,并自带有电池和开关,所述开关设于所述防护帽的外表面上。
所述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的边缘通过高周波的方式相结合。
所述佩戴固定结构为搭扣或者粘扣或者挂钩或者插扣或者系绳。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本体包括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并呈帽子状,所述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边缘相结合形成一密闭的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充气装置,当充气之前所述防护帽的体积较小,可以折叠之后放置于办公桌或者课桌或者座椅的背面,当遇到地震时,可以第一时间取下防护帽戴在头上,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对夹层充气,使其鼓起后,佩戴在头部,充气后的防护帽可以很好地保护头部,当有物体砸在头部时,充气的帽子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减轻对头部的撞击,或者可以将掉落的物体反弹出去,进而保护头部,此时手臂可以空出来用于助跑;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一包酸性液体、一包水和混合结构,所述酸性液体与水混合的时候会产生气体,进而充满整个夹层,将防护帽戴在头上时即可起到防护的作用,提高存活率;所述混合结构为两根拉绳,所述两包液体的包装上设有开启块,所述拉绳一端分别与两包液体上的开启块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本体之外,所述开启块在外力地作用下可与两包液体的包装分离,包装内的液体可流出进行混合并释放出气体,所述拉绳用于拉拽开启块,使液体流出;所述混合结构也可以为一按钮,正对两包液体设置,所述按钮上设有两根小针,用于戳破两包液体的包装,戳破之后液体可流出进行混合;所述防护帽还包括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设于内层薄膜或外层薄膜之间,所述指示装置用于提示救护人员此处还有受害者,减少救护时间,提高存活率;所述两层薄膜的边缘通过高周波的方式相结合,此种结合方式密封性较好,适合薄膜之间地结合。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帽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帽充气装置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帽LED灯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帽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本体;11、内层薄膜;12、外层薄膜;13、夹层;2、按钮;21、小针;22、保护层;3、LED灯;4、开关;5、搭扣;6、拉绳;7、开启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帽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本体1和佩戴固定结构,所述佩戴固定结构设于本体1上,所述本体1包括内层薄膜11和外层薄膜12,并呈帽子状,所述内层薄膜11和外层薄膜12边缘相结合形成一密闭的夹层13,所述夹层13内设有充气装置。当充气之前所述防护帽的体积较小,可以折叠之后放置于办公桌或者课桌或者座椅的背面,当遇到地震时,可以第一时间取下防护帽戴在头上,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对夹层13充气,使其鼓起后,佩戴在头部,充气后的防护帽可以很好地保护头部,当有物体砸在头部时,充气的帽子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减轻对头部的撞击,或者可以将掉落的物体反弹出去,进而保护头部,此时手臂可以空出来用于助跑。
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一包酸性液体、一包水和混合结构,所述两包液体固定于内层薄膜11的内表面上,所述酸性液体为碳酸,所述水为纯水,两者混合后一分钟内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充满整个夹层13空间,将防护帽戴在头上时即可起到防护的作用,提高存活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结构为一按钮2,正对两包液体设置,所述按钮2上设有两根小针21,用于戳破两包液体的包装。戳破之后液体可流出进行混合,进而产生气体,充满整个夹层13。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帽还包括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设于内层薄膜11和外层薄膜12之间,并固定于内层薄膜11的内表面上,所述指示装置为LED灯3,并自带有电池和开关4,所述开关4设于所述防护帽外层薄膜12的外表面上。所述指示装置用于提示救护人员此处还有受害者,减少救护时间,提高存活率,自带电池和开关4的LED灯3在黑暗的环境中可以发出显眼的亮光,方便救援。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薄膜11和外层薄膜12的边缘通过高周波的方式相结合。此种结合方式密封性较好,适合薄膜之间地结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佩戴固定结构为搭扣5。搭扣5在实践紧急的情况下容易操作,方便用户使用。
实施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帽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混合结构为两根拉绳6,所述两包液体的包装上设有开启块7,所述拉绳6一端分别与两包液体上的开启块7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本体1之外。所述开启块7在外力地作用下可与两包液体的包装分离,包装内的液体可流出进行混合并释放出气体,所述拉绳6用于拉拽开启块7,使液体流出。
本实施例中,其余结构和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Claims (8)
1.一种防护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佩戴固定结构,所述佩戴固定结构设于本体上,所述本体包括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并呈帽子状,所述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边缘相结合形成一密闭的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充气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一包酸性液体、一包水和混合结构,所述两包液体固定于内层薄膜或外层薄膜的内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为两根拉绳,所述两包液体的包装上设有开启块,所述拉绳一端分别与两包液体上的开启块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本体之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为一按钮,正对两包液体设置,所述按钮上设有两根小针,用于戳破两包液体的包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还包括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设于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之间,并固定于内层薄膜或外层薄膜的内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为LED灯,并自带有电池和开关,所述开关设于所述防护帽外层薄膜的外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薄膜和外层薄膜的边缘通过高周波的方式相结合。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固定结构为搭扣或者粘扣或者挂钩或者插扣或者系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408562U CN202536187U (zh) | 2012-05-09 | 2012-05-09 | 一种防护帽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408562U CN202536187U (zh) | 2012-05-09 | 2012-05-09 | 一种防护帽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36187U true CN202536187U (zh) | 2012-11-21 |
Family
ID=4715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24085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36187U (zh) | 2012-05-09 | 2012-05-09 | 一种防护帽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3618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0075A (zh) * | 2016-12-12 | 2017-03-22 | 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儿童应急安全防护帽 |
CN106617445A (zh) * | 2016-12-12 | 2017-05-10 | 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儿童应急安全防护帽 |
-
2012
- 2012-05-09 CN CN2012202408562U patent/CN20253618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0075A (zh) * | 2016-12-12 | 2017-03-22 | 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儿童应急安全防护帽 |
CN106617445A (zh) * | 2016-12-12 | 2017-05-10 | 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儿童应急安全防护帽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84662U (zh) | 一种新型降落装置 | |
CN202536187U (zh) | 一种防护帽 | |
CN204908246U (zh) | 防溺水手环 | |
CN206691345U (zh) | 充气式救生安全书包 | |
CN201524186U (zh) | 多功能逃生自救包 | |
CN109334900A (zh) | 一种穿戴式长距离渡海救生衣 | |
CN205022831U (zh) | 便捷式自动充气防溺手环 | |
CN201045071Y (zh) | 水上救生球 | |
CN203986304U (zh) | 电动充压紧固保护装置 | |
CN202670079U (zh) | 一种手镯形水中自救装置 | |
CN202966609U (zh) | 一种水上行走滚筒 | |
CN205891189U (zh) | 一种贮气式救生器 | |
CN106081016A (zh) | 一种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应急救援设备 | |
CN206968950U (zh) | 一种多功能救生衣 | |
CN202226038U (zh) | 一种救生帽 | |
CN203410610U (zh) | 一种新型救生圈 | |
CN201447057U (zh) | 水上救生包 | |
CN208630828U (zh) | 一种配套浮索使用的中空救生浮环 | |
CN202244038U (zh) | 一种安全救生项圈 | |
CN201932349U (zh) | 保险救生球 | |
CN206307254U (zh) | 一种便携式救生臂环 | |
CN207747997U (zh) | 具有呼吸功能的折叠式救生衣 | |
CN103537019A (zh) | 一种救生球 | |
CN206501994U (zh) | 一种自动充气式手环 | |
CN202557767U (zh) | 飞镖式水上救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3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