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24123U - 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24123U
CN202524123U CN2012201474783U CN201220147478U CN202524123U CN 202524123 U CN202524123 U CN 202524123U CN 2012201474783 U CN2012201474783 U CN 2012201474783U CN 201220147478 U CN201220147478 U CN 201220147478U CN 202524123 U CN202524123 U CN 202524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charg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474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P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P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P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P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474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24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24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241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它包括有:无线充电电路,用以给电池以无线方式充电;充电控制电路,其通过电性连接该DC/DC转换器,与该无线充电电路相连,用以控制对电池进行充电。采用了上述的技术结构,除保有万用型电池充电器本身依靠外接有线充电器再通过万用型电池充电器产品内的充电控制电路对电池芯直接进行充电外,又增加通过无线发射的电磁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无线接收器接收再经过DC/DC转换器及控制电路对电池芯进行充电,这样做既不干涉或破坏原有的架构,又增加使用者在充电上的方便性。使其在有无线充电的环境条件下充电的方便性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无线充电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人们进入了信息生活时代。手机、数码相机、掌上电脑等数码产品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备用品。当这些便携式产品的内部电池因电量不足而无法正常工作,必须要立即充电才能恢复正常工作。通常可通过座充充电器来对便携式产品进行充电或者电池及电池组进行充电。然而传统的电池充电器,其充电模式皆采用充电器透过电力线连接电源适配器来获取电力,进而完成对放在充电器内的便携式产品之内建电池来充电。对未来越来越流行的无线充电的环境条件下,若电池充电器内并未具备无线接收电力的功能;以致不能透过无线充电的方式来获取所需之电力;对临时需要立即对便携式产品之内建电池来充电的人很不方便,实为可惜。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新型的充电器实属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充电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即,一种充电器,它包括有:无线充电电路,用以给电池以无线方式充电;充电控制电路,其通过电性连接该DC/DC转换器,与该无线充电电路相连,用以控制对电池进行充电。
为能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其还具有如下特征:
具体的是,该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有:线圈,用以接收电磁波,以将该电磁波转换为电能;及无线接收控制电路,其电性连接该线圈。
具体的是,它还包括有一自动识别电池电压和电池极性电路,其一端与该DC/DC转换器以及充电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电池电性连接。
更加优选的是,它还进一步地包括有有线输入接口,该有线输入接口与该DC/DC转换器以及充电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有线输入接口通过外接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用以给电池以有线方式充电。
具体的是,它包括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容纳部,用以放置带充电电池;一该印刷电路板,集成有该无线接收控制电路、该DC/DC转换器、自动识别电池电压和电池极性电路以及该充电控制电路。
具体的是,该容纳部包括有一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限位端,以及第二限位端,以放置电池。
具体的是,该第一限位端上开设有滑行槽,该滑行槽包括有一横向开口以及一纵向开口,该电池连接器以滑动方式设置于该滑行槽内,并突出于该纵向开口,以便于与电池相接触。
优选的是,该电池连接器还包括有一拨动件,该拨动件位于其上方位置,并突出于该纵向开口,以便改变该电池连接器所在的位置。
具体的是,该线圈为一柔性电路板;或该线圈包括有外被绝缘漆的铜丝线,其固定在一块绝缘板。
有利的是,该输入接口位于该壳体的端部。
采用了上述的技术结构,除保有万用型电池充电器本身依靠外接有线充电器再通过万用型电池充电器产品内的充电控制电路对电池芯直接进行充电外,又增加通过无线发射的电磁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无线接收器接收再经过DC/DC 转换器及控制电路对电池芯进行充电,这样做既不干涉或破坏原有的架构,又增加使用者在充电上的方便性。使其在有无线充电的环境条件下充电的方便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该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实施例并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和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再现。但,应当理解,在此处通过对实施例的说明和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请参阅图1-图2;该实施例提供了一充电器100,它包括有一壳体10、一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中文:印刷电路板)20,以及线圈30。该PCB板20上集成有一无线接收控制电路、一DC/DC转换器、一自动识别电池电压和电池极性电路以及一充电控制电路,其中,该无线接收控制电路分别与该线圈30和DC/DC转换器相连,该DC/DC转换器与该充电控制电路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DC/DC转换器与该充电控制电路也可以集成于同一电路模块。该线圈30设置在该PCB板20上。该壳体还具有一后盖40,该线圈30和该PCB板20设置在该壳体20与该后盖40定义的空间内。当然后盖40可以通过现有的手段,例如螺钉等方式实现与客体的连接。
该壳体10还具有一容纳部11,其包括有充电端12,该充电端12上开设有滑行槽13,该滑行槽13有一横向开口14以及一纵向开口15,电池连接器16以滑动形式设置于该滑行槽13内,并突出于该纵向开口15以便于与电池相接触,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池连接器16还与该自动识别电池电压和电池极性电路、该充电控制电路相连。当然还容纳部11还包括有一限位端121,该限位端设置在壳体的尾端处,并与该充电端12相对应,以此来确定电池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地充电。
具体的是,该电池连接器16还包括有一拨动件17,该拨动件位于其上方位置,并突出于该横向开口14,这样方便用户通过拨动该拨动件17来改变该电池连接器所在的位置。这样以适应各种规格电池上的金属连接片有可能不在相同位置现象。有利的是,该拨动件17在本实施例为一短拨杆状。
有利的是,该充电器的壳体10上还开设有有线输入接口18,该有线输入接口18位于该壳体的端部,例如顶端位置处,用以外接充电电线。该有线输入接口18与该DC/DC转换器以及充电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有线输入接口通过外接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用以给电池以有线方式充电。
可选的是,该线圈30为一柔性电路板;或如图4所示,该线圈30包括有外被绝缘漆的铜丝线31,其固定在一块绝缘板32。
现在大多便携式产品内部锂电池芯为单个锂电池芯、两个锂电池芯串联和三个锂电池芯串联,这对此现象,本实用新型便可对单个锂电池芯、两个锂电池芯串联和三个锂电池芯串联进行自动识别电池电压判断是几个电池芯串联,从而进行DC转DC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控制还可以自动识别极性,不分极性为电池组充电。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器既具有有线充电部分,也具有无线充电部分,即不仅能靠外接有线电线对电池直接进行充电;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这样,无论在具备无线充电还是有线充电的环境条件下充电的方便性大大提高。
尽管申请人已经结合目前认为最实用并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公开的实施方式和附图。相反意图涵盖落入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改型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
无线充电电路,用以给电池以无线方式充电;
充电控制电路,其通过电性连接该DC/DC转换器,与该无线充电电路相连,用以控制对电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有:线圈,用以接收电磁波,以将该电磁波转换为电能;及无线接收控制电路,其电性连接该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自动识别电池电压和电池极性电路,其一端与该DC/DC转换器以及充电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电池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它还进一步地包括有有线输入接口,该有线输入接口与该DC/DC转换器以及充电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有线输入接口通过外接电线与外接电源相连,用以给电池以有线方式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充电端,其上设有电池连接器用以与电池接触;一该印刷电路板,集成有该无线接收控制电路、该DC/DC转换器、自动识别电池电压和电池极性电路以及该充电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该充电端上开设有滑行槽,该滑行槽包括有一横向开口以及一纵向开口,该电池连接器以滑动方式设置于该滑行槽内,并突出于该纵向开口,以便于与电池相接触,且与该自动识别电池电压和电池极性电路、该充电控制电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池连接器还包括有一拨动件,该拨动件位于其上方位置,并突出于该纵向开口,以便改变该电池连接器所在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还包括有一限位端用以确定电池的放置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线圈为一柔性电路板;或该线圈包括有外被绝缘漆的铜丝线,其固定在一块绝缘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该输入接口位于该壳体的端部。
CN2012201474783U 2012-04-10 2012-04-10 充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24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474783U CN202524123U (zh) 2012-04-10 2012-04-10 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474783U CN202524123U (zh) 2012-04-10 2012-04-10 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24123U true CN202524123U (zh) 2012-11-07

Family

ID=4710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4747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24123U (zh) 2012-04-10 2012-04-10 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24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917A (zh) * 2016-11-15 2017-0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917A (zh) * 2016-11-15 2017-0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410917B (zh) * 2016-11-15 2019-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1161Y (zh) 贴附式无线充电器
CN204992632U (zh) 便携式的手机充电设备
CN101322296A (zh) 储能式移动充电适配器
CN104124719A (zh) 磁力吸附式的移动设备充电装置
CN202524114U (zh) 可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01674247U (zh) 一种具有Mini USB接口充电功能的遥控器
CN202524123U (zh) 充电器
CN203180563U (zh) 便携式无线充电器
CN202503334U (zh) 无线充电系统
CN202586422U (zh) 可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
CN104882952A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14045107U (zh) 一种可组装可拆分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02586515U (zh) 可无线充电的转接器
CN215244424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插头、插座及无线充电装置
CN204859268U (zh) 一种带有备用电源的手持终端保护壳
CN204706962U (zh) 一种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接触贴片
CN214479858U (zh) 一种无线充电开机控制装置
CN202759275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11377615U (zh) 一种防水双向无线充放电移动电源
CN100594630C (zh) 一种感应充电器
CN204089287U (zh) 手机壳式移动电源
CN202637419U (zh) 一种感应按摩棒
CN214380310U (zh) 一种无线充电模块
CN203377924U (zh) 手机电池
CN205355872U (zh) 一种无线充电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