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13632U - 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13632U
CN202513632U CN2012201564347U CN201220156434U CN202513632U CN 202513632 U CN202513632 U CN 202513632U CN 2012201564347 U CN2012201564347 U CN 2012201564347U CN 201220156434 U CN201220156434 U CN 201220156434U CN 202513632 U CN202513632 U CN 202513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loop feedback
feedback circuit
reference sourc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564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詹江勇
苏先进
柳威
刘金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Ke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564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13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13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136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依次串接的直流输入单元、DC/DC变换器、蓄电池组,还包括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环境温度采样电路、MCU/DSP控制单元、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PWM发生器。该充电控制装置采用双环路的闭环反馈电路,对蓄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进行实时闭环反馈,具有较高的充电电压精度,有效地控制充电电压均浮充转换,且具有温度补偿、过充保护,保护蓄电池组,延长蓄电池寿命,以及高可靠性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有效地控制充电电压均浮充转换,且具有温度补偿、过充保护;另外在软件环路或硬件环路单一失效时系统还可以正常工作,确保充电电路不失效,最大限度地保护电池,确保用户系统的可靠运行。
背景技术
UPS(不间断电源)之所以能够在断电后,继续为计算机、基站等设备供电,就是因为它的里面有一种储存电能的装置在起作用,这种储能的装置就是蓄电池。其主要功能是:(1)当市电正常时,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部。(2)当市电故障时,将蓄电池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提供给逆变器或负载。
UPS蓄电池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UPS系统的可靠性程度,而蓄电池在整个UPS系统中是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最短的一种器件。如果用户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蓄电池,就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反之其使用寿命会显著缩短。通常造成蓄电池(标称电压为12 V)异常寿命终了主要原因有:(1)电池充电不足,当电池开路电压在12.60~12.80 V以下,充电电压设置异常,或电压表显示有误,导致经常充电不足,引起损坏;(2)电池充电过量,电池过充电(一般指长期超过14.2 V)电池内部水分解严重,导致电池内阻偏大,开路电压偏高,电池重量减少;(3)浮充充电电流异常,长时间浮充充电电流超过1‰CA;(4)环境温度较高,电池离发热源过近,导致热吸收过高,环境温度每升高8摄氏度时,电池的寿命会降低一半,电压补偿就是,当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控制器会根据温度改变的具体值改变停充电压。具体的改变规律是,环境温度每升高一摄氏度,控制器的停充电压值就降3 mV。同样的,当环境温度降低一摄氏度,控制器的停充电压就升高3 mV。因此,有效地控制电池均浮充转换,温度补偿以及过充保护对电池的寿命延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一种电池充电控制装置,是基于恒流充电法的充电控制装置,该装置是用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或改变与蓄电池串联电阻的方式,来保持充电电流强度不变。该结构的充电方式开始阶段电流过小,在充电后期的电流过大,由于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到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水,产生气体,使出气过甚,因此造成了对极板冲击大,能耗高,效率低等缺点。
现有的另一种电池充电控制装置,是基于恒压充电法的充电控制装置,该装置使得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该结构的充电方式电解水很少,避免了蓄电池过充。但在充电初期电流过大,对蓄电池寿命造成很大影响,且容易使蓄电池极板弯曲,造成电池报废。
现有的另一种电池充电控制装置,是基于阶段充电法的充电控制装置,该装置是采用恒电流和恒电压相结合的快速充电方式。首先,以恒电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电压完成剩余的充电。该结构的充电方式主要是靠模拟电路实现,电路比较复杂,精度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数字化的充电控制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充电电压均浮充转换,具有温度补偿、过充保护;以及系统在软件或硬件单一失效时还可以正常工作,能够保护电池从而延长电池寿命,也可确保客户用电系统的可靠运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是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直流输入单元、DC/DC变换器、蓄电池组、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环境温度采样电路、MCU/DSP控制单元、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PWM发生器,所述直流输入单元、DC/DC变换器、蓄电池组依次串接,所述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接至蓄电池组的正、负极,环境温度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接至蓄电池组的外部,电池电压采样电路和环境温度采样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至MCU/DSP控制单元,MCU/DSP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至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出端接至PWM发生器,蓄电池组的正、负极接至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出端接至PWM发生器,PWM发生器的输出端接至DC/DC变换器。
在一实施例中,硬件闭环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至蓄电池组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参考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蓄电池组的负极、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阳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至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阴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PWM发生器且作为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出端。
在一实施例中,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接至MCU/DSP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且作为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至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接至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一端,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接至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十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参考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蓄电池的负极、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阳极,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至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阴极、PWM发生器且作为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出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可选用TL431芯片或TL432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 对蓄电池组的充电电压进行实时闭环反馈,提高充电电压的控制精度,有效地控制充电电压均浮充转换,且具有温度补偿、过充保护,能够保护电池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2) 当系统中的数DA闭环反馈电路或硬件闭环反馈电路单一失效时,蓄电池组的充电电压仍可以保持在正常的电压范围内,不会因MCU/DSP控制单元的失效或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的失效导致电池损坏,提高充电系统的可靠性。
(3) 有效地保护蓄电池,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确保客户用电系统的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闭环反馈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如附图1所示,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直流输入单元1、DC/DC变换器2、蓄电池组3、硬件闭环反馈电路4、电池电压采样电路5、环境温度采样电路6、MCU/DSP控制单元7、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PWM发生器9,所述直流输入单元1、DC/DC变换器2、蓄电池组3依次串接,所述电池电压采样电路5的输入端接至蓄电池组3的正、负极,环境温度采样电路6的输入端接至蓄电池组3的外部,电池电压采样电路5和环境温度采样电路6的输出端分别接至MCU/DSP控制单元7,MCU/DSP控制单元7的输出端接至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的输出端接至PWM发生器9,蓄电池组3的正、负极接至硬件闭环反馈电路4,硬件闭环反馈电路4的输出端接至PWM发生器9,PWM发生器9的输出端接至DC/DC变换器2。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硬件闭环反馈电路4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至蓄电池组3的正极BAT+,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1的参考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接至蓄电池组3的负极BAT-、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1的阳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至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1的阴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PWM发生器9且作为硬件闭环反馈电路4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2,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至MCU/DSP控制单元7的输出端且作为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的输入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至运算放大器IC3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IC3的负输入端分别接至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运算放大器IC3的输出端分别接至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2的参考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接至蓄电池3的负极BAT-、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2的阳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至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2的阴极、PWM发生器9且作为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的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1、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IC2可选用TL431芯片或TL432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环境温度采样电路6实时监测蓄电池组3的环境温度,电池电压采样电路5实时监测蓄电池组3的充电电压,MCU/DSP控制单元7根据电池电压采样电路5、环境温度采样电路6发送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当前温度下理想的均充电压以及浮充电压,MCU/DSP控制单元7的DA信号输出经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接至PWM发生器9,控制输出PWM占空比信号用以驱动DC/DC变换器2输出电压以对蓄电池组3进行充电。
当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反馈作用未失效时,DC/DC变换器2输出电压为Vo。当DC/DC变换器2对蓄电池组进行均充限流时,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以开环方式进行工作,由硬件闭环反馈电路4对蓄电池组3的进行限流充电;当蓄电池组4的充电电压达到均充电压时,MCU/DSP控制单元7通过调整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的DA反馈输出量,使得充电电压稳定于均充电压点,稳定一定时间后MCU/DSP控制单元7调整DA反馈输出量使得系统转浮充充电,使得蓄电池组3依据蓄电池的特性进行限流均充以及限流浮充,并带有环境温度补偿,最大限度地保护蓄电池,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当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反馈作用失效时,硬件闭环反馈电路4才起作用,由其反馈作用后,DC/DC变换器2输出的充电电压为V1,此电压V1一般控制在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8调整最高电压V0+⊿V,即V1〉V0。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字化的充电控制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包括直流输入单元、DC/DC变换器、蓄电池组、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环境温度采样电路、MCU/DSP控制单元、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PWM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单元、DC/DC变换器、蓄电池组依次串接,所述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接至蓄电池组的正、负极,环境温度采样电路的输入端接至蓄电池组的外部,电池电压采样电路和环境温度采样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至MCU/DSP控制单元,MCU/DSP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接至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出端接至PWM发生器,蓄电池组的正、负极接至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出端接至PWM发生器,PWM发生器的输出端接至DC/DC变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闭环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至蓄电池组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参考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蓄电池组的负极、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阳极,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至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阴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PWM发生器且作为硬件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为TL431芯片或TL432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接至MCU/DSP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且作为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至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分别接至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一端,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接至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一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十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参考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蓄电池的负极、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阳极,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至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至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的阴极、PWM发生器且作为数字DA闭环反馈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为TL431芯片或TL432芯片。
CN2012201564347U 2012-04-14 2012-04-14 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13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564347U CN202513632U (zh) 2012-04-14 2012-04-14 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564347U CN202513632U (zh) 2012-04-14 2012-04-14 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13632U true CN202513632U (zh) 2012-10-31

Family

ID=47066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5643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13632U (zh) 2012-04-14 2012-04-14 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1363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8022A (zh) * 2013-03-07 2013-06-05 清华大学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
CN105471054A (zh) * 2016-01-25 2016-04-06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CN106996292A (zh) * 2016-01-22 2017-08-01 陕西深泉沃达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集成井下温度压力测量系统
CN110534827A (zh) * 2019-08-23 2019-12-03 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充电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8022A (zh) * 2013-03-07 2013-06-05 清华大学 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
CN106996292A (zh) * 2016-01-22 2017-08-01 陕西深泉沃达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集成井下温度压力测量系统
CN105471054A (zh) * 2016-01-25 2016-04-06 广州泓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电池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实现方法
CN110534827A (zh) * 2019-08-23 2019-12-03 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充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8865U (zh) 一种改进的充电均衡电路
CN201868944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
CN101242105A (zh) 光伏系统智能化互补控制充放电方法
CN201393185Y (zh) 太阳能光伏新型控制器
CN102882221A (zh)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的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混合储能能量管理电路
KR20120035714A (ko) 대전류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전력 저장 장치
CN202513632U (zh) 一种双环路高可靠的充电控制装置
CN202076821U (zh) 磷酸铁锂电池应急供电系统和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JP6614010B2 (ja) 蓄電池システム
CN102723762A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化成电路
CN102957169A (zh) 提高电源转换效率的不断电供电系统
CN202749870U (zh) 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蓄电池智能均充电控制器
CN202455097U (zh) 储能电站中的电池管理系统
CN201075729Y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市电互补装置
CN101090206A (zh) 斩波稳压充电机
CN201252410Y (zh) 一种桥梁监测系统的供电设备
CN103532480A (zh)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监测终端电源装置
CN102130368A (zh)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预热充电方法
CN201174614Y (zh) 光伏发电智能化充放电互补控制装置
CN103607004A (zh) 蓄电池组双向无损均衡与脉冲活化系统
CN104242362A (zh) 发电系统及其储能控制装置
CN202309143U (zh) 一种数字化的充电控制装置
CN203326628U (zh) 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CN102064589A (zh)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充电装置
CN201594754U (zh) 基于太阳能的蓄电池自适应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3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