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00206U - 全洗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全洗坐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00206U
CN202500206U CN2012201130757U CN201220113075U CN202500206U CN 202500206 U CN202500206 U CN 202500206U CN 2012201130757 U CN2012201130757 U CN 2012201130757U CN 201220113075 U CN201220113075 U CN 201220113075U CN 202500206 U CN202500206 U CN 202500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edpan
closet
shape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130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吉伟
吴泽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1130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00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00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002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一种全洗坐便器,有水箱、便盆、及水箱下部的排水口,排水通道连通水箱排水口与便盆内上部,排水通道的一端在水箱排水口下面,另一端在靠近水箱的便盆后上部,排水通道在便盆后上部的端部有喷水口,排水通道只通过喷水口与便盆内上部连通;便盆内上部有二条流水台与一个引水台,流水台有入水端,引水台为“凹”形,引水台在二条流水台的入水端之间,二个喷水口在“凹”形引水台的凹部上方。

Description

全洗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箱内的水清洗便器内部,及利用外接水源或自来水通过一种节水装置,推动从水箱排出的到达便盆底部的水的全洗坐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坐便器的便盆上面都有坐圈,该坐圈作为流水通道,从水箱排出的水流入该坐圈后通过其下部的遍布整个坐圈的流水小孔而流入便盆,从而达到清洗坐圈下面便盆的目的;在水箱排水时,水流会对坐圈内部形成一定的冲击,但再从其下部的流水小孔流出的水流对便盆的冲击力就相对小了很多,水流的冲量都作用在了坐圈内部,没有直接作用在便盆上。
为了解决上述这种问题,中国专利97199869.8与200410075198.6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便盆内设有“沿与前述盆部(1)内直接面对的便器上缘的内侧壁面使主洗净水遍及便器上缘大至全周的洗净水导水通路(16)”,和“使前述洗净水导水通路(16)的全周或其一部分朝着盆部(1)的内侧方悬伸”;
结合上述二份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其所述的“导水通路(16)”并不是一个很明显的流水台,所以才有后来的中国专利01810417.7与03819005.2,但如果没有很明显的流水台,需从水箱中排出相当大的水流才能“使主洗净水遍及便器上缘大至全周”,从而不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从其下一句中的“导水通路(16)的全周”,再结合中国专利97199869.8与200410075198.6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说明其所述的“导水通路(16)”是整圈环绕便盆上缘的,而并不是分段的,这样在其第四实施例及第五实施例的情况下,二股水流就会在便盆前端发生碰撞而隆起,也有可能会溅到便盆外。
在中国专利01810417.7权利要求1中提出了,便盆内设有“便盆内壁的上缘部且大致水平地延伸的环形凹部”,及“加压冲洗水供给机构、以及配置在环形凹部的底部并沿着环形凹部喷出加压冲洗水,使喷出的冲洗水沿着便盆内壁面大体回旋一周的第1冲洗水喷出机构”;
结合所述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在所述专利中所谓的“环形凹部”象前述二份专利中的“导水通路(16)”一样,都是“沿着便盆内壁面大体回旋一周”,而并不是分段的,其实功能是相同的,但功效就不同了,再加上配置了“加压冲洗水供给机构”,这样的清洗效果就会很好;但需要配置特制的“加压冲洗水供给机构”,这样生产成本就会偏高。
在中国专利03819005.2权利要求1、15中提出了,便盆内设有“在凸缘部和污物承结面之间的棚部”,及“将清洗水排放到上述便池部的棚部上而形成旋流的第1喷水部;沿着与上述旋流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将清洗水排放到上述便池部的棚部上的第2喷水部”,以及“上述第1喷水部配置在以上述便池部的前后方向为中心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小曲率变化到大曲率的位置附近,上述第2喷水部配置在另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大曲率变化到小曲率的位置附近”;
结合所述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在所述专利中所谓的“棚部”也象前述二份专利中的“导水通路(16)”,及后一份专利中的“环形凹部”一样,都是沿着便盆内壁面大体一周的,而并不是分段的,其实功能是相同的,只是功效不同而已;同样利用水箱水进行清洗,所述专利的“棚部”比前述二份专利中的“导水通路(16)”在相同用水量的情况下,显然清洗效果会好得多,也即在同样清洗效果下会更省水;
但要使从“第2喷水部”喷出的水形成的旋流方向与从“第1喷水部”喷出的水形成的旋流方向相同,且“上述第1喷水部配置在以上述便池部的前后方向为中心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小曲率变化到大曲率的位置附近,上述第2喷水部配置在另一侧的便池部上从大曲率变化到小曲率的位置附近”,这样就还需要便盆后部的一段相当长的水道作为引水用,而不能只靠一段从水箱排水口到便盆的排水通道来达到目的,此水道实际上就是坐圈的一部分,所述专利看似取消了坐圈而实质上并没有完全取消,只是取消了便盆前段的一部分坐圈;另外,这样也会增加产品的生产难度。
结合上述四份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不管是所述的“导水通路(16)”还是“环形凹部”还是“棚部”,它们的宽度变化也并没有明确的叙述。
现有的普通坐便器一般都是仅仅靠从水箱中排出来的水对便盆进行冲洗,虽然便盆底部有喷射孔,但从此喷射孔喷出的水也来自水箱,由于水箱高度有限,从水箱中出来的水压力很低,需要相对较多的水才能冲洗干净便盆;也有部分坐便器完全直接利用压力水如自来水冲洗,但对水压要求较高,需要300Kpa以上的压力,否则也很难冲洗干净,并且冲洗时会有很大的响声。
为了解决上述这种问题,本人实用新型了申请号为201020537634.8、201110222824.X、201110222811.2、201110222784.9、201110222760.3的几种利用外接水源如自来水向坐便器便盆部喷水的节水装置,所述节水装置中有进水口、出水口、喷射助推口,所述进水口连接外接水源如自来水,出水口向水箱内出水,喷射助推口接向便盆部的喷射助推孔。
但所述本人实用新型的几种节水装置应用于坐便器后只是提高了坐便器冲水效果,并没有解决坐便器便盆内壁的清洗费水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人又实用新型了申请号为201110369717.X、201110369746.6、201120451517.4、201120451470.1等四项专利,虽然初步解决了有效地利用水箱内的水清洗便器内部及利用外接水源如自来水使便器节水的问题,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清洗便器内部不太全面及生产有点复杂及美观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从水箱中排放的少量水就能很好地全面清洗便盆内壁又生产工艺简单的全洗坐便器,及一种装备有节水装置利用外接水源如自来水向坐便器便盆部喷水的既能达到很好的冲水效果,又能达到很好的清洗便盆内壁的清洗效果的全洗坐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洗坐便器,有水箱、便盆、及水箱下部的排水口,其特点是:包括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在水箱与便盆之间,连通水箱排水口与便盆内上部,所述排水通道的一端在水箱排水口下面,另一端在靠近水箱的便盆后上部,所述排水通道在便盆后上部的端部有二个侧端面,侧端面上喷水口,所述排水通道只通过所述喷水口与便盆内上部连通;
所述便盆内上部有二条流水台与一个引水台,所述流水台有入水端,所述引水台为“凹”形;
所述引水台在所述二条流水台的入水端之间,所述二个喷水口在所述“凹”形引水台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凹”形引水台低于所述二条流水台的入水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凹”形引水台低于所述喷水口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凹”形引水台与所述二条流水台的入水端大致相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凹”形引水台与所述喷水口的下端大致相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侧端面大致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个侧端面大致形成一定的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全洗坐便器还包括“U”形坐圈,所述“U”形坐圈在便盆上部,所述“U”形坐圈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U”形坐圈相对于便盆内上部为封闭式,不与便盆内上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二条流水台有末端,所述二条流水台的宽度从入水端至末端逐渐变窄,直至末端的宽度接近零,二条流水台末端不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在便盆部有喷射助推孔,在水箱中有利用外接水源如自来水向坐便器便盆部喷水的节水装置;所述节水装置中有进水口、出水口、喷射助推口;所述进水口连接外接水源如自来水,所述出水口向水箱内出水,所述喷射助推口接向便盆部的喷射助推孔;当水箱中的水排放时从所述喷射助推口喷射出的水流推动从水箱中排放的流入便盆部的水及污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工艺简单、清洗干净、不藏污纳垢、卫生清洁、冲水有劲,节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图1中的B-B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右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洗坐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五的俯视图。
图11是本人以前实用新型的一种节水装置示意图。
图12是本人以前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节水装置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有节水装置的全洗坐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参阅图1、图2、图6,在坐便器1中有水箱2、水箱2下部的排水口3、便盆4、连通排水口3与便盆4内上部的排水通道5、喷射孔12、喷射助推孔13、坐圈14、坐圈14上的二个端口15、连通排水通道5与喷射孔12的补水通道25;
其中,坐圈14为“U”形,补水通道25的截面积较小。
参阅图1、图6至图9,在坐便器1中还有,排水通道5在便盆4后上部的端部的二个侧端面6、侧端面6上的喷水口7、一个引水台8、二条流水台9,流水台9的两端有入水端10与末端11;
其中,引水台8为“凹”形,二个侧端面6大致平行;
其中,“凹”形引水台8低于二条流水台9的入水端10,也低于喷水口7的下端。
参阅图2、图6,“U”形坐圈14上的端口15的截面积小于“U”形坐圈截面16与截面17的截面积。
参阅图9,流水台9的宽度从入水端10至末端11逐渐变窄,直至末端11的宽度接近零;
其中,二条流水台9对称分布,它们的末端11不相连。
参阅图11、图12,节水装置18中有进水口19、出水口20、喷射助推口21。
参阅图11、图12、图13,把节水装置18固定安装在水箱2中,使进水口19与喷射助推口21在水箱2外底部,在水箱2下部的排水口3中安装上排水组件22,在便盆4底部的喷射助推孔13中安装上喷射头23,用软管24使喷射助推口21与喷射头23相连接,节水装置18中的进水口19接向外接水源如自来水。
参阅上述各图,当按下排水组件22上的排水按钮使水箱2排水时,水流从排水口3流向排水通道5,再通过排水通道5一端的侧端面6上的二个喷水口7,大部分从二条流水台9的入水端10流向末端11,小部分从“凹”形引水台8流向便盆4内清洗“凹”形引水台8下面的盆面,如图7、图8中箭头所示,水流在流水台9上的流动过程中又有部分水流向下流动,清洗流水台9下面的盆面,最终有少量水流到达末端11清洗便盆4最前端的盆面;
水流从排水口3流向排水通道5时,也有极少部分水流从排水通道5通过补水通道25及喷射孔12流向便盆4内,但因为补水通道25的截面积较小所以流水量很小,不会影响便盆4内壁的清洗,补水通道25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坐便器排污结束后,水箱进水向坐便器补水恢复水封过种中,补水水流能从补水通道25流向便盆4内,如果不设补水通道25,补水水流只能从二个喷水口7流向便盆4内,这样天长日久就会使“凹”形引水台8下面的盆面产生黄色水渍。
参阅图13,所有水流最终汇集于便盆4的底部,被从节水装置18中的喷射助推口21中喷射出的经过软管24到达喷射头23再从喷射孔12喷射出的有压力的外接水源如自来水推动流向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二
对比参阅图2、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没有了连通排水通道5与便盆底部喷射孔12的喷射管道25,从水箱中排放出来的水全部从排水通道5一端的侧端面6上的二个喷水口7流出清洗便盆内部,其余部分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三
对比参阅图2、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三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没有了喷射助推孔13,水箱中案装的不是如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节水装置18,只是普通的向水箱进水的装置,但补水通道25的截面积却比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大了许多,从水箱中排放出来的水一部分从排水通道5一端的侧端面6上的二个喷水口7流出清洗便盆内部,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从补水通道25流向喷射孔12,其余部分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四
对比参阅图2、图5,本具体实施方式四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具体实施方式四中,既没有了喷射助推孔13,水箱中安装的不是如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节水装置18,只是普通的向水箱进水的装置,也没有了连通排水通道5与便盆底部喷射孔12的喷射管道25,从水箱中排放出来的水全部从排水通道5一端的侧端面6上的二个喷水口7流出清洗便盆内部,其余部分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五
对比参阅图1、图10,本具体实施方式五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排水通道5在便盆4后上部的端部的二个侧端面6大致平行,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五中,排水通道5在便盆4后上部的端部的二个侧端面6大致形成一定的角度,其余部分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补充说明: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二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及具体实施方式四其实只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减去了部分结构,同样,在具体实施方式五的基础上也可以减去部分结构得出类似具体实施方式二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及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具体实施方式六与具体实施方式七及具体实施方式八,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
在上述几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凹”形引水台8低于二条流水台9的入水端10,也低于喷水口7的下端,其实也可以使“凹”形引水台8与二条流水台9的入水端10大致相平,或使“凹”形引水台8与喷水口7的下端大致相平,这样清洗效果虽然会不太理想,但也不会太差,总比现有普通的坐便器要生产容易,不藏污纳垢,卫生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排水通道5也与便盆4上部的“U”形坐圈14连通,这样就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工艺与普通的利用坐圈作为流水通道的坐便器的生产工艺一模一样,非常简单,又因为“U”形坐圈14上没有遍布整个坐圈的流水小孔,即“U”形坐圈14相对于便盆4内上部为封闭式,不与便盆4内上部连通,这样从水箱2中排放出来的水,会同时流向“U”形坐圈14的二个端口15,由于“U”形坐圈14的内部空气无处排放,所以水流就不会进入“U”形坐圈14内部,水箱内水的势能不会对“U”形坐圈14内部生产能量消耗,水的势能通过排水通道5一端的二个喷水口7直接转化为动能清洗便盆4内部;虽然也可在生产过程中把“U”形坐圈14的二个端口15封闭来达到使水流不进入“U”形坐圈14内部从而不生产能量消耗的目的,但由于陶瓷生产的特殊性,这样就会使生产工艺很复杂,石膏模具难处理,工人操作麻烦,最终导至生产成本上升;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凹”形引水台8,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比本人前期实用新型的申请号为201110369717.X、201110369746.6、201120451517.4、201120451470.1等四项专利中所述的二条引水沟更好地清洗“凹”形引水台8下面的盆面,使被清洗下来的污物能与其他大都数污物一起同步被排出便盆4;如果不设“凹”形引水台8,“凹”形引水台8下面的盆面很难被清洗到,需要另外打清洗小孔或其他方法来解决,这样就增加了生产的工序并会影响美观,虽然从喷水口7中喷出的水流在将近结束时会有少部分水流也能清洗到二条引水沟下面的盆面,但此时坐便器的排污过程都已结束,被清洗下来的污物不能被排出便盆4,只能停留在便盆4内。

Claims (10)

1.一种全洗坐便器,有水箱、便盆、及水箱下部的排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在水箱与便盆之间,连通水箱排水口与便盆内上部,所述排水通道的一端在水箱排水口下面,另一端在靠近水箱的便盆后上部,所述排水通道在便盆后上部的端部有二个侧端面,侧端面上喷水口,所述排水通道只通过所述喷水口与便盆内上部连通;
所述便盆内上部有二条流水台与一个引水台,所述流水台有入水端,所述引水台为“凹”形;
所述引水台在所述二条流水台的入水端之间,所述二个喷水口在所述“凹”形引水台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洗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引水台低于所述二条流水台的入水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洗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引水台低于所述喷水口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洗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引水台与所述二条流水台的入水端大致相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洗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引水台与所述喷水口的下端大致相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洗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侧端面大致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洗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侧端面大致形成一定的角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全洗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洗坐便器还包括“U”形坐圈,所述“U”形坐圈在便盆上部,所述“U”形坐圈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U”形坐圈相对于便盆内上部为封闭式,不与便盆内上部连通。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全洗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条流水台有末端,所述二条流水台的宽度从入水端至末端逐渐变窄,直至末端的宽度接近零,二条流水台末端不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全洗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在便盆部有喷射助推孔,在水箱中有利用外接水源如自来水向坐便器便盆部喷水的节水装置;所述节水装置中有进水口、出水口、喷射助推口;所述进水口连接外接水源如自来水,所述出水口向水箱内出水,所述喷射助推口接向便盆部的喷射助推孔;当水箱中的水排放时从所述喷射助推口喷射出的水流推动从水箱中排放的流入便盆部的水及污物。
CN2012201130757U 2012-03-12 2012-03-12 全洗坐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00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30757U CN202500206U (zh) 2012-03-12 2012-03-12 全洗坐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130757U CN202500206U (zh) 2012-03-12 2012-03-12 全洗坐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00206U true CN202500206U (zh) 2012-10-24

Family

ID=47036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1307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00206U (zh) 2012-03-12 2012-03-12 全洗坐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002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5846A (zh) * 2012-03-12 2012-07-25 虞吉伟 全洗坐便器
CN107090886A (zh) * 2017-06-02 2017-08-25 厦门佳普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来水直冲马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5846A (zh) * 2012-03-12 2012-07-25 虞吉伟 全洗坐便器
CN107090886A (zh) * 2017-06-02 2017-08-25 厦门佳普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来水直冲马桶
CN107090886B (zh) * 2017-06-02 2024-01-23 厦门佳普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来水直冲马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8695U (zh) 一种节水虹吸式坐便器
CN202324137U (zh) 无水圈虹吸式坐便器
CN202500206U (zh) 全洗坐便器
CN102220781B (zh) 管道分流坐便器
CN202500204U (zh) 坐圈封闭式对流全洗坐便器
CN202324136U (zh) 无水圈坐便器
CN202500203U (zh) 坐圈封闭式全洗坐便器
CN102400493B (zh) 无水圈虹吸式坐便器
CN202500205U (zh) 全洗喷射坐便器
CN202500196U (zh) 坐圈封闭式全洗喷射坐便器
CN202500195U (zh) 对流全洗坐便器
CN109853694A (zh) 节水式环保马桶
CN104047350B (zh) 一种马桶
CN203669071U (zh) 具有强力冲刷和排污效果的蹲便器
CN205205989U (zh) 节水便槽
CN1250828C (zh) 座便器及其蓄能式冲便方法
CN102605843A (zh) 全洗喷射坐便器
CN102605840A (zh) 坐圈封闭式全洗喷射坐便器
CN208870135U (zh) 一种低水箱马桶的洗净面冲刷结构
CN108755880B (zh) 一种低水箱马桶的洗净面冲刷结构
CN102605848A (zh) 坐圈封闭式全洗坐便器
CN102605846A (zh) 全洗坐便器
CN109736396A (zh) 一种马桶内壁清洗装置
CN102605842A (zh) 坐圈封闭式对流全洗坐便器
CN102605841A (zh) 对流全洗坐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