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90453U -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90453U
CN202490453U CN2012200475435U CN201220047543U CN202490453U CN 202490453 U CN202490453 U CN 202490453U CN 2012200475435 U CN2012200475435 U CN 2012200475435U CN 201220047543 U CN201220047543 U CN 201220047543U CN 202490453 U CN202490453 U CN 202490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film forming
liquid
tank
evap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475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利江
傅心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0475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90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90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904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液相物质转换为气相物质的设备。一种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包括真空容器,真空容器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圆环形蒸发槽,蒸发槽的侧表面构成蒸发面,真空容器设有对蒸发面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蒸发槽内设有可沿蒸发槽的周向转动的真空液膜形成结构,真空液膜形成结构包括按照真空液膜形成结构的转动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叶片、浓缩液吸附管和组合成膜器,组合成膜器包括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水平方向延伸的成膜杆和将料液输送给成膜杆的配液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主动控制料液蒸发的形成条件以使料液能够瞬时完成蒸发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克服了料液以被动的方式进行地蒸发的过程中蒸发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液相物质转换为气相物质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转动作用来降低压力和形成液膜以达到对蒸发条件的主动控制从而实现使料液瞬时浓缩到位的蒸发系统。
背景技术
对海水进行淡化或对溶液进行浓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渗透法,另一种为蒸馏法。蒸馏法时需要用到蒸发设备。
现有的蒸发设备的工作原理为对被处理的物质的液态混合物(以下统称为料液)进行加热,通过改变温度、表面积等方法来提高液料的蒸发速度。
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201978517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9月21日、名称为“一种卤水浓缩蒸发系统用蒸发室”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单级式的蒸发系统。该专利中的蒸发系统的结构为:包括真空容器、加热腔和使料液在真空容器和加热腔之间循环的循环泵。使用时在真空容器上部设置气体凝结装置,将料液装在真空容器内,循环泵使料液在真空容器与加热腔之间进行循环,料液在加热腔中被加热,热的料液回到真空容器内时产生蒸发现象形成气体,气体在气体凝结装置的作用下重新变成液体。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071932、公开日为2005年6月8日、名称为“喷淋热交换式海水淡化机”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另一种单级式蒸发设备。该专利中的蒸发设备包括蒸发室和位于蒸发室内的冷媒冷凝器,使用过程中海水喷淋到冷媒冷凝器上,冷凝冷凝器内的冷媒冷凝时释放出热量对海水进行加热使海水产生蒸发。蒸汽流到冷凝室内冷凝为水。
以上单级式的蒸发设备因一直需要外部热源对料液进行加热,而气体冷凝时所释放出的热量得不到再利用,因此存在能量利用率低(能效低)、蒸发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提高蒸发效率和能效,设计出多效(多级)蒸发系统,即将多过热交换器串联连接在一起,第一级热交换器通过外部热源进行加热,使得交换器内的料液蒸发,蒸发所产生的蒸汽再作为下一个换热器的热源,蒸汽对下一级换热器内的料液进行加热时使得自身温度下降,既有利于蒸汽的冷凝,同时起到热能再利用的作用,从而降低了能耗和提高了蒸发效率。考虑到料液蒸发而形成的蒸汽温度会依次下降,温度达不到大气压下料液的蒸发温度,因此对各级换热器依次进行减压(抽真空)来使料液的气化温度同上一级流入的蒸汽的温度相匹配。由于受抽真空难度的制约,多效蒸发系统的级数不能太多。为克服上述不足,在中国专利号为2005800335343、名称为“在具有水平板型热交换器室的多效蒸发系统中通过再热蒸汽来蒸馏或蒸发盐水或某种流体的方法和设备”的专利文献在公开了一种级数不属限制的蒸发系统。该系统是在料液蒸发而形成的蒸汽进入下一级热交换器之前,对该具有高于室温的蒸汽进行加热到能使料液在常压下气化的温度,从而不需要对换热器进行抽真空,从而使得级数可以按照需要任意设计。
现有的蒸发系统、无论是单级还是多级的结构形式,料液都是被动地在加热区域等待蒸发或者多次进入换热器逐步进行蒸发,蒸发室内的气压也只是被动地通过外部的抽真空设备来降低。因此现有的蒸发系统存在蒸发效率较低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主动控制料液蒸发的形成条件以使料液能够瞬时完成蒸发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克服了料液以被动的方式进行地蒸发的过程中蒸发效率较低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包括真空容器,所述真空容器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圆环形蒸发槽,所述蒸发槽的侧表面构成蒸发面,所述真空容器设有对所述蒸发面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蒸发槽内设有可沿蒸发槽的周向转动的真空液膜形成结构,所述真空液膜形成结构包括按照真空液膜形成结构的转动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叶片、浓缩液吸附管和组合成膜器,所述组合成膜器包括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水平方向延伸的成膜杆和将料液输送给成膜杆的配液管。使用时,通过加热装置给蒸发面供热,使蒸发面的温度保持在料液蒸发所需要的温度;真空液膜形成结构沿着蒸发槽转动的过程中,叶片一方面将蒸发面进行清除、使得蒸发表面不结垢、保证后续料液有清洁的蒸发表面、便于液膜的粘附和热量的传递,同时叶片驱动蒸发槽内的蒸汽上升,使得蒸汽即时离开蒸发面并在叶片的后方(以转动方向定向)形成一个比真空容器内的真空度更高的负压带;位于叶片后方的浓缩液吸附管将残留在蒸发面上的浓缩液即时吸附走,不会在蒸发槽尤其是蒸发面上聚集浓缩液,进一步保证蒸发面的清洁;料液从组合成膜器中的成膜杆中流出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料液在成膜杆的表面上形成液膜并蒸发掉部分,没有蒸发完的液膜被输送到位于负压带处的蒸发面时,液膜的厚度较薄,液膜一接触蒸发面即被瞬时蒸发掉。此时残留在蒸发面上的即为浓缩液,浓缩液被随后到达的浓缩液吸附管及时吸附走。
作为优选,所述叶片沿叶片转动方向向后倾斜。叶片沿着蒸发槽转动的过程中,叶片能够对蒸汽起到导向作用,使蒸汽更加快速地离开蒸发槽,叶片后方的真空区域的压力更低,起到进一步提高蒸发效率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成膜杆垂直于所述蒸发室的侧壁。转移到蒸发面上的液膜厚更加均匀,对料液的蒸发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所述配液管内设有定量输送料液到所述成膜杆上的定量配液器,所述成膜杆为圆柱杆或圆锥杆。通过定量配液器主动控制料液的流量,使得蒸发时的可控性更好,料液传递到蒸发面上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溅出现象,蒸汽中不会含有液滴,蒸汽的纯净度好;配液杆实际为圆锥杆时,能进一步降低传递到蒸发面上的液膜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浓缩液吸附管位于所述蒸发室的外侧,所述浓缩液吸附管朝向所述蒸发面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进液口。对蒸发面上的浓缩液的及时清理效果更好,浓缩液不会在蒸发面上产生流淌和集聚,能保持蒸发槽及其内各个部件的清洁,蒸汽的纯净度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位于真空容器内的真空源,所述真空容器内设有沿真空容器周向延伸的环形浓缩液储存槽,所述浓缩液吸附管的上端同真空源的进口连接在一起,所述真空源的出口端连接有将浓缩液输送到浓缩液储存槽内的浓缩液排放管。设置真空源驱动吸附管对浓缩液进行吸附,吸附效果好;设置浓缩液储存槽,使得位于真空容器中处于运动状态的浓缩液吸附管排出浓缩液时方便。
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所述真空液膜形成结构转动的配液转盘和马达,所述配液转盘设置有进液管和将进液管与配液管连通的液流通道,所述进液管同所述配液转盘同轴。使用时,进液管同料液供给管或料桶对接,启动马达,马达驱动配液转盘转动,配液转盘带动真空液膜形成结构在蒸发槽内沿着蒸发槽的周向移动;料液依次经进液管、液流通道后进入配液管。便于将料液输出到转动的组合成膜器上。
作为优选,所述蒸发槽内设有加热器。加热器能起到加快蒸发槽内的蒸汽离开蒸发槽的作用,有利于蒸发的连续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蒸发槽的底壁或内侧壁上。因为蒸发槽的内侧壁离蒸发面较远,该处温度较低,因此选择底壁或内侧壁部位对蒸汽进行加热,驱赶蒸汽离开蒸发槽的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环绕在所述蒸发槽外部的加热腔和若干个设置在加热腔内的朝向蒸发槽外侧壁的喷头。使用时,使热液或热蒸汽(以下统称为热源介质)经喷头碰到蒸发槽的外侧壁的外表面上,实现对蒸发面的加热。对蒸发面进行加热时的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设置组合成膜器和蒸发面,使料液以液膜的形式在蒸发面上蒸发,变料液的被动蒸发为主动蒸发,设置叶片,叶片转动的过程中形成真空区域,而液膜相应地在蒸发面的对应于真空区域的部位上进行蒸发时,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蒸发完,从而实现了瞬时蒸发,使得进入蒸发区域的料液能一次达到要求的浓缩状态,故蒸发效率高,以液膜蒸发时,不易产生沸腾现象,蒸汽中不会还有液滴,蒸汽的纯净度高;由于真空液膜形成结构是在蒸发槽内不停地转动的,故在叶片和浓缩液吸附管的作用下,蒸发面能随时保持不结垢,蒸发面传热给液膜时的传热效果好,热量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浓缩液吸附管的B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中:真空容器1,抽气阀门11,浓缩液储存槽12,浓缩液排放阀门121,料液桶2,料液进口阀门21,蒸发槽3,蒸发面31,真空液膜形成结构4,叶片41,组合成膜器42,配液管421,成膜杆422,定量配液器423,浓缩液吸管43,进液口431,真空源44,浓缩液排放管441,配液转盘5,进液管51,马达6,加热器7,加热装置8,加热腔81,热源介质出口阀门811,喷头82,热源介质进入支管821, 热源介质干管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包括真空容器1。真空容器1为不锈钢制作而成。真空容器1的顶壁设有抽气阀门11。真空容器1的上部预留有安装蒸汽凝结系统的空间。
真空容器1的侧壁中间部位设有浓缩液储存槽12。浓缩液储存槽12沿真空容器1的周向延伸。浓缩液储存槽12上设有浓缩液排放阀门121。
真空容器1的底壁上设有位于真空容器1内部的圆柱形料液桶2。
料液桶2的底部设有料液进口阀门21。料液桶2内设置有马达6。料液桶2的上方设有配液转盘5。马达6用于驱动配液转盘5转动。配液转盘5设有伸入到料液桶2内的进液管51。
料液桶2和真空容器1之间形成上端开口的圆环形蒸发槽3。蒸发槽3同配液转盘5同轴线。蒸发槽3的外侧壁的内表面即外侧面构成蒸发面31。
蒸发槽3内设有真空液膜形成结构4。真空液膜形成结构4包括叶片41、浓缩液吸管43和组合成膜器42。叶片41固定在组合成膜器42上。叶片41的上端同料液桶2平齐。组合成膜器42包括配液管421和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的连接在配液管421上的成膜杆422。成膜杆422沿水平方向延伸。配液管421沿竖直方向延伸。配液管421的上端固定在配液转盘5上。配液管421和进液管51通过设置在配液转盘5内的液流通道连通在一起。配液转盘5上设置有真空源44。浓缩液吸管43沿上下方向延伸。浓缩液吸管43的上端即出口端同真空源44的进口端对接在一起,真空源44的出口上对接有浓缩液排放管441。
蒸发槽3的底壁上设有加热器7。加热器7为沿蒸发槽3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
真空容器1外部设有加热装置8。加热装置8包括环绕在蒸发槽3外部的加热腔81和若干个设置在加热腔81内的朝向蒸发槽外侧壁的喷头82。加热腔81的底壁上设有热源介质出口阀门811。喷头82为四棱锥状结构。喷头82上设有热源介质进入支管821。热源介质进入支管821穿出加热腔81。喷头82沿竖直方向分为六排。
参见图2,真空液膜形成结够4有四个。四个真空液膜形成结够4对称分布在蒸发槽3内。均匀设置使得无需配重,即能保证转动时的平稳性。叶片41、浓缩液吸附管43和组合成膜器42按照使用时的转动方向C从前向后依次设置。叶片41沿转动方向C向后倾斜。叶片41的宽度同蒸发槽3的宽度相等。成膜杆422为圆锥杆,当然用圆柱杆也可以,成膜杆422垂直于蒸发室3的侧壁。配液管421内设有定量配液器423。定量配液器423为现有产品。定量配液器423用于将配液管421内的料液定量输送给成膜杆422的表面上。浓缩液吸附管43位于蒸发室3的外侧上。每一排中的喷嘴82沿加热腔81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为所有的成膜杆422通过同一根配液管421配液,当然可以设计多根配液管,每一根配液管对成膜杆中的部分杆进行配液。为了降低配液杆的重量,使转动时轻松方便,可以将成膜杆设计为中空结构。
参见图3,浓缩液吸附管43的朝向蒸发室的外侧壁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进液口431。
使用时,参见图1,开启料液进口阀门21,料液从料液进口阀门21进入到料液桶2内。热源介质依次流经热源介质进入支管821与喷头82后被喷头82喷洒到蒸发槽3的外侧壁上、起到对蒸发面31加热的作用,加热腔81内聚聚的完成供热的热源介质经热源介质出口阀门811排出。外部真空设备通过抽气阀门11对真空容器1进行抽真空,使真空容器1内部保持在真空状态,(抽真空是为了使料液在较低温度下能够蒸发,使蒸发面31维持在料液的蒸发温度时方便),蒸汽冷凝系统安装在真空容器1上部的预留空间内。马达6驱动配液转盘5转动,配液转盘5驱动真空液膜形成结构4按照图2中的转动方向C进行转动。料液桶2内的料液经进液管51后流到配液管421内,再经定量配液器423定量输送到成膜杆422上,由于转动的离心作用,料液以液膜的形式散开在成膜杆422上并以膜状输送到蒸发面31上,料液首先在成膜杆422的表面产生蒸发,没有蒸发玩的液膜到的蒸发面31上时更薄并在蒸发面31上吸收热量而最后瞬时蒸发掉。在液膜在蒸发面上蒸发后所剩下的浓缩液在真空源44的作用下,依次经进液口431、浓缩液排放管441后流到浓缩液储存槽12内。浓缩液储存槽12内的浓缩液经浓缩液排放阀121排出。叶片41转动时能够起到如下作用:将蒸发槽3内的蒸汽向上驱赶、加速蒸汽离开蒸发槽3;对蒸发面31进行清洁,有利于热量的传递;在叶片的后方形成压力更低的真空区域,能缩短经成膜杆422输送到蒸发面31上的液膜的蒸发时间,克服了加速凝结时压力越高越好而蒸发时压力越低越好的矛盾,使得蒸发与凝结能够在同一个真空容器内同时高效地进行。使用中,检测浓缩液的浓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浓度太低(表示蒸发效果没有达到要求,则可以提高配液转盘5的转速,来降低成膜杆422输送到蒸发面31上的液膜的厚度以改善。蒸发时叶片后方负压区的压力值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转速和控制叶片41同蒸发槽3之间的间隙大小来实现。
实施例二,参见图4,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蒸发槽3有两个,对应地加热装置8也有两个。两个蒸发槽3同轴。对应地在两个蒸发槽3内都按照实施例一所述的方式设置有真空液膜形成结构4。两个加热腔81中的所有喷头82上的热源介质进入支管821都通过热源介质干管83引出。料液桶2设置在真空容器1的底壁外表面上。马达6固定在真空容器1的上方。加热器7位于蒸发槽3的内侧壁上。

Claims (10)

1.一种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包括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容器内设有上端开口的圆环形蒸发槽,所述蒸发槽的侧表面构成蒸发面,所述真空容器设有对所述蒸发面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蒸发槽内设有可沿蒸发槽的周向转动的真空液膜形成结构,所述真空液膜形成结构包括按照真空液膜形成结构的转动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叶片、浓缩液吸附管和组合成膜器,所述组合成膜器包括若干沿上下方向分布水平方向延伸的成膜杆和将料液输送给成膜杆的配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沿叶片转动方向向后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杆垂直于所述蒸发室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管内设有定量输送料液到所述成膜杆上的定量配液器,所述成膜杆为圆柱杆或圆锥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液吸附管位于所述蒸发室的外侧,所述浓缩液吸附管朝向所述蒸发面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进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真空容器内的真空源,所述真空容器内设有沿真空容器周向延伸的环形浓缩液储存槽,所述浓缩液吸附管的上端同真空源的进口连接在一起,所述真空源的出口端连接有将浓缩液输送到浓缩液储存槽内的浓缩液排放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所述真空液膜形成结构转动的配液转盘和马达,所述配液转盘设置有进液管和将进液管与配液管连通的液流通道,所述进液管同所述配液转盘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槽内设有加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蒸发槽的底壁或内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环绕在所述蒸发槽外部的加热腔和若干个设置在加热腔内的朝向蒸发槽外侧壁的喷头。
CN2012200475435U 2012-02-15 2012-02-15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90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75435U CN202490453U (zh) 2012-02-15 2012-02-15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75435U CN202490453U (zh) 2012-02-15 2012-02-15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90453U true CN202490453U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96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4754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90453U (zh) 2012-02-15 2012-02-15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904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0333A (zh) * 2012-02-15 2012-07-18 傅利江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0333A (zh) * 2012-02-15 2012-07-18 傅利江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WO2013120403A1 (zh) * 2012-02-15 2013-08-22 Fu Lijiang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5966B (zh) 一种鼓泡加湿与热泵循环耦合的海水淡化系统及工艺方法
CN102580333B (zh)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CN102730779A (zh) 一种太阳能零液体排放海水淡化装置和方法
CN206463531U (zh) 一种玫瑰纯露制取用结晶浓缩装置
CN102765770B (zh) 高效海水淡化机
CN104591327A (zh) 回路热管式圆筒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CN202951265U (zh) 一种高效蒸发结晶器
CN102659194B (zh) 蒸馏式海水淡化设备
CN103342397B (zh) 一种节能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的方法
CN208603941U (zh) 高盐废水低温蒸发装置
CN202490453U (zh) 真空转动成膜降压蒸发系统
CN203829691U (zh) 一种液气联动的强制循环热泵低温蒸发浓缩结晶装置
CN205084428U (zh) 一种用于尿素溶液低温浓缩的mvr蒸发器
CN207745534U (zh) 液体蒸发装置
CN202951276U (zh) 一种节能蒸发结晶器
CN108525333A (zh) 液体蒸发装置和液体蒸发工艺
CN108452542A (zh) 液体蒸发装置和液体蒸发工艺
CN207605382U (zh) 一种多效逆流蒸发系统
CN108159717A (zh) 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及其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
CN208641777U (zh) 液体蒸发装置
CN202558663U (zh) 蒸馏式海水淡化设备
CN208193698U (zh) 内旋加热循环蒸发器及其处理含盐废水的系统
CN103241786A (zh) 蒸发系统
CN206642386U (zh)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多效降膜真空蒸发冷凝器设备
CN107684735A (zh) 一种多效逆流蒸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43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