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86375U -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86375U
CN202486375U CN2012200532122U CN201220053212U CN202486375U CN 202486375 U CN202486375 U CN 202486375U CN 2012200532122 U CN2012200532122 U CN 2012200532122U CN 201220053212 U CN201220053212 U CN 201220053212U CN 202486375 U CN202486375 U CN 202486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e
module
high density
density cell
cel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532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雪锋
邵海波
许广源
刘灿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532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86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86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863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度单元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包括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模块区和用于余纤的盘存和走纤的储纤区;所述模块区设有模块支架,所述模块支架上并列的插有多个所述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模块支架滑动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中,箱体内分为模块区和储纤区,储纤区采用插片是的功能模块,可以将功能模块抽出来进行维护,解决了容量增大后前面板的操作问题,功能模块的安装尺寸相同,可以互换,可以满足各个需要,储纤区的存在解决了余纤盘存和走纤的问题,操作和维护都非常方便,方便了对余纤的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领域的单元箱,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入户FTTH和三网融合的发展,需要将交换局的光纤硬件和外部的光缆以及光纤硬件协调的整合在一起,原有的DSL和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一般能支持24至48根光纤,而在FTTH网络中,及时是用了区域汇聚点(LCP)分路箱,也往往需要交换局具有数百甚至上千的光纤端口。在FTTH模式下每个用户既可以从邻近的LCP分路箱接入,也可以直接起始于交换局。无论哪个起始点都能很好地支持未来宽带需求的增长,基于这一点,在目标区域内部署支持所有家庭用户的光纤网络模式主要基于总成本来进行选择。
总成本不仅包括光缆的成本,最重要的是光缆铺设的成本。无论是架空还是地埋,使用带状光缆是最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安装成本的。首先在馈线环和配线环之间为了提供故障时的手动切换机制,大多采用环网,在局端采用交叉连接的方式,相应的光纤配线架上成端的芯数会成倍的增加,如还是采用普通的光缆,一方面会增加相应的铺设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节省管道资源;其次因采用的带状光缆,在局端成端时可以采用4芯、8芯或12芯一组同时熔接,大量节少工程开通时间;如果想进一步减少开通时间,还可以采用工厂预端接好的光缆进行开通;另外如果局端服务的区域比较小,可以直接将用户接至中心局机架上。
由此可知,采用大容量带状光缆后,如果中心局空间不变的化,我们必须设法提高配线架的容量,同时带状光缆的现场端接需要在机架上配置熔接配线模块;采用预端接方式需要在机架上配置预端接模块;采用将用户直接接至中心局机架上需要配置光分路器模块;必要时满足三网融合需求,还有可能需要配置波分复用模块。
然而,目前在中心局用的大容量机架主要针对传统的束状光缆设计,空间利用率不高;同时功能单一,主要为传统的熔接配线功能;且使用不灵活,在空间受限情形下,不能与主设备集成使用。
现有单元箱通常采用熔接配线分离式结构或一体化模块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箱体的适配器端口密度小,为满足操作人员正常插拔连接器的操作空间,导致容量难以提升;2、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全光网络下对熔接配线、分光、预端接等多种增值模块的使用;3、与主设备混合使用时需要增加额外的走纤空间,集成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单元箱的上述箱体的适配器的端口密度小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密度的单元箱,可以提高单元箱的容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高密度单元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包括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模块区和用于余纤的盘存和走纤的储纤区;所述模块区设有模块支架,所述模块支架上并列的插有多个所述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模块支架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中,所述模块支架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连接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上导架和下导架,所述上导架和下导架上分别设有多个导槽,所述功能模块具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右侧板将所述箱体内部分割为所述模块区和储纤区。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中,所述功能模块为预端接模块、光分路器模块或熔接配线模块,所述功能模块的安装尺寸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中,所述功能模块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前面板的下端设有向前延伸的下延伸片,所述下延伸片的前端设有理纤环,所述理纤环设有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中,所述盒体的前面板的上端设有向前延伸的上延伸片,所述上延伸片的前端设有固定扣,所述模块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扣适配的扣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中,所述盒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簧片。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中,所述储纤区设有固定绕纤柱和活动绕纤组件,所述固定绕纤柱和活动绕纤组件设置在所述右侧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中,所述活动绕纤组件包括与所述右侧板活动连接的活动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的活动绕纤柱,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设置在所述右侧板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中,所述箱体包括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以及前门和后门,所述顶面和底面上设有相对的用于竖直方向走纤的竖直入口,所述竖直入口正对所述储纤区,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相对的用于水平方向走纤的水平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中,所述前门和后门分别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口。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中,箱体内分为模块区和储纤区,储纤区采用插片是的功能模块,可以将功能模块抽出来进行维护,解决了容量增大后前面板的操作问题,功能模块的安装尺寸相同,可以互换,可以满足各个需要,储纤区的存在解决了余纤盘存和走纤的问题,操作和维护都非常方便,方便了对余纤的管理。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的优选实施例中功能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的优选实施例的走纤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的优选实施例的走纤示意图之二;
图6是预端接模块的示意图;
图7是光分路模块的示意图;
图8是熔接配线模块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活动绕纤组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活动绕纤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的高密度单元箱中,包括箱体1,为了提高单元箱的适配器端口的密度,提高容量,将单元箱的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用于安装功能模块2的模块区3和用于余纤的盘存和走纤的储纤区4。
在本实用新型高密度单元箱中,的在模块区3中并列的安装有多个功能模块2,为了改善由于密度增加导致的功能模块前面板操作困难,功能模块2采用插片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模块区3设有模块支架30,模块支架30上并列的插有多个功能模块2,功能模块2与模块支架30滑动连接,由于功能模块2采用插片式结构,操作时,可以将功能模块2抽出,操作完成后将功能模块2推回。功能模块2可以采用水平或竖直的排列方式设置在模块支架30上,作为优选,可以采用功能模块2竖直设置的形式,功能模块2的前面板的适配器采用单排排列的形式。
参看图3,在本实施例中,模块支架30包括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以及连接在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之间的上导架33和下导架34,上导架33和下导架34上分别设有多个导槽,功能模块2具有与导槽配合的导轨,多个功能模块2竖直的并列插入到上导架33和下导架3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模块支架30的右侧板32将箱体1内的空间分割成模块区3和储纤区4的,实际中,也可以增设一独立的隔板来分隔箱体1的内部空间。
参看图3,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模块2包括盒体20,盒体20的前面板的下端设有向前延伸的下延伸片211,下延伸片211的前端设有理纤环212,理纤环212设有开口,可以方便将光纤纳入到理纤环212中;盒体20的前面板的上端设有向前延伸的上延伸片213,上延伸片213的前端设有固定扣214,模块支架30上设有与固定扣214适配的扣位,通过固定扣214可以方便的将功能模块2固定在模块支架30上。下延伸片211和上延伸片21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插在功能模块2的前面板上的光纤插头6的长度,这样可以方便理纤,避免光纤的过度弯曲,而且方便对固定扣214的操作,避免由于光纤插头6过于密集,导致固定扣214无法操作。为了防止功能模块2发生松动,进一步,可以盒体2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簧片221,而在模块支架30上设置相应的凹位,功能模块2装入到位时,固定簧片211卡在模块支架30的凹位中,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拔出时,由于固定簧片211具有弹性,可以被压缩,从而由模块支架30中拔出。
参看图6、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功能模块2为预端接模块、光分路器模块或熔接配线模块,其中图6为预端接模块的示意图,图7为光分路器模块的示意图,图8为熔接配线模块的示意图,这三种功能模块2的安装尺寸相同,可以根据需要互换,以满足不同的应用的需要。
参看图2、图4、图5、以及图9和图10,为了方便余纤的存储,保证操作人员可以顺利的插拔光纤插头,在储纤区4设有固定绕纤柱41和活动绕纤组件42,固定绕纤柱41和活动绕纤组件42设置在右侧板32上,其中活动绕纤组件42是可以调整的。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绕纤组件42包括与右侧板32活动连接的活动板421,以及固定在活动板421上的活动绕纤柱(422),还包括弹性元件423,弹性元件423一端设置在右侧板32上,另一端设置在活动板421上,弹性元件423可以是螺旋弹簧或其他形式的弹簧,将活动绕纤柱422向靠近固定绕纤柱41的方向推动时,活动板421跟随活动绕纤柱422一定,弹性元件423发生弹性形变,当推动活动绕纤柱422的外力撤去时,弹性元件423依靠自身的弹性带动活动绕纤柱422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绕纤组件42设置在固定绕纤柱41的上方,需要释放余纤时,将活动绕纤柱422下压即可释放余纤,释放出来的余纤可以确保被操作的功能模块相对于其他模块能拉出合适的距离,方便插拔模块上的连接器。
参看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绕纤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在右侧板32上开有条形孔321,带有垫片424的螺钉425穿过条形孔321与活动板421相连接,垫片424的宽度大于条形孔321的宽度这样活动板421就可以相对右侧板32活动。弹性元件423,一端挂在右侧板32上,另一端挂在活动板421上,活动绕纤柱422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被下压向固定绕纤柱41移动,外力撤去后,弹性元件带动活动绕纤柱422复位。
参看图2、图4和图5,箱体1包括顶面11、底面12、左侧面13、右侧面14、以及前门15和后门16,其中顶面11、左侧面13和右侧面14为一体式结构,构成箱体盖板,底面12则为箱体底板,前门15和后门16一前一后的铰接在箱体底板上,为了方便走纤,在顶面11和底面12上设有相对的用于竖直方向走纤的竖直入口101,竖直入口101正对储纤区4,左侧面13和右侧面14设有相对的用于水平方向走纤的水平入口102,为了方便外侧光缆的固定和引入,可以在水平入口102处设置光缆开剥固定接头5,用于外侧光缆的固定和引入。为了方便查看箱体内情况,可以在前门15和后门16上分别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口151,152。
参看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中,从功能模块2正面出来的尾(跳)纤61通过理纤环212管理后进入箱体1前面的水平走纤通道,对应箱体盖板两侧开有水平入口102,向右进入储纤区4,多余的光纤62在固定绕纤柱41和活动绕纤柱422上盘存后,如果是同一个单元箱内跳接,可以沿原路返回进入左侧模块区3对应的端口;如果是进入通过多个单元箱叠加组成的机架上另一个单元箱,可以通过穿出箱体1上下的垂直走纤通道由竖直入口101进入相应的箱体储纤区盘存后沿箱体水平走纤通道进入模块区相应的端口;如果是与设备混用,余纤盘存后从箱体1水平走纤通道出箱体后即可直接进入主设备相应的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度单元箱提高了箱体的适配器端口密度,可有效节省数据中心或机房的内部空间;增加了箱体的通用性,利用标准网络机柜就可组成大容量ODF机架或与主设备混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包括用于安装功能模块(2)的模块区(3)和用于余纤的盘存和走纤的储纤区(4);
所述模块区(3)设有模块支架(30),所述模块支架(30)上并列的插有多个所述功能模块(2),所述功能模块(2)与所述模块支架(3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支架(30)包括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以及连接在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之间的上导架(33)和下导架(34),所述上导架(33)和下导架(34)上分别设有多个导槽,所述功能模块(2)具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所述右侧板(32)将所述箱体(1)内部分割为所述模块区(3)和储纤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2)为预端接模块、光分路器模块或熔接配线模块,所述功能模块(2)的安装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2)包括盒体(20),所述盒体(20)的前面板的下端设有向前延伸的下延伸片(211),所述下延伸片(211)的前端设有理纤环(212),所述理纤环(212)设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0)的前面板的上端设有向前延伸的上延伸片(213),所述上延伸片(213)的前端设有固定扣(214),所述模块支架(30)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扣(214)适配的扣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固定簧片(2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纤区(4)设有固定绕纤柱(41)和活动绕纤组件(42),所述固定绕纤柱(41)和活动绕纤组件(42)设置在所述右侧板(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绕纤组件(42)包括与所述右侧板(32)活动连接的活动板(421),以及固定在所述活动板(421)上的活动绕纤柱(422),还包括弹性元件(423),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设置在所述右侧板(32)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动板(4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顶面(11)、底面(12)、左侧面(13)、右侧面(14)、以及前门(15)和后门(16),所述顶面(11)和底面(12)上设有相对的用于竖直方向走纤的竖直入口(101),所述竖直入口(101)正对所述储纤区(4),所述左侧面(13)和右侧面(14)设有相对的用于水平方向走纤的水平入口(1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密度单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15)和后门(16)分别设有透明的观察窗口(151,152)。
CN2012200532122U 2012-02-17 2012-02-17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86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532122U CN202486375U (zh) 2012-02-17 2012-02-17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532122U CN202486375U (zh) 2012-02-17 2012-02-17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86375U true CN202486375U (zh) 2012-10-10

Family

ID=4696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5321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86375U (zh) 2012-02-17 2012-02-17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86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35185Y (zh) 光纤盘线盒
CN203117499U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202486375U (zh) 一种高密度单元箱
CN205003328U (zh) 智能光纤配线装置
CN102621646B (zh) 一种大容量光缆交接箱
CN201402340Y (zh) 双面光纤总配线架
CN201937596U (zh) 一种独立式光纤收发装置
CN202383337U (zh) 一种光纤总配线架
CN201583709U (zh) 转型式户外机柜
CN101614851A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207675998U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202771068U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202512279U (zh) 一种高密度熔接配线模块
CN203204204U (zh) 光铜混合配线架
CN202748507U (zh) 一种壁挂型插片式四槽光分纤箱
CN202904086U (zh) 光纤总配线架
CN202383336U (zh) 一种光缆交接箱
CN201886184U (zh) 一种笔记本式终端熔接一体化托盘
CN206178218U (zh) 一种mpo高密度单元箱
CN204154967U (zh) 用于光纤配线架的尾纤存储装置
CN202837592U (zh) 一种光分路模块
CN205404923U (zh) 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架
CN216210107U (zh) 一种便于组装和维护的odf光纤配线柜
CN205049784U (zh) 智能光纤配线装置
CN202351481U (zh) 数字配线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BEI SUNSE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RIH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SHENZHEN CITY

Effective date: 201306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430205 WUHAN, HUBE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28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in Wuhan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xia canglongdao office office floor

Patentee after: HUBEI RIH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comprehensive building of Tsinghua Nanshan District Keyuan Road,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518057 floor No. 10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22

Address after: 518000 Ma Jialong 17, 1701, Daxi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17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first floor, office building, Tibet Dragon Island office, Jiangxia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HUBEI RIH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