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76270U - 一种人工礁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礁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76270U CN202476270U CN2012200315845U CN201220031584U CN202476270U CN 202476270 U CN202476270 U CN 202476270U CN 2012200315845 U CN2012200315845 U CN 2012200315845U CN 201220031584 U CN201220031584 U CN 201220031584U CN 202476270 U CN202476270 U CN 2024762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concrete bodies
- monomer
- artificial reef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工礁石,包括多个混凝土体单体,所述多个混凝土体单体上下倒置夹持并排拼接成至少一层混凝土体,所述混凝土体单体为内部中空且两端贯通的正三棱柱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工礁石,由于混凝土体单体为正三棱柱结构,多个混凝土体单体上下倒置并排拼接成至少一层稳定的混凝土体,在极端海况下也能够稳定在投放点,可避免出现损害、翻转、移动和沉陷的现象;而且人工礁石能够减轻水流速度,保护自然礁石或代替已损害的自然礁石,水流能够在内部中空、两端贯通的混凝土体单体内外自由流动,为鱼类和贝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吸引周围的鱼类和贝类聚集在此并发育繁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提高鱼类和贝类等水下动物生存环境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人工礁石。
背景技术
目前沿海一带密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近海海洋环境的恶化,对水下鱼类和贝类等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为了减小海岸侵蚀修建的大量防波堤,虽然改变了波浪的水平流动,但也增大了波浪的竖向作用力,进而破坏了某些自然礁石和一些生物体的生存环境。
减小对自然礁石损害和提高生物体的生存环境的方式之一是在海底投放人工礁石,例如沉船、废旧汽车、大型铁器、石材和混凝土结构等;这些人工礁石通常含有孔洞,使得水流和鱼类能够自由通过,人工礁石可以减小波浪流速,进而减轻波浪对自然礁石的损害,人工礁石内部的水流较缓,可以为鱼类和贝类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生存环境。
但是现有人工礁石一般是直接随意投放在海底,在极端海况下比较容易损害、翻转、移动或沉陷。有鉴于此,针对现有人工礁石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稳定在投放点的人工礁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工礁石,包括多个混凝土体单体,所述多个混凝土体单体上下倒置夹持并排拼接成至少一层混凝土体,所述混凝土体单体为内部中空且两端贯通的正三棱柱结构。
上述混凝土体有两层或两层以上,两层或两层以上混凝土体拼接后的截面为梯形。
所述混凝土体单体具有3块形状和面积分别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板,各钢筋混凝土板上分别设有贯通板厚两表面的通孔。
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0-50cm。
相邻两混凝土体单体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绑绳绑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工礁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混凝土体为正三棱柱结构,多个混凝土体单体上下倒置并排拼接成至少一层混凝土体,由于倒置的混凝土体单体的棱角向下正好夹在两个正置的混凝土体单体之间,这样所拼接成的人工礁石结构稳定,即使在极端海况下也能够稳定在投放点,可避免出现损害、翻转、移动和沉陷的现象;而且人工礁石能够减轻水流速度,保护自然礁石或代替已损害的自然礁石,水流能够在内部中空、两端贯通的混凝土体单体内外自由流动,为鱼类和贝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吸引周围的鱼类和贝类聚集在此并发育繁殖;
二、通孔具有多种用途,例如穿设绑绳,起吊混凝土体单体,使水流能够在混凝土体单体内自由流动起到活水养殖的作用,使鱼类、贝类等生物在混凝土体单体内外自由出入栖息繁殖等;
三、相邻两混凝土体单体通过绑绳连接在一起,在极端海况下更不易出现损害、翻转、移动和沉陷的现象,为保护自然礁石和改善海洋动物生存环境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工礁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凝土体的绑定示意。
图中:
混凝土体单体1
通孔 11
绑绳 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工礁石,包括混凝土体单体1和绑绳2。
混凝土体单体1为内部中空、两端贯通的正三棱柱结构,具有3块形状和面积都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混凝土体单体1长为1.5-2m,混凝土体单体1的每块钢筋混凝土板上呈规则或不规则状分布有若干贯通板厚两表面的通孔11,通孔11直径为10-50cm不等。通孔11具有多种用途,例如穿设绑绳2,起吊混凝土体单体1,使水流能够在混凝土体单体1内自由流动起到活水养殖的作用,使鱼类、贝类等生物通过通孔11自由出入混凝土体单体1内外栖息繁殖等。绑绳2可采用耐海水腐蚀性较强、强度较高的材料,例如尼龙绳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人工礁石可以由多个混凝土体单体1进行拼接:多个混凝土体单体1上下倒置夹持并排拼接成一层混凝土体,即倒置的混凝土体单体1的棱角向下正好夹在两个正置的混凝土体单体1之间,相邻两个混凝土体单体1由穿过通孔11的绑绳2绑定;两层或更多层混凝土体上下叠置拼接成多层混凝土体,多层混凝土体拼接后的截面为梯形,上下左右相邻的两块混凝土体单体1分别由穿过通孔11的绑绳2绑定。拼接成梯形截面的人工礁石具有更理想的稳定性,能够很好地抵抗极端海况并稳定在投放点,从而避免出现损害、翻转、移动和沉陷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组装投放过程如下:首先在陆地上将预制好的多个混凝土体单体1拼接成一组一组的混凝土体,采用船只将陆地上拼接好的多组混凝土体运到海上;首先施工第一层混凝土体,将缆绳穿设在混凝土体单体1上的通孔11中,利用船只上的吊车将绑在缆绳上的第一层混凝土体投放至海床上,潜水员协助放置;然后在第一层混凝土体上放置第二层混凝土体,并将两层混凝土体在端部通过绑绳2绑定;如此依次层层投放、绑定各层混凝土体。
组装时,也可以将混凝土体单体1逐个投放至海床上,由潜水员在水底配合吊装将混凝土体单体1逐个拼接、绑定成由多层混凝土体拼接成的人工礁石。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混凝土体单体1内部中空、两端贯通,混凝土体单体1的钢筋混凝土板上还布设多个通孔11,使水流能够在混凝土体单体1内外自由流动,为鱼类和贝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吸引周围的鱼类和贝类聚集在此,并发育繁殖;
2、多个正三棱柱结构的混凝土体单体1上下倒置相互夹持,相邻的混凝土体单体1再通过绑绳2绑定,这样拼接成的人工礁石能够稳定在投放点,具有不易损害、翻转、移动和沉陷的特点;
3、根据场地等海洋、水域、生态环境等,将混凝土体单体1拼接成设定大小的人工礁石,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环境。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5)
1.一种人工礁石,包括多个混凝土体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混凝土体单体上下倒置夹持并排拼接成至少一层混凝土体,所述混凝土体单体为内部中空且两端贯通的正三棱柱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礁石,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凝土体有两层或两层以上,两层或两层以上混凝土体拼接后的截面为梯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礁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体单体具有3块形状和面积分别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板,各钢筋混凝土板上分别设有贯通板厚两表面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礁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0-50c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礁石,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混凝土体单体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绑绳绑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315845U CN202476270U (zh) | 2012-02-01 | 2012-02-01 | 一种人工礁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315845U CN202476270U (zh) | 2012-02-01 | 2012-02-01 | 一种人工礁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76270U true CN202476270U (zh) | 2012-10-10 |
Family
ID=4695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03158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76270U (zh) | 2012-02-01 | 2012-02-01 | 一种人工礁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76270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4102A (zh) * | 2014-09-16 | 2015-01-28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一种多功能人工鱼礁 |
CN105075935A (zh) * | 2015-05-22 | 2015-11-25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可强化生态承载力的人工鱼礁 |
CN105918187A (zh) * | 2016-07-14 | 2016-09-07 | 中国海洋大学 | 阶梯型产卵育幼藻礁 |
CN108401892A (zh) * | 2018-05-07 | 2018-08-17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新型海洋牧场藻礁组合的固定基座及固定基座的制作方法 |
-
2012
- 2012-02-01 CN CN2012200315845U patent/CN2024762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4102A (zh) * | 2014-09-16 | 2015-01-28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一种多功能人工鱼礁 |
CN105075935A (zh) * | 2015-05-22 | 2015-11-25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可强化生态承载力的人工鱼礁 |
CN105918187A (zh) * | 2016-07-14 | 2016-09-07 | 中国海洋大学 | 阶梯型产卵育幼藻礁 |
CN105918187B (zh) * | 2016-07-14 | 2018-11-09 | 中国海洋大学 | 阶梯型产卵育幼藻礁 |
CN108401892A (zh) * | 2018-05-07 | 2018-08-17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新型海洋牧场藻礁组合的固定基座及固定基座的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04501B (zh) | 一种“钻石”型耐流抗风浪深水养殖网箱 | |
CN103461241B (zh) | 一种安全生态的多层养殖网箱 | |
JP6709937B2 (ja) | アワビ類育成用海底設置型網生け簀 | |
CN202476270U (zh) | 一种人工礁石 | |
US20080112759A1 (en) | Artificial reef anchor structure | |
CN103828745A (zh) | 一种外海深水海域养殖用围网 | |
CN107517906A (zh) | 一种单点系泊船形浮框调载升降网箱 | |
CN205062782U (zh) | 水上漂浮物拦截装置 | |
Sreekanth et al. | Can artificial reefs really enhance the inshore fishery resources along Indian coast? a critical review | |
Kumar et al. | Engineering consideration for cage aquaculture | |
CN206481819U (zh) | 一种单点系泊船形浮框调载升降网箱 | |
Cardia et al. | Guidelines and Criteria on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Cage Aquaculture Site Selection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 |
CN204560622U (zh) | 一种浅海方型人工鱼礁 | |
CN202890204U (zh) | 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 | |
CN202385617U (zh) | 一种新型人工礁石 | |
EP1875801B1 (en) | Artificial coastal building element for the regeneration, recovery and rehabilitation of marine habitats | |
CN212573886U (zh) | 一种可方便移位的大型海上养殖网箱平台 | |
CN202476271U (zh) | 人工礁石装置 | |
CN103782927A (zh) | 一种新型的人工鱼礁 | |
CN204482724U (zh) | 一种立体网状人工鱼礁 | |
CN208523530U (zh) | 一种防腐环保船舶渔礁 | |
CN219679518U (zh) | 多层立体生态人工鱼礁链系统 | |
CN201109478Y (zh) | 湖泊人造漂移绿岛 | |
JPH0432058Y2 (zh) | ||
CN211657176U (zh) | 一种人工浮鱼礁群布设与锚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