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55126U -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55126U
CN202455126U CN2012200814449U CN201220081444U CN202455126U CN 202455126 U CN202455126 U CN 202455126U CN 2012200814449 U CN2012200814449 U CN 2012200814449U CN 201220081444 U CN201220081444 U CN 201220081444U CN 202455126 U CN202455126 U CN 202455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draw
module
power supply
ba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814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nkage Tiany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ANDONG T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ANDONG TIAN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ANDONG T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814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55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55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551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包括:拉杆箱和交直流供电模块;所述交直流供电模块安装在所述拉杆箱的内部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将交直流供电模块安装在拉杆箱内,通过拉杆箱带动交直流供电模块移动,从而实现了交直流供电模块的便携移动,尤其是长距离移动。(2)同时具有交流输出功能和直流输出功能,解决了现有后备电源系统供电类型单一的问题,从而方便用户使用。(3)通过监控模块全方位监控交直流供电模块中各个支路,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4)通过将交直流供电模块的I/O接口统一安装在拉杆箱内置面板上面,简化了系统布置的复杂度,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降低了供电模块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供电系统通常安装在固定式箱体内,由于受供电系统自身重量的限制,无法实现远距离的便携移动。因此,当供电系统需要向用电设备供电时,需要在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之间安装较长的物理线缆,从而既增加了布线的复杂度,也不方便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将交直流供电模块安装在拉杆箱内,通过拉杆箱带动交直流供电模块移动,从而实现了交直流供电模块的便携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包括:拉杆箱和交直流供电模块;所述交直流供电模块安装在所述拉杆箱的内部空间。
优选的,所述交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监控模块、电池组、直流转交流模块、交流转直流模块、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监测信号输出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交流输出接口和交流输入接口;其中,所述监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组、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和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输入端通过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池组通过总输出支路分别连接有第—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监控模块还分别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接口和所述监测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为逆变器,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为充电器,所述电池组为具有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锂电池组。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安装在所述电池组的所述总输出支路,所述第二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出接口之间,所述第三开关安装在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出接口之间,所述第四开关安装在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入接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监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杆箱包括:拉杆箱箱体和拉杆箱内置面板;所述监控模块、所述电池组、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和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安装在所述拉杆箱箱体;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接口、所述监测信号输出接口、所述直流输出接口、所述交流输出接口和所述交流输入接口安装在所述拉杆箱内置面板。
优选的,所述拉杆箱还包括:拉杆箱箱盖、拉杆机构和滑轮装置;所述拉杆箱箱盖与所述拉杆箱箱体活动连接,所述拉杆机构与所述拉杆箱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滑轮装置安装在所述拉杆箱箱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将交直流供电模块安装在拉杆箱内,通过拉杆箱带动交直流供电模块移动,从而实现了交直流供电模块的便携移动,尤其是长距离移动。
(2)同时具有交流输出功能和直流输出功能,解决了现有后备电源系统供电类型单一的问题,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3)通过监控模块全方位监控交直流供电模块中各个支路,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
(4)通过将交直流供电模块的I/O接口统一安装在拉杆箱内置面板上面,简化了系统布置的复杂度,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降低了供电模块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包括:拉杆箱和交直流供电模块;交直流供电模块安装在拉杆箱的内部空间。交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监控模块、电池组、直流转交流模块、交流转直流模块、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监测信号输出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交流输出接口和交流输入接口;其中,监控模块分别与电池组、直流转交流模块和交流转直流模块电连接;电池组的输入端通过交流转直流模块与交流输入接口电连接;电池组通过总输出支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通过直流转交流模块与交流输出接口电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直流输出接口电连接;监控模块还分别与控制信号输入接口和监测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在具体实现上,直流转交流模块为逆变器,交流转直流模块为充电器,电池组为具有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锂电池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拉杆箱可以为任意一种可便携移动的拉杆箱,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上,拉杆箱可以包括:拉杆箱箱体、拉杆箱箱盖、拉杆机构和滑轮装置;拉杆箱箱盖与拉杆箱箱体活动连接,拉杆机构与拉杆箱箱体固定连接,滑轮装置安装在拉杆箱箱体的底部。因此,通过移动拉杆箱实现了便携移动供电系统的目的。
为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在各个输出回路上还分别独立安装有开关,如图1所示,共安装四个开关,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其中,第一开关安装在电池组的总输出支路,第二开关安装在第二输出端与直流输出接口之间,第三开关安装在直流转交流模块与交流输出接口之间,第四开关安装在交流转直流模块与交流输入接口之间。监控模块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电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交流输入支路、交流输出支路、直流输出支路和电池组的总输出支路上分别独立安装开关,通过监控模块控制各开关的导通或断开状态,例如:当在充电状态时,监控模块监控电池组的电量,当监控到的电池组的电量达到预设极大值时,监控模块断开第四开关,从而避免了电池组过充情况的发生。同样的,当在向外界输出直流电的状态时,监控模块监控电池组的电量,当监控到的电池组的电量达到预设极小值时,监控模块断开第二开关,从而避免了电池组过放电情况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控模块监控供电系统的充电或放电状态,提高了供电或放电的安全性。
拉杆箱包括:拉杆箱箱体和拉杆箱内置面板;监控模块、电池组、直流转交流模块和交流转直流模块安装在拉杆箱箱体;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监测信号输出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交流输出接口和交流输入接口安装在拉杆箱内置面板。因此,供电系统的所有I/O接口统一安装在拉杆箱内置面板,从而简化了供电系统配置的复杂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将交直流供电模块安装在拉杆箱内,通过拉杆箱带动交直流供电模块移动,从而实现了交直流供电模块的便携移动,尤其是长距离移动。
(2)同时具有交流输出功能和直流输出功能,解决了现有后备电源系统供电类型单一的问题,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3)通过监控模块全方位监控交直流供电模块中各个支路,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
(4)通过将交直流供电模块的I/O接口统一安装在拉杆箱内置面板上面,简化了系统布置的复杂度,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降低了供电模块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箱和交直流供电模块;所述交直流供电模块安装在所述拉杆箱的内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供电模块包括:监控模块、电池组、直流转交流模块、交流转直流模块、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监测信号输出接口、直流输出接口、交流输出接口和交流输入接口;其中,所述监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池组、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和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输入端通过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入接口电连接;所述电池组通过总输出支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监控模块还分别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接口和所述监测信号输出接口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为逆变器,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为充电器,所述电池组为具有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锂电池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安装在所述电池组的所述总输出支路,所述第二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直流输出接口之间,所述第三开关安装在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出接口之间,所述第四开关安装在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与所述交流输入接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四开关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箱包括:拉杆箱箱体和拉杆箱内置面板;所述监控模块、所述电池组、所述直流转交流模块和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安装在所述拉杆箱箱体;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接口、所述监测信号输出接口、所述直流输出接口、所述交流输出接口和所述交流输入接口安装在所述拉杆箱内置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箱还包括:拉杆箱箱盖、拉杆机构和滑轮装置;所述拉杆箱箱盖与所述拉杆箱箱体活动连接,所述拉杆机构与所述拉杆箱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滑轮装置安装在所述拉杆箱箱体的底部。
CN2012200814449U 2012-03-06 2012-03-06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55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814449U CN202455126U (zh) 2012-03-06 2012-03-06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814449U CN202455126U (zh) 2012-03-06 2012-03-06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55126U true CN202455126U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70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81444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55126U (zh) 2012-03-06 2012-03-06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551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1967A (zh) * 2012-03-06 2013-09-18 北京联动天翼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CN105322577A (zh) * 2014-06-17 2016-02-10 深圳市润东来科技有限公司 交直流应急电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1967A (zh) * 2012-03-06 2013-09-18 北京联动天翼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CN105322577A (zh) * 2014-06-17 2016-02-10 深圳市润东来科技有限公司 交直流应急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5063B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及其电池储能系统
CN203416032U (zh) 多功能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02602134U (zh) 便携式直流系统负荷转移辅助箱
CN102222959A (zh) 充电站
CN209709744U (zh) 一种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通信基站供电系统
CN202050288U (zh) 分布式直流电源不间断供电系统
KR20140029671A (ko) 휴대용 에너지저장 배터리팩 전원 장치
KR20140028482A (ko) 정전대응이 가능한 휴대용 에너지저장 배터리팩 전원 장치
CN202333951U (zh) 智能交直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CN202455126U (zh)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CN202713195U (zh)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
CN202353294U (zh) 离网供电系统
CN204809905U (zh) 一体化便携式的太阳能系统
CN203851047U (zh) 一种分布式基站用微型智能交直流复合电源
CN216672609U (zh) 一种增容式移动储能系统
CN203537041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
CN202616809U (zh) 一种电池模块、一种电池系统及一种直流屏电源系统
CN202127279U (zh) 太阳能、市电互补控制逆变一体机
CN202094684U (zh) 充电站
CN103311967A (zh) 便携可移动的交直流锂电池供电系统
CN204905996U (zh) 一种380v电力应急移动电源
CN210225047U (zh) 一种煤矿井下用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电源装置
CN203326642U (zh) 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
CN203416183U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供电系统
CN202856451U (zh) 一种微型智能直流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95 floor No. 1, courtyard No. 33, purple Bird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ity, -1 to 5 floor 10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inkage Tiany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4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Road No. 5 Building 2 401 P.Tricuspidata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iandong Tianyi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