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51695U -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 Google Patents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51695U
CN202451695U CN2011204354280U CN201120435428U CN202451695U CN 202451695 U CN202451695 U CN 202451695U CN 2011204354280 U CN2011204354280 U CN 2011204354280U CN 201120435428 U CN201120435428 U CN 201120435428U CN 202451695 U CN202451695 U CN 202451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ircuit
internal magnetic
armature
base
coil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354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玩幽
王志鹏
率志君
张博
王东华
张相彬
陈春来
蔡龙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4354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51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51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516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包括上盖、底座、外壳、衔铁、轴、线圈绕组、弹簧、内磁路,所述的内磁路包括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底座与外壳固连,线圈绕组、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连接外壳内壁,线圈绕组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形成的函道内,衔铁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衔铁外侧与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相连,轴穿过衔铁并安装在底座上,弹簧安装在衔铁和轴之间的空间里,上盖、底座、外壳组成密闭结构。本实用新采用底座支撑的方式,降低了重心,增大了支撑面积,提高了安装稳定性,这种支撑方式的抗摇摆能力约为45°以内。将线圈绕组嵌入定子圆柱壳内壁,使线圈绕组和导线回路相对固定,提高了吸振器可靠性。

Description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涉及的是一种减震降噪技术领域的吸振器。
背景技术
在振动控制工程领域中,常用动力吸振器对系统的某一频率的振动进行抑制。动力吸振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系统的特定部位附加一个具有质量和刚度的结构,当激励源对包括了附加结构的系统所输入的总能量保持不变时,原系统和吸振器在各频率上吸收的能量总和亦不变。当某频率上吸振器的运动能量达到最大值(共振)时,原系统在该频率上的运动能量就相应的达到最小值,起到了“吸振”的作用。吸振器的作用原理便可归纳为:如何使吸振器在目标频率上的振动能量达到最大。对于通常可简化为单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的动力吸振器而言,就是要将附加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参数调谐至固有频率与目标频率一致。此时,系统在该频率上的振动能量会输入吸振器附加结构,引起吸振器的共振。吸振器的质量和刚度参数决定了共振的程度,而共振的程度决定了“吸振”的能力的强弱。
传统的动力吸振器是质量和刚度参数一定的机械结构,由于固有频率不可调,因而只能适应单一的控制要求。振动控制工程中有时运用振动主动控制技术以针对系统的变工况运行和冲击激励等扰动因素进行实时控制,要求控制系统的执行器具有可调的工作参数。为了适应主动及半主动控制的要求,拓宽吸振器的功能范围,使吸振器的固有频率能够随外界激励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出现了很多可调参数的半主动吸振器,也称为自调谐吸振器。
一般而言,半主动吸振器改变刚度比改变质量更容易实现。半主动吸振器根据改变刚度的途径可分为电动式、电液式和机械式等。在电动式半主动吸振器中,典型的有通过改变电流改变电磁刚度(【1】张洪田,李玩幽,刘志刚等.主动吸振技术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1,14(1):113-117)、改变电流改变电磁刚度等形式(【2】钱小勇,胡海岩.可调间隙的半主动吸振器及其实现[J].振动工程学报,2001,14(4):378-382);电液式通过电流变液或者磁流变液实现刚度的改变(【3】徐振邦.自调谐吸振技术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4】王莲花,龚兴龙,倪正超,徐振邦,张鳃,陈海波等.多个磁流变弹性体自调谐式吸振器的联合控制技术研究[J].实验力学,2008,23(2):97-102)。机械式常见的改变弹簧刚度有效圈数式(【5】徐振邦,龚兴龙,陈现敏等.机械式频率可调动力吸振器及其减振特性[J].振动与冲击,2010,29(2):1-6)、弯曲板簧式(【6】孙建民,陈玉强.一种主动调谐式内燃机吸振器的设计[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15(2):45-47)、平行板滑块式、空气弹簧式(【7】靳晓雄,肖勇,蔺玉辉,朱娜等.空气弹簧半主动式动力吸振器的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5(3):253-257)。
电动式半主动吸振器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响应迅速等特点。申请人所在实验室的张洪田教授等曾成功研制了一种能自动跟踪频率变化的电动式半主动吸振器(【8】张洪田.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1998)。如图1所示,该半主动吸振器将动子结构封闭在圆柱形壳体内,定子铁芯轴穿过圆柱形壳体。动子、定子之间为齿形相对排列结构,当动子与定子发生轴向相对位移时,齿形相错开导致磁隙不平衡产生磁拉力(恢复力),从而具有了电磁刚度。通过直线轴承和圆柱壳端盖实现动子的轴向和径向限位功能。在端盖两侧延伸一定长度的轴上布置有弹簧和压板,轴端有外螺纹用以安装吸振器。
这种传统的电动式半主动吸振器在实际应用上有如下的不足:
整机结构中,轴1既做为支撑结构又承担导向作用,因而只在垂直度很好的位置适用,不能抗摇摆,也不能横向使用;
轴1从两端伸出的方式不利于密封,在海洋环境下受盐雾影响较大,内部构件易腐蚀;
弹簧3外置的设计使得每次安装的时候均会使弹簧的平衡位置和预紧力状态发生变化,内部定子与动子之间齿形磁路的实际状态与标定状态不同,导致控制程序无法执行对应的频率。经实验表明传统结构的电动式半主动吸振器的固有频率-电流特性受两端弹簧压板2的安装预紧力影响很大,工作特性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对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较好的横向稳定性和可靠性、频率-电流特性不受安装条件影响的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本实用新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其特征是:包括上盖、底座、外壳、衔铁、轴、线圈绕组、弹簧、内磁路,所述的内磁路包括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底座与外壳固连,线圈绕组、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连接外壳内壁,线圈绕组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形成的函道内,衔铁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衔铁外侧与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相连,轴穿过衔铁并安装在底座上,弹簧安装在衔铁和轴之间的空间里,上盖、底座、外壳组成密闭结构。
本实用新还可以包括:
1、外壳上安装插座,线圈绕组通过引出线与插座相连。
2、衔铁与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之间齿连接。
本实用新的优势在于:用底座支撑的方式取代轴支撑的方式,降低了重心,增大了支撑面积,从而提高了安装稳定性,特别是横向稳定性。这种支撑方式的抗摇摆能力约为45°以内。将线圈绕组嵌入定子圆柱壳内壁,使线圈绕组和导线回路相对固定,提高了吸振器可靠性。经过有效质量优化设计后的动力吸振器,在实现相同的吸振效果的情况下,所需的整机质量大大减小,即相同的整机质量下能提供的吸振能力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电动式半主动吸振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的底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3,图1中的部件包括轴1、弹簧压板2、弹簧3、端盖4、壳体(动子)5、励磁线圈6、铁芯(定子)7、直线轴承8,结构包括了底座19、定子外壳、动子铁芯、轴13、绕组12、弹簧10、螺栓、上盖16等部分。定子外壳、底座19、上盖16和轴13构成了吸振器的固定部分。动子铁芯套在轴上,容纳在壳体内部。铁芯两端的弹簧和压板也封闭在壳体内部,弹簧预紧力一经调整完毕就不需要再进行改变,安装时只要将封装好的吸振器通过底座的螺孔固定在被控部位,这样就消除了弹簧的安装预紧力对于控制特性的影响。
各部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吸振器整体采用全封闭结构,外部留有主动控制器和电源的接口,靠底座的螺栓孔进行定位和紧固。
定子和动子均为圆柱形状,以实现径向作用力对称抵消。材料选用电工纯铁。
动子与定子之间采用相对齿型结构使得动子与定子之间发生相对轴向位移时磁隙增大,产生反方向的磁拉力,形成了吸振器的电磁刚度。
在动子中央外壁设置环形槽容纳铁磁线圈,通电流形成磁场。电流强度不同则得到的磁场强度亦不同,从而获得可根据电流强度变化的电磁刚度。
定子中央的轴穿过动子中心,动子两侧靠弹簧和压板结构调整动子的位置。在吸振器安装方式所决定的静平衡条件下,要求调整至动子和定子的齿型结构正向相对的状态,以获得最大的动态范围和最好的线性度。
底座19为包括底部座板和圆柱形外壳在内的一体式部件,是定子的一部分。紧贴圆柱形外壳内壁的是绕组12以及内磁路11和15。内磁路11和15采用上下分体式环柱结构,端部设计成外凸形式用以容纳绕组12和安装紧固螺栓,内壁设计成若干道齿形环槽结构,注意环柱内壁上部和下部的齿形结构需要完全对称以提供均衡稳定、线性度良好的电磁刚度。
绕组12收纳在定子内壁中央的函道内。两个内磁路11、15中间靠绕组12的环形函道外侧的凸起环形台定位,两端则靠底座的凸台结构和端盖结构进行定位和紧固。
底座19中央竖起一根导向中轴13,轴的上下两端靠直线轴承和轴承座进行限位和支撑。另外,轴承座上设置螺纹压板装置,以实现两端弹簧10的轴向位置的调整和锁定功能,从而实现衔铁14的安装预紧力设定。
衔铁14与内磁路11、15相似,设计成上下部完全对称的结构形式,并且齿形间距要求与内磁路齿形完全吻合。衔铁14的中央加工成通孔与轴13配合,两端加工一定深度的沉孔容纳弹簧10。
将底端弹簧、衔铁14、顶端弹簧等部件依次装配到轴上,保证弹簧和动子铁芯处于正确的位置上,通过螺纹压板装置调整弹簧的预紧力,保证在与实际安装状态一致的静平衡状态下动子和定子的齿型结构准确相对,锁定弹簧两端。为了保证动子和定子齿形结构对应的精度,可以在与实际安装状态一致的静平衡状态下给线圈绕组12通以适当的电流,借助电磁力辅助对中。
将绕组12的引出线与外壁的二芯航空插座18连接,用上盖16和工艺盖板17将吸振器整体结构封闭。

Claims (3)

1.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其特征是:包括上盖、底座、外壳、衔铁、轴、线圈绕组、弹簧、内磁路,所述的内磁路包括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底座与外壳固连,线圈绕组、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连接外壳内壁,线圈绕组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形成的函道内,衔铁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衔铁外侧与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相连,轴穿过衔铁并安装在底座上,弹簧安装在衔铁和轴之间的空间里,上盖、底座、外壳组成密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其特征是:外壳上安装插座,线圈绕组通过引出线与插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其特征是: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的内壁为齿形环槽结构,衔铁与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连接、且衔铁齿形间距与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齿形完全吻合。 
CN2011204354280U 2011-11-07 2011-11-07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51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354280U CN202451695U (zh) 2011-11-07 2011-11-07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354280U CN202451695U (zh) 2011-11-07 2011-11-07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51695U true CN202451695U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67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3542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51695U (zh) 2011-11-07 2011-11-07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5169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336A (zh) * 2011-11-07 2012-04-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CN103573908A (zh) * 2013-11-14 2014-02-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半主动/全主动一体化式电磁吸振器
CN106594169A (zh) * 2016-12-23 2017-04-26 苏州东菱智能减振降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准零刚度惯性作动器
CN107186754A (zh) * 2017-05-27 2017-09-2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抑制空间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振动的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336A (zh) * 2011-11-07 2012-04-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CN103573908A (zh) * 2013-11-14 2014-02-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半主动/全主动一体化式电磁吸振器
CN103573908B (zh) * 2013-11-14 2015-09-30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半主动/全主动一体化式电磁吸振器
CN106594169A (zh) * 2016-12-23 2017-04-26 苏州东菱智能减振降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准零刚度惯性作动器
CN106594169B (zh) * 2016-12-23 2019-03-15 苏州东菱智能减振降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准零刚度惯性作动器
CN107186754A (zh) * 2017-05-27 2017-09-2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抑制空间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振动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4156A (zh) 封闭结构线圈内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CN102410336B (zh)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CN202451695U (zh)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CN102168738B (zh) 一种六自由度主被动动力吸振装置
CN104500641B (zh) 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双转子自供电减震器
CN103352956A (zh) 非对称可控阻尼特性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7333558U (zh) 磁流变阻尼器和电涡流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式阻尼器
CN103962883B (zh) 基于磁流变液挤压工作模式的动力吸振车刀
CN103615488A (zh) 一种刚度可调的弹簧钢片式动力吸振器
CN105485230B (zh) 一种采用非对称磁齿结构实现准零刚度特性的电磁式半主动隔振器
CN104455902A (zh) 一种压阻式压力反馈半主动宽频减振器
CN104295659B (zh) 振动吸收装置
CN103615487B (zh) 一种刚度可调的悬臂梁式动力吸振器
CN2731175Y (zh) 一种自复位型磁流变阻尼器
CN201068946Y (zh) 离心机减振装置
CN203285901U (zh) 基于磁流变液特性的变刚度变阻尼吸振器
KR20110055212A (ko) 자기장 및 전자기장 차폐장치를 구비한 엠알댐퍼를 사용한 방진마운트
CN109356426B (zh) 调谐质量阻尼器
CN102927191A (zh) 带油针的线圈内置式磁流变减震器
CN107763131A (zh) 一种用于旋转机械转子振动抑制的磁流变弹性体作动器
CN104696410A (zh) 一种可调式隔振器
CN207728788U (zh) 一种用于旋转机械转子振动抑制的磁流变弹性体作动器
CN203641362U (zh) 一种刚度可调的悬臂梁式动力吸振器
CN108916316B (zh) 一种抑制转子系统振动的二级非线性能量阱
RU2657700C1 (ru) Магнитожидкостный виброгасител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