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51345U -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 Google Patents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51345U CN202451345U CN2012200220953U CN201220022095U CN202451345U CN 202451345 U CN202451345 U CN 202451345U CN 2012200220953 U CN2012200220953 U CN 2012200220953U CN 201220022095 U CN201220022095 U CN 201220022095U CN 202451345 U CN202451345 U CN 2024513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llimeters
- stator chamber
- aerofoil profile
- runner envelope
- st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84 Horn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一种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由第一导叶室、第一转轮室、第二导叶室、第二转轮室、尾水管和旋转轴六部分组成,其中第一导叶室、第一转轮室、第二导叶室、第二转轮室和尾水管的外壳通过螺栓相连成一个整体。第一、第二导叶室的外壳与导叶的一端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导流锥焊接在一起,轴承安装在导流堆内,提供旋转轴的支撑;第一、第二转轮室的桨叶焊接在轮毂上与通过键连接的转轴形成转轮,与外壳形成转轮室。有压水体流过导叶区流道内的固定于外壳上的导叶进入转轮区,冲转转轮并带动轴系旋转,将水流的能量转变成旋转的机械能。
Description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机械技术领域,涉及ー种将有压水流蕴涵能量转化为旋转机械能的装置,具体地说是ー种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石化、冶炼等大型、特大型企业,大都使用循环水式冷却塔以降低温度,由于种种原因,为冷却塔提供循环水的水泵大都留有足够多的扬程余量,利用这个余量设计的水轮机的功率,足以替代冷却塔拖动冷却风机旋转的电机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3] 冷却塔内部空间狭小,因此拖动风机的水轮机应尽可能的小巧、高效。根据冷却塔循环水提供的流量、转速和富裕水头,其折算成水轮机的単位比转速在50〜60之间,根据常规水轮机型谱,与如此低的比转速相适应的水轮机机型应该在冲击式和混流式之间选型,但由于工作于此种情况下的水轮机的尾水出口为有压出水,而冲击式水轮机在有压尾水的工作环境下,其效率太低(一般不高于75% )其轴功率无法满足要求,还要布置喷嘴,占用很大的水平空间,直接影响冷却塔的通风效果,进而影响冷却塔的冷却效果;混流式水轮机通过特种设计虽然在效率上能满足要求,但由于混流式的蜗壳同样也要占用很大的水平空间,同样也影响冷却塔的冷却效果。为保证冷却塔的通风顺畅,需要选择水平尺寸较小的贯流式水轮机组。
[0004] 常规贯流式水轮机组的単位比转速一般都大于600,而需要设计的这种水轮机的単位比转速却在50左右,因此需要设计ー种特殊形式的、超低比转速的贯流式水轮机。
[0005] 因而设计出这种双级做功的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其主轴与冷却塔的冷却风机直接相联,以保证冷却塔的安全运行,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小巧、高效的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 本装置利用流体机械、流体力学等理论制作的、利用冷却塔循环水富裕水头(扬程)设计的、由第一导叶室、第一转轮室、第二导叶室、第二转轮室、尾水管、旋转轴和锁紧螺母七部分组成的ー种新型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0008] 一种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包括第一导叶室(I)、第一转轮室(2)、第二导叶室(3)、第二转轮室(4)、尾水管(5)、旋转轴(6)和锁紧螺母(7)七部分构成,第一导叶室(I)包括第一导叶室外壳(12)、第一导叶室导叶(9)、第一导叶室轴承(10)、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第一导叶室轴承压垫(11)、第一导叶室轴承槽(13)组成,其中第一导叶室外壳(12)和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通过第一导叶室导叶(9)焊接成ー个整体,形成流道;第一导叶室轴承(10)以紧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内的第一导叶室轴承槽
(13)中,通过第一导叶室轴承压垫(11)固定住第一导叶室轴承(10),第一转轮室(2)包括第一转轮室外壳(14)、第一转轮室轮毂(15)和第一转轮室桨叶(16)组成,第一转轮室桨叶(16)焊接在第一转轮室轮毂(15)上,第一转轮室轮毂(15)通过键连接在旋转轴(6)上,第一转轮室外壳(14)与第一转轮室桨叶(16)之间各自独立有着微小缝隙;第ニ导叶室(3)包括第二导叶室外壳(17)、第二导叶室导叶(18)、第二导叶室轴承(21)、第二导叶室导流锥(19)、第二导叶室轴承压垫(22)、第二导叶室轴承槽(20)组成,其中第二导叶室外壳(17)和第二导叶室导流锥(19)通过第二导叶室导叶(18)焊接成ー个整体,形成流道;第二导叶室轴承(21)以紧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二导叶室导流锥(19)内的第二导叶室轴承槽(20)中,通过第二导叶室轴承压垫(22)固定住第二导叶室轴承(21),第二转轮室(4)包括第二转轮室外壳(23)、第二转轮室轮毂(24)和第二转轮室桨叶(25)组成,第二转轮室桨叶(25)焊接在第二转轮室轮毂(24)上,第二转轮室轮毂(24)通过键连接在旋转轴(6)上,第二转轮室外壳(23)与第二转轮室桨叶(25)之间各自独立有着微小缝隙。尾水管(5)是ー个独立的圆锥型外壳,和第二转轮室(4)中的第二转轮室外壳(23)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旋转轴(6)由与第一导叶室(I)中的第一导叶室轴承(10)相连的第一轴承段(26)、与第一转轮室(2)的第一转轮室桨叶(16)通过键连接的第一桨叶段(27)、与第二导叶室(3)中的第二导叶室轴承(21)相连的第二轴承段(28)、与第二转轮室(4)的第二转轮室桨叶 (25)通过键连接的第二桨叶段(29)、与锁紧螺母(7)相连的螺纹段(30)和正常段(31)组成,锁紧螺母(7)安装在旋转轴出)的螺纹段(30)上,与第二转轮室(4)的第二转轮室轮毂(24)压紧,上述的第一导叶室(I)的第一导叶室外壳(12)、第一转轮室(2)的第一转轮室外壳(14)、第二导叶室(3)的第二导叶室外壳(17)与第二转轮室(4)的第二转轮室外壳(23)均设有法兰,分别通过螺栓相连,第二转轮室(4)的第二转轮室外壳(23)与尾水管
(5) 一端也均设有法兰,并通过螺栓相连,从而将整个外壳连接成纺锤形。
[0009] 上述的第一导叶室导叶(9)是ー种三维扭曲的翼型,位于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263毫米,翼型相对厚度9. 51 %,翼型相对弯度19. 01 %,翼型入口安装角85°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出ロ安装角11°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46毫米、短轴为25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位于第一导叶室外壳(12)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309. 77毫米,翼型相对厚度9. 15%,翼型相对弯度20. 01%,翼型入口安装角90°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出口安装角11°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50毫米、短轴为28. 14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第一导叶室导叶(9)的前缘翼展宽度为101. 81毫米,后缘翼展宽度为83. 98毫米,第一导叶室导叶(9)前缘的安装内直径为578. 9毫米,后缘的安装内直径为730毫米;前缘的安装外直径为768毫米,后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95. 8毫米,一周采用18片第一导叶室导叶(9)均匀布置。
[0010] 上述的第一转轮室桨叶(16)是ー种ニ维扭曲翼型,位于第一转轮室轮毂(15)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308. 83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9. 58 %,翼型相对弯度38. 6 %,翼型入ロ安装角21°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出口安装角-29. 5°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14. 5毫米、短轴为9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位于第一导叶室外壳(12)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340. 6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7. 23%,翼型相对弯度38. 97%,翼型入口安装角22.9°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出ロ安装角-23. 4°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14. 5毫米、短轴为9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第一转轮室桨叶(16)的前缘翼展宽度为84毫米,后缘宽度为93. 47毫米,第一转轮室桨叶(16)前缘的安装内直径为730. 27毫米,后缘的安装内直径为704. 4毫米;前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96. 11毫米,后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96. 11毫米,一周采用14片第一转轮室桨叶(16)均匀布置。
[0011] 上述的第二导叶室导叶(18)是ー种三维扭曲的翼型,位于第二导叶室导流锥
(19)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177. 29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4. 05%,翼型相对弯度22. 17%,翼型入口安装角-82°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出口安装角16°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36. 28毫米、短轴为24. 26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位于第二导叶室外壳(17)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229. 25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1. 83%,翼型相对弯度21. 54%,翼型入口安装角90°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出ロ安装角13. 5°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前缘米用长轴为36. 4晕米、短轴为27. 12晕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第二导叶室导叶(18)的前缘翼展宽度为97. 64毫米,后缘翼展宽度为 106. 93毫米,第二导叶室导叶(18)前缘的安装内直径为703. 92毫米,后缘的安装内直径为615. 92毫米;前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95. 78毫米,后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15. 04毫米,一周采用14片第二导叶室导叶(18)均匀布置。
[0012] 上述的第二转轮室桨叶(25)是ー种三维扭曲翼型,位于第二转轮室轮毂(24)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269. 12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4. 46%,翼型相对弯度21. 67%,翼型入ロ安装角29°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出口安装角-66°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42毫米、短轴为23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位于第一导叶室外壳(23)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311. 34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5. 04%,翼型相对弯度25. 79%,翼型入口安装角21°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出ロ安装角-50. 5° (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夹角),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42. 5毫米、短轴为23. 17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第二转轮室桨叶(25)的前缘翼展宽度为106. 93毫米,后缘宽度为130. 73毫米,第二转轮室桨叶(25)前缘的安装内直径为615. 29毫米,后缘的安装内直径为280. 66毫米;前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14. 39毫米,后缘的安装外直径为487. 85毫米,一周采用12片第二转轮室桨叶
(25)均匀布置。
[0013] 本实用新型水轮机的工作原理:轴向低速流动的有压水流经第一导叶室(I)的导叶(9)的喷嘴效应,将速度提高,并产生沿着圆周方向的分量,使得水流在导叶(9)的出口产生足够的环量,流出导叶(9)的水流切向进入第一转轮室(2)旋转着的桨叶(16),在三维扭曲的桨叶(16)中,改变流速方向和大小,完成能量的第一次转换;从桨叶(16)中流出的水流,再一次切向进入第二导叶室(3)的导叶(18),再次加速和改变流向,产生足够的环量,然后再一次切向进入第二转轮室(4)旋转着的桨叶(25),再一次完成做功的过程,从桨叶(25)出来的水流流向为轴向,以一定的流速进入尾水管(5),尾水管(5)是ー个喇叭型的扩散管,轴向流速的水流在尾水管(5)内将速度降下来,将水流的动能转换成势能,充分利用水流的能量以提高水轮机的效率。第一转轮室(2)的桨叶(16)、第二转轮室(4)的桨叶(25)分别通过轮毂(15)、轮毂(24)分别通过键,将旋转机械能传递给旋转轴¢),完成机械能的输出。[0014] 本实用新型的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与现有贯流式水轮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级做功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现有贯流式水轮机在同等条件下,为达到同样效率所需要的高转速,以做到与低速的冷却风机直联;本实用新型所选用贯流式的外型,省去了轴流式水轮机所配备的蜗壳,其径向尺寸大大减小,有利于其在狭小的冷却塔内的安装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的エ况较为单一,因而只采用了固定导叶,大大缩短了轴向尺寸,并简化了水轮机的复杂程度,降低了制作成本。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的水流条件和冷却风机的实际转速,完美完成与之直联的水轮机的高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5] 图I-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第一导叶室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第一转轮室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第二导叶室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第二转轮室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尾水管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旋转轴结构示意图
[0022] 图8-锁紧螺母结构示意图
[0023] 图9-第一导叶室导叶(9)叶形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0-第一转轮室桨叶(16)叶形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1-第二导叶室导叶(18)叶形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2-第二转轮室桨叶(25)叶形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标记:
[0028] ト第一导叶室
[0029] 2-第一转轮室
[0030] 3-第二导叶室
[0031] 4-第二转轮室
[0032] 5-尾水管
[0033] 6-旋转轴
[0034] 7-锁紧螺母
[0035] 8-第一导叶室导流锥
[0036] 9-第一导叶室导叶
[0037] 10-第一导叶室轴承
[0038] 11-第一导叶室轴承压垫
[0039] 12-第一导叶室外壳
[0040] 13-第一导叶室轴承槽
[0041] 14-第一转轮室外壳
[0042] 15-第一转轮室轮毂
[0043] 16-第一转轮室桨叶[0044] 17-第二导叶室外壳
[0045] 18-第二导叶室导叶
[0046] 19-第二导叶室导流锥
[0047] 20-第二导叶室轴承槽
[0048] 21-第二导叶室轴承
[0049] 22-第二导叶室轴承压垫
[0050] 23-第二转轮室外壳[0051 ] 24-第二转轮室轮毂 [0052] 25-第二转轮室桨叶
[0053] 26-旋转轴(6)的第一轴承段
[0054] 27-旋转轴(6)的第一桨叶段
[0055] 28-旋转轴(6)的第二轴承段
[0056] 29-旋转轴(6)的第二桨叶段
[0057] 30-螺纹段
[0058] 31-正常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针对于3000吨每小时、13米水头、转速136转每分钟的循环水冷却塔设计的双击贯流式超低比转速水轮机,其效率达到85%以上,完全满足与之直联的冷却风机所需要的功率要求。
[0060] 本水轮机的外型像一个纺锤型,图2的第一导叶室外壳(12),采用厚度为IOmm的标准碳素钢卷成ー个上端开ロ内直径580mm、下端开ロ内直径895. 78mm的类圆台型筒,高度409臟,两端分别焊接各开有12个Φ 20mm的螺栓光孔的法兰,通过12个Φ 20mm的螺栓,将上端ロ法兰与引水管法兰连接,通过12个Φ20πιπι的螺栓,将下端ロ法兰与图3的第一转轮室外壳(14)的上端ロ法兰连接。图3的第一转轮室外壳(14)也采用厚度IOmm的标准碳素钢卷成ー个上、下端开口内直径为896. 11mm,高度为342. 48mm的鼓型圆筒,两端分别焊接各开有12个Φ 20mm的螺栓光孔的法兰,下端ロ法兰通过12个Φ 20mm的螺栓与图4的第ニ导叶室外壳(17)的上端ロ法兰连接。图4的第二导叶室外壳(17),采用厚度为IOmm的标准碳素钢卷成一个上端开ロ内直径895. 78mm、下端开ロ内直径815. 04mm的类圆台型筒,高度164. 21mm,两端分别焊接各开有12个Φ 20mm的螺栓光孔的法兰,通过12个Φ 20mm的螺栓,将下端ロ法兰与图5的第二转轮室外壳(23)的上端ロ法兰连接。图5的第二转轮室外壳(23),采用厚度为IOmm的标准碳素钢卷成ー个上端开口内直径814. 39mm、下端开口内直径466. 87mm的类圆台型筒,高度331. 69mm,两端分别焊接各开有12个Φ 20mm的螺栓光孔的法兰,通过12个Φ20_的螺栓,将下端ロ法兰与图6的尾水管法兰连接。
[0061] 本水轮机的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第一转轮室轮毂(15)、第二导叶室导流锥
(19)、第二转轮室轮毂(24)和图7的锁紧螺母组成ー个类似“水滴”的结构,均采用铸钢件,经切削加工而成。图2的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中间开有第一导叶室轴承槽(13),与安装于旋转轴(6)的第一轴承段(26)的第一导叶室轴承(10)紧密配合安装于内,通过6个Φ8_的螺栓将第一导叶室轴承压垫(11)固定住,并止水;外部与18个图9的第一导叶室导叶(9)的一端焊接在一起,图9的第一导叶室导叶(9)的另一端与第一导叶室外壳(12)焊接在一起。第一转轮室轮毂(15)通过键与旋转轴(6)的第一桨叶段(27)紧密配合安装在一起,第一转轮室轮毂(15)与14个图10的第一转轮室桨叶(16)焊接在一起。第二导叶室导流锥(19)中间也开有第二导叶室轴承槽(20),与安装于旋转轴(6)的第二轴承段
(28)的第二导叶室轴承(21)紧密配合安装于内,通过6个Φ8_的螺栓将第二导叶室轴承压垫(22)固定住,并止水;外部与14个图11的第二导叶室导叶(18)的一端焊接在一起,图11的第二导叶室导叶(18)的另一端与第二导叶室外壳(17)焊接在一起。第二转轮室轮毂(24)通过键与旋转轴¢)的第二桨叶段(29)紧密配合,并通过位于旋转轴¢)的螺纹段(30)的图8的锁紧螺母安装在一起;第二转轮室轮毂(24)与12个图12的第二转轮室桨叶(25)焊接在一起。·
Claims (5)
1. 一种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该水轮机包括第一导叶室(I)、第一转轮室(2)、第二导叶室(3)、第二转轮室(4)、尾水管(5)、旋转轴(6)和锁紧螺母(7)七部分构成,第一导叶室(I)包括第一导叶室外壳(12)、第一导叶室导叶(9)、第一导叶室轴承(10)、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第一导叶室轴承压垫(11)、第一导叶室轴承槽(13)组成,其中第一导叶室外壳(12)和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通过第一导叶室导叶(9)焊接成ー个整体,形成流道,第一导叶室轴承(10)以紧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内的第一导叶室轴承槽(13)中,通过第一导叶室轴承压垫(11)固定住第一导叶室轴承(10);第一转轮室(2)包括第一转轮室外壳(14)、第一转轮室轮毂(15)和第一转轮室桨叶(16)组成,第一转轮室桨叶(16)焊接在第一转轮室轮毂(15)上,第一转轮室轮毂(15)通过键连接在旋转轴(6)上,第一转轮室外壳(14)与第一转轮室桨叶(16)之间各自独立有着微小缝隙;第二导叶室(3)包括第二导叶室外壳(17)、第二导叶室导叶(18)、第二导叶室轴承(21)、第ニ导叶室导流锥(19)、第二导叶室轴承压垫(22)、第二导叶室轴承槽(20)组成,其中第二导叶室外壳(17)和第二导叶室导流锥(19)通过第二导叶室导叶(18)焊接成ー个整体,形成流道,第二导叶室轴承(21)以紧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二导叶室导流锥(19)内的第二导叶室轴承槽(20)中,通过第二导叶室轴承压垫(22)固定住第二导叶室轴承(21);第二转轮室(4)包括第二转轮室外壳(23)、第二转轮室轮毂(24)和第二转轮室桨叶(25)组成,第二转轮室桨叶(25)焊接在第二转轮室轮毂(24)上,第二转轮室轮毂(24)通过键连接在旋转轴(6)上,第二转轮室外壳(23)与第二转轮室桨叶(25)之间各自独立有着微小缝隙,尾水管(5)是ー个独立的圆锥型外壳,和第二转轮室(4)中的第二转轮室外壳(23)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旋转轴(6)由与第一导叶室(I)中的第一导叶室轴承(10)相连的第一轴承段(26)、与第一转轮室(2)的第一转轮室桨叶(16)通过键连接的第一桨叶段(27)、与第二导叶室(3)中的第二导叶室轴承(21)相连的第二轴承段(28)、与第二转轮室(4)的第二转轮室桨叶(25)通过键连接的第二桨叶段(29)、与锁紧螺母(7)相连的螺纹段(30)和正常段(31)组成,锁紧螺母(7)安装在旋转轴(6)的螺纹段(30)上,与第二转轮室(4)的第二转轮室轮毂(24)压紧;其中所述的第一导叶室(I)的第一导叶室外壳(12)、第一转轮室(2)的第一转轮室外壳(14)、第二导叶室(3)的第二导叶室外壳(17)与第二转轮室(4)的第二转轮室外壳(23)均设有法兰,分别通过螺栓相连,第二转轮室(4)的第二转轮室外壳(23)与尾水管(5)—端也均设有法兰,并通过螺栓相连,从而将整个外壳连接成纺锤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叶室导叶(9)是ー种三维扭曲的翼型,位于第一导叶室导流锥(8)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263毫米,翼型相对厚度9. 51%,翼型相对弯度19. 01 %,翼型入口安装角85°,指与水轮机旋转方向和水流的轴线方向的夹角,翼型出口安装角11°,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46毫米、短轴为25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位于第一导叶室外壳(12)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309. 77毫米,翼型相对厚度9. 15%,翼型相对弯度20. 01%,翼型入口安装角90°,翼型出口安装角11°,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50毫米、短轴为28. 14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第一导叶室导叶(9)的前缘翼展宽度为101. 81毫米,后缘翼展宽度为83. 98毫米,第一导叶室导叶(9)前缘的安装内直径为578. 9毫米,后缘的安装内直径为730毫米;前缘的安装外直径为768毫米,后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95. 8毫米,一周采用18片第一导叶室导叶(9)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轮室桨叶(16)是ー种ニ维扭曲翼型,位于第一转轮室轮毂(15)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308. 83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9. 58%,翼型相对弯度38. 6%,翼型入口安装角21°,翼型出口安装角-29. 5°,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14. 5毫米、短轴为9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位于第一导叶室外壳(12)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340. 6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7. 23%,翼型相对弯度38. 97%,翼型入口安装角22. 9°,翼型出口安装角-23. 4°,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14. 5毫米、短轴为9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第一转轮室桨叶(16)的前缘翼展宽度为84毫米,后缘宽度为93. 47毫米,第一转轮室桨叶(16)前缘的安装内直径为730. 27毫米,后缘的安装内直径为704. 4毫米;前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96. 11毫米,后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96. 11毫米,一周采用14片第一转轮室桨叶(16)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叶室导叶(18)是ー种三维扭曲的翼型,位于第二导叶室导流锥(19)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177. 29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4. 05%,翼型相对弯度22. 17 %,翼型入口安装角-82°,翼型出口安装角16°,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36. 28毫米、短轴为24. 26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位于第二导叶室外壳(17)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229. 25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1. 83%,翼型相对弯度21. 54%,翼型入口安装角90°,翼型出口安装角13. 5°,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36. 4毫米、短轴为27. 12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第二导叶室导叶(18)的前缘翼展宽度为97. 64毫米,后缘翼展宽度为106. 93毫米,第二导叶室导叶(18)前缘的安装内直径为703. 92毫米,后缘的安装内直径为615. 92毫米;前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95. 78毫米,后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15. 04毫米,一周采用14片第二导叶室导叶(18)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转轮室桨叶(25)是ー种三维扭曲翼型,位于第二转轮室轮毂(24)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269. 12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4. 46%,翼型相对弯度21. 67%,翼型入口安装角29°,翼型出口安装角-66°,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42毫米、短轴为23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位于第一导叶室外壳(23)处的翼型断面,翼弦长311. 34毫米,翼型相对厚度15. 04%,翼型相对弯度25. 79%,翼型入口安装角21°,翼型出口安装角-50. 5°,翼型前缘采用长轴为42. 5毫米、短轴为23. 17毫米的部分椭圆,翼型后缘为尖缘,第二转轮室桨叶(25)的前缘翼展宽度为106. 93毫米,后缘宽度为130. 73毫米,第二转轮室桨叶(25)前缘的安装内直径为.615. 29毫米,后缘的安装内直径为280. 66毫米;前缘的安装外直径为814. 39毫米,后缘的安装外直径为487. 85毫米,一周采用12片第二转轮室桨叶(25)均匀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220953U CN202451345U (zh) | 2012-01-18 | 2012-01-18 |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220953U CN202451345U (zh) | 2012-01-18 | 2012-01-18 |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51345U true CN202451345U (zh) | 2012-09-26 |
Family
ID=46867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02209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51345U (zh) | 2012-01-18 | 2012-01-18 |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5134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36590A (zh) * | 2012-01-18 | 2012-07-04 | 河海大学 |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
CN102943730A (zh) * | 2012-11-21 | 2013-02-27 | 武汉大学 | 一种波力直驱水轮机 |
CN103452740A (zh) * | 2013-09-24 | 2013-12-18 | 兰州理工大学 | 置于污水管道内部的液力透平发电装置 |
-
2012
- 2012-01-18 CN CN2012200220953U patent/CN20245134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36590A (zh) * | 2012-01-18 | 2012-07-04 | 河海大学 |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
CN102536590B (zh) * | 2012-01-18 | 2013-11-27 | 河海大学 |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
CN102943730A (zh) * | 2012-11-21 | 2013-02-27 | 武汉大学 | 一种波力直驱水轮机 |
CN103452740A (zh) * | 2013-09-24 | 2013-12-18 | 兰州理工大学 | 置于污水管道内部的液力透平发电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6590B (zh) |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 |
CN101560940B (zh) | 应用于水动节能冷却塔的直联低速小型混流式水轮机 | |
CN101482083B (zh) | 一种超低比转速混流式水轮机 | |
CN101915196B (zh) | 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 | |
KR101327341B1 (ko) | 수력학적 에너지 절약형 냉각탑의 직결 저속 소형 혼류식 수력 터빈용 회전 휠 | |
CN110374925B (zh) | 一种双层集流器及装配双层集流器的混流风机 | |
CN202451345U (zh) | 双级超低比转速贯流式水轮机 | |
CN201714558U (zh) | 一种冷却塔风机驱动用双转轮超低比转速轴流式水轮机 | |
CN101074677A (zh) | 冷却塔用水动力风机 | |
CN108691717B (zh) | 双转轮的混流式水轮机 | |
CN101328899A (zh) | 高效节能型冷却塔用水动冷却风机 | |
CN201339532Y (zh) | 一种小型混流式水轮机 | |
CN201228645Y (zh) | 高效节能型冷却塔用水动冷却风机 | |
CN100427753C (zh) | 一种h型流道转轮的混流式水轮机 | |
CN102434215A (zh) | 一种外转子流体动力机 | |
CN201071779Y (zh) | 冷却塔用反击式水轮机 | |
CN113931847A (zh) | 一种可逆式对旋轴流泵 | |
CN110345104B (zh) | 双导叶贯流式油泵 | |
CN103953491A (zh) | 一种水动冷却塔直驱径流式水轮机 | |
CN106014767A (zh) | 一种中通反装定桨贯流式水轮发电机 | |
CN206360933U (zh) | 一种高效旋壳泵 | |
CN101614210A (zh) | 螺旋式自控水泵 | |
CN109538513A (zh) | 一种通风设备 | |
CN103982362A (zh) | 一种水动冷却塔直驱径流式水轮机 | |
CN203770013U (zh) | 一种水动冷却塔直驱径流式水轮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127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