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17964U -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 Google Patents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17964U
CN202417964U CN 201220023170 CN201220023170U CN202417964U CN 202417964 U CN202417964 U CN 202417964U CN 201220023170 CN201220023170 CN 201220023170 CN 201220023170 U CN201220023170 U CN 201220023170U CN 202417964 U CN202417964 U CN 202417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impeller
annular pass
submersible motor
out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231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宁
金星
唐达生
龚德文
唐红平
李峰
曾轩
肖红
吴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231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17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17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179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包括泵外套管以及设于泵外套管中的双轴潜水电机、主叶轮、辅助叶轮,主叶轮和辅助叶轮分别连接于双轴潜水电机的两端,泵外套管与双轴潜水电机之间设有内环形通道,泵外套管的外侧设有外环形通道,在靠近主叶轮的一端和靠近辅助叶轮的一端,内环形通道与外环形通道之间均设有连通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成本较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满足大颗粒垂直管道水力输送的要求,可以解决流道堵塞问题。

Description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泵送设备领域,特指一种主要适用于深海采矿、水力输煤及陆基水下采矿的垂直管道水力输送的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背景技术
在深海采矿技术中,海底集矿机构采集的深海矿产资源(如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等)经破碎机破碎后,采用垂直管道通过泵提升到水面船舶上。破碎后的深海矿产资源粒度一般在≤50mm,输送体积浓度为5~20%,如采用传统的水下泥浆泵输送是难以满足要求的。
深海矿产资源(如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等)属大颗粒的范畴,大颗粒无堵塞泵之所以用于深海采矿系统,是因为它的特点应具备高扬程、低流量、大功率和通过大颗粒等优点;同时电机需要具有密封耐压、绝缘和防止海水腐蚀的能力。显然,这种在高压海水下作业潜水电泵的研制是一项难度大的高新技术。
在国内、外深海采矿大颗粒垂直管道水力输送技术中,均有从业者对大颗粒无堵塞泵的进行开发研制。但现有的大颗粒无堵塞泵中,其泵流道设计却存在缺陷,在颗粒矿浆提升试验中出现了泵堵塞现象,造成泵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泵内的环形格栅流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能够满足大颗粒垂直管道水力输送的要求、并可以解决流道堵塞问题的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包括泵外套管以及设于泵外套管中的双轴潜水电机、主叶轮、辅助叶轮,所述主叶轮和辅助叶轮分别连接于双轴潜水电机的两端,所述泵外套管与双轴潜水电机之间设有内环形通道,所述泵外套管的外侧设有外环形通道,在靠近主叶轮的一端和靠近辅助叶轮的一端,所述内环形通道与外环形通道之间均设有连通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环形通道与外环形通道之间的连通部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上开设有导流孔。
所述泵外套管的两端分设有入口法兰和出口法兰。
所述内环形通道与外环形通道于靠近入口法兰的位置处和靠近主叶轮的位置处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删除了现有技术中的环形格栅流道,在双轴潜水电机的下端轴增加了一个辅助叶轮并设置外环行通道;当泵工作时,双轴潜水电机下端轴的辅叶轮将内环形通道上部的浑水经导流孔由外环形通道上部输送到内环形通道下部,以便增加内环形通道的矿浆流量,使得内环形通道流速符合输送要求,以满足大颗粒垂直管道水力输送的要求,这样可以解决大颗粒输送在泵内的环形格栅流道堵塞问题。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等深海矿产资源,在深海采矿技术中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同时可以拓展到水力输煤及陆基水下采矿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入口法兰;2、辅助叶轮;3、外环形通道;4、内环形通道;5、双轴潜水电机;6、泵外套管;7、主叶轮;8、出口法兰;9、环形隔板;10、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采用套管式整体结构,包括泵外套管6以及套设于泵外套管6中的双轴潜水电机5、主叶轮7、辅助叶轮2,泵中的空间导叶承受泵压力及泵与电机的重量,泵外套管6承受外加静载荷及动载荷。主叶轮7和辅助叶轮2分别连接于双轴潜水电机5的两端,辅助叶轮2靠近泵的入口端,主叶轮7靠近泵的出口端。泵外套管6与双轴潜水电机5之间设有内环形通道4,泵外套管6的外侧套设有外环形通道3,在靠近主叶轮7的一端和靠近辅助叶轮2的一端,内环形通道4与外环形通道3之间均设有连通部。通过设置辅助叶轮2,增加了内环形通道4的流量,大颗粒矿浆由主叶轮7输送进入主提升管道,而浑水在内环形通道4和外环形通道3循环使用。尽管内环形通道4的过流面积大,但输送流速并不降低,满足了矿浆输送流速的要求。由于内环形通道4与外环形通道3的过流面积将直接影响输送流速,要获得输送流速,先确定内环形通道4的过流面积,该过流面积由矿浆滑移速度试验确定,再通过外环形通道3过流面积,该过流面积的流速是为了进一步增加内环形通道4的矿浆滑移速度,使得矿浆速度满足输送流速要求。
本实施例中,内环形通道4与外环形通道3之间的连通部设有环形隔板9,环形隔板9上开设有导流孔10。
本实施例中,泵外套管6的两端分设有入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8,即泵的两端通过过渡法兰与输送主管道法兰联接,以实现泵与提升管道的串接。内环形通道4与外环形通道3于靠近入口法兰1的位置处和靠近主叶轮7的位置处连通。
工作原理:试验前,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泵内充满清水,包括辅助叶轮2、外环形通道3、内环形通道4、双轴潜水电机5、泵外套管6、主叶轮7;然后启动双轴潜水电机5,辅助叶轮2和主叶轮7开始旋转。
试验时,辅助叶轮2旋转,一方面将矿浆输送到主叶轮7,另一方面将浑水由内环形通道4上部的导流孔10进入外环形通道3,在压力水的作用下,外环形通道3的浑水由上部输送到下部,再流入内环形通道4,这样可以保持内环形通道4的矿浆流量达到输送要求。主叶轮7旋转主要是将入口法兰1、内环形通道4的矿浆输送到出口法兰8,并达到泵扬程和流量要求。
试验结束时,关闭双轴潜水电机5,矿浆由出口法兰8通过主叶轮7、内环形通道4和辅助叶轮2自由沉降到入口法兰1。
泵起动、运转和停止整个试验过程均由地面测控站控制,计算机屏幕上均清晰的显示泵每一启动步骤和试验过程中的工作状况,如启动或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发出报警信号。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外套管(6)以及设于泵外套管(6)中的双轴潜水电机(5)、主叶轮(7)、辅助叶轮(2),所述主叶轮(7)和辅助叶轮(2)分别连接于双轴潜水电机(5)的两端,所述辅助叶轮(2)位于泵的入口端,所述主叶轮(7)则位于泵的出口端;所述泵外套管(6)与双轴潜水电机(5)之间设有内环形通道(4),所述泵外套管(6)的外侧设有外环形通道(3),在靠近主叶轮(7)的一端和靠近辅助叶轮(2)的一端,所述内环形通道(4)与外环形通道(3)之间均设有连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形通道(4)与外环形通道(3)之间的连通部设有环形隔板(9),所述环形隔板(9)上开设有导流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外套管(6)的两端分设有入口法兰(1)和出口法兰(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形通道(4)与外环形通道(3)于靠近入口法兰(1)的位置处和靠近主叶轮(7)的位置处连通。
CN 201220023170 2012-01-18 2012-01-18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17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23170 CN202417964U (zh) 2012-01-18 2012-01-18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23170 CN202417964U (zh) 2012-01-18 2012-01-18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17964U true CN202417964U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42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2317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17964U (zh) 2012-01-18 2012-01-18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179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2614A (zh) * 2012-01-18 2012-07-11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CN104285734A (zh) * 2013-07-19 2015-01-21 胡维民 高原地区引进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湿润空气和水又用于交通的一种大通道及配套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2614A (zh) * 2012-01-18 2012-07-11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CN102562614B (zh) * 2012-01-18 2014-01-01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CN104285734A (zh) * 2013-07-19 2015-01-21 胡维民 高原地区引进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湿润空气和水又用于交通的一种大通道及配套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6362A (zh) 一种用于提升粗颗粒固液两相浆体的多级电泵
CN202417964U (zh)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CN201932933U (zh) 一种带有自动除砂装置的旋流除砂器
CN107934413A (zh) 一种水下粗颗粒矿物螺旋给料机
CN102562614B (zh) 大颗粒无堵塞双流道泵
CN102146687A (zh)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管线变径施工方法
CN207774364U (zh) 一种带导料装置的深海矿石输送系统储料仓
CN209540519U (zh) 一种油田生产用水环稳定装置
CN207776867U (zh) 一种深海矿石输送系统中继仓
CN204436447U (zh) 压差式矿用降尘剂自动添加装置
CN104314837B (zh) 用于水下作业的粗颗粒矿浆泵
CN204900283U (zh) 一种高压多级双流道泵
CN108045988A (zh) 一种带导料装置的深海矿石输送系统储料仓
CN212130819U (zh) 高效节能清淤搅拌泵
CN206143737U (zh) 一种尾矿库新型回水系统
CN204267309U (zh) 用于水下作业的粗颗粒矿浆泵
CN105332874B (zh) 一种海底浮式集矿装置、集矿系统及集矿方法
CN205011710U (zh) 湿法制乙炔中电石渣浆与矽铁的分离装置
CN114754010A (zh) 一种用于深海采矿的硬管提升泵
CN203412625U (zh) 一种煤矿井下排水设备
CN105600456A (zh) 一种可防浆体断电回流的环形通道进气式气力提升装置
CN206917680U (zh) 一种矿山排水设备
CN202529579U (zh) U型连通管水载体煤炭运输系统
CN106121719A (zh) 一种矿井组合式排水排污系统及方法
CN202081446U (zh) 一种遥控清水河清淤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10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