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17922U - 一种超高压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压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17922U
CN202417922U CN2011203813566U CN201120381356U CN202417922U CN 202417922 U CN202417922 U CN 202417922U CN 2011203813566 U CN2011203813566 U CN 2011203813566U CN 201120381356 U CN201120381356 U CN 201120381356U CN 202417922 U CN202417922 U CN 202417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plunger
pressure
pump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813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劳光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ENGBAO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ENGBAO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ENGBAO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ENGBAO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813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17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17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179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压油泵,属于油泵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包括油筒、泵体、压力表和摇把,所述泵体连接到油筒上,所述泵体上连接有输出管,所述压力表连接于泵体内的输油管路上,所述泵体内设置有供油控制系统,所述摇把安装于泵体上与油筒连接,控制泵体内供油控制系统的供油。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管道能够承受超高压的油压,且在管道端部与机具连接处其密封性能好;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体积小,重量轻,携带非常方便,成本低廉,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压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泵,尤其是一种超高压的油泵。 
背景技术
当油泵内的压力达到100 Mpa以上,就达到了超高压。超高压油泵的用途非常的广泛,普遍用于机器装备、化工、船舶、军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由于超高压油泵的压力值达到了100 Mpa以上,因此生产出的超高压油泵必须要能够承受住该压力值,甚至更大的压力。目前国内尚无能力生产超高压油泵的能力,全部依靠进口,然而进口的超高压油泵,为了解决超高压的承压问题,其油泵体积巨大,且油管直径大,油管与泵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不好,同时质量大成本高,不能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且超高压油泵设计为加长型结构,主要为了平衡泵的抬头倾翻,加长型给携带造成困难,甚至无法实现盒装,且体积庞大,成本昂贵。因此如何解决超高压油泵的密封性以及减小超高压油泵的体积,使其得以推广应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的超高压油泵,使用该超高压油泵,管道能够承受超高压的油压,且在管道端部与机具连接处其密封性能好,解决了超高压油泵的密封性以及承压能力的问题,同时,该超高压油泵的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体积小,重量轻,携带非常方便,解决了减小超高压油泵的体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包括油筒、泵体、压力表和摇把,所述泵体连接到油筒上,所述泵体上连接有输出管,所述压力表连接于泵体内的输油管路上,所述泵体内设置有供油控制系统,所述摇把安装于油筒上与泵体连接,控制泵体内供油控制系统的供油。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泵体连接到油筒上并固定在一起,泵体上连接有输出管,以向外输出超高压,压力表连接于泵体内的输油管路上,则用于检测和记录油压的压力值,保证使用的安全可靠,泵体内设置有供油控制系统,该控油系统能够控制油压的供给,特别是超高压油压的供给,从而保证超高压油压的使用安全,摇把安装于油筒上与泵体连接,控制泵体内供油控制系统的供油。能够通过摇把控制泵体内的供油,从而使得控制简单,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管道能够承受超高压的油压,且在管道端部与机具连接处其密封性能好,解决了超高压油泵的密封性以及承压能力的问题,同时,该超高压油泵的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体积小,重量轻,携带非常方便,解决了减小超高压油泵的体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供油控制系统主要由设置于泵体内的柱塞组、卸荷阀、截止阀、低压截止阀、吸入阀和大柱塞吸油阀组成,所述大柱塞吸油阀与吸入阀均连通油筒与柱塞组,并向柱塞组供油,所述摇把控制柱塞组移动,将大柱塞吸油阀的供油流向低压截止阀,将吸入阀的供油流向截止阀,所述低压截止阀和/或截止阀将供油从输油管路输出,所述输油管路上设置有卸荷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大柱塞吸油阀与吸入阀均连通油筒与柱塞组,并向柱塞组的供油,其中大柱塞吸油阀从油桶向柱塞组提供低压油,而吸入阀则从油桶向柱塞组提供高压油直至超高压油,摇把控制柱塞组移动,使得大柱塞吸油阀从油桶向流向低压截止阀供油,使得吸入阀从油桶向截止阀供油,使得供油根据不同的情况经低压截止阀和/或截止阀将供油从输油管路输出,供出超高压,输油管路上设置有卸荷阀,该卸荷阀主要用于当超高压供油后,需要泄压,但是超高压的情况下卸荷是非常的危险,因此需要采用卸荷阀进行卸荷,但是该卸荷阀在不进行卸荷的时候,需要保证不漏油,特别是当油压值达到400MPa时,对卸荷阀的要求甚高,避免在超高压时发生危险。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卸荷阀包括球阀、轴向密封、径向密封、螺塞和盖帽,所述螺塞与泵体螺纹连接,所述盖帽套于螺塞外与泵体螺纹连接,所述螺塞与盖帽之间通过径向密封进行密封,所述螺塞与盖帽之间、螺塞与泵体之间通过轴向密封密封,所述球阀被螺塞压于输油管路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阀座内设有输油管路,主要用于供油,阀座内的输油管路口处设置有球阀,该球阀用于控制油管的卸荷的开闭,球阀被螺塞压于油管口,即通过螺塞控制球阀,继而控制油管的卸荷与否,螺塞套于盖帽内,且螺塞与盖帽、阀座之间密封。螺塞的前端首先进过螺纹与阀座进行密封,再经过轴向密封以及径向密封。螺塞的前端的螺纹与阀座进行固定后,当在超高压的油压下,能抵挡住一部分的超高压,但是螺纹之间的间隙会泄漏部分超高压油,此时再通过轴向密封和径向密封进行密封,将泄漏的那部分的高压油密封在轴向密封和径向密封之间,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个卸荷阀的密封效果。其中轴向密封将螺塞与阀座、螺塞与盖帽进行密封,而径向密封将螺塞与盖帽进行密封,通过这两层的密封,能够有效地密封住卸荷阀与阀体之间,当油管进行油压的输送时,卸荷阀不使用时就需要将卸荷阀与阀座之间进行关闭,就需要将螺塞与阀座,轴向密封和径向密封与阀座之间进行密封,保证油管或者油路或者油阀泵的正常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压的情况下,更甚至在压力400MPa时的超高压,仍然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该结构稳靠,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卸荷阀,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且承压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柱塞组与切换阀连通,所述切换阀能将柱塞组从大柱塞吸油阀处的供油引向油筒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切换阀主要是用于控制当低压油控制系统,在低压油控制系统内设定预设压力值,当低压油控制系统内的油压值达到预设压力值时,低压油路的供油可从大柱塞吸油阀,经柱塞组,引向油筒内,从而保证柱塞组外的低压供油,同时柱塞组还可以进行高压运行,使得低压、高压两套系统同时运行,同时控制,从而保证了结构紧凑,且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截止阀和低压截止阀采用球阀,所述切换阀采用球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球阀是诸多阀中技术最高的一种阀,较闸板阀、锥面阀等技术难度更大,压力高至400Mpa而丝毫不能泄漏,这不但要求有良好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和精深的制造工艺,更要求有最合理的设计结构尺寸,泵的性能完全依赖于球阀的性能保证。因此采用球阀,能够保证截止阀、低压截止阀和切换阀能够承受住400Mpa的超高压,从而保证各种阀的使用性能强,从而寿命长久。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柱塞组包括小柱塞、联动套和大柱塞,所述联动套套于小柱塞外,所述大柱塞套于联动套外,所述小柱塞、联动套与大柱塞之间均密封且同时移动,所述小柱塞与吸入阀连接,小柱塞的移动将吸入阀的供油流向截止阀,所述大柱塞吸油阀、切换阀均与联动套外的空腔连通,使大柱塞的移动可将供油,从油筒依次经大柱塞吸油阀、联动套外的空腔以及切换阀流向油筒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联动套套于小柱塞外,大柱塞套于联动套外,且小柱塞、联动套与大柱塞之间均相互密封,且小柱塞、联动套与大柱塞能够受到摇把的控制而同时相对于泵体移动,小柱塞上连接有吸入阀,当小柱塞移动时,能够控制吸入阀将供油从油桶经吸入阀,然后经过吸入阀流向截止阀;大柱塞吸油阀与联动套外的空腔连通,切换阀与联动套外的空腔连通,摇把控制大柱塞的移动可将供油,从油筒依次经大柱塞吸油阀、联动套外的空腔以及切换阀流向油筒内,使得当经过大柱塞吸油阀、联动套外的空腔的油压达到预定的压力值时,油压经过切换阀流向油筒内,当经过大柱塞吸油阀、联动套外的空腔的油压未达到预定的压力值时,即油压处于低压时,供油经联动套外的空腔从低压截止阀,最终将供油从输油管路输出。因此大柱塞为控制低压的供油,而小柱塞为控制超高压的供油,两套供油系统同时运行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开始工作时,大小柱塞同时工作,因而是以同一种压力向外输出,称之为低压部分,当压力升高到利用摇把加力感到吃力时(例如超过普通人的能力为350N时),开始切换压力,通过一个切换阀,把大柱塞中的压力油经切换阀回归到油筒,而小柱塞的高压油则继续工作,但是必须通过加力杆给力,直到达到所需的最高压力。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管道能够承受超高压的油压,且在管道端部与机具连接处其密封性能好,解决了超高压油泵的密封性以及承压能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把大小柱塞结合在一起,紧凑到了极至,小柱塞通过一元件埋藏在大柱塞的内腔里,工作时则一起工作,吸入油和压出油分别有各自的通道,但又汇合在一起向外供油。当大柱塞不需要参加工作时,大柱塞油自动返回油筒,但是大柱塞仍然协助小柱塞顺利工作,此时大柱塞在泵体中起到了导向作用,因此大小柱塞是相互依存的。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小柱塞与联动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密封,所述联动套外套有大柱塞密封,将联动套与泵体之间密封,使联动套外侧与泵体之间形成空腔结构的柱塞腔,使摇把控制大柱塞的移动,在该柱塞腔内将供油从大柱塞吸油阀流向低压截止阀或切换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小柱塞无额外的密封件,这是本超高压泵的一大特点,当油压达到超高压时,特别是在400Mpa这样高的情况下,采用非金属作为密封是不可靠的,更没有寿命可言,因此将小柱塞与缸套之间采用间隙密封技术,即小柱塞的外表面与缸套内表面的精度均要求极高,在这样极高的精度的间隙配合下形成密封,从而能够保证超高压的供油密封性能良好,特别是能够保证压力值达到400Mpa时的超高压供油的密封,采用该间隙密封配合,使得泵免维修、长寿命,难损坏。在联动套外设置大柱塞密封,将联动套与泵体之间密封,使联动套外侧与泵体之间的形成空腔结构的柱塞腔,从而使得摇把控制大柱塞的移动时,在该大柱塞推动该柱塞腔大小的变化,从而将供油从大柱塞吸油阀引入到该柱塞腔的同时,能够将供油引入到低压截止阀或切换阀,当该柱塞腔内的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值时,即低压的最高压力值,油压换向阀采用单向阀制成,因此供油能够突破该换向阀,并经单向阀流向油桶,当压力值小于预设压力值时,即油压的压力不能通过换向阀,而该压力值能够突破低压截止阀,因此该供油流向低压截止阀,最终将供油从输油管路输出。因此大柱塞为控制低压的供油,而小柱塞为控制超高压的供油,两套供油系统同时运行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开始工作时,大小柱塞同时工作,因而是以同一种压力向外输出,称之为低压部分,当压力升高到利用摇把加力感到吃力时(例如超过普通人的能力为350N时),开始切换压力,通过一个切换阀,把大柱塞中的压力油经切换阀回归到油筒,而小柱塞的高压油则继续工作,但是必须通过加力杆给力,直到达到所需的最高压力。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管道能够承受超高压的油压,且在管道端部与机具连接处其密封性能好,解决了超高压油泵的密封性以及承压能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油筒的顶端上活动连接有可翻折的回转尾架。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采用回转支撑尾架结构,即可翻折的回转尾架。当工作时,把尾架翻折出来,形成撑力部件,非工作时则收转,并装入箱盒中,携带非常方便,且大大地改善了超高压油泵的体积,使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体积小,重量轻,携带非常方便,解决了减小超高压油泵的体积的问题,从而减少了成本,利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摇把设置为把手形结构,且所述摇把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加力杆。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摇把和加力杆都是给泵施力做功部分,而这两个部分是分开设置的,即加力杆采用可拆卸的结构方式,摇把作为低压的施力部分,在开始泵压时,要求力量小频率高,用摇把泵油非常方便,而需增压时才起用加力杆,各司其职,摇把的另一作用则携泵时的把手,其把上装有把套,呈把手形结构,手握的感觉特别好,便于携带,且加力杆可拆卸,便于盒装的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输出管的端部套有压帽,所述输出管的端部设置为球状头部,所述压帽的外壁设置为与泵体连接的螺纹,所述压帽与球状头部的之间倾斜配合,且球状头部与压帽之间面接触或线接触密封。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压帽靠近球状头部的端面为向内的倾斜面,所述球状头部的后端面为与压帽的端面配合的斜面,所述球状头部与压帽之间面接触或线接触密封,且通过线接触或者面接触从而形成密封,该超高压接管在使用时,首先要将压力管和压帽一起送入到泵体的螺纹孔内,再通过压力管与泵体的出油管口对齐,通过拧紧压帽与泵体相连接,使得压帽给输出管端部一个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得输出管端部的管口与泵体的出油管口对齐的同时,紧密贴合,由于输出管的端部为球状头部,其能够对压力的变形而与泵体的出油管口配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能够保证承受的压力更大,球状头部与压帽之间面接触或线接触密封,能够保证球状头部与压帽之间的密封良好,解决传统管道在超高压的情况下的承压能力不大以及端部密封性能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组合方式,从而使得其输出管的端部密封性能良好,能够承受超高压的油压,甚至当压力达到达到400Mpa时经压紧毫不泄漏,从而为超高压的管路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接管及其使用方式,从而利于推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
2.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管道能够承受超高压的油压,且在管道端部与机具连接处其密封性能好;
3.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体积小,重量轻,携带非常方便,成本低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未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泵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泵体内部与图3相互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压力表、2-泵体、3-油筒、4 -摇把、5-加力杆、6-油筒座、7-液位计、8-回转尾架、9-小柱塞、10-联动套、11-吸入阀、12-截止阀、13-切换阀、14-大柱塞吸油阀、15-低压截止阀、16-卸荷阀、16-1-球阀、16-2-轴向密封、16-3-径向密封、16-4-螺塞、16-5-盖帽、17-大柱塞密封、18-大柱塞、19-球体、20-输出管、21-缸套、a-低压管路、b-高压管路、c-输油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 至图4所示,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包括油筒3、泵体2、压力表1和摇把4,所述泵体2连接到油筒3上,所述泵体2上连接有输出管20,所述压力表1连接于泵体2内的输油管路c上,所述泵体2内设置有供油控制系统,所述摇把4安装于油筒3上与泵体2连接,控制泵体2内供油控制系统的供油。所述供油控制系统主要由设置于泵体2内的柱塞组、卸荷阀16、截止阀12、低压截止阀15、吸入阀11和大柱塞吸油阀14组成,所述大柱塞吸油阀14与吸入阀11均连通油筒3与柱塞组,并向柱塞组的供油,所述摇把4控制柱塞组移动,将大柱塞吸油阀14的供油流向低压截止阀15,将吸入阀11的供油流向截止阀12,所述低压截止阀15和/或截止阀12将供油从输油管路c输出,所述输油管路c上设置有卸荷阀16。所述卸荷阀16包括球阀16-1、轴向密封16-2、径向密封16-3、螺塞16-4和盖帽16-5,所述螺塞16-4与泵体2螺纹连接,所述盖帽16-5套于螺塞16-4外与泵体2螺纹连接,所述螺塞16-4与盖帽16-5之间通过径向密封16-3进行密封,所述螺塞16-4与盖帽16-5之间、螺塞16-4与泵体2之间通过轴向密封16-2密封,所述球阀16-1被螺塞16-4压于输油管路c口。所述柱塞组与切换阀13连通,所述切换阀13能将柱塞组从大柱塞吸油阀14处的供油,引向油筒3内。所述截止阀12和低压截止阀15采用球阀,所述切换阀13采用球阀。所述柱塞组包括小柱塞9、联动套10和大柱塞18,所述联动套10套于小柱塞9外,所述大柱塞18套于联动套10外,所述小柱塞9、联动套10与大柱塞18之间均密封且同时移动,所述大柱塞18的顶部与摇把4活动连接,使得通过控制摇把4能够控制大柱塞18相对于泵体2移动,所述小柱塞9的顶部与大柱塞18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球体19,大柱塞18的移动,可以通过球体19推动小柱塞9的上下移动,所述小柱塞9的顶部设置有冠状顶,使得该冠状顶能够推动联动套10随其上下移动,使得所述小柱塞9、联动套10与大柱塞18之间同时移动,所述小柱塞9与吸入阀11连接,小柱塞9的移动将吸入阀11的供油流向截止阀12,所述大柱塞吸油阀14、切换阀13均与联动套10外的空腔连通,使大柱塞18的移动可将供油,从油筒3依次经大柱塞吸油阀14、联动套10外的空腔以及切换阀13流向油筒3内。所述小柱塞9与联动套10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密封,当然也可以在小柱塞9的外表套上一缸套21,将缸套21的表面经过高精度的处理,使得缸套21的表面与联动套10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密封,同样的原理,所述缸套21与小柱塞9之间也可以采用间隙配合密封。所述联动套10外套有大柱塞密封17,将联动套10与泵体2之间密封,使联动套10外侧与泵体2之间的形成空腔结构的柱塞腔,使摇把4控制大柱塞18的移动,在该柱塞腔内将供油从大柱塞吸油阀14流向低压截止阀15或切换阀13。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结构紧凑,从而充分发挥每个部分的功能,例如油筒部分,既是泵的储油供油部分,又是泵的骨干受力部位,油筒座部位,既是油筒的支撑点,也是液位指示和油过滤所在部位,同时还是加油口和通气口的部位,做到了一口多用,而且又防止在携带的过程中油的溢损,所以在加油口设有油塞。开始工作时,大小柱塞同时工作,因而是以同一种压力向外输出,称之为低压部分,当压力升高到利用摇把加力感到吃力时(例如超过普通人的能力为350N时),泵开始切换,通过一个切换阀,把大柱塞中的压力油经切换阀回归到油筒,而小柱塞的高压油则继续工作,但是必须通过加力杆给力,直到达到所需的最高压力。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有高低压两套阀系统,吸油阀为高压吸油阀,大柱塞吸油阀为低压吸油阀,两套系统又处于统一的体系,工作时关闭,工作结束后开启,为了开启时高压油的溢出,设有严密的密封和加盖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管道能够承受超高压的油压,且在管道端部与机具连接处其密封性能好;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体积小,重量轻,携带非常方便,成本低廉,利于推广。图3与图4中的泵体2内设置有多个供油管路,其中图3中的低压管路a与图4中的低压管路a相互连通,用于输送低压供油,图3中的高压管路b与图4中的高压管路b相互连通,用于输送高压供油,图3中的输油管路c与图4中的输油管路c相互连通,用于向外输入高压供油,以提供超高压。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油筒3的顶端上活动连接有可翻折的回转尾架8,采用回转支撑尾架结构,当工作时,把尾架回转出来,非工作时则收转,并装入箱盒中,携带非常方便。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实施例2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摇把4设置为把手形结构,且所述摇把4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加力杆5。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所述输出管20的端部套有压帽,所述输出管20的端部设置为球状头部,所述压帽的外壁设置为与泵体2连接的螺纹,所述压帽2与球状头部的之间倾斜配合,且球状头部1-1与压帽2之间面接触或线接触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可以满足野外、军事、救生和抢险等特殊的需要,在缺少电源的情况下,依靠人力达到所需目的,手动更加具有灵活性。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泵本体的设计系统,布置、用材等又是本专利的一大特点。把全部系统集中在一个不到边长为90mm 立方体内是很苛求的,而本专利已经做到了,同时又给出了机械表(或智力压力传感器)的接口和高压管的外接口,本专利产品其实就是一个浓缩了的液压站。本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是一完美的设计结构,可配置智能式的数字显示、声报、光控等高科技系统,体现了人性化、重量轻,使用可靠,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省材、省力,是低碳型的设计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上述实施例之间可单独配合使用,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提供使用,同样起到相同的作用,只要满足其生产需要即可。本实用新型的超高压油泵,结构简单,操作极为简便,使用寿命长,且在超高压的情况下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使用极其方便,安全可靠;管道能够承受超高压的油压,且在管道端部与机具连接处其密封性能好;结构紧凑,构思巧妙,体积小,重量轻,携带非常方便,成本低廉,利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油筒(3)、泵体(2)、压力表(1)和摇把(4),所述泵体(2)连接到油筒(3)上,所述泵体(2)上连接有输出管(20),所述压力表(1)连接于泵体(2)内的输油管路(c)上,所述泵体(2)内设置有供油控制系统,所述摇把(4)安装于油筒(3)上方与泵体(2)连接,控制泵体(2)内供油控制系统的供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控制系统主要由设置于泵体(2)内的柱塞组、卸荷阀(16)、截止阀(12)、低压截止阀(15)、吸入阀(11)和大柱塞吸油阀(14)组成,所述大柱塞吸油阀(14)与吸入阀(11)均连通油筒(3)与柱塞组,并向柱塞组供油,所述摇把(4)控制柱塞组移动,将大柱塞吸油阀(14)的供油流向低压截止阀(15),将吸入阀(11)的供油流向截止阀(12),所述低压截止阀(15)和/或截止阀(12)将供油从输油管路(c)输出,所述输油管路(c)上设置有卸荷阀(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阀(16)包括球阀(16-1)、轴向密封(16-2)、径向密封(16-3)、螺塞(16-4)和盖帽(16-5),所述螺塞(16-4)与泵体(2)螺纹连接,所述盖帽(16-5)套于螺塞(16-4)外与泵体(2)螺纹连接,所述螺塞(16-4)与盖帽(16-5)之间通过径向密封(16-3)进行密封,所述螺塞(16-4)与盖帽(16-5)之间、螺塞(16-4)与泵体(2)之间通过轴向密封(16-2)密封,所述球阀(16-1)被螺塞(16-4)压于输油管路(c)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组与切换阀(13)连通,所述切换阀(13)能将柱塞组从大柱塞吸油阀(14)处的供油引向油筒(3)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阀(12)和低压截止阀(15)采用球阀,所述切换阀(13)采用球阀。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组包括小柱塞(9)、联动套(10)和大柱塞(18),所述联动套(10)套于小柱塞(9)外,所述大柱塞(18)套于联动套(10)外,所述小柱塞(9)、联动套(10)与大柱塞(18)之间均密封且同时移动,所述小柱塞(9)与吸入阀(11)连接,小柱塞(9)的移动将吸入阀(11)的供油流向截止阀(12),所述大柱塞吸油阀(14)、切换阀(13)均与联动套(10)外的空腔连通,使大柱塞(18)的移动可将供油,从油筒(3)依次经大柱塞吸油阀(14)、联动套(10)外的空腔以及切换阀(13)流向油筒(3)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柱塞(9)与联动套(10)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密封,所述联动套(10)外套有大柱塞密封(17),将联动套(10)与泵体(2)之间密封,使联动套(10)外侧与泵体(2)之间形成空腔结构的柱塞腔,使摇把(4)控制大柱塞(18)的移动,在该柱塞腔内将供油从大柱塞吸油阀(14)流向低压截止阀(15)或切换阀(13)。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7所述的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筒(3)的顶端上活动连接有可翻折的回转尾架(8)。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7所述的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把(4)设置为把手形结构,且所述摇把(4)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加力杆(5)。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7所述的超高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20)的端部套有压帽,所述输出管(20)的端部设置为球状头部,所述压帽的外壁设置为与泵体(2)连接的螺纹,所述压帽(2)与球状头部的之间倾斜配合,且球状头部(1-1)与压帽(2)之间面接触或线接触密封。
CN2011203813566U 2011-10-10 2011-10-10 一种超高压油泵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17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13566U CN202417922U (zh) 2011-10-10 2011-10-10 一种超高压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13566U CN202417922U (zh) 2011-10-10 2011-10-10 一种超高压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17922U true CN202417922U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42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8135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17922U (zh) 2011-10-10 2011-10-10 一种超高压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179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5597A (zh) * 2011-10-10 2012-02-08 四川盛堡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高压油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5597A (zh) * 2011-10-10 2012-02-08 四川盛堡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高压油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384B (zh) 管道连接器
CN202628024U (zh) 一种超高压封隔器装置
CN201706094U (zh) 管道连接器
CN202417922U (zh) 一种超高压油泵
CN202708223U (zh) 用于加气机上的拉断阀
CN102410179A (zh) 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
CN109494340A (zh) 一种注液机用简易注液装置
CN201434173Y (zh) 超高压快速接头
CN102345597B (zh) 一种超高压油泵
CN104309820A (zh) 一种空间站饮用水长期贮存水箱
CN201786808U (zh) 一种油缸结构
CN103712014B (zh) 一种深水多回路连接终端
CN103195699A (zh) 一种泵头体的自增强密封结构及用于泵头体的自增强装置
CN202301229U (zh) 一种便携式储能器充气装置
CN210920467U (zh) 一种带有ot双密封胶圈的承插式涂塑复合钢管
CN210135372U (zh) 一种带压堵漏用夹具
CN204253679U (zh) 一种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
CN203615072U (zh) 一种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
CN204082740U (zh) 一种自动化液压阀
CN203201772U (zh) 一种泵头体的自增强密封结构及用于泵头体的自增强装置
CN206669323U (zh) 一种密封性强的二氧化碳气瓶充装接头
CN111828435A (zh) 真空排气阀及包括其的六面顶压机
CN201443662U (zh) 管道快速联接装置
CN201132372Y (zh) 组合液压缸橡胶平板硫化机
CN212744244U (zh) 一种气驱活塞式增压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12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