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05780U -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05780U CN202405780U CN2011204130453U CN201120413045U CN202405780U CN 202405780 U CN202405780 U CN 202405780U CN 2011204130453 U CN2011204130453 U CN 2011204130453U CN 201120413045 U CN201120413045 U CN 201120413045U CN 202405780 U CN202405780 U CN 2024057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uble
- branch
- switch
- medium
-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该结构包括有两个高压变电站并构成双电源,有两条连接所述高压变电站的中压线路并构成双线路,所述的双线路上接有多个环网单元,并通过自动投切开关接有公用配变,且所述公用配变为双接入;所述的高压变电站通过站外分路开关将所述中压线路,即主干线一分为二分为两支路,每一支路可与来自不同母线的另一支路同路径敷设并构成电缆双环网结构,四回出线组成两个电缆双环网,通过线路的首端交叉,使每一个双环网都具有来自四个不同方向的电源;它具有故障停电时间短、处理方式简单、可靠性高,模型相对固定、易于扩展,网架结构清晰,运行方式灵活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属于中压配电网的接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网直接面向客户,不仅承担着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配电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造,供电能力已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但随着负荷的快速增长,居民和商业用电量比例逐步增大,中低压用户,特别是重要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除了满足供电能力的需求之外,也应注重供电质量的提高。
从供电可靠性指标来看,浙江配电网与日本、法国等先进国家的配电网相比,差距较为明显。浙江城市配电网的平均供电可靠率仅为99.94%,而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的供电可靠率均可达到99.999%。
国内外配电网运行的实践经验一再表明,一次网架的建设和优化是配电网可靠运行的基础,配电网的高可靠性必须依靠坚强的一次网架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故障停电时间短、处理方式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扩展,网架结构清晰,运行方式灵活的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有两个高压变电站并构成双电源,其特征在于有两条连接所述高压变电站的中压线路并构成双线路,所述的双线路上接有多个环网单元,每个环网单元通过自动投切开关接有公用配变,且所述公用配变为双接入。
所述的高压变电站通过站外分路开关将所述中压线路一分为二分为两支路,每一支路可与来自不同母线段的另一支路同路径敷设并构成电缆双环网结构,四回出线组成两个电缆双环网,通过线路的首端交叉,使每一个双环网分别与四个不同方向的电源相接。
所述高压变电站的站外还连接有出线开关,该出线开关和所述分路开关采用断路器,所述中压线路上相接的环网单元,其环入线和环出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环网单元相接的公用配变,其支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或断路器。
所述高压变电站的出线开关至分路开关间的主干线设有容许式过电流保护装置,且在所述分路开关上也配置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在所述公用配变的分支线上安装有零序电流选线装置和过电流保护装置。
所述公用配变通过环网单元中的自动投切开关与双线路的主干线相连,所述自动投切开关为一种双向负荷开关;所述双线路的每条主干线上相接有不超过六个环网单元。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电缆双环网相比,“三双”接线采用分路开关,增加了主干线的冗余度,为配变提供可即时切换的双路电源供电,故障处理方式简单,供电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它具有故障停电时间短、处理方式简单、可靠性高,模型相对固定、易于扩展,网架结构清晰,运行方式灵活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1、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双接线模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负荷开关布置在环网单元处的简化接线示意图。
图3-1、图3-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由单环网构建“三双”接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网“三双”接线模型,其中所述的“三双”是指“双电源、双线路、双接入”,“双电源”指两个上级高压变电站、“双线路”指连接“双电源”的两条中压线路、“双接入”指公用配变通过自动投切的开关接入“双线路”。
图1-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两个高压变电站1并构成双电源,有两条连接所述高压变电站1的中压线路2并构成双线路,所述的双线路上接有多个环网单元3,每个环网单元3通过通过自动投切开关4接有公用配变5,并使所述公用配变5实现双接入。
所述的高压变电站1通过站外分路开关将所述中压线路一分为二、分为两支路,每一支路可与来自不同母线段的另一支路同路径敷设并构成电缆双环网结构,四回出线组成两个电缆双环网,通过线路的首端交叉,使每一个双环网都具有来自四个不同方向的电源。
所述高压变电站的站外还连接有分路开关,所述分路开关采用断路器,所述中压线路上相接的环网单元,其环入线和环出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环网单元相接的公用配变,其支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或断路器。
所述高压变电站的出线开关至分路开关间的主干线设有容许式过电流保护装置,且在所述分路开关上也也配置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在所述公用配变的分支线上安装有零序电流选线装置和过电流保护装置。
所述公用配变通过环网单元中的自动投切开关与双线路的主干线相连,所述自动投切开关为一种双向负荷开关;所述双线路的每条主干线上相接有不超过6个环网单元。
图1-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有:
1、采用分路开关将主干线一分为二,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相比单个双环(或双射)结构,“一分二”的双环结构具有更灵活和经济的实施方案。在同等供电能力的情况下,增加了主干电缆的覆盖范围,更易于为分布广、数量多的小容量配变提供双路电源供电,也更适应负荷成长区域电网的分期扩展。
2)“一分二”双环结构增加了主干电缆的冗余度,单根主干电缆故障或施工所引起的停电范围缩小,同时,增加了预安排停电方式下负荷转供的灵活性。
2、该接线方式的每台公用配变均从不同的主干电缆上引入两路电源,一路为主供电源,另一路为热备用。正常情况下,通过主备电源的切换实现线路和主变的配载均匀,故障方式下,通过自动投切装置实现主备电源之间的切换,恢复对配变的供电,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
该接线方式的一次和二次设备配置方案如下:
1.一次设备
主干电缆最大载流量按400~500安培设计。分路开关及环网单元的额定电流按630安培设计。
每个环网单元含两段母线,每段母线设一路环入线,一路环出线和两路配变分支线。每条主干线上(从本侧110千伏变电站的10千伏出线断路器至常分点)的环网单元不宜超过6个。
单台公用配变的额定容量按不大于630千伏安设计,每条主干线的挂接容量不宜超过7500千伏安。
变电站出线开关及分路开关采用断路器,环网单元的环入线和环出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配变分支线开关可采用负荷开关或断路器。
以上为推荐的标准配置,在实际建设中,可根据负荷分布情况进行调整,如负荷密集区,可以考虑减少主干线上环网单元的数量,配变分支线路上采用T接方式,增加每个环网单元挂接的配变数。
2.二次配置方案
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至分路开关间的主干线设容许式过电流保护,分路开关配置过电流保护。
配变分支线路安装零序电流选线装置和过电流保护。在小电流接地方式下,分支线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分支线路的零序电流选线装置实现对支线故障的隔离。分支线发生相间短路,或在大电流接地方式下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通过主电源保护与分支线路保护的延时配合,实现对分支线故障的隔离。
配变的双向负荷开关具有自动投切功能,每台配变通过双向负荷开关实现在主备电缆之间的自动切换。
实施例:
新建“三双”接线一个标准单元需电缆约12公里(主干电缆可采用YJV22-3×400铜芯电缆,分支电缆采用YJV22-3×300铜芯电缆),断路器8台,负荷开关144台,带自动投切功能的双向负荷开关48台。每一个标准单元的供电能力为15兆瓦。
考虑与现有电网的衔接,“三双”接线也可采用一些简化和过渡形式。
1)在普通双环网的基础上,增加每一个环网单元的出线回路数,改变配变的接入方式,为每台配变提供可自动切换的双路电源供电。
2)如果环网单元至配变的电缆建设较为困难,可以考虑将自动切换的双向开关和环网单元布置在同一地点,配变通过单回馈出线路接入两路电源,如图2所示。
3)通过设置分路开关,可将两个独立的单环网改接为“三双”接线。为了节约投资,配变的第二路电源可直接T接至主干线,如图3-1、图3-2所示。
Claims (5)
1.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它包括有两个高压变电站并构成双电源,其特征在于有两条连接所述高压变电站的中压线路并构成双线路,所述的双线路上接有多个环网单元,每个环网单元通过自动投切开关接有公用配变,且所述公用配变为双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变电站通过站外分路开关将所述中压线路一分为二分为两支路,每一支路可与来自不同母线段的另一支路同路径敷设并构成电缆双环网结构,四回出线组成两个电缆双环网,通过线路的首端交叉,使每一个双环网分别与四个不同方向的电源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变电站的站外还连接有出线开关,该出线开关和所述分路开关采用断路器,所述中压线路上相接的环网单元,其环入线和环出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环网单元相接的公用配变,其支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或断路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变电站的出线开关至分路开关间的主干线设有容许式过电流保护装置,且在所述分路开关上也配置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在所述公用配变的分支线上安装有零序电流选线装置和过电流保护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配变通过环网单元中的自动投切开关与双线路的主干线相连,所述自动投切开关为一种双向负荷开关;所述双线路的每条主干线上相接有不超过六个环网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130453U CN202405780U (zh) | 2011-10-26 | 2011-10-26 |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130453U CN202405780U (zh) | 2011-10-26 | 2011-10-26 |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05780U true CN202405780U (zh) | 2012-08-29 |
Family
ID=4670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13045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05780U (zh) | 2011-10-26 | 2011-10-26 |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0578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68612A (zh) * | 2011-10-26 | 2012-03-07 | 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方式 |
CN107171323A (zh) * | 2017-06-27 | 2017-09-15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交通环线中压网络供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WO2024016225A1 (zh) * | 2022-07-20 | 2024-01-25 | 航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 |
-
2011
- 2011-10-26 CN CN2011204130453U patent/CN20240578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68612A (zh) * | 2011-10-26 | 2012-03-07 | 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方式 |
CN107171323A (zh) * | 2017-06-27 | 2017-09-15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交通环线中压网络供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107171323B (zh) * | 2017-06-27 | 2023-04-18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交通环线中压网络供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WO2024016225A1 (zh) * | 2022-07-20 | 2024-01-25 | 航霈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68612B (zh) |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方式 | |
CN103855713A (zh) | 配电网架接线结构 | |
CN110932258A (zh) | 一种钻石型配电网 | |
CN103872682A (zh) | 开关站馈线自动保护方法 | |
CN105305431B (zh) | 一种适用于城市中压配电网的雪花格式网架构建方法 | |
CN202405780U (zh) |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 | |
CN103022989A (zh) | 地铁交流环串供电方式的数字电流保护方法 | |
CN102208811B (zh) | 含微网的配电网络的接线结构 | |
CN212485806U (zh) | 一种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 | |
CN207896531U (zh) | 一种特高压交流变电站 | |
CN113904326B (zh) | 一种城市配电网接线模式 | |
CN111668783B (zh) | 异形hgis设备、电气主接线、变电站 | |
CN105024329A (zh) | 一种中压架空主干配电网建设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 |
CN101447681A (zh) | 一种中压配电网3×4接线方法 | |
CN203813438U (zh) | 配电网架接线结构 | |
CN209948370U (zh) | 旁路节点型pt柜 | |
CN203859518U (zh) | 一种中压配电网接线结构 | |
CN211183418U (zh) | 220kv母线差动系统 | |
CN218352256U (zh) | 一种特高压换流站站用电备用电源线路 | |
CN205985758U (zh) | 一种新型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 | |
Zhong et al. | Chinese growing pains | |
CN202435033U (zh) | 一种高压配电网接线结构 | |
CN113113917A (zh) | 一种10kv配电网系统 | |
CN102593826B (zh) | 一种高压配电网接线结构 | |
CN212343327U (zh) | 单母线接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925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