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05616U - 一种浪涌吸收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浪涌吸收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05616U
CN202405616U CN2011205524289U CN201120552428U CN202405616U CN 202405616 U CN202405616 U CN 202405616U CN 2011205524289 U CN2011205524289 U CN 2011205524289U CN 201120552428 U CN201120552428 U CN 201120552428U CN 202405616 U CN202405616 U CN 202405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ge absorbing
absorption tube
absorbing tube
surge absorpt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524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相荣
杨军
胡长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ghtKing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ghtK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ghtKing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ghtK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524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05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05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056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浪涌吸收管,包括陶瓷封装型浪涌吸收管,所述的陶瓷封装型浪涌吸收管外包套玻璃型浪涌吸收管。本实用新型将陶瓷管的耐通流量大、不易在浪涌时产生的高温下融化的特点,与玻璃管易封装、成本较低、可实现微间隙放电的特点相结合,通过特殊的制造工艺方法,生产一种全新的浪涌吸收管。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产品耐浪涌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陶瓷型浪涌吸收管成本高,易慢性漏气,响应时间慢的情况;以及传统的玻璃型浪涌吸收管浪涌能力不足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浪涌吸收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在电路中对电路进行保护的浪涌吸收管,该浪涌吸收管包括有陶瓷浪涌管和玻璃管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开关型的浪涌吸收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陶瓷封装,一种为玻璃封装。 
陶瓷封装型浪涌吸收管产品电气性能比较稳定,耐电流能力强,但生产成本相对比较高,由于其采用合金焊料,将金属电极与陶瓷氧化金属层之间通过高温真空焊接,焊接面容易形成未完全密封的情况,因而造成内部惰性气体慢性漏气,致使产品失去功效。在当前部分陶瓷型小型化的产品上,其成本高,而且由于结构设计等缺陷,无法做到超微间隙放电,致使部份产品响应速度比较慢,保护效果明显不足。 
玻璃封装型浪涌吸收管产品,成本较低,但耐电流能力明显差于陶瓷型浪涌吸收管,极易造成在工作时玻璃管受较大能量冲击而破裂,致使产品失效。虽然此类产品采用微间隙放电原理,但由于其电子发射的设计等缺陷,在多次浪涌条件下,比较容易造成产品绝缘不良,以及保护电压衰减等情况,造成产品在正常情况下,误保护,致使正常产品无法工作。 
因此,部分陶瓷型浪涌吸收管生产厂家采用小陶瓷管来弥补其产品无法小型化的缺陷,但由于工艺成本以及产品材料成本比较高,依然无法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部分玻璃型浪涌吸收管的生产厂家采用大玻璃管来弥补产品通流能力不足的缺陷,但由于产量少,且大玻璃管生产成本高,致使产品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陶瓷型浪涌吸收管和玻璃型浪涌吸收管的不足,结合陶瓷型浪涌吸收管和玻璃型浪涌吸收管的优点设计的一种浪涌吸收管,并公开这种浪涌吸收管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浪涌吸收管,包括陶瓷封装型浪涌吸收管,所述的陶瓷封装型浪涌吸收管包括陶瓷管,从所述陶瓷管两头向中间延伸的两个内电极,所述的两个内电极之间设置间隙;还包括套在所述的陶瓷封装型浪涌吸收管外的玻璃外管,所述的玻璃外管两端由封接电极柱密封,所述的封接电极柱外侧接引线,所述的封接电极柱内侧与所述的内电极面接触。 
进一步的,上述的浪涌吸收管中:在所述的两个内电极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晶片,所述的晶片由所述的两个内电极从两侧夹住固定。 
进一步的,上述的浪涌吸收管中:在所述的两个内电极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网格,在所述的网格上涂敷有电子发射涂液。 
进一步的,上述的浪涌吸收管中:在所述的陶瓷管内刻划有导电线。 
进一步的,上述的浪涌吸收管中:所述的两个内电极之间设置间隙与在所述的玻璃管内的空间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的浪涌吸收管中:所述的两个内电极之间设置间隙与在所述的玻璃管内的空间内充满了惰性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陶瓷管的耐通流量大、不易在浪涌时产生的高温下融化的特点,与玻璃管易封装、成本较低、可实现微间隙放电的特点相结合,通过特殊的制造工艺方法,生产一种全新的浪涌吸收管。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产品耐浪涌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的特点,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陶瓷型浪涌吸收管成本高,易慢性漏气,响应时间慢的情况;以及传统的玻璃型浪涌吸收管浪涌能力不足的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截面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截面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陶瓷内管的剖面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截面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封接电极柱截面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截面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截面图。
图中:1、玻璃外管,2、封接电极柱,2a、第一封接电极柱,2b、第二封接电极柱, 3、陶瓷管,4、内电极,4a、第一内电极,4b、第二内电极,5、引线、5a、第一引线,5b、第二引线,6、间隙,7、晶片,8、导电线,9、电子发射涂液,10、外部包封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浪涌吸收管,结合了陶瓷浪涌吸收管和玻璃浪涌吸收管,其中,陶瓷浪涌吸收管套在玻璃浪涌吸收管中间;陶瓷浪涌吸收管中两个内电极4,分别从陶瓷管3的两端向中间伸,两个内电极4之间有用于放电的空隙6;玻璃浪涌吸收管中的两个封接电极柱2分别从玻璃外管1的两侧向内伸,并与陶瓷浪涌吸收管中两个内电极4面接触,在玻璃外管1内的空间中充满充装惰性气体。 
如图1、3所示,该包括玻璃外管1、两个封接电极柱2,一个为第一封接电极柱2a,一个为第二封接电极柱2b,陶瓷管3,两个内电极4,第一内电极4a,第二内电极4b,第一引线5a,第二引线5b,空气间隙6,晶片7,导电线8,电子发射涂液9,真空焊接时在其玻璃外管1管内和陶瓷内管3内充装惰性气体。 
如图1所示,把涂有电子发射涂液9的第一内电极4a与第二内电极4b在烘烤干以后,将涂有电子发射液的一端分别从陶瓷内管3的两头套入,并在两内电极中间加装晶片7,从而在陶瓷内管3内形成第一内电极4a与第二内电极4b之间的放电间隙,两只内电极需要将中间的晶片7紧紧压紧,以保证放电间隙的均匀度;再将焊接有第一引线5a的第一封接柱2a套在玻璃外管1内的一端,将之前已经装好两只内电极、陶瓷内管、晶片的组合体放在玻璃外管的中间,最后将焊接有第二引线5b的第二封接柱2a,套在玻璃外管1的另一端,使两只封接柱紧紧压住两只内电极的外端。本实施例中,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各项电气参数,在陶瓷内管3中,两个内电极的空隙6中,第一内电极4a和第二电极4b之间设置有一个晶片7,材质为二氧化硅或硅,如果为硅材料,其硅表面在扩散后将覆盖一层绝缘层。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例中,是去除了晶片7,通过控制陶瓷内管3的长度精度,以及第一内电极4a和第二内电极4b的长度精度,来控制空气间隙6的宽度精度,结构与制作方法与实例1相同。 
实施例3,如图4、图5所示,本实例中,是去除了第一引线5a和第二引线5b,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表面贴装产品,本设计需要将第一封接电极2a与第二封接电极2b,在从棒材加工裁断后,需要运用冲压成型成图6、图7形状,除封接模具与实施例1少了压重模外,其余结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如图6所示,本实例中,是去除了晶片7,通过控制陶瓷内管3的长度精度,以及第一内电极4a和第二内电极4b的长度精度,来控制空气间隙6的宽度精度,结构与制作方法与实例3相同。 
实施例5,如图7所示,本实例中,是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2在其玻璃外管1表面,涂装一层包封料,可以改善其光照效应等,其余结构与制作方法和实施例1、实施例2相同。 

Claims (6)

1.一种浪涌吸收管,包括陶瓷封装型浪涌吸收管,所述的陶瓷封装型浪涌吸收管包括陶瓷管,从所述陶瓷管两头向中间延伸的两个内电极,所述的两个内电极之间设置间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所述的陶瓷封装型浪涌吸收管外的玻璃外管(1),所述的玻璃外管(1)两端由封接电极柱(2)密封,所述的封接电极柱(2)外侧接引线(5),所述的封接电极柱(2)内侧与所述的内电极(4)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吸收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个内电极(4)之间的间隙(6)内设置有晶片(7),所述的晶片(7)由所述的两个内电极(4)从两侧夹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吸收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个内电极(4)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网格,在所述的网格上涂敷有电子发射涂液(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吸收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陶瓷管(3)内刻划有导电线(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内电极(4)之间设置间隙(6)与在所述的玻璃管(1)内的空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浪涌吸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内电极(4)之间设置间隙(6)与在所述的玻璃管(1)内的空间内充满了惰性气体。
CN2011205524289U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浪涌吸收管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05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524289U CN202405616U (zh)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浪涌吸收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524289U CN202405616U (zh)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浪涌吸收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05616U true CN202405616U (zh) 2012-08-29

Family

ID=46703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5242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05616U (zh) 2011-12-27 2011-12-27 一种浪涌吸收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056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004A (zh) * 2011-12-27 2012-07-25 百圳君耀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浪涌吸收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76260A (zh) * 2015-01-05 2015-04-29 江苏东光电子有限公司 气体放电管的气体配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004A (zh) * 2011-12-27 2012-07-25 百圳君耀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浪涌吸收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11004B (zh) * 2011-12-27 2013-09-11 广东百圳君耀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浪涌吸收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76260A (zh) * 2015-01-05 2015-04-29 江苏东光电子有限公司 气体放电管的气体配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2570A (zh) 一种集成气体放电管的压敏电阻
JP2017537469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405616U (zh) 一种浪涌吸收管
CA2300236C (en) Broad range surge absorber without chips
CN104659111A (zh) 一种微型玻璃钝化封装整流二极管
CN102035495A (zh) 基座、石英晶体谐振器及加工工艺
CN102570094A (zh) 一种超高真空装置用高压引线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2611004B (zh) 一种浪涌吸收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91857A (zh) 一种适用于高压功率器件模块封装的dbc结构
CN107994142A (zh)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的电池盖板的制作方法
CN214957808U (zh) 一种一体化电极的气体放电管
CN108305822B (zh) 气体放电管、过电压保护装置及气体放电管的制造方法
WO2020224135A1 (zh) 一种绝缘管内部加格栅的保护元件
KR100335806B1 (ko) 서지흡수관
JP2009059632A (ja) サージアブソーバ
CN201860300U (zh) 基座、石英晶体谐振器
CN102282733B (zh) 电涌吸收器
CN102655190B (zh) Led支架制造方法
CN205845707U (zh) 一种双电极高压陶瓷电容器
CN220291349U (zh) 一种气体放电管
CN1647222A (zh) 用于真空断路器的陶瓷管
CN102569106B (zh) 实现玻璃钝化二极管大功率应用的方法
TW201335980A (zh) 平面式放電微通道(MicroTubes)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202076464U (zh) 一种新型压缩机接线柱
CN113285354A (zh) 一种一体化电极的气体放电管及其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91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