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05072U -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05072U CN202405072U CN2011205425404U CN201120542540U CN202405072U CN 202405072 U CN202405072 U CN 202405072U CN 2011205425404 U CN2011205425404 U CN 2011205425404U CN 201120542540 U CN201120542540 U CN 201120542540U CN 202405072 U CN202405072 U CN 2024050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terminals
- inductance line
- inductance
- holder
- fix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电感线端子固定座上表面的前侧和左右侧的边缘为凸台,形成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前半部分的凹槽和后半部分的滑槽,凹槽中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螺母的陷槽,滑槽的平面低于凹槽的平面,滑槽上部设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座上盖,电感线端子固定座下表面上凸出设有若干根用于固定于散热片的固定柱,通过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将电感线端子固定在印制电路板和散热片之间,通过由上而下贯穿印制电路板的螺钉与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内的螺母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组件结构,避免了走线凌乱的问题,解决了对关键元器件造成电磁干扰的问题,安装方便,使整机布局整齐美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元件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背景技术
现有电感线端子固定结构是电感线端子直接通过端子固定座固定在印制电路板(PCB)上,此方案的电感线端子的固定原理为:
先把端子固定座管脚插入PCB相应孔内,在PCB过锡炉时把端子固定座焊住,然后直接把电感线端子插入端子固定座中。
此方案也是目前流行的电感线端子固定方案,此方案操作虽简单,但在电感比较多,走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其劣势就会凸显无遗,劣势如下:
走线凌乱,且在PCB上表面,严重影响美观;
当PCB上关键元器件比较高时走线会与关键元器件干涉,更关键的是对元器件,如PCB上电感或变压器等造成电磁干扰,从而造成EMC测试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用于将电感线端子固定于印制电路板下方,电感线从印制电路板下方走线,从而避免了走线凌乱、电磁干扰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上表面的前侧和左右侧的边缘为凸台,形成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前半部分的用于放置电感线端子的凹槽,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后半部分的用于放置电感线的滑槽,
凹槽中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螺母的陷槽,
滑槽的平面低于凹槽的平面,滑槽上部设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座上盖,固定座上盖与滑槽两侧的凸台卡接,
电感线端子固定座下表面上凸出设有若干根用于固定在散热片上的固定柱。
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置于印制电路板和散热片之间,通过由上而下贯穿印制电路板的螺钉与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内的螺母锁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螺母为M4螺母,螺钉为M4×12组合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用于将电感线端子固定于印制电路板下方,使电感线从印制电路板下方走线,避免了走线凌乱而使整机布局更整齐美观;解决了对关键元器件造成电磁干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电感线端子安装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电感线端子、固定座上盖三者的连接固定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线端子固定座与散热片的连接固定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PCB、电感线端子固定座与散热片三者的连接固定后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线端子固定于印制电路板底面后印制电路板外表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电感线端子固定座,2.凸台,3.凹槽,4.滑槽,5.陷槽,6.螺母,7.固定座上盖,8.电感线端子,9.电感线,10.固定柱,11.印制电路板,12.散热片,1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5所示,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固定在印制电路板11和散热片12之间,电感线端子8固定在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之内,
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上表面的前侧和左右侧的边缘为凸台2,形成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前半部分的用于放置电感线端子的凹槽3和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后半部分的用于放置电感线的滑槽4,
凹槽2中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螺母6的陷槽5,
滑槽4的平面低于凹槽2的平面,滑槽4上部设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座上盖7,固定座上盖7与滑槽4两侧的凸台2卡接,
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下表面上凸出设有若干根用于固定在散热片12上的固定柱10,
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置于印制电路板11的下方,通过由上而下贯穿印制电路板11的螺钉13与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内的螺母6锁紧固定。
优选的,螺母6选择M4螺母,螺钉13选择M4×12组合螺钉。
具体组装固定的方法为:将M4螺母放入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的陷槽内,把电感线端子置于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的凹槽中,与电感线端子连接的电感线9通过滑槽引出,通过凹槽周边的凸台能够牢靠地保证电感线端子的螺钉孔中心与放置在陷槽内的M4螺母的孔中心对齐;然后通过电感线端子固定座的滑槽上部的固定座上盖将电感线端子固定在固定座内,此上盖可有效地防止电感线端子跑位。继而再把电感线端子固定座下方的固定柱插入散热片上的对应孔内,然后盖上印制电路板,这样所有电感线就埋在印制电路板下面了,锁上M4×12组合螺钉,完成组装,组装后的截面图见图4,这样的组装固定方式方便易行,且使得整机布局更美观,如图5所示,且也不会对关键元器件造成电磁干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其特征在于,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上表面的前侧和左右侧的边缘为凸台(2),形成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前半部分的用于放置电感线端子(8)的凹槽(3)和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后半部分的用于放置电感线(9)的滑槽(4),
凹槽(3)中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螺母的陷槽(5),
滑槽(4)的平面低于凹槽(3)的平面,滑槽(4)上部设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座上盖(7),
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下表面上凸出设有若干根用于固定在散热片(12)上的固定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盖(7)与滑槽(4)两侧的凸台(2)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其特征在于,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置于印制电路板(11)和散热片(12)之间,通过由上而下贯穿印制电路板(11)的螺钉(13)与电感线端子固定座(1)内的螺母(6)锁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线端子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6)为M4螺母,螺钉(13)为M4×12组合螺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425404U CN202405072U (zh) | 2011-12-22 | 2011-12-22 |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425404U CN202405072U (zh) | 2011-12-22 | 2011-12-22 |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05072U true CN202405072U (zh) | 2012-08-29 |
Family
ID=4670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542540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05072U (zh) | 2011-12-22 | 2011-12-22 |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050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2188A (zh) * | 2011-12-22 | 2012-06-27 |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
2011
- 2011-12-22 CN CN2011205425404U patent/CN20240507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2188A (zh) * | 2011-12-22 | 2012-06-27 |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CN102522188B (zh) * | 2011-12-22 | 2014-08-13 |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21244U (zh) | 电子元件的手动焊接治具 | |
CN205828105U (zh) | 一种立式变压器骨架 | |
CN202405072U (zh) |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
CN102522188B (zh) | 一种电感线端子固定座 | |
US9049796B2 (en) | Client connection device for UPS system | |
CN207040148U (zh) | 扣合式屏蔽罩 | |
CN201667518U (zh) | 汽车机舱保险盒 | |
CN209298817U (zh) | 一种高防护性注塑接线盒 | |
CN204516971U (zh) | 一种接线端子及穿墙式组合型端子排 | |
CN207884398U (zh) | 一种电机刷架部件 | |
CN204809455U (zh) | 一种迭加组合式连接器新结构 | |
CN203133123U (zh) | 一种闪电接口转usb转换器的测试夹具 | |
CN202014429U (zh) | 电子装置 | |
CN203164222U (zh) | 一种钳形表用下盖 | |
CN211184679U (zh) | 一种箱式控制器的电路板安装结构 | |
CN205231657U (zh) | 一种接线盒盖 | |
CN202534593U (zh) | 继电器电子板连接器 | |
CN218920475U (zh) | 一种液晶电视机机壳的防水结构 | |
CN204515051U (zh) | 一种可调式检测螺钉装置 | |
CN103149392A (zh) | 一种闪电接口转usb转换器的测试夹具 | |
CN202818793U (zh) | 仪表板电器盒 | |
CN203164843U (zh) | 一体式机箱结构 | |
CN208425025U (zh) | 一种适用于收纳电气组件的便携式盒子 | |
CN202384564U (zh) | 一种办公家具插座铁盒导水槽 | |
CN203690220U (zh) | 一种断路器的模块化控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813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