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85242U -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85242U
CN202385242U CN2011205216076U CN201120521607U CN202385242U CN 202385242 U CN202385242 U CN 202385242U CN 2011205216076 U CN2011205216076 U CN 2011205216076U CN 201120521607 U CN201120521607 U CN 201120521607U CN 202385242 U CN202385242 U CN 202385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optical
output
ligh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216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小菡
张福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5216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85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85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8524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包括N个接入用户端(U),由光波分复用器、光分束器、光波分解复用器、光纤延时线、光冲突解决和交换矩阵、控制处理矩阵组成。输入的用户数据经过光波分解复用器解复用后,在光冲突解决和交换进行相应的选路寻址,将数据分组发送到相应的目的端口。本实用新型节点结构紧凑,能够提高交换效率、大大减小时延与阻塞率,同时支持组播与广播,可以减小由此节点构成的整体网络的存储与计算压力。

Description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若干年内,随着以Internet为主的信息网络日益发展,网络中的用户数量与站点数目急剧增长,IP业务、高速、大容量实时数据、视频、交互式应用及共享需求在迅速增长,对带宽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带宽资源的压力减小,可以满足网络对带宽增长的要求,然而网络的整体压力依然存在,主要集中在节点间的交换效率低、时延大、阻塞率高。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光电路交换(OCS)、光突发交换(OBS)、光分组交换(OPS)等等数据交换方式,基于OCS的网络每条链路试图在节点间建立永久的静态光路链接,适用于吞吐量较大的数据传输,而静态特性使得链路占用时间高,可重复利用时间低,无法满足用户突发业务的需求。基于OBS的网络既可满足采用较高吞吐量传输大数据流的需求,又可满足需要较低时延的小数据流的需求,但每条链路需要预算分配,提前估计时间,而且突发的用户数据需要进行组装,会引入较大的突发装配时延,仍具有较高的阻塞率,不能满足低时延实时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时延,满足网络接入用户端突发性要求,提高网络链路与节点利用率的网状网异步光分组交换自适应节点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节点由控制单元11、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光复用器13,光分束器14,边缘路由器15,光纤延时线16,光解复用器17组成。接入用户的数据经过边缘路由器15的发送端与光复用器13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多路光信号采用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复用进光纤,光复用器13的输出端经过光纤与光分束器14连接,光分束器14的一个输出端与光解复用器1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17的输出端将分开的含有数据分组头的多路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11,光分束器1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通过光纤延时线16与光解复用器1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17的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连接,将分开的多路数据分组信号传递到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光分束器14用于将数据信号与数据分组头控制信号分离。控制单元1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进行数据的冲突解决、数据交换和选路寻址。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的输出端与光复用器13输入端相连,光复用器13的输出端与边缘路由器1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并将接收的数据分组传送到网络接入用户端。
节点拥有N个网络接入用户端,以此类推,可以进行多级节点扩展。定义从节点发出的信号为上路信号,节点接收的信号为下路信号。
节点所带的N个网络接入用户产生的用户数据流通过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与节点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连接,同样,N个外部节点的网络接入用户端产生的数据通过DWDM技术与此节点相连。
网络接入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定时将用户数据信息,如用户状态、用户请求、用户反馈等等传送到相连节点,此节点同样定时将所拥有的接入用户数据信息、节点状态信息与邻近节点共享。邻近节点将这些信息存储在自己控制单元的存储单元当中。
当网络接入用户端有数据产生时,先在边缘路由器(ER)处组装成光分组,数据分组头中带有用户信息,包括起始标识符、地址码、优先级、业务类型、用户数据可变长度、业务数据粒度、校验信息等等信息。
分组数据先在网络接入用户端相连节点中进行内部交换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数据分组头信息进行寻址,为数据、业务分配或寻找相应目的节点单元,若无满足需要的目的节点单元,则将分组数据转发到邻近节点。
邻近每个节点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均衡,根据数据分组头信息寻找满足条件的合适邻近节点,并将分组数据转发到相应邻近节点,获得用户数据的节点再根据数据分组头信息分配合适的数据接收端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大量突发高速光数据流的实时交互和共享。高速大容量数据采用网状网结构进行控制、存储和处理,可以减小整体网络的存储压力,有利于实现多级扩展,提高网络效率。采用异步交换模式与OPS技术可以减小时延,满足网络接入用户数据突发性需求,提高链路与节点利用率与数据传输率,同时不需要同步时钟。
2、本实用新型采用异步交换模式,可以减小数据等待时间,满足用户业务数据突发性需求,避免对同步时钟的需要,增加业务数据交换灵活性。特别是在进行多级扩展的时候,若采用同步交换,节点间同步难度增大,采用异步交换模式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DWDM技术与OPS技术,既可以充分利用光纤容量大的特点,避免了电子瓶颈,提高信道利用率,又可以避免OCS与OBS的技术缺陷,如链路利用率低与较大的装配时延,从而满足用户突发数据与实时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异步光分组交换的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架构。
图2为用户数据分组信息格式。
图3为控制单元结构。
图4为三级节点组成的网络架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基于异步光分组交换的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架构如图1所示。
一种基于光分组交换的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包括N个接入用户端(U)。
参照图1,节点由控制单元11、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光复用器13,光分束器14,边缘路由器15,光纤延时线16,光解复用器17组成。接入用户的数据经过边缘路由器15的发送端与光复用器13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多路光信号采用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复用进光纤,光复用器13的输出端经过光纤与光分束器14连接,光分束器14的一个输出端与光解复用器1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17的输出端将分开的含有数据分组头的多路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11,光分束器1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通过光纤延时线16与光解复用器1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17的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连接,将分开的多路数据分组信号传递到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光分束器14用于将数据信号与数据分组头控制信号分离。控制单元1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进行数据的冲突解决、数据交换和选路寻址。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的输出端与光复用器13输入端相连,光复用器13的输出端与边缘路由器1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并将接收的数据分组传送到网络接入用户端。
参照图2,用户数据分组信息,表示成如下形式:格式起始标识符、地址码、优先级、业务类型、用户数据可变长度、保护带/数据起始标识符、业务数据粒度、校验信息。格式起始标识符作为新数据段开始的标签,地址码代表数据所要达到的目的地,优先级代表了数据的重要级别,业务类型指明数据属于网络中的不同种类业务,业务数据粒度代表了数据粒度的大小、粗细,用户数据可变长度指示了用户数据的大小、包长,保护带/数据起始标识符既起到分隔头信息与数据信息的作用,又代表了数据信息的开始,用户数据是网络接入用户所提供/需要的数据,校验信息对整体数据进行保护,检测数据。
参照图3,第1个节点控制单元11、第二个节点控制单元211、第三个节点控制单元311、……或N个节点控制单元采用控制单元实现,该控制单元由光电转换器B1、头识别单元B2、核心控制算法单元B3组成,光电转换器B1的输入端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光电转换器B1的输出端与头识别单元B2的输入端连接,头识别单元B2的输出端与核心控制算法单元B3的输入端连接,头识别单元B2将详细的用户数据分组头信息传送到核心控制算法单元B3,通过算法处理对相应的用户数据进行调度,核心控制算法单元B3的输出端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实施例2
参照图4,
以三级节点网状网为例,定义每级节点处于对等地位。每级节点拥有N个网络接入用户端,以此类推,可以进行多级节点扩展。定义从节点发出的信号为上路信号,节点接收的信号为下路信号。
节点所带的N个网络接入用户产生的用户数据流通过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与节点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连接,同样,N个外部节点的网络接入用户端产生的数据通过DWDM技术与此节点相连。
网络接入用户通过控制信道,定时将用户数据信息,如用户状态、用户请求、用户反馈等等传送到相连节点,此节点同样定时将所拥有的接入用户数据信息、节点状态信息与邻近节点共享。邻近节点将这些信息存储在自己控制单元的存储单元当中。
当网络接入用户端有数据产生时,先在边缘路由器(ER)处组装成光分组,数据分组头中带有用户信息,包括起始标识符、地址码、优先级、业务类型、业务数据粒度、用户数据可变长度、保护带/数据起始标识符、用户数据、校验信息等等信息。
分组数据先在网络接入用户端相连节点中进行内部交换处理,控制单元根据数据分组头信息进行寻址,为数据、业务分配或寻找相应目的节点单元,若无满足需要的目的节点单元,则将分组数据转发到邻近节点。
邻近每个节点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均衡,根据数据分组头信息寻找满足条件的合适邻近节点,并将分组数据转发到相应邻近节点,获得用户数据的节点再根据数据分组头信息分配合适的数据接收端口。
第n级节点与其它级节点结构相同,由控制单元n11、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n12,光复用器n13,光分束器n14,边缘路由器n15,光纤延时线n16,光解复用器n17组成。接入用户的数据经过边缘路由器n15的发送端与光复用器n13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多路光信号采用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复用进光纤,光复用器n13的输出端经过光纤与光分束器n14连接,光分束器n14的一个输出端与光解复用器n1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n17的输出端将分开的含有数据分组头的多路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n11,光分束器n1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通过光纤延时线n16与光解复用器n1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n17的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n12连接,将分开的多路数据分组信号传递到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n12。光分束器n14用于将数据信号与数据分组头控制信号分离。控制单元n1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n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n12进行数据的冲突解决、数据交换和选路寻址。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n12的输出端与光复用器n13输入端相连,光复用器n13的输出端与边缘路由器n1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并将接收的数据分组传送到网络接入用户端。

Claims (3)

1.一种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接入用户端(U),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表示网络中接入用户端的总数,其中,节点由控制单元11、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光复用器13,光分束器14,边缘路由器15,光纤延时线16,光解复用器17组成;接入用户的数据经过边缘路由器15的发送端与光复用器13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多路光信号采用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复用进光纤,光复用器13的输出端经过光纤与光分束器14连接,光分束器14的一个输出端与光解复用器1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17的输出端将分开的含有数据分组头的多路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11,光分束器1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通过光纤延时线16与光解复用器1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17的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连接,将分开的多路数据分组信号传递到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光分束器14用于将数据信号与数据分组头控制信号分离;控制单元1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进行数据的冲突解决、数据交换和选路寻址;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12的输出端与光复用器13输入端相连,光复用器13的输出端与边缘路由器1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并将接收的数据分组传送到网络接入用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户数据分组信息,表示成如下形式:格式起始标识符、地址码、优先级、业务类型、用户数据可变长度、保护带/数据起始标识符、业务数据粒度、校验信息;格式起始标识符作为新数据段开始的标签,地址码代表数据所要达到的目的地,优先级代表了数据的重要级别,业务类型指明数据属于网络中的不同种类业务,业务数据粒度代表了数据粒度的大小、粗细,用户数据可变长度指示了用户数据的大小、包长,保护带/数据起始标识符既起到分隔头信息与数据信息的作用,又代表了数据信息的开始,用户数据是网络接入用户所提供/需要的数据,校验信息对整体数据进行保护,检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节点控制单元11采用控制单元实现,该控制单元由光电转换器B1、头识别单元B2、核心控制算法单元B3组成,光电转换器B1的输入端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光电转换器B1的输出端与头识别单元B2的输入端连接,头识别单元B2的输出端与核心控制算法单元B3的输入端连接,头识别单元B2将详细的用户数据分组头信息传送到核心控制算法单元B3,通过算法处理对相应的用户数据进行调度,核心控制算法单元B3的输出端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CN2011205216076U 2011-12-13 2011-12-13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85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16076U CN202385242U (zh) 2011-12-13 2011-12-13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16076U CN202385242U (zh) 2011-12-13 2011-12-13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85242U true CN202385242U (zh) 2012-08-15

Family

ID=4663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2160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85242U (zh) 2011-12-13 2011-12-13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8524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567A (zh) * 2011-12-13 2012-04-25 东南大学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系统
CN103118304A (zh) * 2013-01-25 2013-05-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clos交叉矩阵算法的机械式光纤配线系统
CN104144017A (zh) * 2014-07-18 2014-11-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波长通道的光分组信号产生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567A (zh) * 2011-12-13 2012-04-25 东南大学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系统
CN102427567B (zh) * 2011-12-13 2013-12-25 东南大学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系统
CN103118304A (zh) * 2013-01-25 2013-05-2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clos交叉矩阵算法的机械式光纤配线系统
CN103118304B (zh) * 2013-01-25 2018-01-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clos交叉矩阵算法的机械式光纤配线系统
CN104144017A (zh) * 2014-07-18 2014-11-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波长通道的光分组信号产生方法
CN104144017B (zh) * 2014-07-18 2016-06-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波长通道的光分组信号产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5165C (zh) 波分复用光突发交换网络中成帧和格式化的方法
US6542511B1 (en) Programmable transport and network architecture
CN1806466B (zh) 在基于wdm的光子突发交换网络中连网的多个高速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方法和系统
CN1183720C (zh) 光通信网络、在其中使用的节点以及操作该节点的方法
Kabacinski Nonblocking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switching fabrics
US7773608B2 (en) Port-to-port, non-blocking, scalable optical router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routing optical traffic
CN1226848C (zh) 千兆比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其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US8027586B2 (e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and optical line terminating apparatus
CN104104616B (zh) 数据调度和交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420309C (zh) 利用电缓冲器的大容量光路由器
EP3036869A1 (en) Reconfigurable and variable-rate shared multi-transponder architecture for flexible ethernet-based optical networks
WO2010020130A1 (zh) 包分插复用设备及包分插复用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
Iizuka et al. A scheduling algorithm minimizing voids generated by arriving bursts in optical burst switched WDM network
CN102427567B (zh)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系统
CN202385242U (zh)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装置
CN100561980C (zh) 支持突发数据包和ip分组的交换方法及节点结构
KR100467321B1 (ko) 광 버스트 스위칭 망에서의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헤더 패킷 데이터 자료구조
CN102299866B (zh) 基于光时分复用技术的光包交换方法及节点汇聚装置
Pattavina Multi-wavelength switching in IP optical nodes adopting different buffering strategies
CN105765927A (zh) 数据交换装置以及系统
WO2008157645A2 (en) Maintaining correlated virtual data streams through a network
Xu et al. Dual-fiber-link OBS for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modelling,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N1791097B (zh) 在基于wdm的obs环网中应用的接收端口指示帧控制方法
Lin et al. CORNet: A scalable and bandwidth-efficient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ring architecture for metro area networks
Chi et al. Parallel link server architecture: a novel contention avoidance mechanism in OB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225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