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80547U - 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80547U CN202380547U CN2011205578503U CN201120557850U CN202380547U CN 202380547 U CN202380547 U CN 202380547U CN 2011205578503 U CN2011205578503 U CN 2011205578503U CN 201120557850 U CN201120557850 U CN 201120557850U CN 202380547 U CN202380547 U CN 2023805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magnetic valve
- hole
- inlet pipe
- water
- closeou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座便器冲水装置体积较大且用水量大的问题。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包括一控制单元、一与外供水管道相连通的进水管、及至少两分别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冲水单元;所述每一冲水单元包括一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且具有一出水口的出水管、一设于所述出水管中的封堵机构、及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且设于出水管一侧的电控机构;所述电控机构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能将所述封堵机构移动的封设于出水管的出水口处。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不仅冲水方便快捷,且能将座体内壁清洗的更加干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座便器冲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座便器已经是一种较为普及的卫生洁具产品;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公共场所、家庭卫生间内的座便器基本上都与水箱相连,通过水箱内的存水对大小便进行冲刷;不管水箱与座便器一体还是水箱与座便器分开,总体积都比较大,占据了过多的卫生间的空间;而且所述水箱容易造成漏水损坏、管道阻塞、水箱底部沉积污染、及维修频繁等问题。另外就生产厂家而言,上述带水箱的座便器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而且如今水资源日渐匮乏,节约用水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上述带水箱的座便器由于水箱里有存水,因此不管冲干净与否都冲出同样多的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所述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能节约用水;而且冲水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包括一控制单元、一与外供水管道相连通的进水管、及至少两分别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冲水单元;所述每一冲水单元包括一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且具有一出水口的出水管、一设于所述出水管中的封堵机构、及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且设于出水管一侧的电控机构;所述电控机构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能将所述封堵机构移动的封设于出水管的出水口处。
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及至少两分别与进水管相连通的冲水单元;在实际应用时,可设置两个与进水管相连通的冲水单元;其中一个冲水单元通过一第一连接管与座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水口设于座体内腔的一侧,设定此冲水单元为第一冲水单元;另外一个冲水单元通过一第二连接管与座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水口设于座体的底端处,设定此冲水单元为第二冲水单元。在实际应用时,可外设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也可设置一发送单元及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为一遥控器,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可通过红外线信号传递完成发送和接收的功能。
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冲水单元及第二冲水单元的封堵机构均封设于相对应的出水管的出水口处;在需冲水时,使用者按下所述控制按钮;或者按下遥控器上相对应的控制键,发送信号至相对应的接收单元,接收单元收到后传送信号给控制单元;此时所述控制单元则启动预设的程序,控制第一冲水单元的电控机构启动,所述封堵机构在水流的冲击下不再封设于第一冲水单元的出水管的出水口处;水流经由第一冲水单元的出水口及第一连接管,再由座体的一侧流入座体的内腔内以冲洗座体的内壁。经过一段时间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冲水单元的电控机构关闭,所述封堵机构在电控机构的作用下朝里移动以封设于第一冲水单元的出水管的出水口处。与此同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冲水单元的电控机构开启,所述封堵机构在水流的冲击下不再封设于第二冲水单元的出水口处;水流经由第二冲水单元的出水口及第二连接管流出至座体内,并且利用虹吸原理,将第一冲水单元流出的水一起排出。经过一段时间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冲水单元的电控机构关闭,所述封堵机构朝里移动以封设于第二冲水单元的出水管的出水口处;整个冲水过程结束。因此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能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自动冲水,且冲水方便快捷,能将座体内壁清洗的更加干净。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中,所述电控机构包括一设于进水管一侧的电磁阀底座、及一固设于电磁阀底座上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底座的远电磁阀端设于进水管中;所述电磁阀底座、进水管的内壁及封堵机构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当电磁阀关闭时,所述容置空间与进水管相连通且不与外界相连通,进水管中的水流入容置空间中直至进水管中的水压与容置空间中的水压相同;当电磁阀启动时,所述容置空间分别与进水管及外界相连通,容置空间内的水流出,且流出所述容置空间的水的流量大于流入所述容置空间的水的流量。
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封堵机构封设于出水管的出水口处;所述容置空间与进水管相连通且不与外界相连通,进水管中的水流入容置空间内,由于所述容置空间不与外界相连通,因此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水压与进水管中的水压一样;此时所述封堵机构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不会被进水管的流水冲开;因此水流不会从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当电磁阀启动后,所述容置空间与外界相连通,此时容置空间内的水会流出所述容置空间,且单位时间内流出所述容置空间的水的体积要大于流入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水的体积;因此所述进水管中的水压大于容置空间的水压,所述进水管的水流将所述封堵机构冲开,所述封堵机构不再封设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处;水由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中,所述电磁阀底座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电磁阀底座近电磁阀端且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收容空间、及一分别与外界和收容空间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电磁阀具有一轴向延伸且能移动的封设于所述通孔上的动铁芯;当电磁阀关闭时,所述动铁芯封设于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与进水管相连通、且不与外界相连通;当电磁阀开启时,所述动铁芯往外移动以不再封设于所述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分别与进水管、和外界相连通。
所述电磁阀内设有弹簧,所述动铁芯设于所述弹簧的近电磁阀底座端。所述电磁阀底座上设有一连通所述收容空间及容置空间的连通孔。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弹簧也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动铁芯封设于所述通孔处;所述电磁阀的近进水管端端面封设于所述收容空间上,因此所述收容空间不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中均存留有水;由于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的水压与进水管中的水压是一样的,因此所述封堵机构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并不会被进水管的水流冲开;水流不会从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在冲水时,所述电磁阀启动,所述弹簧压缩,所述动铁芯往回缩,此时所述动铁芯不再封设于所述通孔处;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中的水通过所述通孔流出,此时所述进水管中的水压大于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的水压,所述进水管的水流将所述封堵机构冲开,所述封堵机构不再封设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处;水由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中,所述冲水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连接至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处。
在冲水时,所述水流部分经由进水管、容置空间、连通孔、收容空间、通孔及第三连接管后,流入出水管中,如此能节约水源。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中,所述封堵机构包括一具有弹性且设于出水管中的封堵件、及一卡位件;所述封堵件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封堵件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卡位件固设于第一贯穿孔中;所述卡位件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卡位件的第二贯穿孔;所述卡位件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两环状、且分别与封堵件的两端相抵顶的限位部。
所述水通过所述第二贯穿孔流入容置空间中;由于所述封堵件是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的,如此在封堵件封设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处时可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当卡位件受到进水管中的水流冲击时,带动封堵件发生弹性形变,不再封设于出水管的出水口中;当封堵件两端受到的力平衡时,所述封堵件依靠其自身的弹力恢复至自然状态,即封设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中。所述卡位件是由弹性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如此则可保证第二贯穿孔的内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化;能有效防止由于第二贯穿孔的内径增大,导致单位时间内流入容置空间的水的体积大于流出容置空间的水的体积,防止在冲水时所述进水管的水流无法将封堵件冲开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中,所述封堵机构还包括一设于第二贯穿孔中的调压件、及一套设于调压件上且呈管状的密封件,所述调压件的远电控机构端与第二贯穿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环形的分流通道;所述密封件套设于调压件的近电控机构端;所述密封件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内壁上,所述密封件的内周面与所述调压件的外周面相互间隔。
所述密封件固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内壁上。在冲水时,所述电磁阀的动铁芯不再封设于所述通孔上;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内的水通过所述通孔及第三连接管流入出水管中,由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分流通道的水的体积小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通孔的水的体积;因此所述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的水压要小于进水管的水压,所述封堵件在进水管的水流的冲击下不再封设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处,所述水由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当电磁阀关闭后,所述电磁阀的动铁芯封设于所述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中的水不能再通过所述通孔流出;所述进水管中的水流经由分流通道、第二贯穿孔流入容置空间中,再流入收容空间中,直至所述容置空间及收容空间中的水压与所述进水管中的水压相同;此时所述封堵件两端的受力平衡,所述封堵件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其自然状态,所述封堵件封设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上;所述进水管的水不能通过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中,所述冲水单元还包括一套设于封堵件的远电磁阀端且固设于出水管中的卡固件;所述封堵件向外延伸形成一环状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夹设于电磁阀底座及卡固件之间。
所述封堵件通过所述固定部进行固定以确定其初始位置。所述卡固件可对所述封堵件的位置进一步的确定,使得其固定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中,所述电控机构包括一具有一动铁芯的电磁阀,所述动铁芯能移动的抵顶于所述封堵机构的近电磁阀端;所述封堵机构包括一设于出水管中的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的远电磁阀端在动铁芯的作用下能移动的封设于出水管的出水口处。
所述动铁芯能移动与所述封堵件相抵顶;在实际应用时,可将封堵件的近电磁阀端用弹性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能有效防止在电磁阀与封堵件相互抵顶时,所述封堵件发生弹性形变,而电磁阀无法将封堵件移动;封堵件的远电磁阀端则用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则可在封堵件封设于出水管的出水口处时,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所述电磁阀内设有弹簧,所述动铁芯设于所述弹簧的近进水管端。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弹簧也在初始状态,所述动铁芯抵顶于所述封堵件的近电磁阀端;在冲水时,所述电磁阀启动,所述弹簧压缩,所述动铁芯往回缩,此时所述动铁芯不再抵顶于所述封堵件的近电磁阀端。所述封堵件则在进水管的水流的作用下向着电磁阀运动,水从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中,所述封堵机构还包括一卡位件及一调压件;所述封堵件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封堵件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卡位件固设于第一贯穿孔中;所述卡位件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卡位件的第二贯穿孔,所述调压件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中,所述调压件的远电控机构端与第二贯穿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环形的分流通道;所述动铁芯能移动的抵顶于所述卡位件及调压件的近电磁阀端。
所述电磁阀的动铁芯能移动的与所述卡位件及调压件的近电磁阀端相抵顶。所述卡位件由弹性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从而所述电磁阀的动铁芯能抵顶于所述卡位件上,且所述卡位件能更好的带动封堵件移动;所述封堵件由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则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通过设置所述调压件,能防止水压过大,电磁阀的动铁芯无法将封堵机构抵住而造成漏水的现象。设置调压件,当冲水时,所述水一小部分流经分流通道,其余部分由出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由此能达到调压的效果。流经分流通道的水越多,则减压效果越明显;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的水压情况,适当做调整。
在上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中,所述封堵机构还一套设于调压件上且呈管状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于调压件的近电磁阀端,所述密封件的内周面与所述调压件的外周面相互间隔,所述密封件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内壁上。
所述密封件固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内壁上。所述调压件由弹性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防止其在水流的冲击下发生弹性形变影响分压效果;而密封件则由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当冲水时,所述调压件在水流的冲击下向着电磁阀运动;水流部分经由分流通道及第二贯穿孔流出以达到分压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及两分别与进水管相连通的冲水单元;所述电控机构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能将所述封堵机构移动的封设于出水管的出水口处;从而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不仅冲水方便快捷,且能将座体内壁清洗的更加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另一角度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进水管;10、出水管;20、封堵机构;21、封堵件;211、固定部;22、卡位件;221、第二贯穿孔;222、限位部;23、调压件;231、定位部;24、密封件;25、分流通道;40、电控机构;41、电磁阀底座;411、收容空间;412、第三贯穿孔;42、电磁阀;421、动铁芯;422、弹簧;50、卡固件;60、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图中未示)、一与外供水管道相连通的进水管1、至少两分别与所述进水管1相连通的冲水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冲水单元为两个。其中一个冲水单元通过一第一连接管与座便器的座体(图中未示)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图中未示)的出水口设于座体内腔的一侧,设定此冲水单元为第一冲水单元;另外一个冲水单元通过一第二连接管(图中未示)与座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水口设于座体的底端处,设定此冲水单元为第二冲水单元。在实际应用时,可外设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图中未示);也可设置一发送单元(图中未示)及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接收单元(图中未示),所述发送单元可为一遥控器,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通过红外线信号传递完成发送和接收的功能。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冲水单元包括一与所述进水管1相连通且具有一出水口的出水管10、设于所述出水管10中的一封堵机构20、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且设于出水管10一侧的电控机构40、一第三连接管(图中未示)、和一固设于出水管10中的卡固件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1及出水管10均为三通管。所述进水管1的主管道与外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的两支管道分别与第一冲水单元的出水管10、及第二冲水单元的出水管10相连通。所述出水管10的主管道用于出水,所述出水管10的其中一支管道与进水管1相连通,所述封堵机构20设于所述出水管10的另一支管道中。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封堵机构20包括一设于出水管10中且具有弹性的封堵件21、一卡位件22、一轴向延伸的调压件23、及一套设于调压件23上且呈管状的密封件24。所述封堵件21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封堵件21的第一贯穿孔(图中未示)。所述封堵件21向外延伸形成一环状的固定部211。所述封堵件21是由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则能在一定范围能发生弹性形变以封设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卡位件22设于第一贯穿孔中且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卡位件22的第二贯穿孔221。所述卡位件22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环状的限位部222。所述限位部222分别与所述封堵件21的两端相互抵靠。通过设置限位部222,所述封堵件21能随着卡位件22的移动而移动,达到将出水管10的出水口封堵的效果。所述卡位件22由弹性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从而不容易发生变形且能更好的带动所述封堵件21移动。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调压件23设于卡位件22的第二贯穿孔221中。设置调压件23,当冲水时,水一小部分流经分流通道25,其余部分由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由此能达到调压的效果。流经分流通道25的水流越多,则减压效果越明显;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的水压情况,适当做调整。所述密封件24固设于所述调压件23上。所述调压件23由弹性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防止其在水流的冲击下发生弹性形变而影响分压效果;而密封件24则由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所述调压件23向外延伸形成有一环状的定位部231。所述调压件23的远电控机构40端与卡位件22的第二贯穿孔221的内壁相互间隔且形成一分流通道25。所述密封件24套设于调压件23的近电控机构40端。所述密封件24的内周面与所述调压件23的外周面相互间隔;所述密封件24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221的内壁上。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电控机构40包括一设于进水管1外侧的电磁阀底座41、及一固设于所述电磁阀底座41上的电磁阀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42为脉冲式电磁阀42。所述电磁阀42具有一轴向延伸的动铁芯421。所述电磁阀42内设有弹簧422,所述动铁芯421设于所述弹簧422的近电磁阀底座41端。所述电磁阀底座41的远电磁阀42端设于进水管1中。所述电磁阀底座41、进水管1的内壁、及封堵机构20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60;当电磁阀42关闭时,所述容置空间60与进水管1相连通、且不与外界相连通,当电磁阀42启动时,所述容置空间60分别与进水管1、及外界相连通。所述电磁阀底座41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电磁阀底座41近电磁阀42端且与容置空间60相连通的收容空间411、一分别与外界和收容空间411相连通的通孔(图中未示)、及一连通所述收容空间411及容置空间60的连通孔(图中未示)。所述电磁阀42的近进水管1端端面封设于所述收容空间411上。所述动铁芯421能移动的设于收容空间411中且封设于所述通孔上。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通孔相连通、且连接至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在冲水时,水部分经由进水管1、容置空间60、连通孔、收容空间411、通孔及第三连接管后,流入出水管10中,如此能节约水源。所述卡固件50套设于封堵件21的远电磁阀42端。所述固定部211夹设于电磁阀底座41及卡固件50之间。所述封堵件21通过所述固定部211以确定其初始位置,所述卡固件50可对所述封堵件21的位置进一步的确定,使得其固定效果更好。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冲水单元及第二冲水单元的封堵机构20的封堵件21均封设于相对应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分别封设于所述电磁阀底座41的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间60及收容空间411与进水管1相连通且不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容置空间60及收容空间411中均存留有水;此时所述容置空间60内的水压与进水管1中的水压一样,因此所述封堵机构20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所述封堵件21封设于相对应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并不会被进水管1的水流冲开;水不会从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所述电磁阀42的弹簧422也处于初始状态。所述调压件23的定位部231与所述密封件24相互间隔;所述密封件24位于所述定位部231及电磁阀42之间。当使用者需冲水时,使用者按下所述控制按钮;或者按下遥控器上相对应的控制键,发送信号至相对应的接收单元,接收单元接收信号后传送信号给控制单元。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此时所述控制单元启动预设的程序,控制第一冲水单元的电磁阀42开启;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向外移动,所述电磁阀42的弹簧422被压缩。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不再封设于所述电磁阀底座41的通孔上。所述收容空间411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相连通,容置空间60及收容空间411中的水通过所述通孔及第三连接管流入出水管10中,由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分流通道25的水的体积小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通孔的水的体积;因此此时所述进水管1中的水压大于容置空间60及收容空间411的水压。所述调压件23在水流的冲击下向着电磁阀42移动,直至所述调压件23的定位部231抵顶于所述密封件24的远电磁阀42端;设置所述定位部231,能有效防止所述调压件23与密封件24相分离。部分水依次经由分流通道25、第二贯穿孔221、容置空间60、连通孔、收容空间411、通孔及第三连接管后,流入第一冲水单元的出水管10中以达到分压的效果。通过设置所述调压件23,能防止水压过大,电磁阀42无法将封堵机构20抵住而造成漏水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此时进水管1中的水压大于容置空间60及收容空间411的水压,所述卡位件22在水流的冲击下向着电磁阀42移动,所述封堵件21在卡位件22的带动下向着电磁阀42移动。由于所述封堵件21是弹性材料制成的;因此在封堵件21受到进水管1中的水流冲击时,所述封堵件21发生弹性形变,不再封设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水流通过所述出水口由座体的一侧流入座体的内腔内以冲洗座体的内壁。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经过控制单元预设的一段时间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冲水单元的电磁阀42关闭,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朝里移动以封设于所述通孔上,所述电磁阀42的弹簧422恢复原始状态。所述容置空间60及收容空间411中的水不能再通过所述通孔流出;所述进水管1中的水流继续经由分流通道25及第二贯穿孔221流入容置空间60中,再流入收容空间411中,直至所述容置空间60及收容空间411中的水压与所述进水管1中的水压相同;此时所述封堵件21两端的受力平衡,所述封堵件21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其自然状态,所述封堵件21封设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上;所述进水管1的水不能通过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与此同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冲水单元的电磁阀42开启,工作原理与第一冲水单元的工作原理一样,水由第二冲水单元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至座体内;利用虹吸原理,将第一冲水单元流出的水一起排出。经过控制单元预设的一段时间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冲水单元的电磁阀42关闭,工作原理与第一冲水单元的工作原理一样,所述第二冲水单元的电磁阀42的铁芯封设于所述电磁阀底座41的通孔处;所述封堵件21封设于第二冲水单元的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水不再流出,整个冲水过程结束。因此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能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自动冲水、能将座体内壁清洗的更加干净;使用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座便器无需使用水箱,使得整个座便器的体积减小;且冲水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耗电力低。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磁阀底座41未设有收容空间411、通孔及连通孔。所述电磁阀底座41上设有一贯穿所述电磁阀底座41的第三贯穿孔412,所述第三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三贯穿孔412及出水管10的出水口。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能移动的伸入容置空间60中、且能移动的抵顶于卡位件22、调压件23及密封件24的近电磁阀42端。所述动铁芯421封设于所述封堵机构20上上,使得水不再从调压件23及密封件24之间的间隙流出来,防止发生漏水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原理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抵顶于所述卡位件22、调压件23及密封件24的近电磁阀42端,所述封堵件21封设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当电磁阀42启动时,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朝外移动,不再抵顶于所述卡位件22、调压件23及密封件24的近电磁阀42端;所述卡位件22在进水管1的水流的冲击下朝向电磁阀42移动,所述封堵件21在卡位件22的带动下朝向电磁阀42移动,因此所述封堵件21不再封设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水流由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部分水则依次经由分流通道25、第二贯穿孔221、第三贯穿孔412及第三连接管后,流入第一冲水单元的出水管10中以达到分压的效果。当电磁阀42关闭时,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在弹簧422的作用下朝里移动,所述卡位件22、调压件23及密封件24在动铁芯421的带动下背向电磁阀42移动,所述封堵件21在卡位件22的带动下背向电磁阀42移动直至封设于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水流不再由出水管10的出水口流出。此时,所述动铁芯421的近进水管1端端面封设于所述调压件23及密封件24,因此可以防止水从调压件23和密封件24的间隙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二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冲水单元不包括卡位件22,所述调压件23及密封件24设于封堵件21的第一贯穿孔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抵顶于封堵件21、调压件23和密封件24的近电磁阀42端。在实际应用时,可将封堵件21的近电磁阀42端用弹性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能有效防止在电磁阀42与封堵件21相互抵顶时,所述封堵件21发生弹性形变,而电磁阀42无法带动封堵件21移动;封堵件21的远电磁阀42端则用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则可在封堵件21封设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时,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结构与所述第二种实施例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冲水单元不包括卡位件22、调压件23及密封件24,所述封堵件21未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电磁阀42的动铁芯421抵顶于封堵件21的近电磁阀42端。在实际应用时,可将封堵件21的近电磁阀42端用弹性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能有效防止在电磁阀42与封堵件21相互抵顶时,所述封堵件21发生弹性形变,而电磁阀42无法将封堵件21移动;封堵件21的远电磁阀42端则用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如此则可在封堵件21封设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时,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综上所述,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及两分别与进水管1相连通的冲水单元;所述电控机构40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能将所述封堵机构20移动的封设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从而本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不仅冲水方便快捷,且能将座体内壁清洗的更加干净。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一与外供水管道相连通的进水管(1)、及至少两分别与所述进水管(1)相连通的冲水单元;所述每一冲水单元包括一与所述进水管(1)相连通且具有一出水口的出水管(10)、一设于所述出水管(10)中的封堵机构(20)、及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且设于出水管(10)一侧的电控机构(40);所述电控机构(40)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能将所述封堵机构(20)移动的封设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40)包括一设于进水管(1)一侧的电磁阀底座(41)、及一固设于电磁阀底座(41)上的电磁阀(42),所述电磁阀底座(41)的远电磁阀(42)端设于进水管(1)中;所述电磁阀底座(41)、进水管(1)的内壁及封堵机构(20)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60);当电磁阀(42)关闭时,所述容置空间(60)与进水管(1)相连通且不与外界相连通,进水管(1)中的水流入容置空间(60)中直至进水管(1)中的水压与容置空间(60)中的水压相同;当电磁阀(42)启动时,所述容置空间(60)分别与进水管(1)及外界相连通,容置空间(60)内的水流出,且流出所述容置空间(60)的水的流量大于流入所述容置空间(60)的水的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底座(41)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电磁阀底座(41)近电磁阀(42)端且与容置空间(60)相连通的收容空间(411)、及一分别与外界和收容空间(411)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电磁阀(42)具有一轴向延伸且能移动的封设于所述通孔上的动铁芯(421);当电磁阀(42)关闭时,所述动铁芯(421)封设于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间(60)及收容空间(411)与进水管(1)相连通、且不与外界相连通;当电磁阀(42)开启时,所述动铁芯(421)往外移动以不再封设于所述通孔上,所述容置空间(60)及收容空间(411)分别与进水管(1)、和外界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单元还包括一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连接至所述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20)包括一具有弹性且设于出水管(10)中的封堵件(21)、及一卡位件(22);所述封堵件(21)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封堵件(21)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卡位件(22)固设于第一贯穿孔中;所述卡位件(22)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卡位件(22)的第二贯穿孔(221);所述卡位件(22)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两环状、且分别与封堵件(21)的两端相抵顶的限位部(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20)还包括一设于第二贯穿孔(221)中的调压件(23)、及一套设于调压件(23)上且呈管状的密封件(24),所述调压件(23)的远电控机构(40)端与第二贯穿孔(22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环形的分流通道(25);所述密封件(24)套设于调压件(23)的近电控机构(40)端;所述密封件(24)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221)的内壁上,所述密封件(24)的内周面与所述调压件(23)的外周面相互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单元还包括一套设于封堵件(21)的远电磁阀(42)端且固设于出水管(10)中的卡固件(50);所述封堵件(21)向外延伸形成一环状的固定部(211),所述固定部(211)夹设于电磁阀底座(41)及卡固件(5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机构(40)包括一具有一动铁芯(421)的电磁阀(42),所述动铁芯(421)能移动的抵顶于所述封堵机构(20)的近电磁阀(42)端;所述封堵机构(20)包括一设于出水管(10)中的封堵件(21),所述封堵件(21)的远电磁阀(42)端在动铁芯(421)的作用下能移动的封设于出水管(10)的出水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20)还包括一卡位件(22)及一调压件(23);所述封堵件(21)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封堵件(21)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卡位件(22)固设于第一贯穿孔中;所述卡位件(22)设有一轴向贯穿所述卡位件(22)的第二贯穿孔(221),所述调压件(23)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221)中,所述调压件(23)的远电控机构(40)端与第二贯穿孔(22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环形的分流通道(25);所述动铁芯(421)能移动的抵顶于所述卡位件(22)及调压件(23)的近电磁阀(42)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20)还一套设于调压件(23)上且呈管状的密封件(24);所述密封件(24)套设于调压件(23)的近电磁阀(42)端,所述密封件(24)的内周面与所述调压件(23)的外周面相互间隔,所述密封件(24)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第二贯穿孔(221)的内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578503U CN202380547U (zh) | 2011-12-28 | 2011-12-28 | 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578503U CN202380547U (zh) | 2011-12-28 | 2011-12-28 | 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80547U true CN202380547U (zh) | 2012-08-15 |
Family
ID=46629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557850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80547U (zh) | 2011-12-28 | 2011-12-28 | 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805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8194A (zh) * | 2011-12-28 | 2012-06-27 | 浙江万洁智能卫浴有限公司 | 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
-
2011
- 2011-12-28 CN CN2011205578503U patent/CN2023805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8194A (zh) * | 2011-12-28 | 2012-06-27 | 浙江万洁智能卫浴有限公司 | 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61878B (zh) | 一种节水增效冲水装置 | |
KR20120122520A (ko) | 변기의 무전원 물내림 장치 | |
CN102518194B (zh) | 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 |
CN102660987B (zh) | 一种卫浴洁具的感应冲水装置 | |
CN104988973A (zh) | 节水马桶 | |
CN202658688U (zh) | 卫浴洁具的感应冲水装置 | |
CN202380547U (zh) | 智能座便器自动冲水装置 | |
CN103953105B (zh) | 一种座便器冲水装置 | |
CN203640031U (zh) | 扇形折叠不溅水节能马桶 | |
CN202124909U (zh) | 柱塞三通阀蓄水冲刷装置 | |
CN103556690B (zh) | 一种无水箱的马桶冲水装置 | |
CN102767214A (zh) | 隐藏式多功能洁具 | |
CN202380546U (zh) | 智能座便器 | |
CN200999373Y (zh) | 一种节水箱式便池冲洗装置 | |
CN210066937U (zh) | 一种水箱隐藏在座便下的气动控制马桶 | |
CN108316425A (zh) | 冲水阀、冲水机构及马桶 | |
CN202064410U (zh) | 隐藏式多功能洁具 | |
CN203475568U (zh) | 一种筒式阀门双节水坐便盆 | |
CN203420336U (zh) | 家用直冲式活塞坐便器 | |
CN201148649Y (zh) | 家用节水装置 | |
CN207499089U (zh) | 马桶及其辅冲弹簧储压箱直冲冲水结构 | |
CN101967848B (zh) | 节水坐便器 | |
CN215926208U (zh) | 分体式节水马桶 | |
CN104481008B (zh) | 一种家庭集成节水装置 | |
CN102966155B (zh) | 一种旋转弯管式节水马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