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69867U -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69867U
CN202369867U CN2011204202339U CN201120420233U CN202369867U CN 202369867 U CN202369867 U CN 202369867U CN 2011204202339 U CN2011204202339 U CN 2011204202339U CN 201120420233 U CN201120420233 U CN 201120420233U CN 202369867 U CN202369867 U CN 202369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bending resistance
spacing device
binding beam
b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202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学军
雷晓燕
孔祥斐
曾向荣
刘伟宁
任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REATE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REATE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REATE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REATE ENVIRONM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202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69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69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698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由抗弯联梁和夹持组件构成,抗弯联梁位于同一线路的两根钢轨下方,在钢轨纵向位于相邻扣件之间,夹持组件在钢轨轨腰或轨底部位分别将两根钢轨夹持固定,夹持组件至少部分固定设置在抗弯联梁上。本实用新型在提高钢轨横向刚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抵消外界扰力作用于钢轨轨头时相对轨底所产生的弯距,可以有效控制钢轨工作过程中的摆振,其防止钢轨过快磨损的优势突出,效果明显。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列车行车时的舒适性,实现良好的降噪性能,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轨道空间利用率高,减振降噪性能优越,经济实用,适用性强等诸多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涉及一种轨道附件,具体为一种限定钢轨间距并且可以限制钢轨偏转摆振的定距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轨道交通不断高速化的发展趋势下,对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要求日益提高。为了解决了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扰民问题,各种高弹性垫板及高弹性扣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减振措施的运用,显著降低了钢轨的垂向刚度,取得了较好的减振效果,但是由于也同时降低了钢轨的横向刚度,因此钢轨的横向振动加大,导致车辆经过时轮轨间横向滑移增大,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降低,钢轨磨损加剧,甚至还出现了波磨现象。特别是钢轨的横向位移增大,使轨道车辆脱轨的可能性相对提高,对行车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保证行车安全,防止钢轨间距变化过大,应当限制钢轨的横向振动位移。现有的技术中,有一种定距托架,其包括在并行的两根钢轨轨下设置的连杆,连杆两端设置卡口,卡口分别锁紧固定在钢轨的轨底(轨翼)处。但由于钢轨有一定的高度,轮轨相互作用产生的横向力作用于钢轨的轨头,相对轨底会产生较大的弯距,而现有的定距连杆基本出于抗拉设计,较少考虑弯矩,所以现有定距连杆抗拉强、抗弯弱,因此这种定距连杆可以保证轨底的轨距,但不能限制轨头由于弯矩产生的振动位移。因此钢轨还是会产生摆振,不能抑制钢轨的磨损及波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无法应对钢轨工作时轨头部受力后相对轨底处产生的弯距,所以无法控制钢轨的偏转摆振现象,因而防钢轨磨损的性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市场急需一种能够彻底解决上述问题的新产品。 
除此之外,高弹性扣件的应用使钢轨产生了较大的垂向和横向位移以及噪声,影响了列车的舒适性,为了在不改变扣件弹性的前提下降低钢轨振动振幅,最好的办法是增大钢轨扣件隔振系统的参振质量,但至今的大多数扣件系统都没有太多空间和挂接部位用于增加质量。因此市场急需一种能够增加钢轨扣件隔振系统参振质量的方法和装置,而且这种方法和装置应该能够适用于多数常见的扣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保证钢轨间距和限制钢轨横向振动位移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加钢轨的偏转刚度,从而抑制钢轨偏转摆振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特别是利用这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可以方便地附加质量,大幅增加扣件隔振系统参振质量,从而实现在不改变扣件弹性的前提下降低钢轨扣件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钢轨振动振幅,提高 钢轨扣件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其由抗弯联梁和夹持组件构成,抗弯联梁位于同一线路的两根钢轨下方,在钢轨纵向位于相邻扣件之间,夹持组件在钢轨轨腰或轨底部位分别将两根钢轨夹持固定,夹持组件至少部分固定设置在抗弯联梁上。 
所述抗弯联梁可以采用金属板材、金属棒材、H型钢或工字钢等实体型材,或者采用空心的金属管材,还可以利用焊接等工艺制成箱形或其他结构。当然,也可以利用玻璃钢、混凝土或工程塑料制成抗弯联梁,只要沿抗弯联梁轴向的抗弯刚度足够,且符合空间的要求,都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中夹持组件的具体结构形式多样,夹持组件可以设有两组,分别对应于钢轨位置设置在抗弯联梁上,每组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块相互对应的抗摆夹板,抗摆夹板分别夹持在钢轨轨腰的两侧表面;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夹持组件设有两组,分别对应于钢轨位置设置在抗弯联梁上,每组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块相互对应的抗摆夹板,抗摆夹板分别将钢轨翼板扣压在抗弯联梁上;此外,夹持组件还可以由定距支撑件和至少两块抗摆夹板组成,定距支撑件设置在两根钢轨之间,抗摆夹板分别设置在两根钢轨的外侧轨腰处,抗摆夹板和定距支撑件共同将钢轨固定在抗弯联梁上。 
对于夹持组件由抗摆夹板构成并且抗摆夹板夹持在轨腰两侧的技术方案,优选的,抗摆夹板与钢轨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钢轨表面紧密配合。为了提高减振降噪的效果,抗摆夹板与钢轨之间设置缓冲垫,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此外,还可以在抗摆夹板与钢轨之间设置仿形件,仿形件与钢轨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钢轨表面紧密配合。同样,仿形件与钢轨之间设置缓冲垫,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同理,对于夹持组件由抗摆夹板构成并且抗摆夹板夹持在钢轨翼板处的技术方案,抗摆夹板与钢轨轨腰之间也可以设置缓冲垫,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对于夹持组件由抗摆夹板和定距支撑件共同组成的技术方案,优选的,抗摆夹板或/和定距支撑件与钢轨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钢轨表面紧密配合。为了提高减振降噪的效果,还可以在抗摆夹板或/和定距支撑件与钢轨轨腰之间设置缓冲垫,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在抗摆夹板或/和定距支撑件与钢轨之间设置仿形件,仿形件与钢轨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钢轨表面紧密配合。在仿形件与钢轨轨腰之间设置缓冲垫,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为了保证提供足够的参振质量,一般情况下,定距支撑件由比重不小于1.2吨/立方米的金属材料、玻璃钢材料、工程塑料或混凝土材料制成;或者在定距支撑件中设置空腔,在空腔内部填充比重不小于1.4吨/立方米的物料。出于充分利用轨道空间并且在减振的同时更好地实现降噪的考虑,定距支撑件可以为吸声板或定距支撑件至少上表面设有吸声层,吸声板和吸声层由吸声材料制成或设有吸声结 构。所述吸声材料包括轻质发泡混凝土或发泡陶粒混凝土;所述吸声结构包括吸声板或吸声层表面设置的凹凸结构或上细下粗的孔洞。同样,出于方便制造、装卸、维护等操作的考虑,定距支撑件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即定距支撑件包括至少两块子定距支撑件,子定距支撑件在钢轨纵向或钢轨横向通过对接、搭接、插接、卡槽连接、锁扣连接或紧固件连接组装成一体。 
为了防止钢轨与抗弯联梁接触产生噪声,钢轨与抗弯联梁之间设置轨下缓冲垫,轨下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要说明的是,抗摆夹板与抗弯联梁间的连接固定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焊接等工艺连接成一体,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等方式固连在一起,例如,为了减少连接环节,至少部分抗摆夹板可以焊接固定在抗弯联梁上;为了方便维修更换时的拆装,至少部分抗摆夹板利用紧固件、锁扣或卡箍固定设置在抗弯联梁上,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连接固定方式。一般来说,为了方便装卸和维修更换,无论是哪种结构的夹持组件,其中至少一块抗摆夹板与抗弯联梁采用可拆卸的固定联接,固定联接的方式可以采用锁扣连接、卡箍连接、插孔连接、螺栓连接、导向槽连接或楔块连接等多种方式。 
此外,可以在抗弯联梁上或抗弯联梁中设置配重,通过增加参振质量,可以实现降低钢轨支承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钢轨振幅,从而实现提高减振效率的目的。例如,对于中空的管状抗弯联梁,可以在抗弯联梁的空腔内填充砂石或是灌注混凝土作为配重;对于工字形的连杆,可以在工字形的凹槽内填装混凝土作为配重;对于板材或棒材的抗弯联梁,也可以将抗弯联梁浇筑在混凝土块中,利用混凝土块作为配重。当然,上述设置配重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组合使用。为保证增加参振质量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配重由比重不小于1.2吨/立方米的金属材料、玻璃钢材料、工程塑料或混凝土材料制成。 
为了控制某些特定频率,可以在抗弯联梁上或抗弯联梁中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行业内也简称调谐质量阻尼器为TMD,TMD的作用方向可以是垂向或横向。 
出于充分利用轨道空间并且在减振的同时更好地实现降噪的考虑,抗弯联梁上设置的配重还可以是吸声板,或者抗弯联梁上设置的配重的至少上表面设有吸声层,吸声板和吸声层由吸声材料制成或设有吸声结构。所述吸声材料包括轻质发泡混凝土或发泡陶粒混凝土;所述吸声结构包括吸声板或吸声层表面设置的凹凸结构,或吸声板或吸声层表面设置的上细下粗的孔洞。工程应用中,配重可以通过螺栓、卡槽、弹簧夹或粘接剂粘结等方式固定设置在抗弯联梁上,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参振质量,配重应尽可在钢轨的横向及纵向连续布置。出于方便制造、装卸、维护等操作的考虑,配重也可以包括至少二块子配重板,子配重板在钢轨纵向或钢轨横向通过对接、搭接、插接、锁扣连接、卡槽连接或紧固件连接组装成一体。为了防止接触噪声和振动损伤,配重与抗弯联梁之间设置均压缓冲垫,均压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材料还包括粘弹性阻尼材料和复合弹性材料,例如高阻尼聚氨酯制成的弹性垫、带有纤维织物加强层的橡胶垫等。此外,为了尽可能的增加参振质量,提高减振效率,可以利用配重和/或定距支撑件尽量布满轨顶以下、两根钢轨之间和/或两根钢轨外侧附近的大部分空间。另外,为了充分实现定距及抗钢轨偏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一般需要沿钢轨纵向设置多组,可以连续地在相邻的扣件之间都设置,也可以每隔几个扣件设置一组。一般来说,确定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设置密度或数量的原则是,当相邻两个扣件纵向中间处钢轨轨头承受20KN的横向力时,应保证钢轨轨头的横向位移不超过1.3mm,在一定范围越小越好,如1mm、0.8mm、0.6mm、0.5mm、0.3mm等等。 
本文中所述的横向、垂向、纵向等方向的概念,都是以钢轨为基准的,分别与钢轨的横向、垂向及纵向相对应,其中所述的钢轨纵向,即为钢轨的延伸方向;钢轨垂向,即钢轨轨底的垂向;钢轨横向,即钢轨腹板中剖面的垂向。 
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综合横向刚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是指其在轨头受到沿钢轨横向的横向作用力时,横向作用力与轨头处的横向位移之比,也简称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横向刚度。轨头的横向位移包含钢轨的横向平移和钢轨绕钢轨纵向的偏转,包含了扣件偏转刚度贡献,因此如无特指,不再另外讨论偏转刚度。另外钢轨本身弹性变形忽略不计。 
目前地铁和轻轨市场上最常用的高弹性扣件有科隆蛋、先锋扣件。科隆蛋在0~15kN范围内的垂向静刚度为8-14kN/mm,单个扣件在垂向40kN及横向20kN同时作用下的轨头横向位移为2.6~4mm,计算得到综合横向刚度为5-7kN/mm;先锋扣件的垂向静刚度5kN/mm,垂向动刚度为6kN/mm,横向刚度为9~12kN/mm,计算得到单个扣件在垂向40kN及横向20kN载荷同时作用下的轨头横向位移为1.6~2.2mm。这两种扣件在我国某城市地铁的使用过程中轮轨发生了反复出现的异常磨损,发明人分析横向刚度过低是其主要原因。 
我国地铁整体道床一般扣件的垂向静刚度范围是30~40kN/mm,横向静刚度范围为20~60kN/mm,没有发生异常磨损。因此,如果横向刚度大于15kN/mm,在横向20kN作用下轨头横向偏移小于1.3mm,可以基本满足地铁和轻轨的使用要求。 
如果扣件的横向刚度不足、且不能更换扣件或提高扣件的横向刚度,可以采取本实用新型建议的抗弯装置增加扣件的横向刚度。目前的轨距拉杆的抗拉强度虽然足够,但抗弯刚度严重不足,是不能达到抗弯的目的的。计算举例如下:目前标准的轨距拉杆直径为32mm,即使以每条线路每对扣件配一根拉杆对于60钢轨为例,假设2/3的抗偏摆能力由拉杆提供,一条线路两根钢轨内侧轨底之间的间距大约为1350mm,轨头横向作用力高度按照标准取161mm,大小为14kN,该弯矩将使拉杆弯曲,轨头偏转,轨头的横向偏转大约为22mm,远远超出安全值,造成脱轨。实际上用作轨距拉杆时,仅每3~5对扣件配一根拉杆。也就是说,目前轨距拉杆的纵向密度和粗细提供的抗弯能力远远不够,离需求至少低67倍! 
如果采用抗弯联梁,应当满足以下标准:与扣件联合作用时,在相邻两个扣件纵向中间处钢轨轨头承受20KN的横向力的条件下,轨头的横向位移小于1.3mm,或者轨头的综合横向刚度不小于15kN/mm。如果扣件的横向刚度比上述值缺多少,抗弯联梁就应该补上多少。例如:如果科隆蛋的横向刚度为5kN/mm,抗弯联梁折算到轨头的横向刚度就应该为10kN/mm,即在20kN标准力作用下,在扣件不提供刚度的情况下,因为抗弯联梁弯曲导致的轨头的横向偏移应当为2mm。经过计算,相当于在钢轨纵向每个扣件间距布置一根直径64mm的圆钢钢棒,按总长1800mm计算,每根重量约为45.5kg!为了节省材料,应当做成空心梁,只要沿钢轨垂向的截面惯性矩I不降低就可以(不低于82cm4)。例如,长1800mm且规格为80×40×5的矩形钢管,重量为15.5kg,如果采用同等长度80×80×3.8×5.2的H型钢,重量每根仍约为15.5kg,但可获得的截面惯性矩更大! 
直径32mm、长1800mm的现有轨距连杆质量约为11.3kg,远不能满足抗弯的使用要求,同样长度且规格为80×40×5的矩形钢管虽然重量略有增加,但在抗弯方面由于选用抗弯型材,抗弯截面惯性矩大大提高,可以满足轨道横向刚度要求。由此可见,现有轨距连杆在设计和选材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抗弯及提高系统横向刚度的需求,仅仅考虑了抗拉的需要,因此只能实现简单的定距功能,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中对抗弯联梁的要求有本质的区别,最终实现的目的也不完全相同。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中抗弯联梁需要同时满足抗拉和抗弯的使用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实现定距的基本功能,还可以起到提高系统横向刚度,缓解或克服外力作用下钢轨横向刚度不足造成的轮轨间横向滑移较大从而导致的列车横晃加大、舒适度降低、磨损加快等问题,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现异常波磨等缺陷,有利于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通过设置抗弯联梁和夹持组件,利用夹持组件与钢轨轨腰或钢轨翼板配合,用具有较强抗弯刚度的抗弯联梁来承受弯距,在提高钢轨横向刚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抵消外界扰力作用于钢轨轨头时相对轨底所产生的弯距,因此可以有效控制钢轨工作过程中的摆振,其防止钢轨过快磨损的优势更突出,效果更明显。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可以通过设置配重或定距支撑件等技术手段大幅增加扣件隔振系统参振质量,因此其可以实现在不改变扣件弹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钢轨扣件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钢轨振动振幅,提高扣件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列车行车时的舒适性,尤其是配重或定距支撑件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良好的降噪性能,其可以适用于现有各种扣件系统。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轨道空间利用率高,减振降噪性能优越,经济实用,适用性强等诸多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定距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及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之一。 
图10为图8的A-A剖视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的B-B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的C-C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八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九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俯视图。 
图21为图20的D-D剖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一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二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三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25为图24的E-E剖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四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27为图26的俯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五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六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七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八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32为图31的G-G剖视图。 
图33为图31的F-F剖视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九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36为图35的俯视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一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38为图37的俯视图。 
图39为图37的H-H剖视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二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三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四及其应用示意图。 
图43为图8的A-A剖视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以短轨枕无碴道床为例,短轨枕2固定在道床100上,钢轨1架设在短轨枕2上方。现有定距连杆包括设置在并行的两根钢轨1间的连杆98,连杆98两端设置卡口99,卡口99分别锁紧固定在两根钢轨1的轨底处。现有的定距连杆中的连杆98基本出于抗拉设计,较少考虑弯矩,所以现有定距连杆抗拉强、抗弯弱,因此这种定距连杆可以保证轨底的轨距,但不能限制轨头由于弯矩产生的振动位移。由于这种定距托架的卡口是锁紧在钢轨下部的轨底处,而钢轨有一定的高度,钢轨的轨头部分受力时,相对于轨底会产生较大的弯距,因此钢轨还是会产生摆振,这种摆振进一步加剧了钢轨的磨损,甚至出现波磨现象。综上可知,现有定距连杆虽然可以很好的控制轨距,但其基本不具备缓解钢轨磨损的能力,无法充分满足使用要求。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由抗弯联梁4和夹持组件组成,抗弯联梁4位于轨下,且位于相邻扣件6之间,夹持组件设置两组,分别对应钢轨的位置设置在抗弯联梁4的两端,抗弯联梁4的两端分别通过夹持组件与并行的两根钢轨1相连,每组夹持组件包括二块相互对应的抗摆夹板5,同组的二块抗摆夹板5分别夹持在同一钢轨1轨腰的两侧表面,所有的抗摆夹板5均焊接固定在抗弯联梁4上。其中,抗弯联梁4由槽钢制成,抗摆夹板5由铸钢材料制成。抗摆夹板5与钢轨轨腰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轨腰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轨腰表面紧密配合。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预先套设在钢轨1上,再将利用扣件6将钢轨1固定在短轨枕2上,与道床100一起构成整体轨道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横向刚度较大,可以有效限制钢轨工作时的横向振动位移,防止钢轨间距变化过大, 因此定距效果十分可靠。又由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中槽钢制成的抗弯联梁4具有很高的抗弯刚度,抗摆夹板5夹持在钢轨1的轨腰两侧,其结构强度更大,受力更合理,可以承受轨头受力时相对轨底产生的力矩,防止钢轨1发生偏转,减轻钢轨1工作中的摆振,并且不易损坏,列车行驶的舒适性更好,其防止钢轨1发生磨损的性能更加优越,使用寿命也更长。 
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不但具有普通定距连杆的所有功能,同时还可以承受较大的偏摆力矩,解决了钢轨偏摆引发的过快磨损的难题,有利于大幅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另外,与现有普通定距连杆相比,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使用寿命更长,维护保养成本较低,性价比更高,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述的横向、垂向、纵向等方向的概念,都是以钢轨为基准的,分别与钢轨的横向、垂向及纵向相对应,其中所述的钢轨纵向,即为钢轨的延伸方向;钢轨垂向,即钢轨轨底的垂向;钢轨横向,即钢轨腹板中剖面的垂向。在后面所有实施例中均是如此,不再重复说明。另外,除提到的槽钢外,所述抗弯联梁还可以采用金属板材、金属棒材、H型钢或工字钢等实体型材,或者采用空心的金属管材,例如两端局部压平的圆钢管,还可以利用焊接等工艺制成箱形或其他结构。当然,也可以利用玻璃钢、混凝土或工程塑料制成抗弯联梁,只要沿抗弯联梁轴向的抗弯刚度足够,且符合空间的要求,都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要求。 
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钢轨与夹持组件及抗弯联梁直接接触产生噪声和非预期磨损,在抗摆夹板5与钢轨1的轨腰之间增设缓冲垫7,在钢轨1与抗弯联梁4之间设置轨下缓冲垫41。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为橡胶材料制成。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可以有效过滤高频应力波,衰减振动能量,因此,增设了缓冲垫和轨下缓冲垫41的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减振降噪性能更佳。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弹性材料除橡胶、弹性聚氨酯或弹性发泡材料等普通弹性材料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材料还包括粘弹性阻尼材料和复合弹性材料,例如高阻尼聚氨酯制成的弹性垫、带有纤维织物加强层的橡胶垫等。当然构成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的弹性材料还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可以在每个轨枕之间的空当内全都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相邻轨枕之间的空当内间隔地设置,当然还可以仅在轨道线路的局部段进行设置,在应用中可以根据轨道线路的实际需求选择使用的数量和布置的密度。一般来说,确定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设置密度或数量的原则是,当钢轨轨头承受20kN的横向力时,应保证钢轨轨头的横向位移不超过1.3mm。所述相邻轨枕之间的空当与相邻扣件之间的空当意义相同。这一特征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在此一并说明,不再重复描述。 
强调一点,本实用新型中的抗弯联梁,在设计和选材时要同时兼顾抗拉和抗弯的要求,应当满足以下标准:与扣件联合作用时,在相邻两个扣件纵向中间处钢轨轨头承受20KN的横 向力的条件下,轨头的横向位移小于1.3mm,或者轨头的综合横向刚度至少不低于15kN/mm。如果扣件的横向刚度比上述值缺多少,抗弯联梁就应该补上多少。以科隆蛋类扣件为例,若要满足轨头的综合横向刚度达到15kN/mm,如果科隆蛋的横向刚度贡献为5kN/mm,抗弯联梁折算到轨头的横向刚度就应该至少为10kN/mm,即在20kN标准力作用下,在扣件不提供刚度的情况下,因为抗弯联梁弯曲导致的轨头的横向偏移应当不大于2mm。经过计算,所采用的抗弯联梁应保证沿钢轨垂向的截面惯性矩I不低于820000mm4。先锋扣件横向刚度大一些,配合使用的抗弯联梁的截面惯性矩I当然可以稍小些。如果希望横向刚度更大些,也可以大些。上述抗弯联梁在设计和选择中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在此一并说明,后面实施例中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抗弯联梁4由玻璃钢材料制成,利用紧固件8将抗摆夹板5固定在抗弯联梁4上。 
由于抗摆夹板5与抗弯联梁4之间采用了可拆分的结构,因此装配和维修更换更加方便,在不拆卸钢轨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安装或更换,对于既有线路改造或新线路铺设都适用,特别适合在当前广泛应用的无缝钢轨上使用。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同样也可以用于短轨枕有碴道床,正常在道床100上铺设道碴9即可。此外,采用图6所示的抗摆夹板5,其对于轨腰的夹持承力点更高,承受轨头力距的能力更强,因此抗钢轨偏转的性能更好。另外,为减少装配环节,提高安装效率,夹持组件中同向的二块抗摆夹板5焊接固定在抗弯联梁4上,另外二块同向的抗摆夹板5利用紧固件8固定在抗弯联梁4上。抗弯联梁4由方钢棒制成。 
与钢轨1进行装配时,可以将抗弯联梁4从钢轨下方空隙穿入,注意穿入过程中使焊接在抗弯联梁4上的抗摆夹板5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将焊接固定的抗摆夹板5向上转至垂向方向,放置缓冲垫7并压靠在钢轨的轨腰处,最后摆放好另外二块抗摆夹板5及缓冲垫7,再利用紧固件8将其固定在抗弯联梁4上。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抗摆夹板的具体结构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能实现有效夹持支撑轨腰,承受轨头部受力时对轨底产生的力矩,都可以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要求。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同样也可以用于长轨枕无碴道床,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长轨枕10固定在道床100上,钢轨1通过扣件6架设在长轨枕10上方。此外,夹持组件设置两组,每组夹持组件包括四块抗摆夹板5,四块抗摆夹板5两两相互对应分别夹持在同一钢轨1轨腰的两侧表面,所有的 抗摆夹板5均利用紧固件8固定在抗弯联梁4上。如图9所示,抗弯联梁4由方钢管制成,方钢管的空腔内还设置有配重11,配重11具体为方钢管空腔内填充的铁砂,利用橡胶塞(未示出)封闭在钢管内。另外,在抗摆夹板5与钢轨1的轨腰之间增设缓冲垫7,在钢轨1与抗弯联梁4之间设置轨下缓冲垫41,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为绝缘橡胶材料制成。 
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的作用基本相同,都可以用来过滤高频应力波,为尽可能保持钢轨工作恣态稳定,其厚度不必太厚,一般不超过2mm即可。由于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均采用绝缘橡胶材料制成,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意外短路事故的发生,安全性更好。 
由于钢轨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固定在一起,并由扣件6固定在长轨枕10上,钢轨发生振动时会带动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一起振动,在抗弯联梁4中设置了配重11,使整个扣件系统中的参振质量大大增加,降低了钢轨扣件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减少了钢轨的振幅,另外散沙可以提供摩擦阻尼,消耗振动能量更多更快,可以在有效提高减振效果的同时降低钢轨振动位移,因此其防止钢轨1磨损的性能更加优越,使用寿命也更长。 
基于本例的技术原理,除利用紧固件外,还可以利用锁扣连接、卡箍连接、插孔连接、导向槽连接或楔块连接等多种方式将抗摆夹板固定在抗弯联梁上,由于此类固定方法为业内所常用,在此不一一附图说明,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此外,配重11除使用铁砂外,还可以使用混凝土、碎石、砂粒、水泥等材料,为保证增加参振质量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配重由比重不小于1.2吨/立方米的金属材料、玻璃钢材料、工程塑料或混凝土材料制成,优先采用比重大、经济性好的材料。另外,使用铁砂、碎石、砂粒等散料作为配重时,除利用橡胶塞进行封闭外,也可以利用塑料塞甚至沥青等材料进行封闭,也都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本例以一组夹持组件中设置两两配合的四块抗摆夹板5为例进行说明,根据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实际应用中根据抗弯联梁4的宽度不同,一组夹持组件中也可以包含六个、八个甚至更多的抗摆夹板5,由于抗摆夹板在钢轨两侧对应设置,一般来说抗摆夹板数量均为2的倍数。需要指出的是,一组夹持组件中彼此配合的一对抗摆夹板5的尺寸应尽量保持相同,但同一组夹持组件中无对应配合关系的抗摆夹板5之间可以有尺寸差别。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不影响道碴的铺设,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样也设用于长轨枕有碴道床,在此仅以文字说明,不再另附图说明。 
另外要说明的是,如图2、图4、图7所示,抗弯联梁与轨枕顶面的相对位置并不固定。这是因为钢轨是通过扣件固定在轨枕上的,由于扣件的高度多种多样,扣件与轨枕的装配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钢轨轨底与轨枕顶面的相对位置并不固定,而本实用新型中抗弯联梁位于钢轨轨底下方,其与轨枕顶面的相对位置同样也并不固定。 
实施例五 
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抗弯联梁4采用H型钢制成,在H型钢的两侧凹槽内设置配重11,配重11具体为混凝土。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技术原理,抗摆夹板与抗弯联梁间的连接固定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焊接等工艺连接成一体,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等方式固连在一起,例如,为了减少连接环节,至少部分抗摆夹板可以焊接固定在抗弯联梁上;为了方便维修更换时的拆装,至少部分抗摆夹板利用紧固件、锁扣或卡箍固定设置在抗弯联梁上,只要连接强度足够,都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连接固定方式。一般来说,为了方便装卸和维修更换,无论是哪种结构的夹持组件,其中至少一块抗摆夹板与抗弯联梁采用可拆卸的固定联接。在此一并进行说明,不再在每一个实施例中重复叙述。 
实施例六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长轨枕10固定在道床100上,钢轨1通过扣件6架设在长轨枕10上方,构成长轨枕无碴道床。此外,在并行的两根钢轨1之间的抗弯联梁4表面设置配重11。如图13所示,配重11具体为设置在槽钢制成的抗弯联梁4表面的混凝土块。另外,在抗摆夹板5与钢轨轨腰之间设置仿形件30,仿形件30与钢轨轨腰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轨腰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同样,为了防止钢轨1与仿形件30直接接触产生噪声和非预期磨损,仿形件与钢轨轨腰之间还设置缓冲垫7,缓冲垫7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为弹性聚氨酯材料。 
由于设置了独立仿形件与抗摆夹板5配合,本实用新型的选材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例如,仿形件30可以选择尼龙等非非金属材料制成。当然,基于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当选择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的仿形件时,也可以省略缓冲垫,直接利用仿形件与轨腰表面紧密配合。 
由于本例中配重附加在抗弯联梁的表面,配重甚至可以布满轨顶以下、两根钢轨之间和/或两根钢轨外侧附近的大部分空间,可以充分利用轨道空间尽可能多地附加配重,实现大幅增加扣件隔振系统的参振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同时进一步降低工作时钢轨的振动位移。 
实施例七 
如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作为一种特例,可以将抗弯联梁4与钢轨内侧的吸声板12设置成一体,利用吸声板12作为配重使用,吸声板12由发泡陶粒混凝土吸声材料制成,其上表面设置有凸凹结构作为吸声结构,轨道外侧的吸声板13仍按现有应用方法正常使用。抗弯联梁4由槽钢制成。 
应用时应注意,由于钢轨工作时在垂向有一定的位移,因此作为配重的吸声板12与道床100及长轨枕10之间需要保留足够的间隙,该间隙应至少保证大于钢轨工作时的最大垂向变形。一般来说,为了保证足够的间距以及便于检查观测,该间隙不小于5mm。由于吸声板12 的尺寸较大,直接与吸声板12浇筑成一体的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需要预先摆放好之后才能再摆放安装钢轨,后期的维护更换十分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际应用中,如图16所示,可以在吸声板上预先设置安装孔14,使用时将抗弯联梁4插设在安装孔14内,这样更方便于安装以及维修更换。为防止使用过程中吸声板12在抗弯联梁4上窜动,可以利用粘接材料将二者粘连在一起,除了粘接外,还可以将配重利用螺栓连接、卡槽连接或弹簧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抗弯联梁上。当然,也可以将吸声板12设置成分体式结构,夹持在连杆上,再利用紧固件等连成一体,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此类技术方案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一些简单变化,在此不一一附图说明,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例所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吸声板作为配重使用,不仅提高了钢轨的横向刚度,改善了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还实现了增加参振质量,提高减振效果的目的,而且还同时达到了吸收轮轨噪声的效果,优化了轨道之间的空间利用率,使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减振降噪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性价比更高,更加经济实用,而横向刚度的提高可以有效防止钢轨1磨损的发生,有利于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本例所提供的图示中仅以一块吸声板12跨越一根轨枕10,并且其中装配两根抗弯联梁4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为获得更大的配重质量,也可以增大吸声板12的长度,例如可以跨越二根、三根甚至更多的轨枕10,只需要在每块吸声板12中装配三根、四根甚至更多的抗弯联梁4用于支承,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减振效率,提升产品性能。此外,抗弯联梁4及夹持组件不一定在每个轨枕(或者扣件)之间的空当内均设置,也可以间隔地进行设置,例如,可以选择在某个轨枕间空当内设置后,相邻的轨枕间空当内不再设置,而是在接下去的再一个轨枕间空当内设置。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间隔的轨枕间空当也以是二个、三个,甚至更多。这些技术方案也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一些简单变化,在此不再一一附图说明,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上述说明同样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不再一一重复。 
除发泡陶料混凝土外,本实用新型中作为配重的吸声板还可以采用轻质发泡混凝土或其他吸声材料制成,其表面的吸声结构除提到的凸凹结构外,还可以是上细下粗的孔洞等其他吸声结构,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此外,基于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还可以将轨道外侧的吸声板一起设置在抗弯联梁上,作为配重使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实施例八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为了便于搬运和维护,缩减了作为配重的吸声板在轨道延伸方向的长度,但为了提高参振重量,吸声板由普通混凝土板体17及其上表面设置的吸声层16组成,其中吸声层16由具有吸声效果的轻质多孔混凝土制成。另外,抗弯联梁4采用方钢管制成,方钢管中填充粗砂子15以进一步提高配 重质量。 
本例所述的技术方案,缩减了吸声板的尺寸,降低了加工制造难度,搬运及维修更换也更加方便,但由于吸声板采用了不同材质的分层结构,并且在抗弯联梁内部设置了粗砂子,因此可以有效补偿吸声板因尺寸减小造成的总质量下降,使配重的总重量不降反升,仍能保证有较大的参振质量和较好的减振效果,有效防止钢轨表面的磨损。 
实施例九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利用吸声板作为配重,配重由多块子配重板18及子配重板19相互搭接而成,每块配重板均为吸声材料制成的吸声板,多块子配重板相互搭接构成整个配重。此外,每个相邻轨枕之间的空当内设置二根抗弯联梁4。 
为了提高整体性,也可以在子配重板的接触表面使用粘接材料或阻尼材料,使子配重板彼此粘连成一体,构成一体的配重。 
由于设置了多块子配重板,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钢轨之间的安装变得更加容易,搬运和维护也更加简单,基本上维修更换时依靠人力即可完成,不需要借助机械设备,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 
当然,基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除了搭接的方式外,子配重板间还可以通过对接、插接、锁扣连接、卡槽连接或紧固件连接的方式组装在一起。 
实施例十 
如图19、图20和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轨道结构为应用短轨枕2的短轨枕无碴道床,仅在钢轨之间设置吸声板作为配重,配重包括沿钢轨横向布置的子配重板20、21和22,其中靠近钢轨的子配重21和22上分别设置豁口为扣件6和抗摆夹板5让位。子配重板20、21和22直接放置在抗弯联梁4上,并利用粘接材料与抗弯联梁4粘连成一体。 
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原理,各子配重板在轨道延伸方向的长度尺寸可以制作的较大,例如加工成10米、20米或者更长的板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利用轨间有限空间提供尽可能大的配重质量,除了给扣件6、轨枕2、抗摆夹板5及其他轨道设施预留必要的让位空间外,配重板直接延伸至靠近轨腰处,尽量填充满所有的可利用空间。作为一种特例,可以利用作为配重的子吸声板直接与轨腰接触配合,以提高钢轨横向刚度。 
基于实施例七、实施例八、实施例九及本例所述的利用吸声板作为配重的技术方案,针对降噪要求不大的应用场所,也可以利用普通混凝土板替代吸声板作为配重使用,同样也可以达到有效防止钢轨1发生过快磨损,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目的。上述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其他利用吸声板作为配重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十一 
如图19、图20和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十的区别在于,为了便于加工、搬运及维护,子配重板20、21、22也可以设置得更短,例如图22所示,利用子配重板20上设置的凹槽和凸起依次将子配重板20首尾相连插接组装成一体,同理,其余子配重板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插接组装,十分方便。 
当然,凹槽及其配合凸起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凹槽还可以设置成燕尾槽、半圆槽或三角槽等,只需要将凸起设置成与凹槽相对应的形状即可。 
另外,为提高整体性,也可以在子吸声板间的接触表面使用粘接材料或阻尼材料,使子吸声板彼此粘连的更加牢固。 
基于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作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配重的吸声板或普通配重板均可以采用这种插接方式进行彼此的组装。当然,插接拼装的方向除了沿钢轨延伸方向外,也可以在沿钢轨横向的子配重板间拼装时采用。 
实施例十二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十的区别在于,为了提高整体性,子配重板20之间还可以采取彼此搭接相连的方式,同理,其余子配重板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插接组装,十分方便。另外,在子配重板20与抗弯联梁4之间设置均压缓冲垫42,子配重板21和22与抗弯联梁之间也同时设置均压缓冲垫42(图中未具体示出),均压缓冲垫42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设置均压缓冲垫42的好处在于,利用均压缓冲垫42补偿子配重板20表面不平处与抗弯联梁之间形成的间隙,以防止不均匀接触以及碰撞损坏,同样均压缓冲垫42也可以过滤高频应力波。需要注意的是均压缓冲垫42的弹性也不宜过大,应保证子配重板20及其他子配重板可以随钢轨一起运动,从而达到减振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强化连接效果,还可以在子配重板间的接触表面使用粘接材料或阻尼材料,使子配重板彼此连接的更加牢固。 
基于实施例十一和实施例十二所述技术原理,除了插接或搭接的方式外,子配重板间还可以通过锁扣连接或紧固件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组装在一起。另外,实施例十、实施例十一和实施例十二均以仅在连杆上方设置吸声板作为配重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仅在连杆下方空间设置配重,只要能够实现增大参振质量的效果,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实施例十三 
如图24和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十的区别在于,为了更充分利用空间,作为配重的吸声板由子配重板25、26和27构成,其中,仅各子配重板板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由轻质多孔混凝土构成的吸声层23,其余板体部分均由普通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构成。另外,抗弯联梁4支承在各子吸声板板体上设置的凹槽内,这样子配重板 25、26和27的板体不仅占据了抗弯联梁4上方的空间,也占据了抗弯联梁4下方的空间,因此配重质量更大,减振效果更好。又由于子配重板25、26和27的上下表面均设置了吸声层23,因此本例所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另外,在钢轨外侧也设置吸声板24,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噪声。 
基于本例所述技术原理,针对高架桥等仅对下方有降噪要求的特殊应用场所,也可以仅在子本配重板下表面设置吸声层。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均以钢轨间吸声板作为配重进行说明,但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并不排斥与常规吸声板配合使用,只需要在常规吸声板上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预留让位空间即可。另外,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原理,钢轨外侧的吸声板也可以作为配重使用,只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结构的简单变化,不再另外举例说明。 
实施例十四 
如图26和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长轨枕10固定在道床100上,钢轨1通过扣件6架设在长轨枕10上方,构成长轨枕无碴道床。夹持组件由抗摆夹板5和定距支撑件31组成。抗摆夹板由铸钢材料制成,定距支撑件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抗摆夹板5分别设置在同一线路两根钢轨的外侧轨腰处,并且与抗弯联梁4固定相连,其中,左侧的抗摆夹板直接焊接固定在抗弯联梁4上,右侧的抗摆夹板5利用紧固件8固定在抗弯联梁4上。定距支撑件31设置在同一线路两根钢轨之间,两端分别支撑在两根钢轨1的内侧轨腰表面,抗摆夹板5和定距支撑件31配合将两根钢轨的轨腰夹紧并定位。抗摆夹板和定距支撑件与钢轨轨腰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轨腰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轨腰表面紧密配合。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定距支撑件31先设置在并行的两根钢轨1之间,利用扣件6将钢轨1固定在长轨枕10上,并使定距支撑件31的两个端面与钢轨轨腰内侧表面紧密配合,再将抗弯联梁4从钢轨1下方穿过,装配右侧独立的抗摆夹板5,使左右两侧的抗摆夹板5分别与钢轨轨腰外侧表面紧密配合,与道床100一起构成整体轨道结构,具体如图26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横向刚度较大,同时定距支撑件31的质量也很大,大幅提高了扣件隔振系统的参振质量,降低了钢轨扣件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提高了扣件的隔振效果,可以有效限制钢轨工作时的竖向和横向振动位移,防止钢轨间距变化过大,因此定距效果十分可靠。又由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中的抗摆夹板5和定距支撑件31分别夹持在钢轨1的轨腰两侧,其结构强度更大,受力更合理,可以承受轨头受力时相对轨底产生的力矩,防止钢轨1发生偏转,减轻钢轨1工作中的摆振,并且不易损坏,因此其防止钢轨1磨损的性能更加优越,使用寿命也更长。 
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不但具有普通定距托架的所有功能,同时还解决了钢轨 过快磨损的难题,有利于大幅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另外,与现有普通定距托架相比,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使用寿命更长,维护保养成本较低,性价比更高,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另外,为了保证提供足够的参振质量,一般情况下,除混凝土外,定距支撑件还可以由比重不小于1.2吨/立方米的金属材料、玻璃钢材料、工程塑料等其他材料制成。 
当然,为了提高减振降噪的效果,如图28所示,还可以在抗摆夹板和定距支撑件与钢轨轨腰之间设置缓冲垫7,同时在钢轨1与抗弯联梁4之间设置轨下缓冲垫41。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为弹性聚氨酯材料制成。 
本例所述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短轨枕道床及各种有碴道床,在此不一一画图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也是如此。 
实施例十五 
如图29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十四的区别在于,为了便于安装,抗摆夹板5均利用紧固件8与抗弯联梁4固定在一起。此外,在抗摆夹板5和定距支撑件与轨腰之间设置仿形件30,仿形件30与钢轨1轨腰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轨腰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轨腰表面紧密配合。仿形件30与钢轨1轨腰之间设置缓冲垫7,缓冲垫由橡胶等弹性发泡材料制成。另外,为提高降噪效果,定距支撑件由混凝土板体32及其表面设置的吸声层33构成。吸声层33利用具有吸声功能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制成,其表面还设有凹凸结构构成的吸声结构。在轨道外侧的吸声板13仍按现有应用方法正常使用。 
由于设置了独立仿形件30与抗摆夹板5及定距支撑件配合,本实用新型的选材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例如,仿形件30可以选择尼龙等非非金属材料制成。当然,基于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当选择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的仿形件时,也可以省略缓冲垫,直接利用仿形件与轨腰表面紧密配合。另外,本例中轨腰两侧均设置了仿形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仅在抗摆夹板5与钢轨轨腰之间或仅在定距支撑件与钢轨轨腰之间设置仿形件。这些技术方案都是本例所述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在定距支撑件表面设置了吸声层,本实用新型在保持原有减振效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其性能更加优越。此外,吸声材料除了提到的轻质发泡混凝土外,还可以是发泡陶粒混凝土等其他吸声材料;所述吸声结构除了提到的凹凸结构外,还可以是上细下粗的孔洞,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除了在定距支撑件上表面设置吸声层外,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仅在定距支撑件下表面或定距支撑件的上下表面同时设置吸声层。 
实施例十六 
如图30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十五的区别在于,定距支撑件40由发泡陶粒混凝土制成的吸声板构成。为了保证减振效果,尽可能提高参振质量,在定距支撑件40中设置空腔,在空腔内部填充比重不小于1.4吨/立方米的物料,在此,具体为铁 砂34,可以提供摩擦阻尼。此外,在钢轨1与抗弯联梁4之间设置轨下缓冲垫41,轨下缓冲垫41由橡胶材料制成。 
实施例十七 
如图31、图32和图33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十五的区别在于,出于方便制造、装卸、维护等操作的考虑,定距支撑件在钢轨的横向和纵向均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在钢轨的横向,如图32所示,定距支撑件包括并列对接的子定距支撑件35、36和37;在钢轨的纵向,如图33所示,以跨两根抗弯联梁4为例,相邻子定距支撑件35、36和37在长轨枕10上方分别对接设置,从而实现定距支撑件在钢轨的纵向连续布置。另外,抗弯联梁4辅助支承在各子定距支撑件上设置的凹槽内,这样子定距支撑件35、36和37的板体不仅占据了抗弯联梁4上方的空间,也占据了抗弯联梁4下方的空间,因此配重质量更大,减振效果更好。 
基于本例所述原理,子定距支撑件在钢轨纵向或钢轨横向还可以通过搭接、插接、卡槽连接、锁扣连接或紧固件连接组装成一体。另外,定距支撑件具体拆分成子定距支撑件的数量以及子定距支撑件的长度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强化连接效果,还可以在子定距支撑件间的接触表面使用粘接材料或阻尼材料,使子吸声板彼此连接的更加牢固。 
实施例十八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图28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区别在于,作为一种特例,定距支撑件由仿形夹板39及定距连杆38构成。具体的,定距连杆38由圆钢管构成,仿形夹板39由钢板制成,仿形夹板39焊接固定在定距连杆38两端。应用时定距支撑件的仿形夹板39支撑在同一线路两根钢轨1的内侧轨腰处。 
基于本例所述技术原理,定距支撑件的结构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定距连杆38还可以由方钢管、槽钢或钢棒等材料制成;仿形夹板39与定距连杆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法兰连接或铰接等连接方式,只要横向刚度足够,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定距支撑件的数量和使用密度,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中一根抗弯联梁可以对应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定距支撑件。 
实施例十九 
以短轨枕无碴道床为例,短轨枕2固定在道床100上,钢轨1架设在短轨枕2上方。如图35、36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由抗弯联梁4和夹持组件组成,抗弯联梁4位于轨下,且位于相邻扣件6之间,夹持组件设置两组,分别对应于钢轨位置设置在抗弯联梁上,每组夹持组件包括至少四块两两相互对应的抗摆夹板43,所有的抗摆夹板43均通过紧固件8固定在抗弯联梁4上,利用抗摆夹板43分别将钢轨翼板扣压在抗弯联梁4上其中,抗弯联梁4由槽钢制成,抗弯联梁4上还设置有混凝土材料构成的配重11,抗摆夹板43由 铸钢材料制成。另外,在抗摆夹板43与钢轨1的翼板之间增设缓冲垫7,在钢轨1与抗弯联梁4之间设置轨下缓冲垫41,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为绝缘橡胶材料制成。 
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的作用基本相同,都可以用来过滤高频应力波,为尽可能保持钢轨工作恣态稳定,其厚度不必太厚,一般不超过2mm即可。由于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均采用绝缘橡胶材料制成,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意外短路事故的发生,安全性更好。 
由于钢轨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固定在一起,并由扣件6固定在短轨枕2上,钢轨发生振动时会带动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一起振动,由于在抗弯联梁4中设置了配重11,使整个扣件系统中的参振质量大大增加,消耗振动能量更多更快,可以在有效提高减振效果的同时降低钢轨振动位移,特别是采用了具有很大抗弯刚度槽钢制作抗弯联梁,可以承受轨头受力时对轨底产生的力矩,限制钢轨的偏摆,因此其防止钢轨1磨损的性能更加优越,使用寿命也更长。 
另外,除提到的槽钢外,所述抗弯联梁还可以采用金属板材、金属棒材或工字钢等实体型材,或者采用空心的金属管材,例如两端局部压平的圆钢管,还可以利用焊接等工艺制成箱形或其他结构。当然,也可以利用玻璃钢、混凝土或工程塑料制成抗弯联梁,只要沿抗弯联梁轴向的抗弯刚度足够,且符合空间的要求,都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选用的抗弯联梁的结构不同,可以在抗弯联梁上或/和抗弯联梁中设置配重。配重除使用混凝土外,根据抗弯联梁的结构不同和使用部位不同,还可以选用铁砂、碎石、砂粒、水泥等材料,为保证增加参振质量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配重由比重不小于1.2吨/立方米的金属材料、玻璃钢材料、工程塑料或混凝土材料构成,优先采用比重大、经济性好的材料。另外,使用铁砂、碎石、砂粒等散料作为配重时,除利用橡胶塞进行封闭外,也可以利用塑料塞甚至沥青等材料进行封闭,也都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基于本例的技术原理,除利用紧固件外,还可以利用锁扣连接、卡箍连接、插孔连接、导向槽连接或楔块连接等多种方式将抗摆夹板固定在抗弯联梁上,由于此类固定方法为业内所常用,在此不一一附图说明,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由于设置了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可以有效防止钢轨与夹持组件及抗弯联梁直接接触产生噪声和非预期磨损,同时还可以有效过滤高频应力波,衰减振动能量,因此,增设了缓冲垫和轨下缓冲垫41的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减振降噪性能更佳。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弹性材料除橡胶、弹性聚氨酯或弹性发泡材料等普通弹性材料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性材料还包括粘弹性阻尼材料和复合弹性材料,例如高阻尼聚氨酯制成的弹性垫、带有纤维织物加强层的橡胶垫等。当然构成缓冲垫7和轨下缓冲垫41的弹性材料还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以相邻枕轨间设置两个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另外,可以在每个轨枕之间的空 当内全都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相邻轨枕之间的空当内间隔地设置,当然还可以仅在轨道线路的局部段进行设置,在应用中可以根据轨道线路的实际需求选择使用的数量和布置的密度。一般来说,确定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设置密度或数量的原则是,当钢轨轨头承受20KN的横向力时,应保证钢轨轨头的横向位移不超过1.3mm。所述相邻轨枕之间的空当与相邻扣件之间的空当意义相同。这一特征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在此一并说明,不再重复描述。 
本例以一组夹持组件中设置两两配合的四块抗摆夹板5为例进行说明,根据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实际应用中根据抗弯联梁4的宽度不同,一组夹持组件中也可以包含六个、八个甚至更多的抗摆夹板5,由于抗摆夹板在钢轨两侧对应设置,一般来说抗摆夹板数量均为2的倍数。需要指出的是,一组夹持组件中彼此配合的一对抗摆夹板5的尺寸应尽量保持相同,但同一组夹持组件中无对应配合关系的抗摆夹板5之间可以有尺寸差别。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不影响道碴的铺设,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样也设用于长轨枕有碴道床,在此仅以文字说明,不再另附图说明。 
实施例二十 
如图37、图38和图39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十九的区别在于,作为一种特例,将抗弯联梁4与钢轨内侧的吸声板12设置成一体,利用吸声板12作为配重使用,吸声板12由发泡陶粒混凝土吸声材料制成,其上表面设置有凸凹结构作为吸声结构,轨道外侧的吸声板13仍按现有应用方法正常使用。抗弯联梁4由槽钢制成。 
应用时需注意,由于钢轨工作时在垂向有一定的位移,因此作为配重的吸声板12与道床100及长轨枕10之间需要保留足够的间隙,该间隙应至少保证大于钢轨工作时的最大垂向变形。一般来说,为了保证足够的间距以及便于检查观测,该间隙不小于5mm。由于吸声板12的尺寸较大,直接与吸声板12浇筑成一体的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需要预先摆放好之后才能再摆放安装钢轨,后期的维护更换十分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际应用中,如图39所示,可以在吸声板上预先设置安装孔14,使用时将抗弯联梁4插设在安装孔14内,这样更方便于安装以及维修更换。为防止使用过程中吸声板12在抗弯联梁4上窜动,可以利用粘接材料将二者粘连在一起,除了粘接外,还可以将配重利用螺栓连接、卡槽连接或弹簧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抗弯联梁上。当然,也可以将吸声板12设置成分体式结构,夹持在连杆上,再利用紧固件等连成一体,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此类技术方案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一些简单变化,在此不一一附图说明,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例所述的技术方案,利用吸声板作为配重使用,不仅实现了增加参振质量,提高减振效果的目的,而且还同时达到了吸收轮轨噪声的效果,优化了轨道之间的空间利用率,使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的减振降噪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性价比更高,更加经济实用。其可以有效防止钢轨1磨损的发生,有利于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需要指出的是,本例所提供的图示中仅以一块吸声板12跨越一根轨枕10,并且其中装配两根抗弯联梁4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为获得更大的配重质量,也可以增大吸声板12的长度,例如可以跨越二根、三根甚至更多的轨枕10,只需要在每块吸声板12中装配三根、四根甚至更多的抗弯联梁4用于支承,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减振效率,提升产品性能。此外,抗弯联梁4及夹持组件不一定在每个轨枕(或者扣件)之间的空当内均设置,也可以间隔地进行设置,例如,可以选择在某个轨枕间空当内设置后,相邻的轨枕间空当内不再设置,而是在接下去的再一个轨枕间空当内设置。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间隔的轨枕间空当也以是二个、三个,甚至更多。这些技术方案也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一些简单变化,在此不再一一附图说明,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上述说明同样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不再一一重复。 
除发泡陶料混凝土外,本实用新型中作为配重的吸声板还可以采用轻质发泡混凝土或其他吸声材料制成,其表面的吸声结构除提到的凸凹结构外,还可以是上细下粗的孔洞等其他吸声结构,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此外,基于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还可以将轨道外侧的吸声板一起设置在抗弯联梁上,作为配重使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实施例二十一 
如图37、图38和图40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二十的区别在于,为了便于搬运和维护,缩减了作为配重的单块吸声板在轨道延伸方向的长度,但为了提高参振重量,作为配重的吸声板由普通混凝土板体17及其上表面设置的吸声层16组成,其中吸声层16由具有吸声效果的轻质多孔混凝土制成。另外,抗弯联梁4采用方钢管制成,方钢管中填充粗砂子15以进一步提高配重质量,抗弯联梁嵌设在吸声板上的凹槽内。另外,在吸声板与抗弯联梁4之间设置均压缓冲垫42,均压缓冲垫42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设置均压缓冲垫42的好处在于,利用均压缓冲垫42补偿子吸声板表面不平处与抗弯联梁之间形成的间隙,以防止不均匀接触以及碰撞损坏,同样均压缓冲垫42也可以过滤高频应力波。需要注意的是均压缓冲垫42的弹性也不宜过大,应保证配重可以随钢轨一起运动,从而达到减振的作用。 
本例所述的技术方案,缩减了作为配重的吸声板的尺寸,降低了加工制造难度,搬运及维修更换也更加方便,但由于吸声板采用了不同材质的分层结构,并且在抗弯联梁内部设置了粗砂子,因此可以有效补偿吸声板因尺寸减小造成的总质量下降,使配重的总重量不降反升,仍能保证有较大的参振质量和较好的减振效果,有效防止钢轨表面的磨损。 
实施例二十二 
如图37、图38和图41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二十一的区别在于,利用吸声板作为配重,配重由多块子配重板18及子配重板19相互搭接而成,每块子配 重板均为吸声材料制成的吸声板,多块子配重板相互搭接构成整个配重。此外,每个相邻轨枕之间的空当内设置二根抗弯联梁4,抗弯联梁4插入设置在子配重板18的安装孔内,并与子配重板18粘接固定在一起。 
为了提高整体性,也可以在子配重板的接触表面使用粘接材料或阻尼材料,使子配重板彼此粘连成一体,构成一体的配重。 
由于设置了多块子配重板,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钢轨之间的安装变得更加容易,搬运和维护也更加简单,基本上维修更换时依靠人力即可完成,不需要借助机械设备,特别是大型机械设备。 
当然,基于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除了搭接的方式外,子配重板间还可以通过对接、插接、锁扣连接、卡槽连接或紧固件连接的方式组装在一起。 
实施例二十三 
如图42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二十的区别在于,配重由子配重45、46和47沿钢轨横向相互搭接构成,每块子配重板均为吸声材料制成的吸声板,子配重板的接触表面使用粘接材料或阻尼材料,使子配重板彼此粘连成一体,构成一体的配重。子配重45、46和47直接放置在抗弯联梁4上。 
按照本实施例的技术原理,各子配重板在轨道延伸方向的长度尺寸可以制作的较大,例如加工成10米、20米或者更长的板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利用轨间有限空间提供尽可能大的配重质量,除了给扣件6、轨枕2、抗摆夹板43及其他轨道设施预留必要的让位空间外,配重板直接延伸至靠近轨腰处,尽量填充满所有的可利用空间。 
基于实施例二十、实施例二十一、实施例二十二及本例所述的利用吸声板作为配重的技术方案,针对降噪要求不大的应用场所,也可以利用普通混凝土板替代吸声板作为配重使用,同样也可以大幅增加扣件隔振系统参振质量,实现在不改变扣件弹性的前提下降低钢轨扣件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钢轨振动振幅,达到有效防止钢轨1发生过快磨损,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的目的。上述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其他利用吸声板作为配重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二十四 
如图7、图8和图43所示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构成抗弯联梁4的H型钢的两侧凹槽内设置有调谐质量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由铁块48及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体49构成,其中铁块48设置多块并全部置于弹性体49内部,弹性体49与抗弯联梁4硫化固连成一体。本例中调谐质量阻尼器的作用方向主要是垂向。 
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即TMD)的意义在于,通过调整弹性体49的弹性或调整铁块48(即参振质量)的重量,可以利用TMD实现对某些特定频率振动的控制,从而迅速衰减特定频率引发的钢轨振动,减轻钢轨的磨损,有利于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行车的安全 性和舒适性。 
除了在抗弯联梁中设置TMD外,也可以在抗弯联梁上设置TMD,TMD的作用方向可以是垂向或横向。此外,TMD的具体结构也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还可以是金属螺旋弹簧与质量块构成的TMD,只要装配后不超出列车运行和轨道维护保养的限界,都可以应用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所述的横向、垂向、纵向等方向的概念,都是以钢轨为基准的,分别与钢轨的横向、垂向及纵向相对应,其中所述的钢轨纵向,即为钢轨的延伸方向;钢轨垂向,即钢轨轨底的垂向;钢轨横向,即钢轨腹板中剖面的垂向。在后面所有实施例中均是如此,不再重复说明。 
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通过设置抗弯联梁和夹持组件,利用夹持组件与钢轨轨腰或钢轨翼板配合,用具有较强抗弯刚度的抗弯联梁来承受弯距,在提高钢轨横向刚度的同时,可以有效抵消外界扰力作用于钢轨轨头时相对轨底所产生的弯距,因此可以有效控制钢轨工作过程中的偏转摆振,提高列车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和舒适性,从而实现缓解或防止钢轨发生过快磨损甚至波磨的作用。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可以通过设置配重或定距支撑件等技术手段大幅增加扣件隔振系统参振质量,因此其可以实现在不改变扣件弹性的前提下降低钢轨扣件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有效降低钢轨振动振幅,提高扣件系统的隔振效果,尤其是配重或定距支撑件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良好的降噪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列车行车时的舒适性。 

Claims (26)

1.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抗弯联梁和夹持组件构成,抗弯联梁位于同一线路的两根钢轨下方,在钢轨纵向位于相邻扣件之间,夹持组件在钢轨轨腰或轨底部位分别将两根钢轨夹持固定,夹持组件至少部分固定设置在抗弯联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设有两组,分别对应于钢轨位置设置在抗弯联梁上,每组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块相互对应的抗摆夹板,抗摆夹板分别夹持在钢轨轨腰的两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抗摆夹板与钢轨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钢轨表面紧密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抗摆夹板与钢轨之间设置仿形件,仿形件与钢轨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钢轨表面紧密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设有两组,分别对应于钢轨位置设置在抗弯联梁上,每组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块相互对应的抗摆夹板,抗摆夹板分别将钢轨翼板扣压在抗弯联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由定距支撑件和至少两块抗摆夹板组成,定距支撑件设置在两根钢轨之间,抗摆夹板分别设置在两根钢轨的外侧轨腰处,抗摆夹板和定距支撑件共同将钢轨固定在抗弯联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定距支撑件由比重不小于1.2吨/立方米的金属材料、玻璃钢材料、工程塑料或混凝土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定距支撑件设有空腔,空腔内部填充比重不小于1.4吨/立方米的物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抗摆夹板或/和定距支撑件与钢轨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钢轨表面紧密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抗摆夹板或/和定距支撑件与钢轨之间设置仿形件,仿形件与钢轨接触部位的表面轮廓与钢轨表面轮廓形状相同,并与钢轨表面紧密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定距支撑件包括至少两块子定距支撑件,子定距支撑件在钢轨纵向或钢轨横向通过对接、搭接、插接、卡槽连接、锁扣连接或紧固件连接组装成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定距支撑件为吸声板或定距支撑件至少上表面设有吸声层,吸声板和吸声层由吸声材料制成或设有吸声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声材料包括轻质发泡混凝土或发泡陶粒混凝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声结构包括吸声板或吸声层表面设置的凹凸结构或上细下粗的孔洞。
15.根据权利要求2、5或6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抗摆夹板与钢轨之间设置缓冲垫,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4或10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仿形件与钢轨之间设置缓冲垫,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钢轨与抗弯联梁之间设置轨下缓冲垫,轨下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2、5或6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中至少一块抗摆夹板与抗弯联梁采用可拆卸的固定联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弯联梁上或抗弯联梁中设置配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弯联梁上设置的配重为吸声板,或者抗弯联梁上设置的配重的至少上表面设有吸声层,吸声板和吸声层由吸声材料制成或设有吸声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声材料包括轻质发泡混凝土或发泡陶粒混凝土。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声结构包括吸声板或吸声层表面设置的凹凸结构,或表面设置的上细下粗的孔洞。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通过螺栓、卡槽、弹簧夹或粘接剂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抗弯联梁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包括至少二块子配重板,子配重板在钢轨纵向或钢轨横向通过对接、搭接、插接、锁扣连接、卡槽连接或紧固件连接组装成一体。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配重与抗弯联梁之间设置均压缓冲垫,均压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弯联梁上或抗弯联梁中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作用方向为垂向或横向。
CN2011204202339U 2011-10-29 2011-10-29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69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02339U CN202369867U (zh) 2011-10-29 2011-10-29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202339U CN202369867U (zh) 2011-10-29 2011-10-29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69867U true CN202369867U (zh) 2012-08-08

Family

ID=4659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20233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369867U (zh) 2011-10-29 2011-10-29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698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727A (zh) * 2011-10-29 2013-05-08 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727A (zh) * 2011-10-29 2013-05-08 青岛科而泰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69865U (zh) 轨道弹性固定装置
CN103088727B (zh)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CN103088723B (zh) 轨道弹性固定装置
CN102619145B (zh) 一种纵梁式轨枕系统
CN102051843B (zh) 一种高速铁路声屏障
CN103088724B (zh) 带有垂向导向的轨道固定装置
CN104264535B (zh) 纵向轨枕
CN201785681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的扣件装置
CA2592757A1 (en) Fixed track bed for rail vehicles
CN202369867U (zh) 一种轨道抗偏摆定距装置
CN107503247B (zh) 一种活塞式颗粒阻尼耗能减振轨枕
CN107805977A (zh) 用于无砟轨道的弹性套靴和弹性垫板组件和无砟轨道
CN104695974A (zh) 一种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减振方法及结构
CN204492833U (zh) 一种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减振结构
CN206956468U (zh) 一种钢轨减振扣件垫板
CN207176403U (zh) 用于无砟轨道的弹性套靴和弹性垫板组件和无砟轨道
CN202000222U (zh) 一种纵梁式轨枕系统
CN202298374U (zh) 带有垂向导向的轨道固定装置
CN104264534B (zh) 梯形轨枕
CN109235151A (zh) 一种铁路钢桁梁桥上弹性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构造
KR100844965B1 (ko) 레일 지지 구조
CN111206460A (zh) 一种上承式阻尼支承块及连续支承轨道系统与施工方法
CN206956463U (zh) 一种应用于双层扣件的垫板
JPH09273101A (ja) 軌道用沈下防止枕木
DK1735500T3 (en) Prefabricated and traditionally reinforced base pl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1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