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气体驱动液体雾化的装置,在不增加额外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雾化状态与供气状态之间的快速切换。
当以氧气作为雾化驱动气体时,本实用新型可使雾化状态与吸氧状态快速切换,保障了氧气吸入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并节约了医疗费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体驱动液体雾化的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内部空腔的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可由上体和下体两部分可拆卸式连接,如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又包括设定一定容积的储液腔和由储液腔之外的空腔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雾化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储存需要雾化的液体,雾化腔用于容纳雾化后的液体颗粒,所述内部空腔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外部气源相连通的进气口和至少一个与雾化腔相连通的出雾口。
所述主体部件上还含有一个凸向内部空腔的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内部的中空为凸出部分内腔,其上至少设有一个与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为第一出气口,气流由进气口进入凸出部分内腔,经第一出气口进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所述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之间至少包含了凸出部分内腔的腔隙为进气腔。
所述凸出部分外壁适形套设有中空结构的套接部件,可通过在套接部件内壁上设有凸起等方式使套接部件内壁与凸出部分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此间隙为雾化时液体向第一出气口输送的通路,该套接部件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出气口所在位置相对应的开口,为雾化口。
装置在雾化状态时,所述进气口连接的外部气源,导入气流经进气口进入进气腔,因第一出气口直径在0.5毫米左右,通气面积较小,气体流出受阻进气腔中会形成较高的气压,在第一出气口处形成高速气流,并在套接部件内壁与凸出部分外壁之间的间隙内产生负压,吸引储液腔内部的液体经上述间隙不断输送至第一出气口,液体被高速气流冲击形成大量雾化颗粒,经雾化口与气流一同喷射到雾化腔,由出雾口流出。
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该第二出气口可将进气腔与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相连通,其通气面积总和大于第一出气口的通气面积总和,该第二出气口由一个便于人手操作并可因人手操作而发生空间位置移动的部件封闭或解除封闭,该部件为封闭部件。
所述封闭部件,其一部分位于进气腔内部,该封闭部件至少有一部分用于封闭或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当封闭部件封闭第二出气口时,气流由进气口进入进气腔,经第一出气口、雾化口高速流出,进入雾化腔,高速的气流使第一出气口、雾化口之间形成负压,负压将储液腔内部的液体吸引至第一出气口,并被高速气流冲击形成大量雾化颗粒,经雾化口与气流一同喷射到雾化腔内,即雾化状态;当封闭部件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时,由于第二出气口的通气面积显著大于第一出气口的通气面积,气流无法在凸出部分内腔中形成较高的气压,在第一出气口处没有高速气流通过,无法发生雾化,气流由第二出气口进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或同时经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进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即通气状态,当连通的气体为氧气时该装置可实现雾化状态与吸氧状态之间快速切换,如上述气体是普通压缩空气或其他气体,该装置可实现雾化状态与非雾化状态之间快速切换。
基于上述方案,该装置还可包括:雾化颗粒筛选部件,该雾化颗粒筛选部件可以设在主体部件或套接部件上,位于雾化腔内部,与所述雾化口相对设置,并在两者之间设有一定距离,经雾化口流出的雾化颗粒直径较大的在雾化颗粒筛选部件上碰撞凝结后坠入储液腔,雾化颗粒直径较小的摆脱重力影响进入雾化腔。所述雾化颗粒筛选部件上可设有负离子发生部件或负离子发生材料,所述负离子发生部件或负离子发生材料可以由电气石粉、稀土等配比制成,该负离子发生部件可安装固定在雾化颗粒筛选部件上,负离子发生材料可以加入在主体部件、雾化颗粒筛选部件、套接部件的制作原料中。所述负离子发生部件或负离子发生材料可在不连接电源的情况下产生负离子,发挥负离子的抗菌杀菌、消除人体疲劳等相应功能。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所述封闭部件可由滑动件构成,其至少有一封闭部分可封闭第二出气口,该滑动件至少封闭部分位于进气腔内部,能够在进气腔内滑动,通过滑动位移调整封闭部分与第二出气口的对应关系,从而封闭或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所述滑动件还可包括阻断部分,该阻断部分可以在封闭部分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时阻断第一出气口与进气口的连通,当封闭部分封闭第二出气口时解除阻断第一出气口与进气口的连通,从而在上述雾化状态向吸氧状态切换后,避免氧气流同时经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进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所述封闭部件可由旋转件构成,其至少有一封闭部分可封闭第二出气口,该旋转件至少封闭部分位于进气腔内部,能够在进气腔内旋转,通过旋转调整封闭部分与第二出气口的对应关系,从而封闭或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所述旋转件还包括阻断部分,该阻断部分可以在封闭部分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时阻断第一出气口与进气口的连通,当封闭部分封闭第二出气口时解除阻断第一出气口与进气口的连通,从而在上述雾化状态向吸氧状态切换后,避免氧气流同时经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进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所述第二出气口可位于凸出部分上,其水平位置高于储液腔储存液体的液面,以防止储液腔内部的液体经第二出气口流至凸出部分内部。第二出气口位于凸出部分上时,气流经第二出气口进入套接部件内壁与凸出部分外壁之间的间隙或经套接部件上的雾化口,最后进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如上述套接部件上设有套接部件出气口,气流可由第二出气口经套接部件内壁与凸出部分外壁之间的间隙,从套接部件出气口进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所述第二出气口可位于主体部件的底部,气流由第二出气口直接进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也可先流经套接部件内壁与主体部件底部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主体部件的底部时,该第二出气口可向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延伸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该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的顶部平面高于储液腔储存液体的液面,可防止储液腔内部的液体流至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内部。该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的顶部可设有阻液罩,该阻液罩防止雾化腔内部雾化颗粒进入第二出气口,阻液罩为单向设置,不影响气流经第二出气口流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所述主体部件上优选设有指示标记,以指示第二出气口封闭或解除封闭的即时状态,指示标记可以是文字或符号。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所述封闭部件上优选设有便于人手操作的操控部分,该操控部分可位于封闭部件的外部,也可以位于封闭部件内部形成一定的凹陷,如内六角等,该操控部分位于封闭部件内部的凹陷时,可以使用与其形状配合的工具嵌入进行滑动或旋转,该操控部分上设有约束其滑动距离或旋转幅度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与主体部件上的相应结构配合,当滑动或旋转操控部分到一定位置时限制其过渡滑动或旋转。该操控部分上还设有与主体部件上的指示标记相配合的标示,该标示可以是文字或符号,与主体部件上设置的指示标记配合指示第二出气口封闭或解除封闭的即时状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中:所述主体部件上可设有在不打开主体部件内腔的情况下,向其加入液体的可再自密封的穿刺区域。即该穿刺区域可让中空的穿刺针刺穿通过,向主体部件的内部空腔输送或者抽取液体,并且当穿刺针取出后,该穿刺区域再次闭合密封。
附图说明
图1:雾化装置与连接件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1
图2:雾化装置与连接件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2
图3: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吸氧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1-1
图4: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雾化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1-2
图5:雾化装置雾化颗粒筛选部件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1-3
图6: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吸氧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2-1
图7: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雾化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2-2
图8:雾化装置第三实施例吸氧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3-1
图9:雾化装置第三实施例雾化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3-2
图10:雾化装置第四实施例吸氧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4-1
图11:雾化装置第四实施例雾化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4-2
图12:雾化装置第四实施例吸氧状态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4-3
图13:雾化装置第四实施例雾化状态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4-4
图14:雾化装置第五实施例吸氧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5-1
图15:雾化装置第五实施例雾化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5-2
图16:雾化装置第六实施例吸氧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6-1
图17:雾化装置第六实施例雾化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6-2
图18:雾化装置封闭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7-1
图19:雾化装置封闭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7-2
图20:雾化装置封闭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7-3
图21:雾化装置封闭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7-4
图22:雾化装置套接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8
图中箭头指示气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附图2所示,该装置,其下部连接有用于导入外部气源的软管84,所导入的气体可以是医用氧气或压缩空气,装置上部可连接万向转换管82、吸氧雾化面罩81、鸭嘴型含嘴83等终端部件。
如附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内部空腔11的主体部件1,该主体部件1可由上体1a和下体1b两部分可拆卸式连接,如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该上体1a和下体1b可由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注塑制成。上述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包括能够储存一定量液体9的储液腔111和储液腔111之上的雾化腔112,其内部空腔11上还设有一个进气口12和一个出雾口13,进气口12与外部气源相连通,出雾口13与雾化腔112相连通,所述储液腔111可以储存治疗所需要的雾化药液或其他液体,雾化腔112用于容纳雾化后的液体颗粒。
所述主体部件1的下体1b底部15上设有中空的凸出部分14,该凸出部分14可以是下体1b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安装固定在下体1b上,该凸出部分14凸向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其内部中空为凸出部分内腔141,与进气口12相连通。上述凸出部分14凸向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的一端设有一个直径在0.5±0.3mm的细小开口,该细小开口可与雾化腔112相连通,为第一出气口142。所述进气口12与第一出气口142之间包含凸出部分内腔141的腔隙设为进气腔5,该进气腔5可导入外部气体由进气口12进入凸出部分内腔141。
所述凸出部分14外壁143适形套设有中空结构的套接部件2,如图22所示,该套接部件2可以是上体1a或下体1b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安装在上体1a或下体1b上,如螺纹安装,该套接部件2内壁21上设有凸起24,使套接部件2内壁21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之间留有间隙17,用于输送需要雾化的液体9至第一出气口142,该套接部件2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出气口142所在位置相对应的细小开口,为雾化口22,本实施例中直径1毫米。
所述主体部件1的下体1b底部15上设有第二出气口3,该第二出气口3可将进气腔5与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相连通,其通气面积大于第一出气口142的通气面积,该第二出气口3由一个便于人手操作并可因人手操作而发生空间位置移动的部件封闭或解除封闭,该部件为封闭部件4。如图18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一部分位于进气腔5内部,该封闭部件4至少有一部分用于封闭或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3,为封闭部分421。
如图3、18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旋转件42,其封闭部件4的封闭部分421容纳于进气腔5内部,容纳封闭部分421的腔隙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共同组成进气腔5,通过操作封闭部件4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21旋转,封闭部分42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其上设有与第二出气口3所在位置相对设置并可以连通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的通孔421a,当封闭部分421上的通孔421a旋转到与第二出气口3相连通的空间位置时,气流由进气口12进入进气腔5,除经凸出部分内腔141、第一出气口142、雾化口22进入主体部件1内部空腔11外,还可经封闭部分421的通孔421a、第二出气口3进入主体部件1下体1b底部内壁151与套接部件2内壁21之间的间隙17a,最后进入主体部件1内部空腔11,由于第一出气口142、第二出气口3同时解除封闭,气流通畅的进入主体部件1内部空腔11,无法在第一出气口142处形成高速气流和负压,也就无法形成液体雾化。如上述气流是氧气,该装置此时为吸氧状态。
如附图4、18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旋转件42,其封闭部件4的封闭部分421容纳于进气腔5内部,容纳封闭部分421的腔隙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共同组成进气腔5,通过操作封闭部件4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21旋转,气流由进气口12进入进气腔5,因第一出气口142直径在0.5±0.3mm之间,通气面积较小,所以凸出部分内腔141中形成较高的气压,并在第一出气口142的细小开口处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经过的区域形成负压,所产生的负压吸引储液腔111内部的液体9经套接部件2内壁21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之间的间隙17输送至第一出气口142,液体9被高速气流冲击形成大量雾化颗粒,经雾化口22与气流一同喷射到雾化腔112,由出雾口13流出,此时为雾化状态。
如附图3、4、5所示,所述雾化腔112内部设有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该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可以是主体部件1或套接部件2的一部分,雾化过程中,高速的气流喷射和碰撞使液体9冲向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经雾化后直径较大的雾化颗粒在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上碰撞凝结坠入储液腔111,直径较小的雾化颗粒摆脱重力影响进入雾化腔112。所述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上可设有负离子发生部件62或负离子发生材料61,所述负离子发生部件62或负离子发生材料61可以由电气石粉、稀土等配比制成,该负离子发生部件62可安装固定在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上,负离子发生材料61可以加入在主体部件1、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套接部件2的制作原料中。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出气口3位于主体部件1的下体1b底部15上,该第二出气口3可将进气腔5与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相连通,其通气面积大于第一出气口142的通气面积。该第二出气口3向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延伸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31,其顶部311平面高于储液腔111储存液体9的液面,其上设有阻液罩10,与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31紧配合连接,可以防止雾化腔112内的雾化颗粒坠入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31内部。该第二出气口3由一个便于人手操作并可因人手操作而发生空间位置移动的部件封闭或解除封闭,该部件为封闭部件4。所述封闭部件4一部分位于进气腔5内部,该封闭部件4至少有一部分用于封闭或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3,为封闭部分411;该封闭部件还有一阻断部分412可以在封闭部分解除对第二出气口3的封闭时,阻断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的连通,封闭部分封闭第二出气口3时,解除对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连通的阻断。
如图6、19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滑动件41,其封闭部件4的封闭部分411容纳于进气腔5内部,阻断部分412容纳于延长的进气腔5内部,容纳封闭部分411、阻断部分412的腔隙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共同组成进气腔5,通过封闭部件4上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11在进气腔5内部滑动位移,该封闭部分41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并可设有弹性密封材料加固密封。所述封闭部分411上设有与第二出气口3所在位置相对设置,并可使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腔5相连通的第二通路411a,通过拉动封闭部件4上的操控部分44向进气腔5外侧移动控制封闭部分411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3,此时封闭部分411上的第二通路411a与第二出气口3相连通,气流经进气口12进入进气腔5,通过第二通路411a经第二出气口3,向上从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31进入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同时阻断部分412阻断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的连通。
如图7、19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滑动件41,其封闭部件4的封闭部分411容纳于进气腔5内部,阻断部分412容纳于延长的进气腔5内部,容纳封闭部分411、阻断部分412的腔隙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共同组成进气腔5,通过封闭部件4上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11在进气腔5内部滑动位移,该封闭部分41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并设有弹性密封材料加固密封。所述封闭部分411上设有连通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的第一通路411b,通过推动封闭部件4上的操控部分44向进气腔5内侧移动控制封闭部分411封闭第二出气口3,并使封闭部分411上的第一通路411b把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连通,气流经进气口12到进气腔5,通过上述第一通路411b在凸出部分内腔141中形成较高的气压,在第一出气口142的细小开口处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经过的区域形成负压,所产生的负压吸引储液腔111内部的液体9经套接部件2内壁21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之间的间隙17输送至第一出气口142,液体9被高速气流冲击形成大量雾化颗粒,经雾化口22与气流一同喷射到雾化腔112,由出雾口13流出,此时为液体雾化状态。同时阻断部分412阻断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的连通。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出气口3位于主体部件1的下体1b底部15上,该第二出气口3可将进气腔5与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相连通,其通气面积大于第一出气口的通气面积。该第二出气口3向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延伸形成中空结构的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31,其顶部311平面高于储液腔111储存液体9的液面,其上设有阻液罩10,与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31卡扣式连接,可以防止雾化腔112内的雾化颗粒坠入到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31内部。该第二出气口3由一个便于人手操作并可因人手操作而发生空间位置移动的部件封闭或解除封闭,该部件为封闭部件4。所述封闭部件4一部分位于进气腔5内部,该封闭部件4至少有一部分用于封闭或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3,为封闭部分421;该封闭部件4还有一可以在封闭部分解除对第二出气口3封闭时,阻断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的连通,封闭部分封闭第二出气口3时,解除对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连通的阻断。
如图8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旋转件42,其封闭部件4的封闭部分421、阻断部分422容纳于进气腔5内部,容纳封闭部分421、阻断部分422的腔隙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共同组成进气腔5,通过操作封闭部件4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21旋转,封闭部分42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其上设有与第二出气口3所在位置相对设置并可以连通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的第二通路421a,当封闭部分421上的第二通路421a旋转到与第二出气口3相连通的空间位置时,气流经进气口12进入到进气腔5,经第二通路421a、第二出气口3从第二出气口延伸部分31进入主体部件1内部空腔11,同时阻断部分422阻断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的连通。
如图9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旋转件42,其封闭部件4的封闭部分421、阻断部分422容纳于进气腔5内部,容纳封闭部分421、阻断部分422的腔隙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共同组成进气腔5,通过操作封闭部件4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21旋转,封闭部分42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其上设有可连通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的第一通路421b,当封闭部分421上的第一通路421b旋转到可以连通第一出气口142和进气口12的空间位置时,气流经进气口12进入到进气腔5,经第一通路421b进入凸出部分内腔141中形成较高的气压,在第一出气口142的细小开口处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经过的区域形成负压,所产生的负压吸引储液腔111内部的液体9经套接部件2内壁21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之间的间隙17输送至第一出气口142,液体9被高速气流冲击形成大量雾化颗粒,经雾化口22与气流一同喷射到雾化腔112,由出雾口13流出,此时为液体雾化状态。同时阻断部分422阻断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的连通。
实施例4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出气口3位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上,该第二出气口3可将凸出部分14外壁143与套接部件2内壁21之间的间隙17与进气腔5相连通,其通气面积大于第一出气口142的通气面积。该第二出气口3可由一个便于人手操作并因人手操作而发生空间位置移动的部件封闭或解除封闭,该部件为封闭部件4。所述封闭部件4一部分位于进气腔5内部,该封闭部件4至少有一部分用于封闭或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3,为封闭部分421;该封闭部件4还有一阻断部分422可以在封闭部分解除对第二出气口3的封闭时,阻断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的连通,封闭部分封闭第二出气口3时,解除对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连通的阻断。
如图10、20所示,该封闭部件4是旋转件42,其封闭部分421插入于进气腔5内部,凸出部分内腔141重合于进气腔5,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为进气腔5,通过操作封闭部件4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21旋转,封闭部分42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其上设有可连通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的通孔421c,当封闭部分421上的通孔421c旋转到可以连通第二出气口3和进气口12的空间位置时,气流由进气口12进入至进气腔5,经上述通孔421c由第二出气口3进入凸出部分14外壁143与套接部件2内壁21之间的间隙17,再由套接部件2上的套接部件出气口23进入雾化腔112。如图12、13所示,该封闭部件4上的阻断部分422设有一个具有密封功能的阻断弹片422a,阻断弹片422a中部用于密封第一出气口142,弹片四周设有释放气体的小孔422b,阻断弹片422a一端固定在凸出部分内腔141的顶端,一端与凸出部分内腔141顶端平面成45度角自由下垂。所述封闭部分421顶端斜切成与凸出部分内腔141顶端平面成45度角的形状,当上述封闭部分421的通孔421c与第二出气口3相对应连通时,封闭部分421上仰一端顶住阻断弹片422a下垂一端使其与凸出部分内腔141顶端平面密封接触,此时封闭部分421顶住阻断弹片422a于第一出气口142上时,阻断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连通。
如图11、20所示,该封闭部件4是旋转件42,其封闭部分421插入于进气腔5内部,凸出部分内腔141重合于进气腔5,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为进气腔5,通过操作封闭部件4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21旋转,封闭部分42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其上设有可连通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的通孔421c,当封闭部分421上的通孔421c旋转到与第二出气口3相对一侧,不连通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时,如图12、13所示,阻断弹片422a一端固定在凸出部分内腔141的顶端,一端与凸出部分内腔141顶端平面成45度角自由下垂,封闭部分421顶部上仰一端位于阻断弹片422a固定在凸出部分内腔141的一端,使阻断弹片422a呈45度角自由下垂,气流经进气口12进入到进气腔5,在凸出部分内腔141内形成较高的气压,通过阻断弹片422a上释放气体的小孔422b,在第一出气口142的细小开口处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经过的区域形成负压,所产生的负压吸引储液腔111内部的液体9经套接部件2内壁21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之间的间隙17输送至第一出气口142,液体9被高速气流冲击形成大量雾化颗粒,经雾化口22与气流一同喷射到雾化腔112,由出雾口13流出,此时为液体雾化状态。
实施例5
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出气口3位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上,该第二出气口3可将凸出部分14外壁143与套接部件2内壁21之间的间隙17与进气腔5相连通,其通气面积大于第一出气口的通气面积。该第二出气口3可由一个便于人手操作并因人手操作而发生空间位置移动的部件封闭或解除封闭,该部件为封闭部件4。所述封闭部件4一部分位于进气腔5内部,该封闭部件4至少有一部分用于封闭或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3,为封闭部分411;
如图14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滑动件41,其封闭部分411插入于进气腔5内部,凸出部分内腔141重合于进气腔5,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为进气腔5,可通过封闭部件4上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11在进气腔5内部滑动位移,该封闭部分41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可封闭位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上的第二出气口3。通过向进气腔5外侧拉动封闭部分411位移一定距离后,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3,气流由进气口12进入进气腔5,除经凸出部分内腔141、第一出气口142、雾化口22进入主体部件1内部空腔11外,还可经第二出气口3进入主体部件1下体1b的底部内壁151与套接部件2内壁21之间的间隙17a,最后进入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由于第二出气口3解除封闭,气流通畅的进入主体部件1内部空腔11,无法在第一出气口142处形成高速气流和负压,所以此时无法形成液体雾化。
如图15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滑动件41,其封闭部分411插入于进气腔5内部,凸出部分内腔141重合于进气腔5,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为进气腔5,可通过封闭部件4上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11在进气腔5内部滑动位移,该封闭部分41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可封闭位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上的第二出气口3。通过向进气腔5内侧推动封闭部分411位移一定距离后,封闭第二出气口3,气流由进气口12进入进气腔5,在凸出部分内腔141内形成较高的气压,在第一出气口142的细小开口处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经过的区域形成负压,所产生的负压吸引储液腔111内部的液体9经套接部件2内壁21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之间的间隙17输送至第一出气口142,液体9被高速气流冲击形成大量雾化颗粒,经雾化口22与气流一同喷射到雾化腔112,由出雾口13流出,此时为液体雾化状态。
实施例6
如图16所示,该雾化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内部空腔的主体部件1,该主体部件1可由上体1a和下体1b两部分可拆卸式连接,如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该上体1a和下体1b可由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注塑制成。上述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包括能够储存一定量液体的储液腔111和储液腔111之上的雾化腔112,其内部空腔11上还设有一个进气口12和一个出雾口13,进气口12与外部气源相连通,出雾口13与雾化腔112相连通,所述储液腔111用于储存治疗所需要的雾化药液或其他液体,雾化腔112用于容纳雾化后的液体颗粒。
所述上体1a可以安装插入一个凸出部分14,该凸出部分14凸向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其内部中空为凸出部分内腔141,与进气口12相连通。上述凸出部分14凸向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的一端设有一个直径在0.5±0.3mm之间的细小开口,该细小开口可与雾化腔112相连通,为第一出气口142。所述进气口12与第一出气口142之间包含凸出部分内腔141的腔隙设为进气腔5,该进气腔5可导入外部气体由进气口12进入凸出部分内腔141。
所述凸出部分14外壁143适形套设有中空结构的套接部件2,该套接部件2是单独的一部分,插入安装或螺纹安装在凸出部分14上,套接部件2内壁21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之间留有间隙17,套接部件2设有吸管25插入储液腔111储存的液体9内部,用于输送液体9至套接部件2内壁21与凸出部分14外壁143之间的间隙17,该套接部件2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出气口142所在位置相对应的细小开口,为雾化口22。雾化口22下部设有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雾化过程中,高速的气流喷射和碰撞使液体9冲向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经雾化后直径较大的雾化颗粒在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上碰撞凝结坠入储液腔111,直径较小的雾化颗粒摆脱重力影响进入雾化腔112。所述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上可设有负离子发生部件62或负离子发生材料61,所述负离子发生部件62或负离子发生材料61可以由电气石粉、稀土等配比制成,该负离子发生部件62可安装固定在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上,负离子发生材料61可以加入在主体部件1、雾化颗粒筛选部件6、套接部件2的制作原料中。
所述主体部件1的上体1a进气腔5上设有第二出气口3,该第二出气口3可将进气腔5与主体部件1的内部空腔11相连通,其通气面积大于第一出气口的通气面积,该第二出气口3由一个便于人手操作并可因人手操作而发生空间位置移动的部件封闭或解除封闭,该部件为封闭部件4。如图21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一部分位于进气腔5内部,该封闭部件4至少有一部分用于封闭或解除封闭第二出气口3,为封闭部分421。
如图16、21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旋转件42,封闭部件4的封闭部分421位于进气腔5内部,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为进气腔5,其封闭部分421与进气腔5呈90度直角设置,通过操作封闭部件4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21旋转,封闭部分42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其上设有可连通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的第三通路421d,当封闭部分421上的第三通路421d旋转到可以连通第二出气口3和进气口12的空间位置时,气流由进气口12进入至进气腔5,经上述第三通路421d由第二出气口3直接进入雾化腔112。如图21所示,该封闭部件4上的阻断部分422与封闭部分421重合,连通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的同时阻断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连通。
如图17、21所示,所述封闭部件4是旋转件42,封闭部件4的封闭部分421位于进气腔5内部,从进气口12至第一出气口142之间的腔隙为进气腔5,其封闭部分421与进气腔5呈90度直角设置,通过操作封闭部件4的操控部分44控制封闭部分421旋转,封闭部分421为与进气腔5相适形密封的曲面结构,其上设有可连通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的第三通路421d,当封闭部分421上的第三通路421d旋转到封闭第二出气口3,连通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时,气流经进气口12进入到进气腔5,在凸出部分内腔141中形成较高的气压,并在第一出气口142的细小开口处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经过的区域形成负压,所产生的负压吸引储液腔111内部的液体9经吸管25输送至第一出气口142,液体9被高速气流冲击形成大量雾化颗粒,经雾化口22与气流一同喷射到雾化腔112,由出雾口13流出,此时为液体雾化状态。图21所示,该封闭部件4上的阻断部分422与封闭部分421重合,解除封闭第一出气口142与进气口12连通的同时阻断第二出气口3与进气口12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