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64721U - 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 Google Patents

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64721U
CN202364721U CN2011205291293U CN201120529129U CN202364721U CN 202364721 U CN202364721 U CN 202364721U CN 2011205291293 U CN2011205291293 U CN 2011205291293U CN 201120529129 U CN201120529129 U CN 201120529129U CN 202364721 U CN202364721 U CN 202364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se
warehouse
lure
door
sto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291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干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5291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64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64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647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箱技术领域,是一种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包括可拆卸储鼠仓体、诱鼠仓体、储鼠仓门、诱鼠仓门;在诱鼠仓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可拆卸储鼠仓体,可拆卸储鼠仓体的内部有储鼠仓室,在诱鼠仓体的内部有诱鼠仓室。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将其拆分存放,减小存放所用空间;同时该装置不需要电等其他辅助设备,对人体没有危害,可长期使用,逐渐将鼠害根除;不仅如此,在诱鼠仓体的两侧均采用诱鼠仓门,增加了捕鼠的几率;储鼠仓室安置在储鼠仓室上方,使其空间增大,在储鼠仓室内有老鼠的情况下,不影响下次捕鼠,可循环使用,提高捕鼠的效率。

Description

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箱技术领域,是一种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背景技术
老鼠的危害众所周知,它不但偷吃粮食,咬坏家具、衣物等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以外,还会传播疾病、降低食品卫生等级或造成火灾、中断通讯线缆等出现一些安全事故;现所采取的常规的捕鼠的方法分别为器具捕鼠法、毒饵捕鼠法和电子捕鼠法;器具捕鼠法常采用捕鼠夹,捕鼠夹在使用过程中较为繁琐,而且容易对人类产生误伤,无针对性;毒饵本身就有毒性,很容易被家禽等食用诱发中毒,同时与粮食作物放在一起也容易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电子捕鼠法采用电子捕鼠器,在老鼠捕后发出的信息会影响下次捕鼠而难以根治鼠害;除此之外,也有采用捕鼠箱的方式进行捕鼠,但捕鼠箱捕完一次老鼠后,还需要人工复位才能进行下一次捕鼠,导致捕鼠效率较低、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捕鼠夹捕鼠易误伤、毒饵有毒、电子捕鼠器难以根治鼠害以及采用捕鼠箱效率低、操作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包括可拆卸储鼠仓体、诱鼠仓体、储鼠仓门、诱鼠仓门;在诱鼠仓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可拆卸储鼠仓体,可拆卸储鼠仓体的内部有储鼠仓室,在诱鼠仓体的内部有诱鼠仓室,可拆卸储鼠仓体和诱鼠仓体上分别有对应的仓孔使储鼠仓室和诱鼠仓室内部相通;在可拆卸储鼠仓体的仓孔上安装有仅能向储鼠仓室内开启的储鼠仓门;在诱鼠仓体上有至少一个仅能向诱鼠仓室开启的诱鼠仓门。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诱鼠仓体上可有两个仅能向诱鼠仓室开启的诱鼠仓门;诱鼠仓门分别固定在诱鼠仓体的左部内侧和诱鼠仓体右部内侧,两侧的诱鼠仓门与诱鼠仓体之间形成诱鼠仓室。
上述诱鼠仓体的上端可固定安装有可拆卸储鼠仓体;可拆卸储鼠仓体包括储仓顶板、储仓底板、储仓前侧板、储仓后侧板、储仓左侧板和储仓右侧板;在储仓顶板与储仓底板之间的前后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储仓前侧板和储仓后侧板,在储仓顶板与储仓底板之间的左右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储仓左侧板和储仓右侧板;在储仓前侧板与储仓后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倒梯形的前后板上凸起和前后板下凸起,与每个前后板上凸起和前后板下凸起对应的储仓顶板与储仓底板上分别有左右相通的轴向凹槽,前后板上凸起和前后板下凸起分别固定安装在轴向凹槽内;在储仓左侧板和储仓右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倒梯形的左右板上凸起和左右板下凸起,与每个左右板上凸起和左右板下凸起对应的储仓顶板和储仓底板上分别有前后相通的径向凹槽,左右板上凸起和左右板下凸起分别固定安装在径向凹槽内;储仓顶板、储仓底板、储仓左侧板、储仓右侧板、储仓前侧板与储仓后侧板之间形成储鼠仓室;诱鼠仓体包括诱仓顶板、诱仓底板、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在诱仓顶板与诱仓底板之间的前后方向固定安装有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在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倒梯形的侧板上凸起和侧板下凸起;与每个侧板上凸起和侧板下凸起对应的诱仓顶板与诱仓底板上分别有左右相通的凹槽,侧板上凸起和侧板下凸起分别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在储仓底板与诱仓顶板有对应的仓孔;在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的左部和右部上侧有对应的销孔,两个诱鼠仓门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之间;在诱仓顶板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型的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与诱仓顶板之间形成开口方向相对的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在储仓底板的两端有滑动凸起,两侧的滑动凸起分别安装在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内。
上述两侧的诱鼠仓门外侧诱仓底板上可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板。
上述左诱鼠仓门与诱仓顶板的之间的右侧夹角处可安装有复位弹簧;右诱鼠仓门与诱仓顶板的之间的左侧夹角处安装有复位弹簧;储鼠仓门与储仓底板之间的右侧夹角处安装有复位弹簧。
上述左诱鼠仓门左侧和右鼠诱鼠仓门右侧的储仓底板上可分别铰接有跷板。
上述储鼠仓门的右端可通过销轴铰接在仓孔右侧的储仓底板上,在储鼠仓门的左端有凸台,与凸台对应的仓孔右侧的储仓底板上有卡槽,凸台安装在卡槽内。
上述诱鼠仓门上可分别有至少三个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将其拆分存放,减小存放所用空间;同时该装置不需要电等其他辅助设备,对人体没有危害,可长期使用,逐渐将鼠害根除;不仅如此,在诱鼠仓体的两侧均采用诱鼠仓门,增加了捕鼠的几率;储鼠仓室安置在储鼠仓室上方,使其空间增大,在储鼠仓室内有老鼠的情况下,不影响下次捕鼠,可循环使用,提高捕鼠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储鼠仓室,2为诱鼠仓室,3为仓孔,4为储鼠仓门,5为诱鼠仓门,6为储仓顶板,7为储仓底板,8为储仓前侧板,9为储仓后侧板,10为储仓左侧板,11为储仓右侧板,12为前后板上凸起,13为前后板下凸起,14为左右板上凸起,15为左右板下凸起,16为诱仓顶板,17为诱仓底板,18为诱仓前侧板,19为诱仓后侧板,20为侧板上凸起,21为侧板下凸起,22为销轴,23为左连接块,24为右连接块,25为滑动凸起,26为挡板,27为复位弹簧,28为跷板,29为凸台,30为卡槽,31为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包括可拆卸储鼠仓体、诱鼠仓体、储鼠仓门4、诱鼠仓门5;在诱鼠仓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可拆卸储鼠仓体,可拆卸储鼠仓体的内部有储鼠仓室1,在诱鼠仓体的内部有诱鼠仓室2,可拆卸储鼠仓体和诱鼠仓体上分别有对应的仓孔3使储鼠仓室1和诱鼠仓室2内部相通;在可拆卸储鼠仓体的仓孔3上安装有仅能向储鼠仓室1内开启的储鼠仓门4;在诱鼠仓体上有至少一个仅能向诱鼠仓室2开启的诱鼠仓门5。使用时,在诱鼠仓室2内放入食物,老鼠通过食物的气息通过诱鼠仓门5进入诱鼠仓室2,由于诱鼠仓门5只能向诱鼠仓室2内开启,老鼠在无法从诱鼠仓门5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储鼠仓门4进入储鼠仓室1,由于储鼠仓门4只能向储鼠仓室1内开启,老鼠就被困在储鼠仓室1内直到死亡,这样,也不影响在诱鼠仓体内继续捕鼠,可连续使用。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在诱鼠仓体上有两个仅能向诱鼠仓室2开启的诱鼠仓门5;诱鼠仓门5分别固定在诱鼠仓体的左部内侧和诱鼠仓体右部内侧,两侧的诱鼠仓门5与诱鼠仓体之间形成诱鼠仓室2。这样,老鼠可通过诱鼠仓体左部的诱鼠仓门5从左侧进入,也可通过诱鼠仓体右部的诱鼠仓门5从右侧进入,便于老鼠进入诱鼠仓室2内;增加捕捉的机率。
如附图1、2所示,在诱鼠仓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可拆卸储鼠仓体;可拆卸储鼠仓体包括储仓顶板6、储仓底板7、储仓前侧板8、储仓后侧板9、储仓左侧板10和储仓右侧板11;在储仓顶板6与储仓底板7之间的前后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储仓前侧板8和储仓后侧板9,在储仓顶板6与储仓底板7之间的左右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储仓左侧板10和储仓右侧板11;在储仓前侧板8与储仓后侧板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倒梯形的前后板上凸起12和前后板下凸起13,与每个前后板上凸起12和前后板下凸起13对应的储仓顶板6与储仓底板7上分别有左右相通的轴向凹槽,前后板上凸起12和前后板下凸起13分别固定安装在轴向凹槽内;在储仓左侧板10和储仓右侧板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倒梯形的左右板上凸起14和左右板下凸起15,与每个左右板上凸起14和左右板下凸起15对应的储仓顶板6和储仓底板7上分别有前后相通的径向凹槽,左右板上凸起14和左右板下凸起15分别固定安装在径向凹槽内;储仓顶板6、储仓底板7、储仓左侧板10、储仓右侧板11、储仓前侧板8与储仓后侧板9之间形成储鼠仓室1;诱鼠仓体包括诱仓顶板16、诱仓底板17、诱仓前侧板18和诱仓后侧板19;在诱仓顶板16与诱仓底板17之间的前后方向固定安装有诱仓前侧板18和诱仓后侧板19,在诱仓前侧板18和诱仓后侧板19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倒梯形的侧板上凸起20和侧板下凸起21;与每个侧板上凸起20和侧板下凸起21对应的诱仓顶板16与诱仓底板17上分别有左右相通的凹槽,侧板上凸起20和侧板下凸起21分别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在储仓底板7与诱仓顶板16有对应的仓孔3;在诱仓前侧板18和诱仓后侧板19的左部和右部上侧有对应的销孔,两个诱鼠仓门5分别通过销轴22铰接在诱仓前侧板18和诱仓后侧板19之间;在诱仓顶板16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型的左连接块23和右连接块24,左连接块23和右连接块24与诱仓顶板16之间形成开口方向相对的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在储仓底板7的两端有滑动凸起25,两侧的滑动凸起25分别安装在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内。诱鼠仓体与可拆卸储鼠仓体分别采用板条固定安装在一起并具有可拆装性;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将其拆分,拆分后可放置于较小的空间内,不占地。
如附图1所示,在两侧的诱鼠仓门5外侧诱仓底板17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板26。通过挡板26对于诱鼠仓门5进行限位,使诱鼠仓门5向内开启,使老鼠无法从诱鼠仓门5出,将其封闭在诱鼠仓室2。
如附图1所示,在左诱鼠仓门5与诱仓顶板16的之间的右侧夹角处安装有复位弹簧27;右诱鼠仓门5与诱仓顶板16的之间的左侧夹角处安装有复位弹簧27;储鼠仓门4与储仓底板7之间的右侧夹角处安装有复位弹簧27。
如附图1所示,在左诱鼠仓门5左侧和右鼠诱鼠仓门5右侧的储仓底板7上分别铰接有跷板28。便于老鼠进入诱鼠仓室2。
如附图1所示,储鼠仓门4的右端通过销轴22铰接在仓孔3右侧的储仓底板7上,在储鼠仓门4的左端有凸台29,与凸台29对应的仓孔3右侧的储仓底板7上有卡槽30,凸台29安装在卡槽30内。这样可以对储鼠仓门4进行限位,防止储鼠仓门4由于重力作用吊挂在诱鼠仓室2内,起不到对老鼠进行封闭隔离的作用。
如附图2所示,在诱鼠仓门4上分别有至少三个通风孔31。这样,可以通过通风孔31使食物的香气散播出去,吸引老鼠进入诱鼠仓室2内。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食物放置于诱鼠仓室2内,食物的气味诱使老鼠通过诱鼠仓门5进入诱鼠仓室2,由于挡板26的作用,老鼠无法从诱鼠仓门5出,只能通过储鼠仓门4进入储鼠仓室1,由于储鼠仓门4因凸台29卡于卡槽30内,使储鼠仓室1与诱鼠仓室2隔离并封闭,老鼠就被困在储鼠室6直到死亡;然后可再放入食物,通过以上使用过程捕捉老鼠即可。

Claims (10)

1.一种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储鼠仓体、诱鼠仓体、储鼠仓门、诱鼠仓门;在诱鼠仓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可拆卸储鼠仓体,可拆卸储鼠仓体的内部有储鼠仓室,在诱鼠仓体的内部有诱鼠仓室,可拆卸储鼠仓体和诱鼠仓体上分别有对应的仓孔使储鼠仓室和诱鼠仓室内部相通;在可拆卸储鼠仓体的仓孔上安装有仅能向储鼠仓室内开启的储鼠仓门;在诱鼠仓体上有至少一个仅能向诱鼠仓室开启的诱鼠仓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诱鼠仓体上有两个仅能向诱鼠仓室开启的诱鼠仓门;诱鼠仓门分别固定在诱鼠仓体的左部内侧和诱鼠仓体右部内侧,两侧的诱鼠仓门与诱鼠仓体之间形成诱鼠仓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诱鼠仓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可拆卸储鼠仓体;可拆卸储鼠仓体包括储仓顶板、储仓底板、储仓前侧板、储仓后侧板、储仓左侧板和储仓右侧板;在储仓顶板与储仓底板之间的前后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储仓前侧板和储仓后侧板,在储仓顶板与储仓底板之间的左右方向分别固定安装有储仓左侧板和储仓右侧板;在储仓前侧板与储仓后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倒梯形的前后板上凸起和前后板下凸起,与每个前后板上凸起和前后板下凸起对应的储仓顶板与储仓底板上分别有左右相通的轴向凹槽,前后板上凸起和前后板下凸起分别固定安装在轴向凹槽内;在储仓左侧板和储仓右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倒梯形的左右板上凸起和左右板下凸起,与每个左右板上凸起和左右板下凸起对应的储仓顶板和储仓底板上分别有前后相通的径向凹槽,左右板上凸起和左右板下凸起分别固定安装在径向凹槽内;储仓顶板、储仓底板、储仓左侧板、储仓右侧板、储仓前侧板与储仓后侧板之间形成储鼠仓室;诱鼠仓体包括诱仓顶板、诱仓底板、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在诱仓顶板与诱仓底板之间的前后方向固定安装有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在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有倒梯形的侧板上凸起和侧板下凸起;与每个侧板上凸起和侧板下凸起对应的诱仓顶板与诱仓底板上分别有左右相通的凹槽,侧板上凸起和侧板下凸起分别固定安装在凹槽内;在储仓底板与诱仓顶板有对应的仓孔;在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的左部和右部上侧有对应的销孔,两个诱鼠仓门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诱仓前侧板和诱仓后侧板之间;在诱仓顶板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L型的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与诱仓顶板之间形成开口方向相对的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在储仓底板的两端有滑动凸起,两侧的滑动凸起分别安装在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两侧的诱鼠仓门外侧诱仓底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左诱鼠仓门与诱仓顶板的之间的右侧夹角处安装有复位弹簧;右诱鼠仓门与诱仓顶板的之间的左侧夹角处安装有复位弹簧;储鼠仓门与储仓底板之间的右侧夹角处安装有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左诱鼠仓门左侧和右鼠诱鼠仓门右侧的储仓底板上分别铰接有跷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左诱鼠仓门左侧和右鼠诱鼠仓门右侧的储仓底板上分别铰接有跷板。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储鼠仓门的右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仓孔右侧的储仓底板上,在储鼠仓门的左端有凸台,与凸台对应的仓孔右侧的储仓底板上有卡槽,凸台安装在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储鼠仓门的右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仓孔右侧的储仓底板上,在储鼠仓门的左端有凸台,与凸台对应的仓孔右侧的储仓底板上有卡槽,凸台安装在卡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其特征在于诱鼠仓门上分别有至少三个通风孔。
CN2011205291293U 2011-12-16 2011-12-16 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64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91293U CN202364721U (zh) 2011-12-16 2011-12-16 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291293U CN202364721U (zh) 2011-12-16 2011-12-16 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64721U true CN202364721U (zh) 2012-08-08

Family

ID=46588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291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64721U (zh) 2011-12-16 2011-12-16 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647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6642A (zh) * 2012-10-14 2013-03-27 黄俊柳 一种可以连续捕鼠器
CN107087585A (zh) * 2017-05-26 2017-08-25 句容市边城镇姜辉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连续捕鼠器
CN107279121A (zh) * 2016-03-30 2017-10-24 聂后昌 多用途捕捉器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6642A (zh) * 2012-10-14 2013-03-27 黄俊柳 一种可以连续捕鼠器
CN107279121A (zh) * 2016-03-30 2017-10-24 聂后昌 多用途捕捉器具
CN107087585A (zh) * 2017-05-26 2017-08-25 句容市边城镇姜辉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连续捕鼠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7511U (zh) 连续捕鼠器
CN204837638U (zh) 一种害虫诱捕器
CN202364721U (zh) 双通道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CN202222323U (zh) 可拆卸式连续捕鼠箱
CN202890294U (zh) 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CN202618080U (zh) 一种蟑螂诱捕器
CN202680298U (zh) 一种飞虫诱捕器
CN201451108U (zh) 多用自动循环引诱捕鼠、灭蟑螂箱
CN203087369U (zh) 捕鼠箱
CN205266698U (zh) 蟑螂诱杀转盘
CN209824978U (zh) 一种新型捕鸽装置
CN204377760U (zh) 闸门式活体捕鼠器
CN201919534U (zh) 新型环保捕蝇笼
CN201123344Y (zh) 鼠箭
CN203087368U (zh) 双向捕鼠箱
CN203555065U (zh) 蛾类害虫诱捕器
CN201640243U (zh) 自动捕捉箱
CN207733514U (zh) 一种捕鼠笼
CN201238555Y (zh) 线拉活动板闸门式捕鼠箱
CN201011830Y (zh) 简易捕鼠器
CN2671350Y (zh) 捕鼠装置
CN204907605U (zh) 一种苍蝇诱捕器
CN214102846U (zh) 一种蟾蜍养殖栖息仓
CN202396323U (zh) 一种苍蝇蟑螂捕捉器
CN214760478U (zh) 一种防虫衣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