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64226U - 光接收电路 - Google Patents

光接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64226U
CN202364226U CN201120530056XU CN201120530056U CN202364226U CN 202364226 U CN202364226 U CN 202364226U CN 201120530056X U CN201120530056X U CN 201120530056XU CN 201120530056 U CN201120530056 U CN 201120530056U CN 202364226 U CN202364226 U CN 202364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diode
node
anode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300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NL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NLAN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NL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300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64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64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642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接收电路,它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及增益放大单元,所述增益放大单元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及高通滤波电路,所述光电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转换单元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该电信号输出至增益放大单元进行信号放大输出,在保证了光低功率接收时满足载噪比要求,且可同步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波。

Description

光接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接收电路,特别是一种载噪比良好的光接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通讯因其具有的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光纤光缆已经进入了有线通讯的各个领域,包括邮电通讯、广播通讯、电力通讯、石油通讯和军用通讯等领域。一般情况下,为了达到更远的距离传输,往往在光纤传输的终端增加能够接收微弱光功率信号的光接收电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光接收电路,电磁兼容性达不到国家标准,光纤到产品单纤单向,其应用受到限制不能满足技术的更新要求,此外,现有接收电路一般采用光电管加放大芯片,低功率接收,输出电平高,载噪比差,不能满足较高要求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磁兼容性好、载噪比良好的光接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是实现的:它包括光电转换单元(100)及增益放大单元(200),所述增益放大单元(200)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及高通滤波电路,所述光电转换单元(10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增益放大单元(200)还包括第一额流电感(TL1)、第二额流电阻(TL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一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U2),第二放大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U3),高通滤波电路包括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四电感(L4),第十二电容(C12)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与第十三电容(C13)的节点经第四电感(L4)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U2)的输出端依次经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三电感(L3)、第十电容(C10)连接至第二放大器(U3)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U3)的输出端经第十一电容(C11)连接于高通滤波电路中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第一额流电感(TL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放大器(U2)输出端与第五电容(C5)的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额流电感(TL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放大器(U3)与第十一电容(C11)的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上并联第六电容(C6),第二二极管(D2)上并联第九电容(C9),所述第五电容(C5)与第五电阻(R5)的节点经第四电阻(R4)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三电感(L3)与第五电阻(R5)的节点经第六电阻(R6)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连接,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9)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连接的节点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九电容(C9)、第八电容(C8)连接的节点为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2)阳极的节点接地,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中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容(C2)的节点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转换单元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将该电信号输出至增益放大单元进行信号放大输出,在保证了光低功率接收时满足载噪比要求,且可同步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光接收电路,它包括光电转换单元100及增益放大单元200,所述增益放大单元200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及高通滤波电路,所述光电转换单元10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参照图2所示,光电转换单元100由光电管U1、自藕变压器T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三电阻R3及光电管供电端等组成;光信号进入光电管U1,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变压器T1进行高阻抗转换后由3脚输出射频信号,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调整带宽平坦度;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为滤波电容,第四电容C4为隔直电容,第三电阻R3为瞬间高电压阻挡保护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检测接收光功率,其关系为1V/1MW(O.P.V)。
增益放大单元200还包括第一额流电感TL1、第二额流电阻TL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一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U2,第二放大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U3,高通滤波电路包括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四电感L4,第十二电容C12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与第十三电容C13的节点经第四电感L4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U2的输出端依次经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三电感L3、第十电容C10连接至第二放大器U3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U3的输出端经第十一电容C11连接于高通滤波电路中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第一额流电感TL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放大器U2输出端与第五电容C5的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额流电感TL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放大器U3与第十一电容C11的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上并联第六电容C6,第二二极管D2上并联第九电容C9,所述第五电容C5与第五电阻R5的节点经第四电阻R4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三电感L3与第五电阻R5的节点经第六电阻R6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连接,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9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连接的节点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九电容C9、第八电容C8连接的节点为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2阳极的节点接地,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中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容C2的节点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以上为二级放大,第一放大器U2为前级放大,采用低噪声砷化镓放大芯片,保证在低功率接收时满足载噪比,第二放大器U3为后级放大,采用芯片为砷化镓放大芯片,二级放大增益为30dB;其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为5V瞬间保护抑制二极管,第五电容C5、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为隔制电容,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为输出电平调节电阻;第六电容C6至第九电容C9为电源滤波电容,第三电感L3用于调整平坦度,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四电容L用于高通滤波。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

1.一种光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光电转换单元(100)及增益放大单元(200),所述增益放大单元(200)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及高通滤波电路,所述光电转换单元(10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增益放大单元(200)还包括第一额流电感(TL1)、第二额流电阻(TL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一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U2),第二放大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U3),高通滤波电路包括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四电感(L4),第十二电容(C12)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容(C12)与第十三电容(C13)的节点经第四电感(L4)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U2)的输出端依次经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第三电感(L3)、第十电容(C10)连接至第二放大器(U3)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器(U3)的输出端经第十一电容(C11)连接于高通滤波电路中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第一额流电感(TL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放大器(U2)输出端与第五电容(C5)的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额流电感(TL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放大器(U3)与第十一电容(C11)的节点,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上并联第六电容(C6),第二二极管(D2)上并联第九电容(C9),所述第五电容(C5)与第五电阻(R5)的节点经第四电阻(R4)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三电感(L3)与第五电阻(R5)的节点经第六电阻(R6)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连接,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9)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连接的节点为第一节点,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九电容(C9)、第八电容(C8)连接的节点为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2)阳极的节点接地,所述光电转换单元中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容(C2)的节点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
CN201120530056XU 2011-12-16 2011-12-16 光接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64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30056XU CN202364226U (zh) 2011-12-16 2011-12-16 光接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30056XU CN202364226U (zh) 2011-12-16 2011-12-16 光接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64226U true CN202364226U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75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3005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64226U (zh) 2011-12-16 2011-12-16 光接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642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779A (zh) * 2019-04-28 2019-07-26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光纤通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779A (zh) * 2019-04-28 2019-07-26 重庆三峡学院 一种光纤通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64228U (zh) Agc光接收模块电路
CN201878140U (zh)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
CN202364226U (zh) 光接收电路
CN212572563U (zh) 应用于下行通信链路中的光电射频馈线组件
CN202374274U (zh) 光接收模块
CN202364227U (zh) 光接收模块
CN202435399U (zh) 一种微型阻波器
US11637589B2 (e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CN108964267B (zh) 一种直流电压型plc光伏关断器电路
CN201252633Y (zh) 一种耳机
CN101916948B (zh) 射频拉远设备rru内盲插连接装置
CN113965262A (zh) 一种网线
CN102932061A (zh) 一种时延补偿系统
CN205232411U (zh) 一种天线耳机
CN201044452Y (zh) 1.25Gbps聚合物光收发模块
CN208754250U (zh) 一种功率放大装置
CN201774119U (zh) 射频拉远设备rru内盲插连接装置
CN201887761U (zh) 一种Ka波段双工器
CN202364229U (zh) 光接收电路
CN215266612U (zh) 一种滤波器与滤波器之间的隔离结构
CN201185220Y (zh) 滤波器
CN202906917U (zh) 光接收模块电路
CN109617618B (zh) 一种宽带光电转换电路
CN202364220U (zh) Agc光接收模块
CN203632821U (zh) 具有2.7GHz带宽的FTTH三网融合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ive road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Longgang Street Baolong Baolong community No. 2 Shang Rong industrial plant and 501 B1301 plan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ANH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five road, 518000 No. 2 Guangdo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hangrong third floor 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anland Electronic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