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62469U - 人体感应器 - Google Patents

人体感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62469U
CN202362469U CN2011204816294U CN201120481629U CN202362469U CN 202362469 U CN202362469 U CN 202362469U CN 2011204816294 U CN2011204816294 U CN 2011204816294U CN 201120481629 U CN201120481629 U CN 201120481629U CN 202362469 U CN202362469 U CN 202362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ve head
human inductor
swivelling cover
fa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816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玲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816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62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62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624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遥感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人体感应器,其包括底壳、罩于所述底壳上并与底壳共同形成一腔体的面壳及位于腔体内的电路板及感应头组件,所述感应头组件包括旋转支架、枢接于所述旋转支架上的旋转盖及固定于所述旋转盖上的感应头,所述旋转支架包括枢接于所述腔体内并使感应头和旋转盖在第一方向上摆动的第一枢接体及供所述旋转盖枢接并使感应头和旋转盖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枢接体。所述感应头可在二个方向上摆动,与现有技术中的感应头相对于面壳固定不动相比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人体感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遥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感应器。
背景技术
人体感应器广泛应用于开关、灯具等产品上,现有的人体感应器的感应头固定于一壳体内,所述感应头只能感应固定位置、固定方向上的人,当人从另一方向靠近人体感应器时,人体感应器并不能及时作出回应,因此,现有人体感应器的使用并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感应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不灵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体感应器,其包括底壳、罩于所述底壳上并与底壳共同形成一腔体的面壳及位于腔体内的电路板及感应头组件,所述感应头组件包括旋转支架、枢接于所述旋转支架上的旋转盖及固定于所述旋转盖上的感应头,所述旋转支架包括枢接于所述腔体内并使感应头和旋转盖在第一方向上摆动的第一枢接体及供所述旋转盖枢接并使感应头和旋转盖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枢接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交。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头朝向所述面壳的方向伸出所述旋转盖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枢接体枢接于所述底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枢接体枢接于所述面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面壳开设有供所述感应头摆动的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面壳于所述窗口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太阳能电池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卡扣安装于所述底壳上,电路板的开设有避免与所述旋转支架干涉的避让口。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盖为围绕所述感应头的回转体,所述旋转盖呈倒置的碗状。
所述感应头固定于所述旋转盖上,该旋转盖枢接于所述旋转支架上,该旋转支架枢接于底壳和面壳共同形成的腔体内,所述旋转支架在腔体内沿第一方向摆动,旋转盖相对于所述旋转支架沿第二方向摆动,由此,所述感应头可在二个方向上摆动,与现有技术中的感应头相对于面壳固定不动相比较,具有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人体感应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人体感应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人体感应器的感应头组件与面壳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的人体感应器的感应头组件与面壳的立体组装图。
图5-8是图4的感应头横向摆动的示意图。
图9-12是图4的感应头纵向摆动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人体感应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图13的人体感应器的感应头组件与面壳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图14的感应头组件与面壳组装后的感应头横向摆动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4的感应头组件与面壳组装后的感应头纵向摆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人体感应器100包括底壳10、罩于所述底壳10上并与底壳10共同形成一腔体(图未示)的面壳20及位于腔体内的电路板30及感应头组件40。所述感应头组件40包括旋转支架41、枢接于所述旋转支架41上的旋转盖42及固定于所述旋转盖42上的感应头43。所述旋转支架41包括枢接于所述腔体内并使感应头43和旋转盖42在第一方向上摆动的第一枢接体410及供所述旋转盖42枢接并使感应头43和旋转盖42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枢接体412。
所述感应头43固定于所述旋转盖42上,该旋转盖42枢接于所述旋转支架41上,该旋转支架41枢接于底壳10和面壳20共同形成的腔体内,所述旋转支架41在腔体内沿第一方向摆动,旋转盖42相对于所述旋转支架41沿第二方向摆动,由此,所述感应头43可在二个方向上摆动,与现有技术中的感应头相对于面壳固定不动相比较,具有灵活性。
在本实施列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交,具体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面壳20的纵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面壳20的横向。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即可,使感应头43在二个方向上摆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体410枢接于所述面壳20上。所述面壳20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枢接体410相连接的二安装板21。所述面壳20开设有供所述感应头43摆动的窗口23。所述安装板21位于所述窗口23的外围。所述面壳20于所述窗口23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太阳能电池板50。
所述旋转盖42为围绕所述感应头43的回转体,所述旋转盖42由所述底壳10至所述面壳20的方向呈渐缩状。所述旋转盖42呈倒置的碗状。所述感应头43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旋转盖42的底部。感应头43朝向所述面壳20的方向伸出所述旋转盖42外。所述旋转盖42的底周缘对称地朝向所述旋转支架41方向延伸有二卡持体420。每一卡持体420包括二间隔设置的卡持片422,二卡持片422之间形成一卡口424。二卡持片422具有一定的弹性。
所述旋转支架41的第一枢接体410与第二枢接体4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体410与第二枢接体412呈“十”字交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枢接体410与第二枢接体412相交连接,并不一定要“十”字交叉。所述第二枢接体412大致呈板状,其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供所述卡持体420套设的枢转轴411。所述卡持片422的卡口424在外力作用下张开并套于所述枢转轴411上。所述第一枢接体41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一板体413,所述板体413与所述面壳20上的安装板21枢接。
所述旋转支架41的第一枢接体410与第二枢接体412连接处开设有一通孔415,以方便引线(图未示)穿过。
所述底壳10通过一固定托板60安装于墙壁或其他固定物上。所述固定托板60设有若干卡扣部61。所述卡扣部61伸入所述底壳10的底部并卡于底壳10的底部周缘。所述底壳10的底部装有电池(图未示)及电池盖70。所述电路板30的开设有避免与所述旋转支架41干涉的避让口31。所述底壳10与所述电路板30之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
请参阅图13至图1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人体感应器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人体感应器100大致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旋转支架41a的第一枢接体410a枢接于所述底壳10a上,第一枢接体410a与底壳10a的枢接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枢接体410与面壳20的枢接方式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人体感应器,其包括底壳、罩于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底壳共同形成一腔体的面壳及位于腔体内的电路板及感应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头组件包括旋转支架、枢接于所述旋转支架上的旋转盖及固定于所述旋转盖上的感应头,所述旋转支架包括枢接于所述腔体内并使所述感应头和所述旋转盖在第一方向上摆动的第一枢接体及供所述旋转盖枢接并使所述感应头和所述旋转盖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摆动的第二枢接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头朝向所述面壳的方向伸出所述旋转盖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体枢接于所述底壳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体枢接于所述面壳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开设有供所述感应头摆动的窗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于所述窗口的两侧分别安装一太阳能电池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卡扣安装于所述底壳上,电路板的开设有避免与所述旋转支架干涉的避让口。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盖为围绕所述感应头的回转体,所述旋转盖呈倒置的碗状。
CN2011204816294U 2011-11-28 2011-11-28 人体感应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62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16294U CN202362469U (zh) 2011-11-28 2011-11-28 人体感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16294U CN202362469U (zh) 2011-11-28 2011-11-28 人体感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62469U true CN202362469U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73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8162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62469U (zh) 2011-11-28 2011-11-28 人体感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624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2709A (zh) * 2017-05-04 2018-11-13 法拉第未来公司 改进型激光雷达外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2709A (zh) * 2017-05-04 2018-11-13 法拉第未来公司 改进型激光雷达外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6059B (zh) 一种具有防脱出功能的模块化机器人接口
CN207817917U (zh) 便于更换的烟雾报警器
CN202362469U (zh) 人体感应器
CN209046842U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盒
CN204725472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工具盒
CN205283172U (zh) 一种桌面无线充电器
CN205513009U (zh) 一种防丢智能文具盒
CN205080691U (zh) 一种户外红外线感应报警设备
CN210155872U (zh) 一种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智慧视频互动教学终端
CN207500868U (zh) 一种新型折叠工作灯
CN203421663U (zh) 沙漏定时台灯
CN205713765U (zh) 一种移动式迷你练歌录音房门板的观察窗
CN206381418U (zh) 一种消毒净化传递装置
CN201576873U (zh) 一种旋转插座
CN205619043U (zh) 一种便携式灯具
CN210574867U (zh) 一种检修警示装置
CN207366104U (zh) 电子体温贴
CN205371179U (zh) 一种不锈钢橱柜的连接结构及不锈钢橱柜
CN215623629U (zh) 带有照明功能的室内设计壁挂式收纳箱
CN104482510A (zh) 多功能桌台边沿灯
CN208871450U (zh) 一种新型轨道灯
CN212840887U (zh) 一种多样式组合灯具
CN203115841U (zh) 一种分布剪切口的球形灯罩
CN203287414U (zh) 一种家庭用多功能电表箱
CN220289862U (zh) 一种旅游游客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8 floor, Jin Chi Chi Building, 1 Tang Ling Road, Nanshan District Taoyuan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UMI LI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Taoyuan street, Li Shan Road, University Town, Pioneer Park 806, 807

Patentee before: Lutuo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