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30749U - 棱镜片 - Google Patents

棱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30749U
CN202330749U CN2011204417792U CN201120441779U CN202330749U CN 202330749 U CN202330749 U CN 202330749U CN 2011204417792 U CN2011204417792 U CN 2011204417792U CN 201120441779 U CN201120441779 U CN 201120441779U CN 202330749 U CN202330749 U CN 202330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arvesting
prismatic lens
closed pattern
sheet feeding
feed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417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晓娇
杨敏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417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30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30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307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棱镜片,包括基底及位于所述基底上的集光结构,其中,所述集光结构包括多个紧密排列且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集光条,所述集光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一集光条围成的第一封闭图案。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单张棱镜片即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集光,从而减小采用其的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棱镜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棱镜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液晶显示装置因其具有轻、薄、小等特点,而且具有功耗低、无辐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因此在目前的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及消费性产品中。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而,为调整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需要给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光束。
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0、位于光源10一侧并部分包围光源10的反射罩11、反射片20、导光板30、下扩散片40、下棱镜片50、上棱镜片60、上扩散片70。光源10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也可以是LED。反射片20位于导光板的下方,用于反射自导光板30底面泄出的光线。导光板30将光源10发出的光线反射后大致沿导光板的出光面发出。下扩散片40和上扩散片70使光线透过其自身的扩散图层产生漫射,提高光线分布的均匀度。下棱镜片50和上棱镜片60用于修正透过下扩散片40的光线扩散的角度,上棱镜片6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上棱镜片60包括基底61和位于基底上的多个紧密排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条形的集光结构62,集光结构62靠近上扩散片70的一侧,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多个集光结构62具有聚光作用,其可以利用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来达到会聚光线的作用,从而使背光模组发出方向指向性强的光线。下棱镜片50和上棱镜片60的结构相同,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将下棱镜片50和上棱镜片60的条形的集光结构垂直设置,从而实现背光模组发出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光线均具有一定方向的约束,使不满足一定出射方向的光线经过集光结构反射回反射片20,经反射片20反射后再次利用,提高背光的利用率。
现有的背光模组中大多采用两张垂直放置的棱镜片来实现增亮的效果,但采用两张垂直放置的棱镜片容易产生干涉条纹,并且具有较大的厚度,不利于发展更薄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棱镜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单张棱镜片即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集光,从而减小采用其的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棱镜片,包括基底及位于所述基底上的集光结构,其中,所述集光结构包括多个紧密排列且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集光条,所述集光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一集光条围成的第一封闭图案。
优选地,所述三角形为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封闭图案为圆形或者正方形。
优选地,所述集光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内部的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的多个结构相同的第二集光条。
优选地,所述第二集光条的横截面为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其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集光条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集光条为直线形或者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集光条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直线形的第二集光条依次首尾相接围成正方形的第二封闭图案。
优选地,所述第二集光条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弧形的第二集光条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所述弧形凸向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第二封闭图案内接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
优选地,所述基底上具有集光结构的表面上除了集光结构占据的表面以外的空白区域上均涂布有散射粒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单张棱镜片即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集光,从而减小采用其的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棱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视角模拟结果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第一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4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其更清晰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棱镜片的立体结构,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面图。结合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棱镜片包括基底100及位于基底100上的集光结构,其中,集光结构包括多个紧密排列且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集光条200,集光结构包括由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第一封闭图案。
本实施例中,第一集光条200的横截面是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由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第一封闭图案为圆形(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棱镜片中,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集光结构还包括位于圆形的第一封闭图案内部的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的多个结构相同的第二集光条300,由图6所示,第二集光条300的横截面也为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其高度小于第一集光条200的高度,本实施例中,第二集光条300为弧形,第二集光条300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弧形的第二集光条300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四个弧形的第二集光条均凸向于第一封闭图案的中心。本实施例中由四个弧形的第二集光条300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第二封闭图案内接于由第一集光条200所围成的圆形的第一封闭图案。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基底100上的具有集光结构的表面上除了集光结构占据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即第一集光条200和第二集光条300所占据的表面)以外的空白区域上均涂布有散射粒子。
本实施例的棱镜片,因集光结构包括横截面是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圆形的第一封闭图案和横截面同样是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二集光条300围成的第二封闭图案,由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圆形的第一封闭图案和由第二集光条300围成的第二封闭图案共同构成本实施例的集光结构,由于集光结构由第一集光条200和第二集光条300共同构成且围成封闭的图案形状,因此,该集光结构对于从基底100的背离集光结构一侧的入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以及介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其他各个方向均具有集光的作用。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棱镜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视角模拟结果图,由图7可见,本实施例的棱镜片在水平方向约-60度至约60度之间具有不低于1000W/m2的光辐射强度,在垂直方向约-40度至约40度同样具有不低于1000W/m2的光辐射强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个棱镜片上的集光条仅采用一个方向排列的结构,采用本实施例的单张棱镜片即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集光,从而减小采用其的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同时,本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基底100上具有集光结构的表面上除了第一集光条200和第二集光条300占据的表面以外的空白区域上均涂布有散射粒子,因而对于通过该空白区域的光线具有发散的作用,使得透过整个棱镜片后的光线更加均匀。
第二实施例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由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第一封闭图案为正方形(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棱镜片中,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正方形的第一封闭图案内部的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的多个结构相同的第二集光条300,由图8所示,第二集光条300的横截面也为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其高度小于第一集光条200的高度,本实施例中,第二集光条300为弧形,第二集光条300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弧形的第二集光条300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四个弧形的第二集光条均凸向于第一封闭图案的中心。本实施例中由四个弧形的第二集光条300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第二封闭图案内接于由第一集光条200所围成的正方形的第一封闭图案,并且第二集光条300内接于四个第一集光条200的中部位置处。
同样,本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基底的具有集光结构的表面上除了第一集光条200和第二集光条300占据的表面以外的空白区域上也可以均涂布有散射粒子,因而对于通过该空白区域的光线具有发散的作用,使得透过整个棱镜片后的光线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的棱镜片,因集光结构包括横截面是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正方形的第一封闭图案和横截面同样是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二集光条300围成的第二封闭图案,由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正方形的第一封闭图案和由第二集光条300围成的第二封闭图案共同构成本实施例的集光结构,由于集光结构由第一集光条200和第二集光条300共同构成且围成封闭的图案形状,因此,该集光结构对于从基底的背离集光结构一侧的入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具有集光的作用。
第三实施例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棱镜片中的集光结构仅包括由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圆形的第一封闭图案,该第一封闭图案内部没有设置第二封闭图案,本实施例中,在棱镜片的基底上除了由第一集光条200占据的表面以外的空白区域上也可以均涂布有散射粒子。
本实施例的棱镜片,因集光结构包括横截面是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圆形的第一封闭图案,由第一集光条200围成的圆形的第一封闭图案构成本实施例的集光结构,因此,该集光结构对于从基底的背离集光结构一侧的入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以及介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其他各个方向均具有集光的作用。相对于第一实施例,虽然本实施例中的集光结构并没有设置第二集光条,但仅由第一集光条200构成的集光结构同样对于从基底的背离集光结构一侧的入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以及介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其他各个方向均具有集光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在棱镜片的基底上具有集光结构的表面上除了由第一集光条200占据的表面以外的空白区域上也可以均涂布有散射粒子,因而对于通过该空白区域的光线具有发散的作用,使得透过整个棱镜片后的光线更加均匀。
从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各个实施例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实施例的单张棱镜片即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集光,从而减小采用其的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同时,本实施例的棱镜片的基底上除了集光结构占据的表面以外的空白区域上均涂布有散射粒子,因而对于通过该空白区域的光线具有发散的作用,使得透过整个棱镜片后的光线更加均匀。
以上仅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例如,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封闭图案为圆形或者正方形,但还可以是其他多边形或者正多边形;第二集光条为除了可以采用直线形或者弧形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第二集光条的数目可以采用四个,也可以采用多个第二集光条依次首尾相接围成多边形或者正多边形的第二封闭图案,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单张棱镜片即可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集光,从而减小采用其的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成本。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棱镜片,包括基底及位于所述基底上的集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结构包括多个紧密排列且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第一集光条,所述集光结构包括由所述第一集光条围成的第一封闭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为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为圆形或者正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光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内部的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的多个结构相同的第二集光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光条的横截面为顶角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其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集光条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光条为直线形或者弧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光条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直线形的第二集光条依次首尾相接围成正方形的第二封闭图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光条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弧形的第二集光条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第二封闭图案,所述弧形凸向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的中心。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图案内接于所述第一封闭图案。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棱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上具有集光结构的表面上除了集光结构占据的表面以外的空白区域上均涂布有散射粒子。
CN2011204417792U 2011-11-07 2011-11-07 棱镜片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30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417792U CN202330749U (zh) 2011-11-07 2011-11-07 棱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417792U CN202330749U (zh) 2011-11-07 2011-11-07 棱镜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30749U true CN202330749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42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4177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30749U (zh) 2011-11-07 2011-11-07 棱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30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6821B (zh) 光学板及采用该光学板的背光模组
CN101126822B (zh) 光学板及采用该光学板的背光模组
CN20152186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US8287172B2 (en)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21011675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460876A (zh) 带有多个光学腔的显示装置
CN101191847A (zh) 光学板
KR20100024752A (ko) 프리즘 시트와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003724A (zh) 具有改进的光学性能的光学膜及包含该光学膜的背光单元
CN102890307A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144869A (zh) 导光板及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101025518A (zh) 光学片
CN101369031A (zh)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50177444A1 (en) Backlight device
CN10136392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棱镜片
CN101761829B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US20140211483A1 (en) Optical sheet
CN1580901A (zh) 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CN103822139A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330747U (zh) 棱镜片、具备上述棱镜片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21848A (zh) 光学片、光学单元及使用其的发光装置
CN101191852A (zh) 光学板
CN104315407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110309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1363927A (zh) 棱镜片及采用该棱镜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