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7167U - 闸阀 - Google Patents

闸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7167U
CN202327167U CN 201120446549 CN201120446549U CN202327167U CN 202327167 U CN202327167 U CN 202327167U CN 201120446549 CN201120446549 CN 201120446549 CN 201120446549 U CN201120446549 U CN 201120446549U CN 202327167 U CN202327167 U CN 202327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valve
flashboard
groove
pedestal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4465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春荣
梁勋南
沙鹏
沈骏
李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 An Ruih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4465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7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7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71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闸阀,包括一插闸部,所述插闸部包括一座体以及一闸板机构,所述座体为中空结构,所述闸板机构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闸板,所述闸板从上方插入所述座体的内部,所述座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一个供闸阀关闭时所述闸板的底端插入用的凹槽,所述闸板的底端减薄,且可减薄为锐边结构,当包括相对设置有两闸板时,所述锐边结构上的锐边分别位于所述两闸板相对的外侧的底端。当将本实用新型的闸阀应用于运输高温粘稠类介质的装置例如沥青箱时,由于所述闸板底端为下行接触粘稠介质时受到阻力较小的锐边结构,故而残留在凹槽内位于闸板下方的粘稠介质就被挤出凹槽或挤入凹槽内部的空闲位置,因此闸板底端可顺利插入所述凹槽内,实现闸阀的密封。

Description

闸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尤其涉及一种闸阀。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常用的普通闸阀的结构示意图,该闸阀包括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且内部相通的一进料部1′、一插闸部2′以及一出料部3′,所述插闸部2′包括一座体21′以及一闸板机构23′,所述座体21′为顶部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座体2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一个凹槽211′。所述闸板机构23′从所述座体21′的顶部插入所述插闸部2′内部,且当闸阀关闭时,所述闸板机构23′底部的闸板233′伸入所述凹槽211′内,此时闸阀可实现密封。然而,当将上述结构的闸阀应用于运输高温粘稠类介质的装置上时,高温粘稠类介质非常容易在所述凹槽211′内部残留并遇冷凝结,并且由于所述闸板233′的底端具有一定宽度以及厚度,故而会被上述残留的粘稠且凝结的介质所阻挡,因此无法伸入所述凹槽211′的内部,造成阀门无法可靠密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闸阀所存在的应用在运输高温粘稠类介质的装置上时,极易由于凹槽内残留的高温粘稠介质遇冷凝结而导致闸阀无法密封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闸阀,包括一插闸部,所述插闸部包括一座体以及一闸板机构,所述座体为中空结构,所述闸板机构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闸板,所述闸板从上方插入所述座体的内部,所述座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一个供闸阀关闭时所述闸板的底端插入用的凹槽,所述闸板的底端减薄。
所述的闸阀,其中,所述闸板的底端减薄为锐边结构。
所述的闸阀,其中,所述闸板机构的下部相对设置有两闸板,所述锐边结构上的锐边分别位于所述两闸板相对的外侧的底端。
所述的闸阀,其中,所述闸阀还包括一进料部以及一出料部,所述进料部以及所述出料部均为贯通结构,所述进料部、所述座体以及所述出料部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且内部相通。
所述的闸阀,其中,所述出料部的内壁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相持平,所述凹槽与所述出料部相连的槽壁上设置有一缺口,所述缺口水平连接所述凹槽的底部以及所述出料部的内壁底部。
所述的闸阀,其中,所述进料部朝向所述闸阀外侧的一端为进料口端,所述进料口端连接有一法兰。
所述的闸阀,其中,所述出料部朝向所述闸阀外侧的一端为出料口端,所述出料口端设置有连接结构。
所述的闸阀,其中,所述出料口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一管帽。
所述的闸阀,其中,所述插闸部还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也为中空结构,所述盖体连接在所述座体的顶端且在所述插闸部的内部形成一贯穿所述盖体且延伸入所述座体内部的插闸通道,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座体的内部底端与所述插闸通道相交的位置,所述闸板机构从所述盖体的顶端插入所述插闸通道。
所述的闸阀,其中,所述闸板机构还包括一操作装置以及一阀杆,所述操作装置、所述阀杆以及所述闸板至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阀杆以及所述闸板插入所述插闸通道中,所述操作装置伸出所述盖体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将本实用新型的闸阀应用于运输高温粘稠类介质的装置例如沥青箱时,由于所述闸板的底端为下行接触粘稠介质时受到阻力较小的锐边结构,故而残留在凹槽内位于闸板下方的粘稠介质就被挤出凹槽或挤入凹槽内部的空闲位置,因此闸板底端可顺利插入所述凹槽内,实现闸阀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闸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闸阀沿对称面剖开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闸阀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闸阀包括一插闸部2,还可以包括一进料部1、一出料部3、一法兰4以及一管帽5。
所述进料部1为贯通结构,所述进料部1朝向所述闸阀外侧的一端为进料口端。
所述插闸部2可包括一座体21、一盖体22以及一闸板机构23。
所述座体21为顶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进料部1、所述座体21以及所述出料部3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且内部相通。
所述盖体22也为中空结构,所述盖体22连接在所述座体21的顶端,且在所述插闸部2的内部形成一贯穿所述盖体22且延伸入所述座体21内部的插闸通道24。所述座体21的内部底端与所述插闸通道24相交的位置设置有一凹槽211。所述闸板机构23从所述盖体22的顶端插入所述插闸通道24。
所述闸板机构23可包括设置于下部的至少一闸板233,还可以包括一操作装置231以及一阀杆232。所述操作装置231、所述阀杆232以及所述闸板233至上而下依次连接。
所述操作装置231伸出所述盖体22的顶端。
所述阀杆232以及所述闸板233从上方插入所述座体21的内部的所述插闸通道24内,且闸阀关闭时所述闸板233的底端插入所述凹槽211中。
所述闸板233的底端减薄,极端情况下可减薄为锐边结构,所述锐边结构上的锐边2331设置在所述闸板233起密封作用的一侧的底端。如图2中的具体实施例所示,所述闸板机构23的下部相对设置有两闸板233,所述锐边2331分别位于所述两闸板233相对的外侧的底端。当然,所述闸板233以及所述锐边2331的设置方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变化。如此一来,当所述凹槽211内部残留有粘稠物质时,由于所述闸板233底部为接触面积较小的锐边结构,故而就减小了所述闸板233下行时收到的阻力,所述两闸板233下行时就可轻易的将闸板233下方残留粘稠介质挤出凹槽或挤入所述两闸板233之间的空闲位置,从而闸板233顺利插入所述凹槽211内,实现闸阀的密封。
所述出料部3也为贯通结构,所述出料部3朝向所述闸阀外侧的一端为出料口端,所述出料口端可设置有螺纹或卡槽等连接结构。
所述法兰4连接在所述进料口端。
所述管帽5螺接在所述出料口端。
请重点参阅图2所示,为了使得所述闸板233插入所述凹槽211的操作更为容易,还可在所述凹槽211与所述出料部3相连的槽壁2111上设置一缺口(图中未示出),同时将所述出料部3的内壁底部31设置为与所述凹槽211的底部相持平,并使得所述凹槽211上的缺口水平连接所述凹槽211的底部以及所述出料部3的内壁底部31。这样就能够在闸板233插入所述凹槽211之前将所述凹槽211内部残留的粘稠介质向所述出料部3部分或全部排出,从而所述闸板233插入时收到的粘稠介质的阻力就会小很多,因此所述闸板233的底端就更容易插入凹槽中。当然,该部分可使得粘稠介质排出的结构也可省略。
当将本实用新型的闸阀应用于运输高温粘稠类介质的装置例如沥青箱时,由于所述闸板的底端为下行接触粘稠介质时受到阻力较小的锐边结构,故而残留在凹槽内位于闸板下方的粘稠介质就被挤出凹槽或挤入凹槽内部的空闲位置,因此闸板底端可顺利插入所述凹槽内,实现闸阀的密封。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闸阀,包括一插闸部,所述插闸部包括一座体以及一闸板机构,所述座体为中空结构,所述闸板机构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闸板,所述闸板从上方插入所述座体的内部,所述座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一个供闸阀关闭时所述闸板的底端插入用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的底端减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的底端减薄为锐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机构的下部相对设置有两闸板,所述锐边结构上的锐边分别位于所述两闸板相对的外侧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阀还包括一进料部以及一出料部,所述进料部以及所述出料部均为贯通结构,所述进料部、所述座体以及所述出料部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连接且内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部的内壁底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相持平,所述凹槽与所述出料部相连的槽壁上设置有一缺口,所述缺口水平连接所述凹槽的底部以及所述出料部的内壁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部朝向所述闸阀外侧的一端为进料口端,所述进料口端连接有一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部朝向所述闸阀外侧的一端为出料口端,所述出料口端设置有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一管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闸部还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也为中空结构,所述盖体连接在所述座体的顶端且在所述插闸部的内部形成一贯穿所述盖体且延伸入所述座体内部的插闸通道,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座体的内部底端与所述插闸通道相交的位置,所述闸板机构从所述盖体的顶端插入所述插闸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机构还包括一操作装置以及一阀杆,所述操作装置、所述阀杆以及所述闸板至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阀杆以及所述闸板插入所述插闸通道中,所述操作装置伸出所述盖体的顶端。
CN 201120446549 2011-11-11 2011-11-11 闸阀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7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46549 CN202327167U (zh) 2011-11-11 2011-11-11 闸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446549 CN202327167U (zh) 2011-11-11 2011-11-11 闸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7167U true CN202327167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9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446549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7167U (zh) 2011-11-11 2011-11-11 闸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7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111622A3 (en) Co-molded pierceable stoppe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2327167U (zh) 闸阀
CN202280898U (zh) 闸阀
CN204387386U (zh) 一种简单结构的真空隔膜阀
CN103104713A (zh) 闸阀
CN201396440Y (zh) 一种加热防堵塞放料阀
CN203757036U (zh) 一种开启轻便的旋塞阀
CN202226197U (zh) 一种易拉罐保温瓶
CN205274314U (zh) 一种新型罐箱出料结构
CN203850200U (zh) 一种用于隔离开关的动触头触指和防雨罩的组合结构
CN204664573U (zh) 浮子截止阀
CN200995834Y (zh) 密封储物箱
GB201208787D0 (en) Container and closure for a container
CN203051791U (zh) 一种常闭式截止阀
CN202293209U (zh) 阀针的自动封胶装置
CN103104711A (zh) 闸阀
CN103511681A (zh) 止回阀
CN203686292U (zh) 一种中腔平衡的直通式隔膜阀
CN202646802U (zh) 止回阀
CN201844050U (zh) 软密封带锁内螺纹连接闸阀
CN205013834U (zh) 双通道补气阀门
CN105179794A (zh) 双通道补气阀门
CN202691027U (zh) 一种新型密封装置
CN206257311U (zh) 防逆流装置及具有防逆流装置的容器
CN205401758U (zh) 大流量放水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3

Address after: 226000 No. 159, city road,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 Gangwan Avenue, Shekou,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59, Chenggang Road,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Zhongji an Ruih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9, Chenggang Road,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CIMC TANK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