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08456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08456U
CN202308456U CN2011204028987U CN201120402898U CN202308456U CN 202308456 U CN202308456 U CN 202308456U CN 2011204028987 U CN2011204028987 U CN 2011204028987U CN 201120402898 U CN201120402898 U CN 201120402898U CN 202308456 U CN202308456 U CN 202308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metal shell
pliability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028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培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028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08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08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084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数个端子、金属壳体及可挠性绝缘片。绝缘本体一侧形成有一插接口且自插接口向内延伸有一插接空间。且绝缘本体的一底壁形成有一穿孔,穿孔与插接空间相连通。该些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且各具有一接触部,该些端子的接触部可移动地经穿孔露出于绝缘本体外。金属壳体大致包覆于绝缘本体外表面,且金属壳体的一底板间隔地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底壁外侧。可挠性绝缘片一端部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底壁与金属壳体的底板之间,可挠性绝缘片另一端部对应覆盖该些端子的接触部。藉此,提升可挠性绝缘片的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插座型式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按,习知通讯电器用品,如调制解调器、网络卡、电话机或传真机等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大多是利用数据传输线的插头插入至上述电器用品的电连接器(如:通讯连接器)中来进行。
而当插头插入上述的电连接器后,电连接器中的端子与插头接触的部位将产生小幅度的摆动,其摆动的距离一般为0.3mm以下。而为避免端子摆动触及到其它电子组件,电连接器通常会黏设有耐热绝缘片,用以隔绝端子与其它电子组件。
然而,习知耐热绝缘片皆以背胶或耐热胶黏设于电连接器中,此种固定方式的成本较高,且耐热绝缘片的固定效果亦较差。例如:当端子的摆动幅度较大时,耐热绝缘片易有脱落的情形发生。
缘是,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端子短路并提供端子适当活动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具有提升可挠性绝缘片的固定效果,使可挠性绝缘片不易脱落,且可有效地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数个端子、一金属壳体及一可挠性绝缘片。该绝缘本体一侧形成有一插接口且自该插接口向内形成有一插接空间。且该绝缘本体的一底壁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插接空间相连通。该些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各具有一接触部,该些端子的接触部可移动地经该穿孔露出于该绝缘本体外。该金属壳体大致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壳体的一底板间隔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外侧。该可挠性绝缘片一端部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与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之间,且该可挠性绝缘片另一端部对应覆盖该些端子的接触部。
较佳地,该可挠性绝缘片的该端部受压迫地夹固于该绝缘本体的底壁与该金属壳体的底板之间。
较佳地,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具有至少一止挡弯折,该可挠性绝缘片对应于该至少一止挡弯折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孔,以藉由该至少一止挡弯折与该至少一定位孔的配合来固定该可挠性绝缘片相对该金属壳体的位置。
较佳地,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具有至少一限位凸起,该可挠性绝缘片对应于该至少一限位凸起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孔,以藉由该至少一限位凸起与该至少一定位孔的配合固定该可挠性绝缘片相对该绝缘本体的位置。
较佳地,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对应于该至少一限位凸起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切口,适配该至少一限位凸起。
较佳地,该底壁凸设有一挡块,该挡块位于该穿孔邻近该插接口的一侧,该些端子的该接触部末端止挡于该挡块中,且该可挠性绝缘片抵接于该挡块,使得该可挠性绝缘片呈弧状。
较佳地,该可挠性绝缘片的另一端部为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的一侧形成有一插接口且自该插接口向内形成有一插接空间,该绝缘本体的一底壁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插接空间相连通;
数个端子,该些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各具有一接触部,该些端子的接触部可移动地经该穿孔露出于该绝缘本体外;
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大致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壳体的一底板间隔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外侧;
一可挠性绝缘片,该可挠性绝缘片的一端部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与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之间,且该可挠性绝缘片的另一端部对应覆盖该些端子的接触部;以及
至少一发光组件,该发光组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缘,并与该穿孔相对应设置。
较佳地,该绝缘本体的一侧缘形成有至少一安装槽,该安装槽用于容纳该至少一发光组件。
较佳地,该至少一发光组件具有一发光体及二接脚,该发光组件接脚从该发光体的一侧延伸并弯折至邻近该焊接部。
较佳地,该电连接器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发光组件,该至少一发光组件设于该绝缘本体一侧缘,并与该穿孔相对应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可挠性绝缘片可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底壁与金属壳体的底板之间,因此可挠性绝缘片能够更为稳固地组装于电连接器。
藉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不但可藉由可挠性绝缘片防止端子突出而抵触其它电子组件,更可兼具有防尘效果。
再者,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底壁形成有一穿孔,而覆盖穿孔的可挠性绝缘片另一端部为自由端,而可容许端子具有更大的移动空间,藉以利于扩大端子的设计类型,进而使电连接器不需局限于习知端子类型(如:摆动距离为0.3mm以下)而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使能更进1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1B为图1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1C为图1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B为图2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2C为图2B的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B为图3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3C为图3B的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B为图4A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及
图4C为图4B的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避免端子短路并提供端子适当活动的电连接器。在此所指的电连接较佳系指符合RJ 45(8 PIN Registered Jack 45)的插座电连接器。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亦可应用于RJ 11或其它类似的电连接器中。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A至图1C所示,为一种插座型式的电连接器100,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数个端子2、一金属壳体3、两发光组件4及一可挠性绝缘片5。上述端子2与发光组件4装设于绝缘本体1上,金属壳体3罩设于绝缘本体1,可挠性绝缘片5则组装于金属壳体3与绝缘本体1之间。
所述绝缘本体1较佳为符合RJ 45通讯连接器的规范,绝缘本体1也可为破板式设计,例如以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Dual In-line Package,DIP)或是表面黏着式封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与电路板(未绘示)相连接。然而在其它不同的实施例中,亦可设计为电路板上或电路板下的设计。
所述绝缘本体1的一侧形成有一插接口11,且绝缘本体1自插接口11向内延伸形成有一插接空间12。绝缘本体1具有一顶壁13与一底壁14。上述顶壁13形成有两安装槽131,用以分别容纳所述两个发光组件4。上述底壁14形成有一穿孔141,所述穿孔141与插接空间12相连通。穿孔141与两安装槽131对应设置,且穿孔141形成于底壁14上并邻近插接口11的另一侧处。亦即,顶壁13位于两安装槽131之间的部位所大致对应的底壁14,于远离插接口11的位置形成有上述连通插接空间12的穿孔141。
更详细的说,底壁14向外凸设有一挡块142且向内(即朝向插接空间12)凸设有数个限位块143,所述挡块142与限位块143皆位于穿孔141邻近插接口11的一侧。挡块142凹设形成有数个容置槽1421,所述容置槽1421的形成位置大致分别对应于上述限位块143,且该些容置槽1421分别连通于穿孔141。
再者,所述绝缘本体1的另一侧(即远离插接口11的一侧)间隔地形成有数个固定槽15。上述固定槽15可连通至穿孔141,且固定槽15的构造不并限制。
更详细地说,本实施例所述固定槽15包含有数个第一槽151、数个第二槽152、一第三槽153及数个第四槽154。上述第一槽151、第二槽152及第四槽154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第一槽151实质上垂直于第二槽152并位于第二槽152远离插接口11的一侧,且第一槽151经由第二槽152以连通于第三槽153。第四槽154位于穿孔141远离挡块142的一侧,且第四槽154的位置对应于容置槽1421。上述第三槽153经由第四槽154以连通于穿孔141。
所述端子2较佳是符合RJ45通讯连接器的规范,亦即在本实施例中较佳设有八个端子2,且可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或其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端子2各具有一固定部21、一弹性部22、一接触部23及一焊接部24。弹性部22由固定部21一端延伸形成。弹性部22与接触部23弯折呈弧形,接触部23由弹性部22远离固定部21的一端延伸形成,而焊接部24由固定部21另一端延伸形成。
更详细地说,所述端子2的固定部21各具有一第一段211及一第二段212,第一段211的一端垂直弯折延伸形成第二段212。焊接部24由固定部21第一段211的另一端垂直弯折延伸形成,亦即,焊接部24平行于第二段212,且焊接部24的延伸方向与插接口11的朝向垂直。
所述端子2组装于绝缘本体时,所述端子2的固定部21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固定槽15,第一段211及第二段212分别配合卡固于相对应的第一槽151及第二槽152,以使端子2设置于绝缘本体1上。
所述端子2的弹性部22容置于第三槽153及第四槽154,而所述端子2的接触部23容置于穿孔141、插接空间12及容置槽1421中。换句话说,所述端子2的接触部23末端止挡于挡块142中,亦即容置于所述容置槽1421内。所述端子2的接触部23可经由穿孔141移动地露出于绝缘本体1外,所以当对接连接器(未绘示)插入电连接器100时,可提供端子2较大的移动距离(如:0.7mm以上),且不会因为过压变形而损坏。
再者,本实施例于固定部21的第二段212的两侧设有干涉部213,干涉部213干涉配合于相对应的第二槽152。在另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亦可改于所述的固定部21的第一段211的两侧设有干涉部213,而干涉部213干涉配合于相对应的第一槽151两侧,皆不以此为限。
所述金属壳体3大致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表面,金属壳体3形成有一顶板31、两侧板32、一前板33及一底板34。上述两侧板32分别由顶板31两侧弯折延伸所形成。上述前板33由顶板31一侧弯折延伸所形成。而上述底板34由前板33远离顶板31的端缘弯折延伸所形成。所述底板34间隔地设置于绝缘本体1的底壁14外侧。也就是说,底板34与底壁14间有一空隙存在。再者,所述前板33形成有一插入口331及两灯孔332。上述插入口331对应于插接口11。
所述发光组件4可为发光二极管(LED)等光源。发光组件4装设于绝缘本体1的安装槽131,并与穿孔141相对应设置。每一发光组件4具有一发光体41及连接于发光体41的两接脚42。
所述发光组件4的发光体41从绝缘本体1形成有插接口11的一侧透过灯孔332而露出。再者,发光组件4接脚42从发光体41一侧延伸并弯折至邻近的端子2焊接部24。亦即,发光组件4接脚42的端部位于端子2焊接部24的端部相邻近的高度位置,以方便与电路板相连接。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发光组件4数量以两个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发光组件4的数量亦可设计为一个或三个以上。
所述可挠性绝缘片5一端部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底壁14与金属壳体3的底板34之间,而可挠性绝缘片5另一端部对应覆盖所述端子2的接触部23,并且可挠性绝缘片5抵接于挡块142,使得可挠性绝缘片5呈弧状。也就是说,组装于端子2下方的可挠性绝缘片5另一端部为自由端,而可容许端子2具有更大的移动空间。
更详细的说,所述可挠性绝缘片5的厚度可略大于金属壳体3的底板34与绝缘本体1的底板34之间的距离,藉以使可挠性绝缘片5一端部受压迫地夹固于绝缘本体1的底壁14与金属壳体3的底板34之间,且使可挠性绝缘片5另一端部大致遮盖穿孔141。
再者,本实施例的可挠性绝缘片5以组装的方式增进其固定效果,但亦可于其局部位置加上背胶,藉以进一步强化可挠性绝缘片5的固定效果。
此外,所述可挠性绝缘片5可因应需求而选用不同的材料。举例来说,由于电连接器100焊接至电路板时,会进到锡炉中加热,因此,可挠性绝缘片5可设计为耐热可挠性绝缘片来防止过热而损害。相对的,可挠性绝缘片5亦可在电连接器100通过锡炉后再装设至金属壳体3与绝缘本体1之间。此时,可挠性绝缘片5可设计为非耐热可挠性绝缘片。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A至图2C,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相同处将不再赘述,两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可挠性绝缘片5’及其组装时所对应的构造,两者不同之处的细部特征如下所述。
所述金属壳体3’的底板34’具有四止挡弯折341。所述止挡弯折341为于底板34’上以朝向顶板31’的方向冲设所形成,且止挡弯折341于本实施例中以方形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可挠性绝缘片5’对应于上述四个止挡弯折341的位置形成有四定位孔51,且所述四个定位孔51可分别套设于所述四个止挡弯折341。藉此,经由上述止挡弯折341与定位孔51的配合来固定可挠性绝缘片5相对金属壳体3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止挡弯折341例如是朝插入口331与绝缘本体1的方向弯折,所以当可挠性绝缘片5’往金属壳体3’与绝缘本体1之间插入时,止挡弯折341以倒钩状与定位孔51周围的结构相干涉,而限制可挠性绝缘片5’相对金属壳体3’的相对位置。
此外,本实施例的止挡弯折341与定位孔51的数量以四个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止挡弯折341与定位孔51的数量亦可设计为一个以上。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3A至图3C,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相同处将不再赘述,两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可挠性绝缘片5”及其组装时所对应的构造,两者不同之处的细部特征如下所述。
所述绝缘本体1’的底壁14’具有两限位凸起144。所述限位凸起144自底壁14’对应于金属壳体3”底板34”的位置所凸设形成,且限位凸起144于本实施例中以方柱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可挠性绝缘片5”对应于上述两限位凸起144的位置形成有两定位孔51’,且所述两定位孔51’分别套设于上述两限位凸起144。藉此,经由上述限位凸起144与定位孔51’的配合固定可挠性绝缘片5”相对绝缘本体1’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组装时,可先将可挠性绝缘片5”配置于绝缘本体1’,使得所述两定位孔51’与上述两限位凸起144相对位套设,再将金属壳体3”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而完成组装。
此外,本实施例的限位凸起144与定位孔51’的数量以两个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并不以此为限。例如:限位凸起144与定位孔51’的数量亦可设计为一个以上。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4A至图4C,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类似,相同处将不再赘述,两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可挠性绝缘片5”’组装时所对应的构造,两者不同之处的细部特征如下所述。
所述金属壳体3”’的底板34”’对应于所述两限位凸起144’的位置形成有两切口342,适配上述两限位凸起144’。再者,本实施例绝缘本体1”的限位凸起144’长度略大于第三实施例的限位凸起144长度,以使所述两限位凸起144’于穿过定位孔51”后进一步穿设于上述两切口342。藉此,不但能利用上述限位凸起144’与定位孔51”的配合来固定可挠性绝缘片5”’相对绝缘本体1”的位置,同时还能利用限位凸起144’及切口342的配合来固定金属壳体3”’相对绝缘本体1”的位置。
此外,本实施例的切口342的数量以两个为例,但于实际应用时,切口342的数量可依据限位凸起144’的数量进行调整。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如前被介绍和描述,可以预想的是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能够是在不脱离附加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同的修改实施例。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电连接器
1、1’、1”绝缘本体
11插接口        12插接空间
13顶壁          131安装槽
14、14’底壁    141穿孔
142挡块         1421容置槽
143限位块       144、144’限位凸起
15固定槽        151第一槽
152第二槽       153第三槽
154第四槽
2端子
21固定部      211第一段
212第二段     213干涉部
22弹性部      23接触部
24焊接部
3、3’、3”、3”’金属壳体
31、31’顶板    32侧板
33前板          331插入口
332灯孔         34、34’、34”’、34”’底板
341止挡弯折     342切口
4发光组件
41发光体        42接脚
5、5’、5”、5”’可挠性绝缘片
51、51’、51”定位孔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的一侧形成有一插接口且自该插接口向内形成有一插接空间,该绝缘本体的一底壁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插接空间相连通;
数个端子,该些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各具有一接触部,该些端子的接触部可移动地经该穿孔露出于该绝缘本体外;
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大致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壳体的一底板间隔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外侧;以及
一可挠性绝缘片,该可挠性绝缘片的一端部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与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之间,且该可挠性绝缘片的另一端部对应覆盖该些端子的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绝缘片的该端部受压迫地夹固于该绝缘本体的底壁与该金属壳体的底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具有至少一止挡弯折,该可挠性绝缘片对应于该至少一止挡弯折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孔,以藉由该至少一止挡弯折与该至少一定位孔的配合来固定该可挠性绝缘片相对该金属壳体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具有至少一限位凸起,该可挠性绝缘片对应于该至少一限位凸起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定位孔,以藉由该至少一限位凸起与该至少一定位孔的配合固定该可挠性绝缘片相对该绝缘本体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对应于该至少一限位凸起的位置形成有至少一切口,适配该至少一限位凸起。
6.如权利要求第1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壁凸设有一挡块,该挡块位于该穿孔邻近该插接口的一侧,该些端子的该接触部末端止挡于该挡块中,且该可挠性绝缘片抵接于该挡块,使得该可挠性绝缘片呈弧状。
7.如权利要求第1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绝缘片的另一端部为自由端。
8.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的一侧形成有一插接口且自该插接口向内形成有一插接空间,该绝缘本体的一底壁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插接空间相连通;
数个端子,该些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各具有一接触部,该些端子的接触部可移动地经该穿孔露出于该绝缘本体外;
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大致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表面,且该金属壳体的一底板间隔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外侧;
一可挠性绝缘片,该可挠性绝缘片的一端部组装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底壁与该金属壳体的该底板之间,且该可挠性绝缘片的另一端部对应覆盖该些端子的接触部;以及
至少一发光组件,该发光组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缘,并与该穿孔相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第8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缘形成有至少一安装槽,该安装槽用于容纳该至少一发光组件。
10.如权利要求第8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发光组件具有一发光体及二接脚,该发光组件接脚从该发光体的一侧延伸并弯折至邻近该焊接部。
CN2011204028987U 2011-10-21 2011-10-21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8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28987U CN202308456U (zh) 2011-10-21 2011-10-21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28987U CN202308456U (zh) 2011-10-21 2011-10-21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08456U true CN202308456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77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028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8456U (zh) 2011-10-21 2011-10-2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084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4432A (zh) * 2018-07-02 2018-12-14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4432A (zh) * 2018-07-02 2018-12-14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121629A1 (en) Circuit board mounted electical connector
CN201207451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916996Y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668U (zh) 电连接器
CN205882311U (zh) Usb c型电连接器
CN201134533Y (zh) 卡缘连接器的改良
CN202308456U (zh) 电连接器
CN208723163U (zh) 焊线式板对板连接器
CN204516937U (zh) 电连接器
CN201515053U (zh) 电连接器
CN200941451Y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1608297U (zh) Usb母头连接器
CN201113071Y (zh) 复合式插座电连接器
CN201112826Y (zh) 电连接器
CN202352948U (zh) 定位发光元件的电连接器
CN201117958Y (zh) 插座连接器防误插装置
CN201117959Y (zh) 插座连接器结构
CN201207486Y (zh) 一种接插端子的壳体
CN202352947U (zh) 具有发光元件的电连接器
CN104795653B (zh) 电连接器
CN204516936U (zh) 电连接器
CN215008638U (zh) 一种连接器插针
CN20423046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1608345U (zh) 电连接器插头
CN202196934U (zh) 通讯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