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95051U -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95051U
CN202295051U CN2011204437512U CN201120443751U CN202295051U CN 202295051 U CN202295051 U CN 202295051U CN 2011204437512 U CN2011204437512 U CN 2011204437512U CN 201120443751 U CN201120443751 U CN 201120443751U CN 202295051 U CN202295051 U CN 202295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atrix
control loop
axial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437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敏舟
王美玲
孙恒辉
钱荣荣
冯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1204437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95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95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950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具有圆环形柱状弹性软体结构的基体以及多个均布在基体上的控制环,控制环包括沿基体轴向设置的轴向控制环和沿径向设置的径向控制环,其中,轴向控制环和径向控制环都是由多个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研制的控制单元和弹性带相互间隔串联而形成,轴向控制环和径向控制环的弹性带在交错处相互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控制单元中都封装有能通过无线通讯接受控制信号的控制芯片。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结构简单、易变形、不受传统机械结构的限制且不易损坏,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全皮肤翻转方式运动的软体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机器人的驱动和运动方式一直是移动机器人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各种移动方式的机器人层出不穷,如轮式机构、腿式机构(跳跃、双腿,多腿)以及摆动游走机构,如机器鱼、机器蛇或机器尺蠖虫等,这些机器人在一些使用的场合显示出特有的优点,如轮式机器人驱动简单、速度快,腿式机器人具备一定跨越能力,蛇形机器人依靠摆动等也能穿越一些障碍等。
但在一些非结构环境下,受尺寸和作业空间的限制,如在管道检测、人体医疗检查、倒塌狭小空间搜救等,由于应用的场合属于非结构环境,并且会遇到各种障碍,对机器人的移动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需要能进入狭窄管道进行检查,或是能无损害地进入人体消化道进行检查,或是能进入尺寸比自身更小的地下空间进行搜救或运送饮食等。因此,机器人能够在复杂而无规则的地形中移动变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机器人能够更好适应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状态。目前常规的刚性机器人和其驱动方式已不能满足上述的需求。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129066.2公开了“一种搜救机器人”,其包括基体,中间骨架,电机,PVC管,摄像机和光源模块等。其中,基体为圆环形柱状且头尾两端为半球形的弹性软体结构,多个电机和PVC管均固定在基体的弹性薄膜上,通过电机的转动使相对应的PVC管产生束紧力,该束紧力在弹性薄膜方向上的分力,即为驱动力,在该驱动力作用下,机器人基体的尾端体积缩小,而整个机器人的基体体积不变,从而使得基体前端体积增大,前段的内部皮肤翻转出来,尾端外部皮肤翻转进去,从而使得搜救机器人前进。由于需要通过电机转动来驱使PVC管收缩,从而挤压基体产生驱动力来驱动机器人,所以整个机器人的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复杂而无规则的环境中移动的且结构简单机器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具有圆环形柱状弹性软体结构的基体,还具有多个均布在基体上的控制环,控制环包括沿基体的轴向设置的轴向控制环和沿径向设置的径向控制环,其中,轴向控制环和径向控制环都是由多个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研制的控制单元和弹性带相互间隔串联而形成,轴向控制环和径向控制环的弹性带在交错处相互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控制单元中都封装有能通过无线通讯接受控制信号的控制芯片。
所述的基体由弹性皮肤薄膜和封装在弹性薄膜内的液体组成。
所述的控制单元是由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制成,尤其是阳离子交换型氟基聚合膜-铂结构的材料,其能以较低的电压激励产生较大的位移变形。
所述对控制单元施加的控制信号是对控制单元的电源的通断、频率以及加载的电压进行控制的脉宽调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基体是由弹性皮肤薄膜和封装在弹性皮肤薄膜内的液体组成的圆环形柱状体软体结构,采用纵横交错、类似网状的控制环包覆在基体上,通过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的控制单元产生驱动力,尤其是阳离子交换型氟基聚合膜-铂结构的控制单元,其能以较低的电压激励产生较大的位移变形,代替了电机,可以省掉齿轮、轴承等复杂的结构,同时减轻了重量,更重要的是这种驱动执行系统有弹性、有一定的抵抗破坏的能力,且结构简单、易变形、不受传统机械结构的限制且不易损坏。由于基体的皮肤具有很大弹性,能通过改变基体的长度、端面直径和改变形态等,以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的径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向前运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英文全称为:Ion-exchange Polymer Metal Composite,即IPMC,是一种人工肌肉材料,由于较低的驱动电压能使其产生较大的位移变形,作为一种新型执行器非常适用于仿生机器人的开发。
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具有基体1,基体1为圆环形柱状弹性软体结构,控制环2均布在基体1上。基体1的整个皮肤薄膜是弹性材料,弹性的皮肤薄膜内封装有液体。控制环2包括沿基体1的轴向设置的轴向控制环2-1和沿径向设置的径向控制环2-2,轴向控制环2-1和径向控制环2-2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基体1的长度和控制要求等具体确定,图1中示出了4条轴向控制环2-1以及多条径向控制环2-2。轴向控制环2-1和径向控制环2-2都是由多个控制单元3和弹性带4相互间隔串联而成,其中控制单元3由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IPMC)制成。轴向控制环2-1和径向控制环2-2的弹性带4在基体1的皮肤表面相互交错,弹性带在交错处相互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控制环,类似网状地包覆在基体1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控制单元3中都封装一个控制芯片(图中未示出),控制芯片通过无线通讯接受主机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采用的是脉宽调制的方式(PWM),对控制单元3的电源的通断、频率以及加载的电压等进行控制。
其中,控制单元3尤其可以采用阳离子交换型氟基聚合膜-铂结构作为功能材料,该材料是以聚合物薄膜为基体骨架,通过镀涂的方法将铂金属颗粒渗透并沉积在膜表面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其在低电压的刺激下,水合阳离子的规则排布能够使膜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
基体1为圆环形柱状结构,其圆环形柱的内圈的皮肤为内皮肤,外圈的皮肤为外皮肤,内、外皮肤可在连续翻转运动中不断相互转换。其中,在驱动机器人向前运动的时候,位于尾部的径向控制环2-2收到控制信号,产生收缩运动,使基体1的尾端体积减小,而由于基体1的整体体积不变,则基体1的前端体积增大,从而使前端的内皮肤翻转出来而转换成外皮肤,尾部外端的内皮肤则翻转进去转换成内皮肤,在翻转的过程中,基体1的外皮肤与地面摩擦,从而使基体1向前运动。基体1向前连续运动的过程中,总是不停地由位于尾端的径向控制环2-2产生收缩运动,促使机器人的内、外皮肤连续进行翻转转化,通过皮肤与地面的接触促使基体1连续向前运动。在机器人需要转弯的时候,由轴向控制环2-1进行控制转向,例如,机器人在前进过程中需要向左转弯时,可以由位于左侧的轴向控制环2-1产生收缩,产生收缩的控制单元可以是整个左侧轴向控制环上的所有控制单元,也可以是位于轴向控制环前端的部分控制单元,具体根据基体1的长度、转弯的幅度等确定,一般可以是整个基体1长度1/3处的控制单元产生收缩运动,挤压基体1前端的左侧,使基体1前端的左侧收缩,从而使基体1转向。
机器人的移动过程如图5所示:图5(a)表示机器人的初始状态,准备向左运动,当机器人基体右端的径向控制环产生收缩,基体右端受到一定的径向收缩压力F之后,其内层皮肤向左运动,外层皮肤向着右边移动,于是机器人运动到图5(b)状态,此时位于右端的径向控制环再施加压力,机器人运动到图5(c)状态,内、外皮肤发生连续不断的翻转,在连续翻转的过程中,外皮肤与地面产生摩擦,促使机器人能向前移动。需要后退时,只需控制相对另一端的径向控制环即可。如需转弯时,在一侧的轴向控制环的前端施加压力,就能改变运动方向。如果在整个机器人的基体上施加力的作用,机器人将产生变形,体积变得细长,就能进入更小的空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具有圆环形柱状弹性软体结构的基体(1),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多个均布在基体(1)上的控制环(2),控制环(2)包括沿基体(1)轴向设置的轴向控制环(2-1)和沿径向设置的径向控制环(2-2),其中,轴向控制环(2-1)和径向控制环(2-2)都是由多个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研制的控制单元(3)和弹性带(4)相互间隔串联而形成,轴向控制环(2-1)和径向控制环(2-2)的弹性带(4)在交错处相互连接形成十字形结构,控制单元(3)中都封装有能通过无线通讯接受控制信号的控制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1)由弹性皮肤薄膜和封装在弹性薄膜内的液体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3)是由离子交换聚合金属材料制成,尤其是阳离子交换型氟基聚合膜-铂结构的材料,其能以较低的电压激励产生较大的位移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控制单元(3)施加的控制信号是对控制单元(3)的电源的通断、频率以及加载的电压进行控制的脉宽调制信号。
CN2011204437512U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95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437512U CN202295051U (zh)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437512U CN202295051U (zh)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95051U true CN202295051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64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43751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95051U (zh) 2011-11-10 2011-11-10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9505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2528A (zh) * 2012-11-02 2013-02-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软体机器人
CN103101583A (zh) * 2011-11-10 2013-05-1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CN103112514A (zh) * 2013-03-11 2013-05-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机器蛇封闭表皮驱动装置
CN108606834A (zh) * 2018-02-05 2018-10-02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磁流变液的软体机器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19008A (zh) * 2018-09-04 2019-02-1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阿米巴虫运动机制的软体机器人模型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1583A (zh) * 2011-11-10 2013-05-15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CN102922528A (zh) * 2012-11-02 2013-02-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软体机器人
CN102922528B (zh) * 2012-11-02 2014-11-0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软体机器人
CN103112514A (zh) * 2013-03-11 2013-05-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机器蛇封闭表皮驱动装置
CN103112514B (zh) * 2013-03-11 2015-12-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机器蛇封闭表皮驱动装置
CN108606834A (zh) * 2018-02-05 2018-10-02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磁流变液的软体机器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06834B (zh) * 2018-02-05 2021-07-20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磁流变液的软体机器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19008A (zh) * 2018-09-04 2019-02-1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阿米巴虫运动机制的软体机器人模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95051U (zh)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Chen et al. Soft crawling robots: design, actuation, and locomotion
Ng et al. Locomotion of miniature soft robots
CN103056876B (zh) 变刚度并联关节蛇形机器人机构
CN101456341B (zh) 多模态仿生两栖机器人
CN103101583A (zh) 一种全皮肤翻转运动软体机器人
CN102922528B (zh) 一种软体机器人
CN101890888B (zh) 一种两栖仿生龟机器人
CN106695771A (zh) 一种基于rsr构型并联机构的模块化仿生蛇形机器人
CN110920334B (zh) 足桨-翼混合驱动式水陆两栖作业仿生机器人及运动方法
CN103963869A (zh) 一种椭圆齿轮传动行走机器人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75782A (zh) 基于差动轮偏心机构的轮足两栖机器人机构
CN111688894B (zh) 一种运动变换式波动推进装置
CN102490884A (zh) 具有水下三维运动能力的仿鳐鱼机器人本体结构
CN104802875A (zh) 一种六足仿生爬行机器人
CN203920957U (zh) 一种可重构橡胶履带
CN111360868A (zh) 仿生机器人并联驱动关节的肢体结构和仿生机器人
CN106272542A (zh) 仿蛇搜救机器人关节机构
CN202657138U (zh) 小型仿生四足机器人
Sun et al. ePaddle mechanism: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 versatile amphibious locomotion mechanism
Yin et al. Kinet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bio-inspired amphibious robot with two undulatory fins
CN107097870A (zh) 一种非对称性三角步态行走移动机器人
CN103264735B (zh) 一种欠驱动混联行走机构
CN109094762A (zh) 一种采用欠驱动串联软体气动弯曲模块的仿青蛙游动腿
CN104002884A (zh) 一种可重构橡胶履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