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78523U - 套筒扳手构造 - Google Patents

套筒扳手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78523U
CN202278523U CN2011203233931U CN201120323393U CN202278523U CN 202278523 U CN202278523 U CN 202278523U CN 2011203233931 U CN2011203233931 U CN 2011203233931U CN 201120323393 U CN201120323393 U CN 201120323393U CN 202278523 U CN202278523 U CN 202278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ratchet
sour jujube
ring body
tommy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233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荣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233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78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78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785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套筒扳手构造,其主要由一扳杆构成,扳杆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头部,头部内设有一具单向驱动作用的棘轮组,棘轮组内枢设有一具数个套掣部的掣动件;扳杆与头部由侧视观之分别被定义有侧长轴与侧头轴,而由俯视观之分别被定义有俯长轴与俯头轴,该扳杆的侧长轴与头部的侧头轴间形成有一夹角;棘轮组由一棘轮环体、一棘块及一拨块组成;掣动件由一枢设于棘轮组棘轮环体内的转体构成。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更换不同规格的尺寸,增加套筒扳手的适用范围,减少套筒扳手的外出携带量,能使套筒扳手的扳杆与头部间形成有夹角,可供使用者握持及施力,增进操作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套筒扳手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扳手,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握持、且施力的套筒扳手构造。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是一种可供选择单向动作的扳手,如图7所示,其是于一扳杆50的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头部55,且头部55内设有一具棘轮作用的掣动件56,使该掣动件56可产生单向驱动的作用,使棘轮扳手可利用掣动件56嵌套对应的螺件【螺帽或螺栓头部】后,选择性单向驱动该螺件锁紧或释放;
而该棘轮扳手的掣动件56仅能对应一种规格的螺件,如此当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不同尺寸规格的螺件时,使用者即需更换对应尺寸的棘轮扳手,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携带各种不同尺寸规格的棘轮扳手,且在工作中更需配合工作物大小不断的更换,无形间即增加更换的次数与时间,造成使用的不便及速度慢的问题;
再者,现有棘轮扳手的扳杆50与头部55不仅位于同一水平,且扳杆50的长轴线并与头部55轴线呈同一直线,如此当遇到螺件位置较低或贴近平面位置时,扳杆50与平面间常会无供手指穿置的空间,造成握持上的困扰,甚至使头部55掣动件56与螺件间产生夹角,影响到其嵌套的有效性。另由于扳杆50的长轴线与头部55轴线形成同一直线,因其可供旋转扳动的空间也受到了相当的限制,不仅影响到施力的长度,也影响了操作的方便性;
换言之,现有的棘轮扳手受到了结构的限制,造成其仅具单一规格,工作时需不断更换不同尺寸棘轮扳手的问题,且在操作上更有不易握持及施力不顺的现象,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本创作人乃借由多年从事研发的经验,针对前述棘轮扳手在使用上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不断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套筒扳手构造,其克服现有棘轮扳手单一规格及不易握持、施力不顺所造成的不便与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套筒扳手构造,其具多种尺寸规格,能快速更换不同规格的尺寸,增加套筒扳手的适用范围,减少套筒扳手的外出携带量,易于操作,能使套筒扳手的扳杆与头部间形成有夹角,可供使用者握持及施力,增进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套筒扳手构造,其主要是由一扳杆所构成,该扳杆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头部,且头部内设有一具单向驱动作用的棘轮组,又棘轮组内并枢设有一具数个套掣部的掣动件;
其中所述的扳杆与头部由侧视观之分别被定义有侧长轴与侧头轴,而由俯视观之分别被定义有俯长轴与俯头轴,该扳杆的侧长轴与头部的侧头轴间形成有一夹角,又扳杆的俯长轴与头部的俯头轴间形成有一夹角,再者头部内形成有一供棘轮组组设的轮槽,且头部一侧形成有一连通轮槽的棘块槽,再者头部于棘块槽异于轮槽一侧形成有一贯穿的拨孔;
又所述棘轮组是由一棘轮环体、一棘块及一拨块所组成,其中棘轮环体置设于前述轮槽内,该棘轮环体外缘形成有系列的棘齿,又棘轮环体中心形成有一供掣动件置设的容置孔,再者棘块设于头部棘块槽内,该棘块端面形成有系列对应前述棘轮环体棘齿的棘齿,且棘块另侧端面形成有一弧抵缘,再者拨块设于前述拨孔内,又拨块对应棘块设有一可相对贴抵棘块弧抵缘的弹性推抵块;
再者所述的掣动件是由一可枢设于棘轮组棘轮环体内的转体所构成,且转体的旋转轴线与棘轮环体的转动轴线呈垂直交错状,又转体周缘形成有至少二个不同尺寸、且与旋转轴线垂直的套掣部。
前述的套筒扳手构造,其中扳杆的侧长轴与头部的侧头轴间形成的夹角角度在8度至35度,而扳杆的俯长轴与头部的俯头轴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度至35度之间。
前述的套筒扳手构造,其中扳杆的头部的轮槽、棘块槽及拨孔顶缘覆设有一盖片,其中盖片利用至少一锁固件锁掣于头部上。
前述的套筒扳手构造,其中棘轮组的棘轮环体于容置孔内缘形成有两相对的轴槽,而掣动件的转体两侧壁面分别凸伸有一对应的凸轴部。
前述的套筒扳手构造,其中棘轮组的棘轮环体于容置孔一侧表面设有一弹性定位件,而掣动件的转体于对应弹性定位件一侧壁面形成有一或多数对应套掣部的定位槽,且定位槽可供弹性定位件相对卡扣限位。
借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前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让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扳手的扳杆与头部在俯视与侧视的轴线间分别形成有一夹角,同时头部的棘轮组内设有一具数个套掣部的掣动件,如此使用者可依不同的需求直接转动掣动件,以选用不同尺寸规格的套掣部,再者由于扳杆与头部间夹角的设计,而能便于操作者握持与施力,故进一步可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可供大幅增加套筒扳手的附加价值,并提高其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多种尺寸规格,能快速更换不同规格的尺寸,增加套筒扳手的适用范围,减少套筒扳手的外出携带量,易于操作,能使套筒扳手的扳杆与头部间形成有夹角,可供使用者握持及施力,增进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扳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扳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显示其构成组件的态样及其相对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扳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显示其扳杆与头部的侧视夹角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扳手的俯视平面示意图,显示其扳杆与头部的俯视夹角的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扳手的侧视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扳手的俯视动作示意图。
图7是现有的棘轮扳手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    扳杆        101    侧长轴
102    俯长轴       15    头部
151    侧头轴       152   俯头轴
16     轮槽         17    棘块槽
18     拨孔         19    盖片
190    锁固件       20    棘轮组
21     棘轮环体     210   棘齿
22     容置孔       23    轴槽
24     弹性定位件   240   容孔
25     棘块         26    棘齿
27     弧抵缘       28    拨块
280    容孔         29    弹性推抵块
30     掣动件       31    转体
32     凸轴部       35    套掣部
36     定位槽       38    覆片
50     扳杆         55    头部
56     掣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套筒扳手构造,其主要是由一长柄状的扳杆10所构成,该扳杆10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头部15,本实用新型是以扳杆10两端均具头部15为主要实施例,且头部15内设有一具单向驱动作用的棘轮组20,又棘轮组20内并枢设有一具数个套掣部35的掣动件30,供驱动不同尺寸规格的螺件【螺帽或螺栓】;
至于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详细结构,则请进一步配合参看图1、图2所示,当套筒扳手由侧视观之时【如图3所示】,该扳杆10的侧长轴101与头部15的侧头轴151间形成有一夹角θ,其中夹角θ的角度在8度至35度,又当套筒扳手由俯视观之时【如图4所示】,该扳杆10的俯长轴102与头部15的俯头轴152间形成有一夹角α,且夹角α的角度在8度至35度之间,使扳杆10与头部15间不论是侧视或俯视均具有一夹角,以方便使用者握持扳杆10【如图5所示】及操作扳杆10旋转施力与增加空间【如图6所示】;
又扳杆10的头部15内形成有一轮槽16,该轮槽16可供组设前述的棘轮组20,且头部15一侧另形成有一连通轮槽16的棘块槽17,再者头部15于棘块槽17异于轮槽16一侧形成有一贯穿的拨孔18,且扳杆10于头部15的轮槽16、棘块槽17及拨孔18顶缘覆设有一盖片19,其中盖片19是利用至少一锁固件190锁掣于头部15上,供将棘轮组20限制在头部15内;
而棘轮组20是由一棘轮环体21、一棘块25及一拨块28所组成,其中棘轮环体21置设于头部15轮槽16内,该棘轮环体21外缘形成有系列的棘齿210,又棘轮环体21中心形成有一供掣动件30置设的容置孔22,且棘轮环体21于容置孔22内缘形成有两相对的轴槽23,供掣动件30枢设,再者棘轮环体21于容置孔22一侧表面利用容孔240设有一弹性定位件24,该等弹性定位件24可相对掣动件30产生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定位件24是由钢珠与弹簧所组成,再者棘块25设于头部15棘块槽17内,该棘块25端面形成有系列对应前述棘轮环体21棘齿210的棘齿26,且棘块25另侧端面形成有一弧抵缘27,再者拨块28设于头部15拨孔18内,又拨块28对应棘块25一侧形成有一容孔280,容孔280内设有一弹性推抵块29,该等弹性推抵块29可相对贴抵棘块25的弧抵缘27,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推抵块29是由钢珠与弹簧所组成,供使用者由套筒扳手外部通过拨块28操作棘块25相对棘轮环体21的卡掣方向,以改变棘轮组20棘轮环体21可被扳杆10驱动方式;
再者掣动件30是由一可枢设于棘轮组20棘轮环体21内的转体31所构成,该转体31两侧壁面分别凸伸有一对应前述棘轮环体21轴槽23的凸轴部32,且转体31的旋转轴线与棘轮环体21的转动轴线呈垂直交错状,再者转体31周缘形成有至少二个与旋转轴线垂直的套掣部35,而本实用新型主要实施例的转体31以四个不同尺寸规格的套掣部35为主要实施例,用以供嵌套不同尺寸规格的螺件,另转体31对应弹性定位件24一侧壁面形成有一或多数对应套掣部35的定位槽36,且定位槽36可供前述棘轮环体21弹性定位件24相对卡扣限位,使转体31可在转动后让其中一特定的套掣部35向下定位;
借此,组构成一可便于更换规格、且易于操作的套筒扳手构造。
通过前述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于实际运用时,则请配合参看图1、图2所示,操作上,当需要更换掣动件30不同规格的套掣部35时,是依需锁紧或释放的螺件的尺寸规格,使令转体31以凸轴部32于棘轮组20棘轮环体21的轴槽23上转动,使转体31上对应螺件的套掣部35开口向下,且当转体31定位后,棘轮环体21的弹性定位件24可相对嵌卡入转体31的定位槽36,使转体31获得适当的限位,以避免掣动件30转体31在操作过程中任意转动,以增进操作的便利性;
又如图5、图6所示,由于套筒扳手的扳杆10与头部15不论是由侧视或俯视观之,两者间均形成有夹角θ、α,如此可便于使用者握持【如图5所示】,且可便于使用者施力与增加操作空间【如图6所示】,大幅增进操作的便利性;
再者,当需要改变套筒扳手的动作方向时,则是推动棘轮组20的拨块28,使拨块28可通过弹性推抵块29可推动棘块25改变卡掣棘轮环体21【如图6所示】,使棘块25能有效单向卡掣棘轮环体21,让棘轮环体21能同步带动转体31呈现单边转动、且反向空转的棘轮动作,而令套筒扳手可选择性通过转体31的套掣部35带动工作物锁紧或释放。
通过上述的结构及其动作说明,让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扳手的掣动件30转体31具有多种不同规格的套掣部35,使其呈具有一体多规的设计,令使用者可依不同的需求直接转动转体31,以选用不同尺寸规格的套掣部35,相较现有的,可大幅减少工作时套筒扳手的携带量,且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能提升更换不同规格的速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套筒扳手更具有单向驱动的特性,供选择性驱动锁紧或放松工作物,故本实用新型可兼具使用快速与便利的功效。再者,本实用新型套筒扳手的扳杆10与头部15在俯视与侧视的轴线间分别形成有一夹角θ、α,而能便于操作者握持与施力,进一步可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筒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Claims (5)

1.一种套筒扳手构造,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由一扳杆构成,该扳杆两端中至少一端形成有一头部,且头部内设有一具单向驱动作用的棘轮组,又棘轮组内并枢设有一具数个套掣部的掣动件;
其中所述的扳杆与头部由侧视观之分别被定义有侧长轴与侧头轴,而由俯视观之分别被定义有俯长轴与俯头轴,该扳杆的侧长轴与头部的侧头轴间形成有一夹角,又扳杆的俯长轴与头部的俯头轴间形成有一夹角,再者头部内形成有一供棘轮组组设的轮槽,且头部一侧形成有一连通轮槽的棘块槽,再者头部于棘块槽异于轮槽一侧形成有一贯穿的拨孔;
又所述棘轮组是由一棘轮环体、一棘块及一拨块所组成,其中棘轮环体置设于轮槽内,该棘轮环体外缘形成有系列的棘齿,又棘轮环体中心形成有一供掣动件置设的容置孔,再者棘块设于头部棘块槽内,该棘块端面形成有系列对应棘轮环体棘齿的棘齿,且棘块另侧端面形成有一弧抵缘,再者拨块设于拨孔内,又拨块对应棘块设有一可相对贴抵棘块弧抵缘的弹性推抵块;
所述的掣动件由一可枢设于棘轮组棘轮环体内的转体所构成,且转体的旋转轴线与棘轮环体的转动轴线呈垂直交错状,又该转体周缘形成有至少二个不同尺寸、且与旋转轴线垂直的套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扳手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杆的侧长轴与头部的侧头轴间形成的夹角角度在8度至35度,而扳杆的俯长轴与头部的俯头轴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在8度至35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扳手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杆的头部的轮槽、棘块槽及拨孔顶缘覆设有一盖片,其中所述盖片利用至少一锁固件锁掣于所述头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扳手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组的棘轮环体于容置孔内缘形成有两相对的轴槽,而掣动件的转体两侧壁面分别凸伸有一对应的凸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扳手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组的棘轮环体于容置孔一侧表面设有一弹性定位件,而掣动件的转体于对 应弹性定位件一侧壁面形成有一或多数对应套掣部的定位槽,且定位槽可供弹性定位件相对卡扣限位。 
CN2011203233931U 2011-08-31 2011-08-31 套筒扳手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8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33931U CN202278523U (zh) 2011-08-31 2011-08-31 套筒扳手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33931U CN202278523U (zh) 2011-08-31 2011-08-31 套筒扳手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78523U true CN202278523U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2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2339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8523U (zh) 2011-08-31 2011-08-31 套筒扳手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78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7800Y (zh) 具夹持元件功能的转动工具
CN101905451B (zh) 棘轮扳手更换结构
CN211408538U (zh) 一种圣诞装饰物
CN202278523U (zh) 套筒扳手构造
CN206217405U (zh) 一种集成印章
CN203317283U (zh) 自动卡紧活口扳手
CN201824287U (zh) 多规棘轮扳手结构
CN202716194U (zh) 可调整多规格棘轮扳手结构
CN201604104U (zh) 开口棘轮扳手
CN202264172U (zh) 摇柄扳手
CN201900587U (zh) 内藏式套筒扳手
CN204500960U (zh) 一种可调三种作业状态的棘轮快接手柄
CN203495824U (zh) 一种双向棘轮扳手
CN201881358U (zh) 提供收纳的拆组式握持工具
CN202780943U (zh) T型套筒
CN201105745Y (zh) 一种篮子
CN201609878U (zh) 一种棘轮扳手
CN206748310U (zh) 一种省力起子
CN2838864Y (zh) 棘轮式起子
CN21694932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滚筒刷
CN204658287U (zh) 掌心工具的装置
CN103921244A (zh) 一种新型的组合电动螺丝刀
CN206717732U (zh) 一种棘轮型工具扳手
CN201940936U (zh) 一种组合扳手
CN202318086U (zh) 一种手柄可以上下旋转的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