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73253U - 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73253U
CN202273253U CN201120333724XU CN201120333724U CN202273253U CN 202273253 U CN202273253 U CN 202273253U CN 201120333724X U CN201120333724X U CN 201120333724XU CN 201120333724 U CN201120333724 U CN 201120333724U CN 202273253 U CN202273253 U CN 202273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llet
horizontal
jack
testing device
load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337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荣臻
鲁先龙
陈培
王宝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11203337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73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73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732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础的荷载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包括向试验基础施加下压荷载力的下压加载系统以及向试验基础施加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下压加载系统包括置于试验基础的顶面、且由下向上设置的下钢垫板、第一千斤顶、上钢垫板和下压反力系统;水平加载系统包括置于试验基础的侧面、且由内向外布置的前钢垫板、第二千斤顶、后钢垫板和水平反力系统,下压加载系统中的第一千斤顶和上钢垫板之间设有球形铰支座。由于该试验装置中增加了球形铰支座,所以在水平力的作用下,球形铰支座中的半球可以沿着球形凹槽滑动,从而减小因施加下压力产生的水平摩阻力,以保证水平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础的荷载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基础进行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时,一般采用如图1所示的加载装置,其包括向试验基础施加下压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下压加载系统和水平加载系统,下压加载系统由位于试验基础1上端由下至上设置的下钢垫板2、第一千斤顶3、上钢垫板4和下压反力系统5组成;水平加载系统由位于试验基础侧面的由内向外设置的前钢垫板6、第二千斤顶7、后钢垫板8和水平反力系统9。
该加载装置中的第一千斤顶3和第二千斤顶7分别通过下压反力系统5和水平反力系统9提供反力,并对试验基础1施加下压荷载和水平荷载进行试验。当水平和下压同时施加荷载时,由于下压荷载的作用,下压加载系统有很大的水平向摩阻力阻止试验基础1沿水平荷载作用方向产生位移,这样就导致水平试验数据的不准确。
因此,迫切的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出一款可以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性的新型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性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包括向试验基础施加下压荷载力的下压加载系统以及向试验基础施加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所述下压加载系统包括置于试验基础的顶面、且由下向上设置的下钢垫板、第一千斤顶、上钢垫板和下压反力系统;所述水平加载系统包括置于试验基础的侧面、且由内向外布置的前钢垫板、第二千斤顶、后钢垫板和水平反力系统,所述下压加载系统中的第一千斤顶和上钢垫板之间设有球形铰支座。
其中,所述下压加载系统的下钢垫板、第一千斤顶、球形铰支座、上钢垫板和下压反力系统由下至上进行同轴设置,所述下钢垫板紧贴于试验基础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千斤顶的上端压接有一球形铰支座,所述第一千斤顶和球形铰支座位于下钢垫板与上钢垫板之间,所述下压反力系统置于上钢垫板之上。
其中,所述下钢垫板与上钢垫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其中,所述水平加载系统的前钢垫板、第二千斤顶、后钢垫板和水平反力系统由内至外进行同轴设置,所述前钢垫板紧贴于试验基础的侧面,所述第二千斤顶位于前钢垫板与后钢垫板之间,所述水平反力系统置于后钢垫板的外侧。
其中,所述前钢垫板与后钢垫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其中,所述球形铰支座包括半球和球形滑槽支座,所述球形滑槽支座包括与上钢垫板相连的水平板以及用于容纳半球的球形凹槽,所述半球的水平面压接于第一千斤顶上。
其中,所述下压反力系统和水平反力系统选用重物、地锚或者重物与地锚的联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该试验装置中增加了球形铰支座,所以在水平力的作用下,球形铰支座中的半球可以沿着球形凹槽滑动,从而减小因施加下压力产生的水平摩阻力,以保证水平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形铰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试验基础,2-下钢垫板,3-第一千斤顶,4-上钢垫板,5-下压反力系统,6-前钢垫板,7-第二千斤顶,8-后钢垫板,9-水平反力系统,10-球形铰支座,11-半球,12-球形滑槽支座,13-水平板,14-球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该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包括向试验基础1施加下压力的下压加载系统以及向试验基础施加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
下压加载系统包括置于试验基础1的顶面、且由下至上同轴布置的下钢垫板2、第一千斤顶3、球形铰支座10、上钢垫板4和下压反力系统5,下钢垫板2紧贴于试验基础1的顶面上,第一千斤顶3顶在球形铰支座10的下端、且两者共同置于下钢垫板2与上钢垫板4之间,第一千斤顶3的作用是向试验基础1施加下压荷载;下压反力系统5位于上钢垫板4之上,下压反力系统的作用是为试验基础1提供其所需的反力。本例中,下压反力系统5可选用重物、地锚或者重物与地锚的联合结构。下钢垫板2与上钢垫板4的形状和大小最好相同。
水平加载系统包括置于试验基础1的侧面、且由内向外同轴布置的前钢垫板6、第二千斤顶7、后钢垫板8和水平反力系统9,前钢垫板6紧贴于试验基础1的侧面,第二千斤顶7置于前钢垫板6与后钢垫板8之间,第二千斤顶7的作用是向试验基础1施加水平荷载;水平反力系统9位于后钢垫板8的外侧(即图中所示左侧),水平反力系统9的作用是为试验基础1提供其所需的反力。本例中,水平反力系统9可选用重物、地锚或者重物与地锚的联合结构。前钢垫板6与后钢垫板8的形状和大小最好相同。
如图3所示,球形铰支座10包括半球11和球形滑槽支座12,球形滑槽支座11包括与上钢垫板4相连的水平板13以及用于容纳半球12的球形凹槽14,半球12的球面置于球形凹槽14中、半球12的水平面压接于第一千斤顶3上。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包括向试验基础(1)施加下压荷载力的下压加载系统以及向试验基础施加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系统,所述下压加载系统包括置于试验基础(1)的顶面、且由下向上设置的下钢垫板(2)、第一千斤顶(3)、上钢垫板(4)和下压反力系统(5);所述水平加载系统包括置于试验基础(1)的侧面、且由内向外布置的前钢垫板(6)、第二千斤顶(7)、后钢垫板(8)和水平反力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加载系统中的第一千斤顶(3)和上钢垫板(4)之间设有球形铰支座(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压加载系统的下钢垫板(2)、第一千斤顶(3)、球形铰支座(10)、上钢垫板(4)和下压反力系统(5)由下至上进行同轴设置,所述下钢垫板(2)紧贴于试验基础(1)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千斤顶(3)的上端压接有一球形铰支座(10),所述第一千斤顶(3)和球形铰支座(10)位于下钢垫板(2)与上钢垫板(4)之间,所述下压反力系统(5)置于上钢垫板(4)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钢垫板(2)与上钢垫板(4)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加载系统的前钢垫板(6)、第二千斤顶(7)、后钢垫板(8)和水平反力系统(9)由内至外进行同轴设置,所述前钢垫板(6)紧贴于试验基础(1)的侧面,所述第二千斤顶(7)位于前钢垫板(6)与后钢垫板(8)之间,所述水平反力系统(5)置于后钢垫板(8)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钢垫板(6)与后钢垫板(8)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铰支座(10)包括半球(11)和球形滑槽支座(12),所述球形滑槽支座(11)包括与上钢垫板(4)相连的水平板(13)以及用于容纳半球(12)的球形凹槽(14),所述半球(12)的水平面压接于第一千斤顶(3)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反力系统(5)和水平反力系统(9)选用重物、地锚或者重物与地锚的联合结构。
CN201120333724XU 2011-09-07 2011-09-07 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3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33724XU CN202273253U (zh) 2011-09-07 2011-09-07 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33724XU CN202273253U (zh) 2011-09-07 2011-09-07 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73253U true CN202273253U (zh) 2012-06-13

Family

ID=46193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3372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3253U (zh) 2011-09-07 2011-09-07 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7325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6125A (zh) * 2012-10-10 2013-03-1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变电工程地基基础加载试验系统
CN103290864A (zh) * 2013-06-14 2013-09-11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桩基水平和竖向组合加载的装置
CN112095680A (zh) * 2020-08-03 2020-12-18 中南大学 一种竖向与水平组合荷载作用下斜坡桩模型试验装置
WO2021244675A1 (zh) * 2020-08-06 2021-12-09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崩落紧急处置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6125A (zh) * 2012-10-10 2013-03-1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输变电工程地基基础加载试验系统
CN103290864A (zh) * 2013-06-14 2013-09-11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桩基水平和竖向组合加载的装置
CN103290864B (zh) * 2013-06-14 2015-07-01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桩基水平和竖向组合加载的装置
CN112095680A (zh) * 2020-08-03 2020-12-18 中南大学 一种竖向与水平组合荷载作用下斜坡桩模型试验装置
WO2021244675A1 (zh) * 2020-08-06 2021-12-09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崩落紧急处置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83843U (zh) 一种可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加载试验系统
CN202273253U (zh) 下压水平联合工况试验装置
CN201716239U (zh) 一种重力加载试验装置
CN204330480U (zh) 一种梁式构件的弯扭复合加载装置
CN204286951U (zh) 一种混凝土剪切试验仪器
CN103630380B (zh) 车体强度试验转向架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CN203414364U (zh) 一种支座压剪试验系统
CN202466651U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轴向力试验加载装置
CN203896258U (zh) 光伏板组件固定结构
CN203101166U (zh) 一种模拟实际加载偏压试验的空间加载支座
CN102636386B (zh) 大吨位均布-集中式加载系统
CN209387378U (zh) 消除底部摩擦的卧式隧道模型试验装置
CN204807401U (zh) 墙体平面外水平均布荷载加载传力架装置
CN205839819U (zh) 一种用于扩展基础足尺试验的加载连接构造
CN201381475Y (zh) 阻尼抗拉球型支座
CN208006099U (zh) 一种应用于锥形孔精密控制模具
CN205941212U (zh) 一种能加载二维边界应力的液压致裂实验装置
CN205822284U (zh) 一种对扩展基础轴心和偏心加载的加载箱
CN205320138U (zh) 手机主板校准综测与功能检测二合一的夹具
CN205157215U (zh) 锚固结构拉拔试验装置
CN204416850U (zh) 一种升降机的升降结构
CN103499461A (zh) 一种底垫板可移动的反力架平台
CN208255322U (zh) 功能测试烧录装置
CN203412599U (zh) 一种用于相似模拟试验的可伸缩恒阻支架
CN204694576U (zh) 一种框架结构多点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140403

Owner nam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1404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92 HAIDIAN, BEIJING TO: 100031 XICHENG,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03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192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small Camp Road No. 15

Patentee befor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