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42490U - 一种新型铅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铅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42490U
CN202242490U CN2011203812525U CN201120381252U CN202242490U CN 202242490 U CN202242490 U CN 202242490U CN 2011203812525 U CN2011203812525 U CN 2011203812525U CN 201120381252 U CN201120381252 U CN 201120381252U CN 202242490 U CN202242490 U CN 202242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core
core sleeve
sleeve pipe
pe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812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彬
熊艳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to CN2011203812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42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42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424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铅笔,包括:包括:耐咬笔端(1)、笔管(2)、笔尖防护帽(3)、至少两个笔芯套管(4)以及用于更换不同笔芯套管(4)的笔芯套管切换机构;所述笔管(2)的上端连接有耐咬笔端(1),笔管(2)的下端与笔尖防护帽连接;笔芯套管切换机构设于笔管(2)内,分别与笔管(2)及至少两个笔芯套管(4)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现能够使中小学生在“咬笔头”时不会咬到笔芯,并且设计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握笔部位,避免养成不良的握笔姿势,同时,还能在一支这样的铅笔中提供多支不同铅芯直径的铅笔。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铅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教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铅笔。
背景技术
铅笔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文具用品之一。目前,现有的铅笔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铅笔,即在铅芯外包裹一层木制或纸制笔杆而制成;另一种是自动铅笔。传统铅笔的铅芯通常有一部分暴露在外,而中小学生通常都有“咬笔头”的习惯,因此这些学生很容易咬到铅芯,这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这两种铅笔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它们的笔杆大都比较细长,学生在使用这些细长铅笔时容易养成各种不良的握笔姿势,会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此外,在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不同铅芯直径的铅笔,现有技术条件下,学生们只能在文具盒中准备多根不同粗细的铅笔,这不仅增加了文具盒的重量,而且给本就有限的文具盒空间带来更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铅笔,以便于使中小学生在“咬笔头”时不会咬到笔芯,并且设计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握笔部位,避免养成不良的握笔姿势,同时,还能在一支这样的铅笔中提供多支不同铅芯直径的铅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铅笔,包括:耐咬笔端1、笔管2、笔尖防护帽3、至少两个笔芯套管4以及用于更换不同笔芯套管4的笔芯套管切换机构;
所述笔管2的上端连接有耐咬笔端1,笔管2的下端与笔尖防护帽3连接;
笔芯套管切换机构设于笔管2内,分别与笔管2及至少两个笔芯套管4连接。
优选地,相应的笔芯套管切换机构包括笔芯套管推杆5、笔芯套管弹簧6以及弹簧定位盘7;
弹簧定位盘7固定于笔管2内;弹簧定位盘7上设有多个笔芯套管通孔;每个笔芯套管4的尾部都依次穿过一个笔芯套管通孔和一个笔芯套管弹簧6,并与一个笔芯套管推杆5连接;
所述笔管2的上部设有多个滑槽;每个笔芯套管推杆5设于各个滑槽内;笔芯套管推杆5通过滑槽伸出到笔管2外。
优选地,相应的笔管2下端为握持部分;该握持部分呈直径逐渐缩小的圆筒形;
该握持部分横截面最小端的直径与笔尖防护帽3横截面最大端的直径一致;
该握持部分横截面最大端的直径与笔管2上部横截面的直径一致。
优选地,相应的弹簧定位盘7的笔芯套管通孔的孔径大于笔芯套管4的横截面直径,并且小于笔芯套管弹簧6内径。
优选地,相应的笔芯套管弹簧6的外径小于笔芯套管推杆5下部的直径。
优选地,相应的耐咬笔端1由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制成。
优选地,相应的耐咬笔端1的形状呈扁平蝶形、扁平扇形或扁平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笔管2的尾部设置耐咬笔端1,从而使中小学生在“咬笔头”时不会咬到笔芯,而且由于该耐咬笔端1采用TPE(是Thermoplastic Elastomer的缩写,译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制成,因此不易因“咬笔头”而损坏。该笔管2的握持部分的下段呈直径逐渐缩小的圆弧形,在握笔时与虎口接触的握持部分的上段为平面逐渐缩小的近似梯形,该种笔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特点,不仅能够避免养成不良的握笔姿势,而且能够减轻握笔疲劳。此外,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了能够适用不同直径铅芯的多支笔芯套管4,并通过笔芯套管切换机构进行切换(其原理与多芯自动油笔的制动原理相同),从而实现了在同一支铅笔上使用多支不同直径的铅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铅笔的结构示意图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铅笔,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耐咬笔端1、笔管2、笔尖防护帽3、至少两个笔芯套管4以及用于更换不同笔芯套管4的笔芯套管切换机构;所述笔管2的上端连接有耐咬笔端1,笔管2的下端与笔尖防护帽连接;笔芯套管切换机构设于笔管2内,分别与笔管2及至少两个笔芯套管4连接。
其中,相应的笔芯套管切换机构包括笔芯套管推杆5、笔芯套管弹簧6以及弹簧定位盘7;笔管2内固定有弹簧定位盘7,该弹簧定位盘7上设有多个笔芯套管通孔;每个笔芯套管4的尾部都依次穿过一个笔芯套管通孔和一个笔芯套管弹簧6,并与一个笔芯套管推杆5连接;相应笔管2的上部设有多个滑槽;每个滑槽内均设有一个笔芯套管推杆5;笔芯套管推杆5的上部通过滑槽伸出到笔管2的外部,以方便手部推动推杆,并进行铅芯替换。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新型铅笔的部分部件的技术参数如下:
(1)弹簧定位盘7的笔芯套管通孔的孔径大于笔芯套管4的横截面直径,并且小于笔芯套管弹簧6内径;笔芯套管弹簧6的外径小于笔芯套管推杆5下部的直径;从而使笔芯套管弹簧6能够嵌位在笔芯套管推杆5下部与弹簧定位盘7之间,而不会从笔芯套管通孔穿出或是外套在笔芯套管推杆5下部。在使用该铅笔的过程中,弹簧定位盘7在笔管内部的位置应当是不能向下移动的,从而保证在按下笔芯套管推杆5时,笔芯套管弹簧6会由于笔芯套管推杆5与弹簧定位盘7之间距离的缩短而被压缩;例如:其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是将弹簧定位盘7与笔管2的内壁固定,也可以是在笔管2内壁设置几个平行于弹簧定位盘7下边缘的凸棱,弹簧定位盘7在向下移动时会被卡位到该凸棱上。
(2)相应的笔管2下端为握持部分,该握持部分的下段呈直径逐渐缩小的圆筒形;在握笔时与虎口接触的握持部分的上段为平面逐渐缩小的近似梯形;该握持部分横截面最小端的直径与笔尖防护帽3横截面最大端的直径一致;该握持部分横截面最大端的直径与笔管2上部横截面的直径一致;从而使铅笔的整体外观呈流线型,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更加实用。
(3)相应的笔尖防护帽3的最小孔径小于笔芯套管4的孔径,但大于任何一根铅芯的直径,从而保证当进行书写时,笔芯套管4不会伸出到笔尖的外部,而仅会将铅芯伸出到笔尖的外部。
(4)相应的耐咬笔端1的形状可以呈扁平半蝶形、扁平蝶形、扁平扇形或扁平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喜好来设计成不同的形状颜色,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更换不同的耐咬笔端1。在实际应用中,该耐咬笔端1最好采用TPE材料制成,以保证该铅笔不易因“咬笔头”而损坏。
(5)相应的笔芯套管4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自动铅笔的结构类似,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笔芯套管管身、卡爪、锁紧箍和阻尼圈;笔芯套管管身的下端设有卡爪,卡爪根部的内壁上设有阻尼圈,卡爪前端的外壁上套装有锁紧箍;笔管2下端的内壁上设有卡圈。在笔芯套管推杆5按下的过程中,笔芯套管4随之向下移动,当碰触到设于笔管2下端内壁上的卡圈时,笔芯套管4的锁紧箍向上剥离,笔芯套管4的卡爪张开,笔芯套管管身内的铅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离开原来位置,并在笔芯套管管身内壁上的阻尼圈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一段长度;此时松开笔芯套管推杆5,笔芯套管4在笔芯套管弹簧6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笔芯套管4的锁紧箍脱离设于笔管2下端内壁上的卡圈的卡位,并向下移动将笔芯套管4的卡爪锁紧,从而将伸出的铅芯固定在一定长度;重复按下该笔芯套管推杆5,从而使伸出的铅芯能够伸出笔尖防护帽3,并达到书写的需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制动原理如下:
每个笔芯套管推杆5的上部面向笔管2内的一侧均设有卡头。当第一笔芯套管推杆按下时,第一笔芯套管会在第一笔芯套管推杆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第一笔芯套管弹簧会被压缩,第一笔芯套管内的铅芯会伸出一段距离;此时将按压第一笔芯套管推杆的压力移开后,第一笔芯套管会在第一笔芯套管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在第一笔芯套管推杆的卡头卡位于其他笔芯套管推杆的卡头的下部时停止上移,从而保证第一笔芯套管推杆不会被压缩了的第一笔芯套管弹簧所弹起;此时,第一笔芯套管推杆可以重复向下按动,直到第一笔芯套管内的铅芯可伸出到笔尖防护帽3的外部,以达到书写的需求。
每个卡头的顶部均为平滑圆弧线。当第二笔芯套管推杆5按下时,第二笔芯套管推杆的卡头会沿着第一笔芯套管推杆的卡头的顶部平滑圆弧线而下滑,从而使第一笔芯套管推杆的卡头不在卡位于第二笔芯套管推杆的卡头的下部,第二笔芯套管推杆的卡头会将第一笔芯套管推杆的卡头从其他笔芯套管推杆的卡头的下部挤出,则第一笔芯套管推杆会在第一笔芯套管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而弹起,第一笔芯套管也随之恢复原状,而第二笔芯套管推杆5会推动第二笔芯套管向下移动,第二笔芯套管弹簧会被压缩,进而就可以实现笔芯套管间的切换。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现能够使中小学生在“咬笔头”时不会咬到笔芯,并且设计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握笔部位,避免养成不良的握笔姿势,同时,还能在一支这样的铅笔中提供多支不同铅芯直径的铅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包括:耐咬笔端(1)、笔管(2)、笔尖防护帽(3)、至少两个笔芯套管(4)以及用于更换不同笔芯套管(4)的笔芯套管切换机构;
所述笔管(2)的上端连接有耐咬笔端(1),笔管(2)的下端与笔尖防护帽(3)连接;
笔芯套管切换机构设于笔管(2)内,分别与笔管(2)及至少两个笔芯套管(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套管切换机构包括笔芯套管推杆(5)、笔芯套管弹簧(6)以及弹簧定位盘(7);
弹簧定位盘(7)固定于笔管(2)内;弹簧定位盘(7)上设有多个笔芯套管通孔;每个笔芯套管(4)的尾部都依次穿过一个笔芯套管通孔和一个笔芯套管弹簧(6),并与一个笔芯套管推杆(5)连接;
所述笔管(2)的上部设有多个滑槽;每个笔芯套管推杆(5)设于各个滑槽内;笔芯套管推杆(5)通过滑槽伸出到笔管(2)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管(2)下端为握持部分;该握持部分呈直径逐渐缩小的圆筒形;
该握持部分横截面最小端的直径与笔尖防护帽(3)横截面最大端的直径一致;
该握持部分横截面最大端的直径与笔管(2)上部横截面的直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弹簧定位盘(7)的笔芯套管通孔的孔径大于笔芯套管(4)的横截面直径,并且小于笔芯套管弹簧(6)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笔芯套管弹簧(6)的外径小于笔芯套管推杆(5)下部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咬笔端(1)由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咬笔端(1)的形状呈扁平蝶形、扁平扇形或扁平三角形中的至少一种。
CN2011203812525U 2011-10-09 2011-10-09 一种新型铅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42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12525U CN202242490U (zh) 2011-10-09 2011-10-09 一种新型铅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12525U CN202242490U (zh) 2011-10-09 2011-10-09 一种新型铅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42490U true CN202242490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03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8125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42490U (zh) 2011-10-09 2011-10-09 一种新型铅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42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2490U (zh) 一种新型铅笔
CN201941335U (zh) 手指笔
CN201597309U (zh) 防摔笔
CN203142144U (zh) 修正液水笔一体笔
CN200981420Y (zh) 多用书写笔
CN201105580Y (zh) 一种多类型的笔
CN201721170U (zh) 一种组合式毛笔
CN202115157U (zh) 环保自动铅笔
CN204451641U (zh) 一种多功能笔
CN204149708U (zh) 一种方便携带笔
CN103182885A (zh) 一种粉笔套
CN201064993Y (zh) 一种教学粉笔推进器
CN201863545U (zh) 一种三棱钢笔
CN109383164A (zh) 一种新型粉笔套
CN201058542Y (zh) 指环式系列手枪笔
CN201099075Y (zh) 一种圆珠笔
CN203063369U (zh) 多功能美术绘画笔
CN201833703U (zh) 自动铅笔
CN201061949Y (zh) 粉笔套
CN203077866U (zh) 方便携带的多功能书笔
CN201109285Y (zh) 万能笔帽
CN202345112U (zh) 握笔器
CN203185908U (zh) 一种教师专用笔
CN201211763Y (zh) 伸缩式毛笔
CN2493423Y (zh) 一种钢笔圆珠两用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