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31444U -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31444U
CN202231444U CN2011201520452U CN201120152045U CN202231444U CN 202231444 U CN202231444 U CN 202231444U CN 2011201520452 U CN2011201520452 U CN 2011201520452U CN 201120152045 U CN201120152045 U CN 201120152045U CN 202231444 U CN202231444 U CN 202231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energy storage
wind power
electricity integration
power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520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卫志农
韦延方
刘玉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1201520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31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31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314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60Superconducting electric elements or equipm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ing superconducting elements or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属于电力系统领域。所述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构建于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之上,包括:通过通讯接口与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连接的风电并网主站、风电并网控制的分析模块,监控系统通过通讯接口与超导储能装置以及风电并网主站相连,风电机组及其本地后台控制系统与超导磁储能装置并联在一条交流母线上,风电并网主站根据各通讯接口传来的数据计算出实时功率缺额,并对储能装置的监控系统下发控制命令,进而调节超导储能装置的有功功率输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动态调整并网风电的功率输出,有效减少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冲击和影响,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是为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优质可靠、经济环保要求提出的未来电网发展方向,是实施可持续供电战略的重要保障,智能电网具有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信息化、能自愈等特点。与传统的电网比较,智能电网具有更强大的兼容性,便于风电等分布式能源的并网发电。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间歇性、随机性、不平滑性。使得它们的导入会加重电力系统的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目前国内的风电呈爆发式发展,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不断建成,风电并网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是发展智能电网的主要目的之一,未来智能电网既要适应大型电源的集中接入,还要适应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分散式接入。
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波动性、间歇性能源,大规模并网会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在可再生能源容量较高的系统中,可能会产生电能质量问题,如电压波动和闪变、频率偏差、谐波等。
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储能环节的支持,储能技术是目前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之一,大规模储能技术可以有效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间峰谷差,平滑负荷,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还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等。
储能技术的关键不是简单的储存电能,其核心在于何时储能,何处储能,以何种速度释放等,以及收集和释放电能两种状态的替换频率。各种储能技术在能量、功率密度方面存在差异,其对应的应用领域也有较大区别。对于基于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的应用基本可以划分为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等。
现有的风电并网调节系统:在电力系统大容量能量交换时,电源引起电压波动并伴随闪变,并网运行看可靠性和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该系统中设有的超导储能装置可在风能发电系统中平滑输出功率,可以实现与电力系统的实时大容量能量交换和功率补偿,有效抑制这类电源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的问题,提高并网运行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并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风电并网广域动态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风电并网控制主站、风电并网控制分析模块、n组风电机组控制单元;
其中,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风电并网控制分析模块、风电机组控制单元分别与风电并网控制主站连接; 
每组风电机组控制单元包括风电机组及与该风电机组相对应的超导储能装置、风电并网监控系统、本地后台控制系统;其中,风电并网监控系统与超导储能装置相连,超导储能装置与风电机组及其本地后台控制系统并联在一条交流母线上;
其中,风电并网控制主站根据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风电并网控制分析模块传来的数据计算出实时功率缺额,并对风电并网监控系统下发控制命令,进而调节超导储能装置的有功功率输出。
所述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风电并网广域动态调节系统中,风电并网控制分析模块包括风电预测模块、风电并网干扰评估模块;其中,风电预测模块基于气象信息对风电场发电功率进行预测;风电并网干扰评估模块用于监测和评估并网风电机组的实时运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可以动态调整并网风电的功率输出,有效减少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冲击和影响,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
附图说明
图1 为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风电并网控制主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风电并网控制主站模块之间逻辑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 为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风电机组及其本地后台控制系统与超导磁储能装置并联在一条交流母线上面,超导储能装置通过其控制系统连接于风电并网控制主站,风电并网控制主站和电力系统其他支撑软件,如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EMS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TMR(Tele Meter Reading)等通过接口与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保持通讯联系。
本系统中的超导磁储能装置通过变压器与电网相连,其主要由超导磁铁、功率变换装置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构成。SMES系统分为充磁模式、防磁模式、维持模式以及交换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工作前预先在其超导线圈中存储一定的能量,当其功率高于或者低于电网所要求的功率时,控制器监测到信号并通过触发电路向变流器发出触发脉冲,使其向系统发出功率或者吸收功率。SMES装置具有有功无功综合调节的能力,平滑风电场的有功输出是SMES有功调节的目标,综合考虑风速变化和电网故障两种情况,以及异步风力发电机本身无励磁系统,在输出有功功率的同时要从电网中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的特点,选取电压偏差作为本系统有功功率调节的控制量。
为了保证SMES装置的安全运行,在各个SMES系统中安装有相应的保护设备,如短路保护、超温保护,接地保护,低压保护等。SMES系统上都留有扩容接口,便于本地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与并网。
SMES装置安装有多个通讯接口,通讯接口直接连接超导储能装置的控制系统,并向其提供SMES当前的各种数据,如电压、电流、有功功率、频率等实时值。储能装置的控制系统将接收到数据传递给风电并网控制主站,由风电并网控制主站根据实时功率缺额对储能装置的监控系统下发控制命令,进而实现对SMES装置的有功功率输出的调节、风电机组实时数据采集、数据的传递以及通讯协议的转化等。
系统中各个风电并网监控系统受控于风电并网主站,根据风电并网控制主站预设的控制方法按照优先级对各个监控系统进行控制,从而“按需”向系统释放并网风电功率。监控系统主要由控制电路、比较电路、反馈电路、差动放大电路组成等组成。
风电并网控制主站结构图如图2所示,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数据交换管理模块、历史数据存储模块、顺序控制模块、功率输出调节模块、多维数据分析展示模块、系统监视与报警模块、WEB模块以及系统的备份与恢复模块,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下:
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SMES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的的所有模拟量、状态量以及脉冲量等。模拟量有频率,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稳定,电平和整定值;状态量包括开关,刀闸,事故总信号,主变分接头,保护动作信号和装置状态等。
数据统计分析模块:本模块可对时、谷、峰、平、日、周、旬、月、季、年,典型时、日各时段及用户自定义时段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统计的数据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大最小时刻不合格时间、波动率等。并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并为曲线、报表、MIS等应用提供数据源。
     数据交换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风电并网控制主站与各个SMES装置及其控制系统间的数据传递,以及和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本模块可以实现跨平台、跨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数据格式要求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发布。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方便的对参与交换数据的系统、系统节电、数据单元、通讯方式、数据运行周期等进行定义、增加、删除和重新定义等,采用中间层专有协议,并对外保密,保证系统安全。
历史数据存储模块:保存整系统中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可以用曲线形式和表格形式表达,并可在系统任一工作站上查看。历史数据库存储有缓存机制,保障当历史数据库服务器短时退出运行后,可从实时交易服务器自动恢复暂时丢失的历史数据。对于上述历史数据,能提供各种检索和查询功能。历史数据类型包括快照数据、报警信息、系统运行和操作记录(保存6年以上)、风电预测模块提供的预报数据、风电机组的各种年数据、月数据、日、旬、月历史数据(小时值)、10分钟一点的历史数据曲线等。
顺序控制模块:根据风电并网控制主站预先设定的控制方法,按照优先级顺序对超导储能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启动、关闭的操作,以及对其各种控制模式和运行方式的切换等。
多维数据分析与展示模块:该模块能提供风电并网控制住站所有信息的查询,修改,报表打印的功能。其中包括相关查询,快速查询,报表生成器等特殊功能。
系统监视与报警模块:该模块能提供对风电并网主站中数据的监视与报警,支持告警特性及多种信息组合的综合信息定义(例如:告警特性参数,报警时延,报警时间,通知人员等)。支持多种报警方式(例如:日志记录,变色、语音报警和电话报警,发Email,发手机短信报警等),并且告警能指出故障原因、故障组件及其承担的责任。
WEB模块:为了方便各级用户浏览和查询数据,本模块采用三层结构B/S(浏览器/服务器)的设计思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在网上查询相应数据。
系统的备份与恢复模块:系统具有有效可靠的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手段(包括灾难系统恢复),系统备份方式可按用户需要采用手动/自动方式完成,备份时间间隔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系统进行备份时应不影响系统运行。备份系统及数据可以存储在磁盘、磁带、光盘、异地介质上,且根据需求简便快速恢复使用. 它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策略,以操作系统文件的形式,自动形成系统中数据库、人机显示画面和各种系统配置参数的备份。数据库备份可以在线操作,形成的备份文件可方便地纳入第三方备份系统的自动管理。
风电并网控制主站模块之间逻辑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总体分为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示层三大部分。数据层中的实时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服务接口连接;业务层中包含了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系统监视与报警模块、功率输出调节模块、顺序控制模块、数据交换管理模块、历史数据存储模块和系统备份与恢复模块;表示层包含多维数据分析展示模块和WEB模块,这两个模块连接于应用服务接口之上                                                ,应用服务部分预留部分接口来拓展新业务使用。
可见,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未来智能电网发展中可再生能源并网对电网的冲击和影响,合理调整风电并网的功率,做到真正的削峰填谷,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

Claims (2)

1.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包括风电并网控制主站、风电并网控制分析模块、n组风电机组控制单元;
其中,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风电并网控制分析模块、风电机组控制单元分别与风电并网控制主站连接;
每组风电机组控制单元包括风电机组及与该风电机组相对应的超导储能装置、风电并网监控系统、本地后台控制系统;其中,风电并网监控系统与超导储能装置相连,超导储能装置与风电机组及其本地后台控制系统并联在一条交流母线上;
其中,风电并网控制主站根据电力系统综合数据平台、风电并网控制分析模块传来的数据计算出实时功率缺额,并对风电并网监控系统下发控制命令,进而调节超导储能装置的有功功率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并网控制分析模块包括风电预测模块、风电并网干扰评估模块;其中,风电预测模块基于气象信息对风电场发电功率进行预测;风电并网干扰评估模块用于监测和评估并网风电机组的实时运行状态。 
CN2011201520452U 2011-05-13 2011-05-13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31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520452U CN202231444U (zh) 2011-05-13 2011-05-13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520452U CN202231444U (zh) 2011-05-13 2011-05-13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31444U true CN202231444U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82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5204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31444U (zh) 2011-05-13 2011-05-13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3144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130A (zh) * 2011-05-13 2012-07-25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控制方法
CN106329553A (zh) * 2015-06-19 2017-01-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风电场运行控制装置、方法以及风电场系统
CN107733087A (zh) * 2017-10-30 2018-02-23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ems的告警方法和告警系统
CN109462252A (zh) * 2018-10-19 2019-03-1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直驱风电超导储能多机系统的协调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130A (zh) * 2011-05-13 2012-07-25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控制方法
CN102611130B (zh) * 2011-05-13 2014-02-05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控制方法
CN106329553A (zh) * 2015-06-19 2017-01-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风电场运行控制装置、方法以及风电场系统
CN107733087A (zh) * 2017-10-30 2018-02-23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ems的告警方法和告警系统
CN109462252A (zh) * 2018-10-19 2019-03-1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直驱风电超导储能多机系统的协调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2904B (zh) 一种基于功率缺额预测及分配的微电网协同频率控制方法
Masaud et al. An overview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 What is the future?
CN102611118B (zh) 一种引入预测信息的风电场综合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CN103280814B (zh) 一种风电场无功电压综合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2064562B (zh) 风火“打捆”外送的有功优化方法
CN102427244A (zh) 大规模光伏风电信息接入系统
CN103855721A (zh) 风电场监控系统接入电网调度系统的系统及信息交换方法
CN102710023A (zh)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风光储微网系统的监控系统
CN103577901A (zh) 潮间带风电接入电网的方法
CN103124075B (zh) 一种风电基地无功配置方法
CN202231444U (zh)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调节系统
CN104836236A (zh) 用于独立型微电网的配电板
Sheng-Wei et al. Mathematical and control scientific issues of smart grid and its prospects
CN104953622B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监控系统
Kumar et al. Utility of SCADA in power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3532224B (zh) 一种海上风电场的ups配置方法
CN108062062A (zh) 一种微网基于综合监控的能量管理系统
CN114861539A (zh) 一种5g城市综合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建模与实现方法
CN102611130B (zh) 一种基于超导储能装置的广域动态风电并网控制方法
Xiang et al. A Method of Dynamic Control of the Power Grid based on Real-time Lightning Tracking
Mahato et al. Review of active power control techniques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MPPT and FPPT during high PV penetration
CN114142524B (zh) 一种区域电网孤网运行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Analysis on several blackouts caused by extreme weather and its enlightenment
Yu et al. Propagation and Blocking of Gas-Electric Cascading Failure
Liao et al. Optimal Capacity Allocation for Wind-Solar Station Considering Power Response of Pumped Stor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