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01299U -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01299U
CN202201299U CN2011202938865U CN201120293886U CN202201299U CN 202201299 U CN202201299 U CN 202201299U CN 2011202938865 U CN2011202938865 U CN 2011202938865U CN 201120293886 U CN201120293886 U CN 201120293886U CN 202201299 U CN202201299 U CN 202201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nnecting strap
casing cover
tear
bottle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938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ONGXIN TECHNOLOGY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ONGXIN TECHNOLOGY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ONGXIN TECHNOLOGY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ONGXIN TECHNOLOGY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938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01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01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012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和外壳盖,所述内盖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和中套外壳盖,所述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设置有凹槽,在开盖前,所述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隐藏在所述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所述上套外壳盖与所述中套外壳盖之间的扭开部设置有若干撕拉条,所述撕拉条包括连接条和撕条,所述连接条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左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所述撕条的左侧与所述连接条的右侧一体连接,所述撕条的上下侧和右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后不能恢复原状,从而达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瓶盖是酒类包装的重要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部位。瓶盖不仅具有保持瓶装产品密闭的性能,还具有防盗开启等安全性的功能。近几年瓶盖产品市场的需求稳定,且呈增长的趋势,推动着瓶盖不断改进,但大部分的改进都是使用材质的变动,相对于瓶盖结构的变动较少,缺乏实质性的改进。
白酒的防伪瓶盖种类繁多,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铝塑防伪瓶盖,其具体结构如下: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伪瓶盖开启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该铝塑防伪瓶盖包括内盖1和外壳盖2,内盖1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11,外壳盖2的套口部21设置有凹槽22。在开盖前,内盖1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隐藏在外壳盖2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由于内盖1是通过软胶成型的,在旋钮开盖时,利用软胶的变形,内盖1的凸起部11从外壳盖2的凹槽22脱出。当内盖1的凸起部11从外壳盖2的凹槽22脱出后,软胶又恢复原状,由于内盖1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的直径大于外壳盖2的套口部21的直径,内盖1的凸起部11无法恢复到外壳盖2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此时,铝塑防伪瓶盖的内盖1原先隐藏在外壳盖2的部分就暴露在外面,且内盖1的颜色与外壳盖2的颜色存在较大的反差,这样铝塑防伪瓶盖是否被开启就一目了然了,也能起到一定的防伪目的。
但是,现有技术的铝塑防伪瓶盖在实际的使用中,不能真正起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因为内盖1是用软胶成型的,其暴露在外面的部分较柔软,他人使用工具顶着内盖1的底部外边缘,还是可以将内盖1外露部分逐渐挤压回外壳盖2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这样整个瓶盖就完全恢复原状,不能起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后不能恢复原状,从而达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和外壳盖,所述内盖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和中套外壳盖,所述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设置有凹槽,在开盖前,所述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隐藏在所述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所述上套外壳盖与所述中套外壳盖之间的扭开部设置有若干撕拉条,所述撕拉条包括连接条和撕条,所述连接条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左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所述撕条的左侧与所述连接条的右侧一体连接,所述撕条的上下侧和右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撕拉条的数量为2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撕拉条的数量为2-8个。
优选地,所述连接条的高度大于所述撕条的高度,所述撕条的左侧与所述连接条的右侧的部分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条右侧未与所述撕条连接的部分开切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撕拉条通过滚筋与所述中套外壳盖连接,所述滚筋的厚度小于所述中套为外壳盖的厚度,所述滚筋的下侧开切有切口。
优选地,所述连接条的下侧斜向右倾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和外壳盖,所述内盖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和中套外壳盖,所述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设置有凹槽,在开盖前,所述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隐藏在所述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所述上套外壳盖与所述中套外壳盖之间的扭开部设置有若干撕拉条,所述撕拉条包括连接条和撕条,所述连接条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右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所述撕条的右侧与所述连接条的左侧一体连接,所述撕条的上下侧和左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撕拉条的数量为2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撕拉条的数量为2-8个。
优选地,所述连接条的高度大于所述撕条的高度,所述撕条的右侧与所述连接条的左侧的部分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条左侧未与所述撕条连接的部分开切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撕拉条通过滚筋与所述中套外壳盖连接,所述滚筋的厚度小于所述中套为外壳盖的厚度,所述滚筋的下侧开切有切口。
优选地,所述连接条的下侧斜向左倾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上套外壳盖与中套外壳盖之间的扭开部设置有若干撕拉条,撕拉条包括连接条和撕条,连接条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一体连接,连接条的左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撕条的左侧与连接条的右侧一体连接,撕条的上下侧和右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瓶盖时,将瓶盖的上套外壳盖向右旋钮,由于连接条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一体连接,连接条的左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撕条的左侧与连接条的右侧一体连接,撕条的上下侧和右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将扭开部的撕拉条撕开,同时在上套外壳盖上留有撕开的撕拉条,其开启后不能恢复原状,从而达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上套外壳盖与中套外壳盖之间的扭开部设置有若干撕拉条,撕拉条包括连接条和撕条,连接条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一体连接,连接条的右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撕条的右侧与连接条的左侧一体连接,撕条的上下侧和左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其与上述的瓶盖的基本结构相同,只是开启瓶盖时,将瓶盖的上套外壳盖向左旋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伪瓶盖开启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标示为:
1-内盖、2-上套外壳盖、3-中套外壳盖、11-内盖底部的外边缘的凸起部、21-套口部、22-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4-撕拉条;41-连接条;42-撕条;5-滚筋;6-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1
请参见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1和外壳盖2,内盖1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11,外壳盖2的套口部21设置有凹槽22,在开盖前,内盖1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11隐藏在外壳盖2套口部21的凹槽22内,上套外壳盖与中套外壳盖之间的扭开部设置有4个撕拉条4,撕拉条4包括连接条41和撕条42,连接条41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2一体连接,连接条41的左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6;撕条42的左侧与连接条41的右侧一体连接,撕条42的上下侧和右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6。
连接条41的高度大于撕条42的高度,撕条42的左侧与连接条41的右侧的部分一体连接,连接条41右侧未与撕条42连接的部分开切有开口6。撕拉条4通过滚筋5与中套外壳盖3连接,滚筋5的厚度小于中套为外壳盖3的厚度,滚筋5的下侧开切有切口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开启瓶盖时,将瓶盖的上套外壳盖2向右旋钮,由于连接条41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2一体连接,连接条41的左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6;撕条42的左侧与连接条41的右侧一体连接,撕条42的上下侧和右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6,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将扭开部的撕拉条4撕开,同时在上套外壳盖2上留有撕开的撕拉条4,其开启后不能恢复原状,从而达到不可逆转的防伪功能。
另外,为了方便旋钮,可以将连接条的下侧斜向右倾斜,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和外壳盖,内盖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和中套外壳盖,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设置有凹槽,在开盖前,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隐藏在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上套外壳盖与中套外壳盖之间的扭开部设置有4个撕拉条,撕拉条包括连接条和撕条,连接条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一体连接,连接条的右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撕条的右侧与连接条的左侧一体连接,撕条的上下侧和左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
连接条的高度大于撕条的高度,撕条的右侧与连接条的左侧的部分一体连接,连接条左侧未与撕条连接的部分开切有开口。撕拉条通过滚筋与中套外壳盖连接,滚筋的厚度小于中套为外壳盖的厚度,滚筋的下侧开切有切口。
另外,为了方便旋钮,可以将连接条的下侧斜向左倾斜,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与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的基本结构相同,只是开启瓶盖时,一个将瓶盖的上套外壳盖向右旋钮,一个将瓶盖的上套外壳盖向左旋钮。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和外壳盖,所述内盖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和中套外壳盖,所述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设置有凹槽,在开盖前,所述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隐藏在所述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外壳盖与所述中套外壳盖之间的扭开部设置有若干撕拉条,所述撕拉条包括连接条和撕条,所述连接条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左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所述撕条的左侧与所述连接条的右侧一体连接,所述撕条的上下侧和右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条的数量为2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条的数量为2-8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高度大于所述撕条的高度,所述撕条的左侧与所述连接条的右侧的部分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条右侧未与所述撕条连接的部分开切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条通过滚筋与所述中套外壳盖连接,所述滚筋的厚度小于所述中套为外壳盖的厚度,所述滚筋的下侧开切有切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下侧斜向右倾斜。
7.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包括内盖和外壳盖,所述内盖底部的外边缘设置凸起部,所述外壳盖包括上套外壳盖和中套外壳盖,所述中套外壳盖的套口部设置有凹槽,在开盖前,所述内盖底部外边缘的凸起部隐藏在所述中套外壳盖套口部的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外壳盖与所述中套外壳盖之间的扭开部设置有若干撕拉条,所述撕拉条包括连接条和撕条,所述连接条的上侧与上套外壳盖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右侧和下侧分别开切有切口;所述撕条的右侧与所述连接条的左侧一体连接,所述撕条的上下侧和左侧分别开切要有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条的数量为2个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条的数量为2-8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高度大于所述撕条的高度,所述撕条的右侧与所述连接条的左侧的部分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条左侧未与所述撕条连接的部分开切有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条通过滚筋与所述中套外壳盖连接,所述滚筋的厚度小于所述中套为外壳盖的厚度,所述滚筋的下侧开切有切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的下侧斜向左倾斜。
CN2011202938865U 2011-08-12 2011-08-12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01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938865U CN202201299U (zh) 2011-08-12 2011-08-12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938865U CN202201299U (zh) 2011-08-12 2011-08-12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01299U true CN202201299U (zh) 2012-04-25

Family

ID=45965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9388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01299U (zh) 2011-08-12 2011-08-12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012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1763A (zh) * 2019-07-24 2019-09-24 精密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1763A (zh) * 2019-07-24 2019-09-24 精密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容器
US11767140B2 (en) 2019-07-24 2023-09-26 Finest Products Limited Contain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01299U (zh)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CN202272296U (zh) 一种新型撕拉瓶盖
CN201980551U (zh) 防伪塑料包装桶
CN202201307U (zh)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CN203064320U (zh) 防拆封容器
CN201647219U (zh) 复合式防伪包装盒
CN201235988Y (zh) 包装盒
CN202201306U (zh)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CN202201298U (zh)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CN102417069A (zh)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CN206375156U (zh) 防伪瓶盖
CN102745397B (zh) 一种防伪瓶盖
CN201670409U (zh) 全方位封口封边的防伪包装盒
CN201240569Y (zh) 一种盖结构
CN203767274U (zh) 撕裂式防伪包装盒
CN201186779Y (zh) 酸奶包装杯
CN2557461Y (zh) 多功能酒盒
CN2698718Y (zh) 一种酒瓶外包装盒
CN202429500U (zh) 一种新型不可逆转的防伪瓶盖
CN201040629Y (zh) 一种三重防伪塑料瓶盖
CN201385842Y (zh) 一种酒瓶瓶外口掰断式的防伪封口装置
CN202414403U (zh) 推倒柱防伪瓶
CN2341914Y (zh) 可组装于罐体开口上的罐盖
CN201849767U (zh) 防伪塑料酒瓶盖
CN2345495Y (zh) 一次性使用酒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