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91667U - 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91667U
CN202191667U CN2011202533549U CN201120253354U CN202191667U CN 202191667 U CN202191667 U CN 202191667U CN 2011202533549 U CN2011202533549 U CN 2011202533549U CN 201120253354 U CN201120253354 U CN 201120253354U CN 202191667 U CN202191667 U CN 202191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active component
hits
exercise
multifunctional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533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华
付宏志
侯俊
周靖坤
单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2533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91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91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916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类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具有折叠式练习墙通过“门”形边框固定在箱体上;所述练习墙由若干个板条依序铰接构成一体结构,所述练习墙的中部设置有球击有效部位,球击有效部位内设置有测定球速、球冲击力的传感器;所述练习墙上的第一板条与升降机构的牵引端连接;所述“门”形边框由两根立边框与横边框连接构成,两根立边框通过绞轴分别对称铰接在箱体上的两端,所述立边框槽内设置有压紧固定铰接板条的紧固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现有练习设备应用范围的不完整性和测试范围的局限性。具有对各项球类的球的速度、球的冲击力和对准确度的测定及显示功能,节约场馆和场地的空间。

Description

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类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众健身的蓬勃发展,球类运动的大众化和专业化的进程也不断推进,场馆设施、运动器材、练习环节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室外练习墙的设立、球类练习参照物的确立,存在场馆和场地的限制,由于练习墙是固定的设备,占用空间大,使大众参与各项球类的练习受限,不利于大众对各项球类的训练,且现有的练习墙不具有对各项球类的球的速度、球的冲击力和对准确度的测定及显示功能,为此,急需要一种这样的适合各项球类训练的移动式练习设备,节约场馆和场地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能够克服现有练习设备应用范围的不完整性和测试范围的局限性。具有对各项球类的球的速度、球的冲击力和对准确度的测定及显示功能,节约场馆和场地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具有折叠式练习墙通过“门”形边框固定在箱体上;所述练习墙由若干个板条4依序铰接构成一体结构,所述练习墙的中部设置有球击有效部位,球击有效部位内设置有测定球速、球冲击力的传感器;所述练习墙上的第一板条与升降机构的牵引端连接;所述“门”形边框由两根立边框与横边框连接构成,两根立边框通过绞轴分别对称铰接在箱体上的两端,且一个边框的底端高于另一个边框的底端,两边框的上端平齐;所述立边框为槽型结构,槽内设置有压紧固定铰接板条的紧固装置;所述折叠的铰接板条设置在箱体的腔体内;箱体上端设置有折叠的铰接板条进出导向口;所述测定球速、球冲击力的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数显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箱体底部设置有移动的车轮。
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所述“门”形边框由两根一长一短的立边框与横边框连接构成,所述“门”形边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升降机构牵引绳的滑轮;所述立边框的一侧边设置有紧固装置安装丝孔及支撑连接孔;所述立边框下端分别与箱体的绞轴为90°铰接连接。
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紧固装置由压紧固定板上设置的活动螺栓通过立边框上的安装丝孔连接构成,
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进出导向口由两个导向板构成,两个导向板固定在箱体内上端,其截面呈“八”字形结构。 
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升降机构为手动式摇线机,或电动式摇线机。
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所述板条的材料为氧化铝AL2O3板,由板基和氧化铝层构成,氧化铝层厚度为2mm,板条的厚度为2—5cm,板条的宽度为球的直径1.5-2.0倍,板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排球或网球的网宽度。
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所述折叠式练习墙的幅宽为400CM,幅高为200CM,或练习墙幅宽小于等于排球或网球的网宽;练习墙幅高小于等于排球或网球的网;所述折叠式练习墙的板条之间连接为180°合页铰接连接。
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所述球类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包括:大球的训练球击有效部位、小球的训练球击有效部位; 
所述大球的训练球击有效部位,包括:
所述足球球击有效部位为练习墙四角分别设置的宽50厘米×高50厘米范围;
所述排球球击有效部位为练习墙中心线上区中间处设置的宽300厘米×高100厘米范围;
所述篮球球击有效部位为练习墙中心线上区中间处设置的宽40厘米×高40厘米范围;
所述手球球击有效部位为为练习墙下端起,中心线附近中间处设置的宽200厘米×高200厘米范围;
所述小球的训练有效部位,包括:
所述高尔夫球球击有效部位为练习墙中心线上区顶部中间处设置的宽50厘米×高50厘米范围;
所述冰球或曲棍球球击有效部位为练习墙中心线下区底端中间处设置的宽200厘米×高120厘米范围;或宽200厘米×高130厘米;
所述垒棒球球击有效区为练习墙中心线下区中间处设置的宽100厘米×高80厘米范围。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能够克服现有练习设备应用范围的不完整性和测试范围的局限性。具有对各项球类的球的速度、球的冲击力和对准确度的测定及显示功能,节约场馆和场地的空间。其优越性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练习器的移动式可升降功能,充分体现了墙面的升降结构优势,便于练习者灵活选择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活动。
2、练习效果:
练习器的墙体反弹功能,可通过测试仪器针对球速、球的力量和球的反弹效果进行综合测试,有利于针对练习者锻炼的效果进行针对性指导。
3、评价效果:
练习器的智能控制,主要针对球速的控制、力量的控制和旋转的控制来达到智能控制的设计目标。
4、控制效果:
练习器的升降形式动能,体现在升降墙体的手动或电动选择,但旋转墙面的形式变化还以手动为主。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未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门”形边框2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展开的练习墙结构示意图;
图5为展开的练习墙上足球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展开的练习墙上蓝球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展开的练习墙上排球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展开的练习墙上手球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练习墙上高尔夫球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练习墙上冰球/曲棍球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的位置图;
图11为练习墙上垒棒球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12为球类在练习墙上球击有效部位练习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练习墙,2边框,3箱体,4板条,5球击有效部位,6传感器,7升降机构,8绞轴,9紧固装置,10进出导向板,11数显控制器,12车轮,13滑轮,14光电网,15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具有折叠式练习墙1通过“门”形边框固定在箱体3上;所述练习墙1由若干个板条4依序铰接构成一体结构,所述练习墙1的中部设置有球击有效部位5,球击有效部位5内设置有测定球速、球冲击力的传感器6;所述练习墙1上的第一板条4与升降机构7的牵引端连接;所述“门”形边框由两根立边框2与横边框连接构成,两根立边框2通过绞轴8分别对称铰接在箱体3上的两端,且一个立边框2的底端高于另一个立边框2的底端,两立边框2的上端平齐;所述立边框2为槽型结构,槽内设置有压紧固定铰接板条4的紧固装置9;所述折叠的铰接板条4设置在箱体3的腔体内;箱体3上端设置有折叠的铰接板条进出导向口;所述测定球速、球冲击力的传感器6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数显控制器11相连。所述箱体3底部设置有移动的车轮12。
所述“门”形边框由两根一长一短的立边框2与横边框连接构成,所述“门”形边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升降机构7牵引绳的滑轮13;所述立边框2的一侧边设置有紧固装置9安装丝孔及支撑连接孔;所述立边框2下端分别与箱体的绞轴8为90°铰接连接。
所述紧固装置9由压紧固定板上设置的活动螺栓通过立边框2上的安装丝孔连接构成;
所述进出导向口由两个导向板10构成,两个导向板10固定在箱体3内上端,其截面呈“八”字形结构。 
所述升降机构7为手动式摇线机,或电动式摇线机。
所述板条4的材料为氧化铝AL2O3板,由板基和氧化铝层构成,氧化铝层厚度为2mm,板条的厚度为2—5cm,板条的宽度为球的直径1.5-2.0倍,板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排球或网球的网宽度。
所述折叠式练习墙1的幅宽为400CM,幅高为200CM,或练习墙幅宽小于等于排球或网球的网宽;练习墙幅高小于等于排球或网球的网;所述折叠式练习墙1的板条之间连接为180°合页铰接连接。
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方法,包括:练习墙升起、练习墙工作和练习墙收起;其步骤如下:如图1、2、3、4、12所示,
a、练习墙升起:
1)、将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箱体3两端的折叠式立边框2撑开,并通过顶横边框2与立边框2上端连成一体构成一个“门”形边框;
2)、通过“门”形边框上端的滑轮13,经升降机构7拉绳将折叠在箱体内的180°来回折叠的“之”形若干个依序铰接的板条4,通过箱体上端设置的板条进出导向口,由立边框2的框槽拉出,构成一体结构的平面练习墙1;
3)、拉出的平面练习墙1,通过立边框2槽内的紧固装置9压紧固定铰接板条4构成强固的一体练习墙1;
b、练习墙工作:是通过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的练习墙1,对球类运动进行初期入门练习和专业化训练,适用于大球、小球的训练;包括;球击的准确部位训练、球速的测定和球冲击力的测定;
1)、通过练习墙的球击有效部位,测定有效部位内球击中的准确部位、球速和球冲击力;球击的准确部位测定:指进入有效部位内的球,经传感器6转换的电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至智能数显控制器,显示在屏幕上;所述传感器6分布在球击有效部位,或用板式传感器。
2)、球速的测定,通过练习墙有效部位前距离0.5—2m设的光电网14与练习墙有效部位设的传感器6;测定球速在设定距离的时间t,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至智能数显控制器11,由V=s/t公式计算显示在屏幕上;所述光电网14由数对光电管组成,光电网14立在练习墙前方的箱体3上,其电信号通过线路板输至智能数显控制器11,同时传感器6的电信号也通过线路板输至智能数显控制器11,用于计算和显示。
3)、球冲击力的测定,通过练习墙有效部位设的传感器6,测定球速在动能转势能的冲击力,并将测定球的冲击力电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至智能数显控制器11,经换算显示在屏幕上;
c、练习墙收起:
1)、松开“门”形边框槽内压紧固定铰接板条4连接构成的一体结构练习墙1的紧固装置9;
2)、通过放松“门”形边框上端的升降机构7拉绳,将立边框2上的铰接板条练习墙1,沿立边框2槽型结构的边框槽、箱体上端的铰接板条进出导向口,放置在箱体3内;并将若干个依序铰接的板条4通过180°“之”形来回折叠在箱体3内;
3)、将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箱体3两端的折叠式立边框2的顶横边框松开;再将箱体3两端的折叠式立边框2依序叠压放置在箱体3上。
球类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5,包括:大球的训练球击有效部位、小球的训练球击有效部位;如图5、6、7、8、9、10、11所示,制成的各种大、小球训练的球击有效部位的练习墙1布局图;
所述大球训练的球击有效部位5,包括:
所述足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四角分别设置的宽50厘米×高50厘米范围;
所述排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上区中间处设置的宽300厘米×高100厘米范围;
所述篮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上区中间处设置的宽40厘米×高40厘米范围;
所述手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下端起,中心线附近中间处设置的宽200厘米×高200厘米范围;
所述小球训练的球击有效部位,包括:
所述高尔夫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上区顶部中间处设置的宽50厘米×高50厘米范围;
所述冰球或曲棍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下区底端中间处设置的宽200厘米×高120厘米范围;或宽200厘米×高130厘米;
所述垒棒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下区中间处设置的宽100厘米×高80厘米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折叠式练习墙(1)通过“门”形边框固定在箱体(3)上;所述练习墙(1)由若干个板条(4)依序铰接构成一体结构,所述练习墙(1)的中部设置有球击有效部位(5),球击有效部位(5)内设置有测定球速、球冲击力的传感器(6);所述练习墙(1)上的第一板条(4)与升降机构(7)的牵引端连接;所述“门”形边框由两根立边框(2)与横边框连接构成,两根立边框(2)通过绞轴(8)分别对称铰接在箱体(3)上的两端,且一个立边框(2)的底端高于另一个立边框(2)的底端,两立边框(2)的上端平齐;所述立边框(2)为槽型结构,槽内设置有压紧固定铰接板条(4)的紧固装置(9);所述折叠的铰接板条(4)设置在箱体(3)的腔体内;箱体(3)上端设置有折叠的铰接板条进出导向口;所述测定球速、球冲击力的传感器(6)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数显控制器(11)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箱体(3)底部设置有移动的车轮(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形边框由两根一长一短的立边框(2)与横边框连接构成,所述“门”形边框(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升降机构(7)牵引绳的滑轮(13);所述立边框的一侧边设置有紧固装置(9)安装丝孔及支撑连接孔;所述立边框(2)下端分别与箱体的绞轴(8)为90°铰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紧固装置(9)由压紧固定板上设置的活动螺栓通过立边框(2)上的安装丝孔连接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进出导向口由两个导向板(10)构成,两个导向板(10)固定在箱体(3)内上端,其截面呈“八”字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7)为手动式摇线机,或电动式摇线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4)的材料为氧化铝AL2O3板,由板基和氧化铝层构成,氧化铝层厚度为2mm,板条的厚度为2—5cm,板条的宽度为球的直径1.5-2.0倍,板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排球或网球的网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练习墙(1)的幅宽为400CM,幅高为200CM,或练习墙幅宽小于等于排球或网球的网宽;练习墙幅高小于等于排球或网球的网;所述折叠式练习墙(1)的板条之间连接为180°合页铰接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类练习的球击有效部位(5),包括:大球的训练球击有效部位、小球的训练球击有效部位; 
所述大球的训练球击有效部位,包括:
所述足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四角分别设置的宽50厘米×高50厘米范围;
所述排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上区中间处设置的宽300厘米×高100厘米范围;
所述篮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上区中间处设置的宽40厘米×高40厘米范围;
所述手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下端起,中心线附近中间处设置的宽200厘米×高200厘米范围;
所述小球的训练有效部位,包括:
所述高尔夫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上区顶部中间处设置的宽50厘米×高50厘米范围;
所述冰球或曲棍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下区底端中间处设置的宽200厘米×高120厘米范围;或设置的宽200厘米×高130厘米;
所述垒棒球的球击有效部位(5)为练习墙(1)中心线下区中间处设置的宽100厘米×高80厘米范围。
CN2011202533549U 2011-07-19 2011-07-19 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91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533549U CN202191667U (zh) 2011-07-19 2011-07-19 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533549U CN202191667U (zh) 2011-07-19 2011-07-19 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91667U true CN202191667U (zh) 2012-04-18

Family

ID=4594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53354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91667U (zh) 2011-07-19 2011-07-19 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916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0046A (zh) * 2011-07-19 2012-02-15 周明华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0046A (zh) * 2011-07-19 2012-02-15 周明华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及方法
CN102350046B (zh) * 2011-07-19 2013-11-13 周明华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67496U (zh) 一种羽毛球练习装置
CN202237179U (zh) 多用途笼式球场
CN205287537U (zh) 一种羽毛球练习用发球器
CN203342315U (zh) 多功能球类练习架
CN202191667U (zh) 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
CN102350046B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式智能球类练习器及方法
CN105999672A (zh) 一种羽毛球扣杀训练器
CN202777678U (zh) 一种多功能球架
CN207708458U (zh) 一种新型足球练习装置
CN202070125U (zh) 一种娱乐运动装置
CN207679986U (zh) 多功能羽毛球教学用辅助训练架
CN205216140U (zh) 一种网球训练器
CN201676495U (zh) 可主动回球的高尔夫球挥杆练习装置
CN201239513Y (zh) 隔网运动校准训练器
CN2535095Y (zh) 击打球训练器
CN201591948U (zh) 一种新型健身球类运动的地排球器材
CN205216120U (zh) 多功能球门和球立柱
CN113577736B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篮球训练装置
CN201912738U (zh) 靶式高尔夫球场
KR200459136Y1 (ko) 타구능력향상운동기구
CN202516271U (zh) 网球健身击打器
CN202410086U (zh) 多人网球教学挥拍练习器
JP5740579B2 (ja) ゴルフ練習装置
CN207153035U (zh) 一种棒球投球练习架
CN212880935U (zh) 一种室内外通用计分式高尔夫球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1113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