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78258U -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78258U
CN202178258U CN201120226001XU CN201120226001U CN202178258U CN 202178258 U CN202178258 U CN 202178258U CN 201120226001X U CN201120226001X U CN 201120226001XU CN 201120226001 U CN201120226001 U CN 201120226001U CN 202178258 U CN202178258 U CN 202178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unit
sub
oled display
unit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260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郎丰伟
田朝勇
闫晓剑
赵大庸
何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CO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CO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CO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CO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260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78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78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782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所述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包括一个红、绿和蓝色子像素单元,所述发光像素单元还包括一个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的扫描电极接触孔,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用于将阴极层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方案中扫描线可以和数据线平行的从OLED显示器的同一侧垂直的引出,不必占用OLED显示器两侧的空间。

Description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面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OLED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新一代的照明和显示装置,其通过将有机发光材料夹在透明阳极和金属反射阴极之间,对有机薄膜施加电压来进行发光。OLED显示器模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OLED显示器1和驱动芯片2,驱动芯片2位于OLED显示器1的一侧,驱动芯片2的列数据区21的数据线引出端(图中未示出)和行扫描区22的扫描线引出端(图中未示出)分别与OLED显示器1对应的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连接,所述OLED显示器1,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13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13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包括从下往上层叠的阳极层14、有机材料层15和阴极层16以及图中未示出的各种中间层如绝缘层和缓冲层等,上述阳极层14附着在基板18上,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13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的阳极层14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11引出,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13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的阴极层16分别连接成一条长条形并由扫描线12引出,上述每一行的扫描线12必须通过位于OLED显示器1两侧的接触孔17沿两侧排列引出到位于OLED显示器1下部的驱动芯片2上对应的扫描线引出端连接;OLED显示器的数据线11则垂直向下延伸与驱动芯片2对应的数据线引出端连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在OLED显示技术领域,为了便于理解OLED的结构和原理可以将OLED显示器理解成是由在平面上面积相等的多列和多行的独立的发光像素单元按照矩阵结构排列组合而成并据此绘制出各种结构示意图,尽管这些发光像素单元在结构示意图中看起来是独立的、不连续的,但是由于OLED显示器是由多行多列相同的发光像素单元组成的结构特点使其在工艺制作上是采用连续的层叠结构,因此同一行或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内部层叠结构中的相同部位往往是连续的,如前述同一列上各发光像素单元的阳极层和同一行上的各发光像素单元的阴极层为连续的长条形,意识到这一点但并不影响我们将各发光像素单元理解为独立的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OLED显示器模组由于扫描线12必须分别从OLED显示器1的两侧引出,因此其必须占用OLED显示器两侧较大的空间,在OLED显示器模组两侧形成较宽的不发光区域,当需要将若干个OLED模组进行拼接形成OLED拼接结构的大屏幕显示时,由于OLED模组两侧具有较宽的不发光区域,因此会影响拼接后的大屏幕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OLED显示器模组形成的拼接结构的不足,提出了一种OLED显示器,在此技术上还提出了采用该发光像素单元结构的OLED显示器模组和OLED显示器模组的拼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有机材料层和阴极层,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的阳极层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引出,所述发光像素单元还包括一个与发光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所述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辅助电极层、绝缘层和从同一行的其它子像素单元延伸过来的阴极层,所述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阴极层连接成长条形,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的扫描电极接触孔,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用于将阴极层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OLED显示器模组,所述OLED显示器模组包括OLED显示器区域和驱动芯片区域,所述驱动芯片区域位于OLED显示器区域的一侧,驱动芯片区域的数据线引出端和扫描线引出端分别与OLED显示器区域对应的数据线和扫描线连接,
所述位于OLED显示器区域1的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有机材料层和阴极层,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的阳极层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引出,所述发光像素单元还包括一个与发光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所述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辅助电极层、绝缘层和从同一行的其它子像素单元延伸过来的阴极层,所述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阴极层连接成长条形,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的扫描电极接触孔,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用于将阴极层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
所述OLED显示器的数据线和扫描线均由同一侧引出后与驱动芯片的数据线引出端和扫描线引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OLED显示器模组的拼接结构,包括由多列和多行的OLED显示器模组按照矩阵结构排列的OLED显示器模组,所述OLED显示器模组包括OLED显示器区域和驱动芯片区域,所述驱动芯片区域位于OLED显示器区域的一侧,驱动芯片区域的数据线引出端和扫描线引出端分别与OLED显示器区域对应的数据线和扫描线连接,
所述OLED显示器区域的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有机材料层和阴极层,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的阳极层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引出,所述发光像素单元还包括一个与发光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所述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辅助电极层、绝缘层和从同一行的其它子像素单元延伸过来的阴极层,所述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阴极层连接成长条形,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的扫描电极接触孔,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用于将阴极层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
所述OLED显示器的数据线和扫描线均由同一侧引出后与驱动芯片的数据线引出端和扫描线引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在OLED显示器的发光像素单元内增加了一与RGB发光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通过在每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内设置一个扫描电极接触孔用于将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阴极层连接成长条形后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辅助电极层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阳极层和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因此本实用新型方案中扫描线可以和数据线平行的从OLED显示器的同一侧垂直的引出,不必占用OLED显示器两侧的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及其模组用于制作OLED显示器模组的拼接结构形成大屏幕显示的时候,可以有效的缩小OLED显示器模组交界处的不发光空间,形成更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器的一组发光像素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图4的基础上简化后的OLED显示器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不具有扫描电极接触孔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具有扫描电极接触孔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的拼接结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的拼接结构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所采用的玻璃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制作的辅助电极层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制作的阳极层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制作的绝缘层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是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制作的阴极隔离柱图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OLED显示器1、数据线11、扫描线12、发光像素单元13、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蓝色子像素单元133、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阳极层14、有机材料层15、阴极层16、接触孔17、基板18、辅助电极层19、绝缘层101、扫描电极接触孔102、阴极隔离柱103、驱动芯片区域2、列数据区21、数据线引出端211、行扫描区22、扫描线引出端2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如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一种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13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13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18上的阳极层14、有机材料层15和阴极层16,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13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的阳极层14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11引出,所述发光像素单元13还包括一个与发光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所述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18上的阳极层14、辅助电极层19、绝缘层101和从同一行的其它子像素单元延伸过来的阴极层16,所述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蓝色子像素单元133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的阴极层16连接成长条形,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13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13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101的扫描电极接触孔102,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102用于将阴极层16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的辅助电极层19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图中阴极隔离柱103位于绝缘层102之上用于隔离相邻行的整行发光像素单元13。
为了更容易的使上述结构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中,将图中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蓝色子像素单元133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的结构抽象为如图5和图8中的结构,其中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用R单元表示,其中绿色子像素单元132用G单元表示,其中蓝色子像素单元133用B单元表示,其中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用J单元表示,每一行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中的其中一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具有一个扫描电极接触孔102,对于这一具有扫描电极接触孔102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我们用I单元来表示,如图6所示,I单元中的扫描电极接触孔102可以看作是J单元的绝缘层101被取消掉后形成的,该扫描电极接触孔102又由J单元中的阴极层16沿着F方向下沉填充满,扫描电极接触孔102可大可小,形状上也可以是方形、圆形和其它形状,扫描电极接触孔102原则上只要不超过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中原来绝缘层101的面积并且能够保证从阴极层16通过该扫描电极接触孔102到达辅助电极层19的扫描电流不受影响即可。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发光像素单元以及其各子像素单元其制作工艺上是采用大规模制造工艺,即同时制作多行和多列的发光像素单元,因此虽然为了便于理解和理论说明,将发光像素单元及其各子像素单元在图纸上人为分隔开来,但是他们具有的共同特征如阳极层14、有机材料层15、阴极层16、基板18、辅助电极层19、绝缘层101和阴极隔离柱103等往往在物理空间上是连贯的,如同一列上的阳极层、辅助电极层往往在物理空间上是连贯的,同一行上的阴极层、阴极隔离柱也是连贯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如图9所示,一种OLED显示器模组,所述OLED显示器模组包括OLED显示器区域1和驱动芯片区域2,所述驱动芯片区域2位于OLED显示器区域1的一侧,驱动芯片区域2的数据线引出端211和扫描线引出端221分别与OLED显示器区域1对应的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连接。
所述OLED显示器区域的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13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13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18上的阳极层14、有机材料层15和阴极层16,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13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的阳极层14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11引出,所述发光像素单元13还包括一个与发光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所述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18上的阳极层14、辅助电极层19、绝缘层101和从同一行的其它子像素单元延伸过来的阴极层16,所述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蓝色子像素单元133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的阴极层16连接成长条形,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13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13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101的扫描电极接触孔102,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102用于将阴极层16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的辅助电极层19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
如图9所示,所述OLED显示器的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均由同一侧引出后与驱动芯片区域2的数据线引出端211和扫描线引出端221连接。上述数据线引出端211位于列数据区21,扫描线引出端221位于行扫描区22,所述列数据区21位于驱动芯片区域2的中间,行扫描区22位于驱动芯片区域2的两侧,两侧的行扫描区22可以分别对应于OLED显示器的奇数行扫描线12和偶数行扫描线12。该种方式由于数据线11向位于中间的列数据区汇集,扫描线12分别向两侧的行扫描区汇集,因此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在驱动芯片区域2的走线区域就必须足够的长,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走线区域过小而造成走线密度大,导致工艺难度增加和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之间的短路风险。
如图10所示,给出了不同于图9的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的走线方式,图中数据线引出端211以“+”号表示,扫描线引出端221以“-”号表示,所述OLED显示器的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均由同一侧引出后与驱动芯片区域2的数据线引出端211和扫描线引出端221连接。上述数据线引出端211和扫描线引出端221依次按照每三个数据线引出端211和一个扫描线引出端221的方式交替排列,并不像如图9所示被分别配置在列数据区21和行扫描区22,同一列上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分别由三条数据线11和一条扫描线12垂直向下引出并与按照数据线引出端211和扫描线引出端221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相对于图9所示的方式,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的走线不用交叉,因此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的走线区域也设置得较小也不会增加工艺难度和短路风险,但是,这样就会对传统的驱动芯片区域2的数据线引出端211和扫描线引出端221的结构做出调整,这种调整也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做出的,因此不再详细介绍。
上述OLED显示器模组为了减少两侧的不发光区域,实际上牺牲了一定了发光面积,但是考虑到拼接后大屏幕的整体显示效果,这种牺牲在实际应用中相对取得的效果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方案是:一种OLED显示器模组的拼接结构,包括由多列和多行的OLED显示器模组按照矩阵结构排列的OLED显示器模组,所述OLED显示器模组包括OLED显示器区域和驱动芯片区域,所述驱动芯片区域2位于OLED显示器区域1的一侧,驱动芯片区域2的数据线引出端211和扫描线引出端221分别与OLED显示器区域1对应的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OLED显示器区域1的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13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13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18上的阳极层14、有机材料层15和阴极层16,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13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和蓝色子像素单元133的阳极层14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11引出,所述发光像素单元13还包括一个与发光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所述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18上的阳极层14、辅助电极层19、绝缘层101和从同一行的其它子像素单元延伸过来的阴极层16,所述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131、绿色子像素单元132、蓝色子像素单元133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的阴极层16连接成长条形,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13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13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101的扫描电极接触孔102,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102用于将阴极层16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134的辅助电极层19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
所述OLED显示器的数据线11和扫描线12均由同一侧引出后与驱动芯片区域1的数据线引出端211和扫描线引出端221连接。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模组拼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OLED显示器模组由四个OLED显示器模组构成,分别用A模组、B模组、C模组和D模组构成,本实施例中OLED显示器模组由如图9所示的OLED显示器模组构成,当然也可以由如图10所示的OLED显示器模组构成,上述四个OLED显示器模组的驱动芯片区域2位于上下两侧,因此OLED显示器模组的交界面出OLED显示器区域1可以直接拼接,因此实现了2乘2的无缝拼接。
如果上述拼接结构仍旧为两行,沿着两端延伸拼接,则可以实现2乘N的无缝拼接,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如果要将拼接屏增加到大于2的行数,由于驱动芯片区域2的存在,因此在某些行的交界面处就不能由OLED显示器区域1可以直接拼接,因此某些行上就没法实现无缝拼接,如果采用如图9所示的OLED显示器模组,某些行上的OLED显示区域1之间的非显示区域(驱动芯片区域2)就会和常规的OLED显示器模组拼接后的显示器一样大,影响显示效果。因此,如果采用如图10所示的OLED显示器模组,如图12所示,由于该类型的OLED显示器的非显示区域(驱动芯片区域2)比较小,因此如果采用该种OLED显示器模组进行拼接,除了可以实现列与列之间的无缝拼接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行与行拼接后非显示区域(驱动芯片区域2)的面积,非常适合做M乘N的无限拼接显示结构,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OLED显示器模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辅助电极光刻掩模板,对沉积有辅助电极层和ITO阳极层的玻璃基板进行光刻,在OLED显示区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所需的辅助电极层图案。
如图13所述本步骤所采用的玻璃基板本身就为三层结构沉积的,从下往上依次为基板18、阳极层14和辅助电极层19,当然所取材料也可以采用没有沉积有阳极层和辅助电极层的玻璃基板,这样的话,步骤就会有所变化。
该步骤的具体过程如图14所示,对上述玻璃基板用纯水以喷淋鼓泡方式进行清洗若干个循环;再用软毛刷蘸取清洗剂进行刷洗若干次;再用超声波清洗若干次;完成玻璃基板的清洗;然后再进行旋转甩干和烘干;之后用旋转方式在玻璃基板上涂敷正性光刻胶;均匀涂敷正性光刻胶后再进行烘烤;然后送入曝光设备进行曝光;曝光后用显影设备对曝光后的正性光刻胶进行显影;然后再次进行烘烤来固化正性光刻胶;之后用强酸对金属膜进行刻蚀;刻蚀后再次用喷淋鼓泡方式清洗玻璃基板;之后用化学药品对正性光刻胶进行脱膜;脱膜后再次用纯水以喷淋鼓泡方式进行清洗;然后再用软毛刷进行刷洗;甩干后即完成辅助电极层图案的制作。
步骤2:采用ITO阳极层光刻掩模板,对玻璃基板上的ITO阳极层进行光刻,在OLED显示区域的内部形成ITO阳极层图案。
该步骤的具体过程如图15所示,对制作完辅助电极层图案的玻璃基板用旋转方式在玻璃基板上涂敷正性光刻胶;均匀涂敷正性光刻胶后再进行烘烤;然后送入曝光设备进行曝光;曝光后用显影设备对曝光后的正性光刻胶进行显影;然后再次进行烘烤来固化正性光刻胶;之后用强酸对透明电极薄膜进行刻蚀;刻蚀后再次用喷淋鼓泡方式清洗玻璃基板;之后用化学药品对正性光刻胶进行脱膜;脱膜后再次用纯水以喷淋鼓泡方式进行清洗;然后再用软毛刷进行刷洗;甩干后即完成阳极层图案的制作;该阳极层采用透明的ITO材料。
步骤3:在形成辅助电极层图案和ITO阳极层图案的玻璃基板上,涂敷正性光刻胶,然后采用绝缘层光刻掩模板,对涂敷了正性光刻胶的玻璃基板进行光刻,形成绝缘层图案,同时在OLED显示区域的内部形成扫描线的接触孔图案;
该步骤的具体过程如图6和图16所示,对制作完阳极层图案的玻璃基板用旋转方式在玻璃基板上涂敷正性光刻胶;均匀涂敷正性光刻胶后再进行烘烤;然后送入曝光设备进行曝光;曝光后用显影设备对曝光后的正性光刻胶进行显影;然后再次进行烘烤来固化正性光刻胶即完成绝缘层图案的制作;完成绝缘层图案后在通过蚀刻工艺制作扫描线的接触孔图案。
步骤4:形成了绝缘层图案后,在玻璃基板上涂敷负性光刻胶,然后采用阴极隔离柱光刻掩模板,对涂敷了负性光刻胶的玻璃基板进行光刻,在OLED显示区域的内部形成扫描行隔离的阴极隔离柱图案;
该步骤的具体过程如图17所示,对制作完绝缘层图案的玻璃基板用旋转方式在玻璃基板上涂敷负性光刻胶;均匀涂敷负性光刻胶后再进行烘烤;然后送入曝光设备进行曝光;曝光后再次进行烘烤;然后用显影设备对烘烤后的负性光刻胶进行显影;然后再次进行烘烤来固化负性光刻胶即完成阴极隔离柱图案的制作;
步骤5:在四次光刻完成后的玻璃基板上,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通过OPEN金属掩模板在OLED显示区域的内部形成条状的OLED有机材料层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
步骤6: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通过SHADOW金属掩模板,在显示屏区域的内部形成OLED有机材料层R/G/B发光层;
步骤7: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通过OPEN金属掩模板,在OLED显示区域的内部形成条状的OLED有机材料层的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
步骤8:采用真空热蒸镀方法,通过CATHODE金属掩模板,在OLED显示区域的内部形成金属阴极层图案,同时在OLED显示区域的外部形成条状的扫描线连接层。
由于制造本实用新型的OLED显示器及其模组的各步骤中,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工艺,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有机材料层和阴极层,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的阳极层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引出,所述发光像素单元还包括一个与发光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所述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辅助电极层、绝缘层和从同一行的其它子像素单元延伸过来的阴极层,所述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阴极层连接成长条形,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的扫描电极接触孔,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用于将阴极层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
2.一种OLED显示器模组,所述OLED显示器模组包括OLED显示器区域和驱动芯片区域,所述驱动芯片区域位于OLED显示器区域的一侧,驱动芯片区域的数据线引出端和扫描线引出端分别与OLED显示器区域对应的数据线和扫描线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于OLED显示器区域1的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有机材料层和阴极层,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的阳极层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引出,所述发光像素单元还包括一个与发光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所述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辅助电极层、绝缘层和从同一行的其它子像素单元延伸过来的阴极层,所述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阴极层连接成长条形,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的扫描电极接触孔,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用于将阴极层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
所述OLED显示器的数据线和扫描线均由同一侧引出后与驱动芯片的数据线引出端和扫描线引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OLED显示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器的数据线向位于中间的列数据区汇集,扫描线分别向两侧的行扫描区汇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OLED显示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列上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分别由三条数据线和一条扫描线垂直向下引出并与按照数据线引出端和扫描线引出端连接。
5.一种OLED显示器模组的拼接结构,包括由多列和多行的OLED显示器模组按照矩阵结构排列的OLED显示器模组,所述OLED显示器模组包括OLED显示器区域和驱动芯片区域,所述驱动芯片区域位于OLED显示器区域的一侧,驱动芯片区域的数据线引出端和扫描线引出端分别与OLED显示器区域对应的数据线和扫描线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OLED显示器区域的OLED显示器,由多列和多行的发光像素单元组成,每组发光像素单元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所述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有机材料层和阴极层,同一列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和蓝色子像素单元的阳极层分别连接成平行的长条形并由数据线引出,所述发光像素单元还包括一个与发光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单元平行排列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所述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基板上的阳极层、辅助电极层、绝缘层和从同一行的其它子像素单元延伸过来的阴极层,所述同一行上的发光像素单元的红色子像素单元、绿色子像素单元、蓝色子像素单元和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阴极层连接成长条形,所述每行的发光像素单元中有一组发光像素单元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内的具有一个贯穿绝缘层的扫描电极接触孔,所述扫描电极接触孔用于将阴极层与该组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联通后,沿着同一列扫描电极子像素单元的辅助电极层延伸并由同一条扫描线引出;
所述OLED显示器的数据线和扫描线均由同一侧引出后与驱动芯片的数据线引出端和扫描线引出端连接。
CN201120226001XU 2011-06-30 2011-06-30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78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26001XU CN202178258U (zh) 2011-06-30 2011-06-30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26001XU CN202178258U (zh) 2011-06-30 2011-06-30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78258U true CN202178258U (zh) 2012-03-28

Family

ID=4586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26001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78258U (zh) 2011-06-30 2011-06-30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782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385A (zh) * 2011-06-30 2011-11-02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CN109841747A (zh) * 2017-11-27 2019-06-0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28048A (zh) * 2020-02-14 2020-05-08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385A (zh) * 2011-06-30 2011-11-02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CN109841747A (zh) * 2017-11-27 2019-06-0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28048A (zh) * 2020-02-14 2020-05-08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1385B (zh) O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模组及其拼接结构
CN108630732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21258886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062737B2 (en) OLED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0423616C (zh) 有机场致发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TW595026B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US20190088726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810852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WO2023000830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5702707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掩膜版
CN103094312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110112183A (zh)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59268B (zh) 透明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33114B (zh) 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
CN108695361A (zh) Oled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掩模及掩模的设计方法
CN106486513A (zh) 像素结构以及oled显示面板
CN106816449A (zh) Oled显示屏及其像素结构、oled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CN106486514A (zh) 像素结构以及oled显示面板
CN105047683A (zh) 有机发光装置
TW201327514A (zh) 顯示面板
CN103855193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03332059A (ja) シャドーマス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る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1008373A (en) Method of depositing light emitting layer of organic E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 device, and organic EL device manufactured by the method
CN10847075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59561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ole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82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