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55276U -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 Google Patents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55276U
CN202155276U CN2011201973240U CN201120197324U CN202155276U CN 202155276 U CN202155276 U CN 202155276U CN 2011201973240 U CN2011201973240 U CN 2011201973240U CN 201120197324 U CN201120197324 U CN 201120197324U CN 202155276 U CN202155276 U CN 202155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profile
tooth
circular arc
communic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973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世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Karez Irr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范世峰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范世峰 filed Critical 范世峰
Priority to CN2011201973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55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55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552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头技术领域,是一种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面呈与滴灌带管壁形状相对应的弧形,在壳体的前端右侧有出水槽,在出水槽左方壳体的下部有左右方向的进水孔,在进水孔上均布有与壳体的后端相通的过滤窗;在出水槽左方壳体的前端上部分布有分别与进水孔和出水槽相通的组合式流道;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中的两个或三个;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中的两个或三个分别连接在一起组成组合式流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的两两组合和同时组合,能有效消能和降低堵塞,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灌溉的质量和效率。

Description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头技术领域,是一种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背景技术
滴灌具有节水、增产和改善作物品质等诸多优点,是解决灌溉用水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内镶扁平滴头滴灌带是把扁平形状的滴头镶在管带内壁上的一体化滴灌带,广泛应用于温室大棚,大田经济作物的灌溉。目前,国内已知的内镶贴片式灌水器普遍采用的流道结构主要有圆弧形、弧齿形和齿形流道,但由于流道短而且单一而存在紊流性差、流水均匀性差和抗堵塞性差的问题,因此灌溉质量差、灌溉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内镶贴片式灌水器存在紊流性差、流水均匀性差和抗堵塞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面呈与滴灌带管壁形状相对应的弧形,在壳体的前端右侧有出水槽,在出水槽左方壳体的下部有左右方向的进水孔,在进水孔上均布有与壳体的后端相通的过滤窗;在出水槽左方壳体的前端上部分布有分别与进水孔和出水槽相通的组合式流道;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中的两个或三个;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中的两个或三个分别连接在一起组成组合式流道。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组合式流道可包括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或者,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
上述组合式流道可包括圆弧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上述组合式流道可包括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上述组合式流道可包括第一圆弧形流道、第二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第一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第一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上述组合式流道可包括第一圆弧形流道、第二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第一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上述组合式流道可包括第一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第一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上述组合式流道可包括第一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第一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上述组合式流道可包括第一弧齿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弧齿形流道;第一弧齿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弧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上述组合式流道可包括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圆弧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的两两组合或同时组合,能有效消能和降低堵塞,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灌溉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现有公知的一种圆弧形流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现有公知的另一种圆弧形流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弧齿形流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齿形流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壳体,2为壳体的前端面,3为出水槽,4为进水孔,5为过滤窗,6为圆弧形流道,7为齿形流道,8为弧齿形流道,9为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10为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4所示,该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包括壳体1,壳体的前端面2呈与滴灌带管壁形状相对应的弧形,在壳体1的前端右侧有出水槽3,在出水槽3左方壳体1的下部有左右方向的进水孔4,在进水孔4上均布有与壳体1的后端相通的过滤窗5;在出水槽3左方壳体1的前端上部分布有分别与进水孔4和出水槽3相通的组合式流道;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6、齿形流道7和弧齿形流道8中的两个或三个;圆弧形流道6、齿形流道7和弧齿形流道8中的两个或三个分别连接在一起组成组合式流道。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实施例1:如附图1至4所示,根据实际需要,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6和齿形流道7;圆弧形流道6和齿形流道7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9与进水孔4相通,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10与出水槽3相通,或者,圆弧形流道6和齿形流道7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这样,使用时将壳体的前端面2与滴灌带的管壁密封连接,在与出水槽3所对应的滴灌带的管壁上开孔,当滴灌带内进水后,水流从过滤窗5进入到齿形流道7内,此时水中的大部分杂质已经被过滤窗5过滤掉了,然后水流依序进入到圆弧形流道6内,由于齿形流道7存在大量的漩涡区,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可知,漩涡形成有利于流道消能;而圆弧形流道6无0流速区,因此其抗堵塞能力大大提高了,最后水流进入到出水槽3并从滴灌带的管壁开孔处滴出。
实施例2:根据实际需要,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6和弧齿形流道8;弧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6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6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10与出水槽3相通。
实施例3:根据实际需要,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7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齿形流道7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7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10与出水槽3相通。
实施例4:根据实际需要,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圆弧形流道、第二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第一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第一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第二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
实施例5:根据实际需要,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圆弧形流道、第二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第一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第二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
实施例6:根据实际需要,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第一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第二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
实施例7:根据实际需要,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第一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第二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
实施例8:根据实际需要,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弧齿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弧齿形流道;第一弧齿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弧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第二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
实施例9:根据实际需要,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6、齿形流道7和弧齿形流道8;圆弧形流道6、齿形流道7和弧齿形流道8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8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圆弧形流道6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或者,圆弧形流道6、弧齿形流道8和齿形流道7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7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圆弧形流道6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或者,齿形流道7、圆弧形流道6和弧齿形流道8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8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齿形流道7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8、圆弧形流道6和齿形流道7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7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3相通,弧齿形流道8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或者,齿形流道7、弧齿形流道8和圆弧形流道6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10与出水槽3相通,齿形流道7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8、齿形流道7和圆弧形流道6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10与出水槽3相通,弧齿形流道8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4相通。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面呈与滴灌带管壁形状相对应的弧形,在壳体的前端右侧有出水槽,在出水槽左方壳体的下部有左右方向的进水孔,在进水孔上均布有与壳体的后端相通的过滤窗;在出水槽左方壳体的前端上部分布有分别与进水孔和出水槽相通的组合式流道;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中的两个或三个;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中的两个或三个分别连接在一起组成组合式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或者,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圆弧形流道、第二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第一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连接在一起;第一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圆弧形流道、第二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第一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第一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第一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第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流道包括第一弧齿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弧齿形流道;第一弧齿形流道、齿形流道和第二弧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第一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第二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式流道包括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圆弧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圆弧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弧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弧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圆弧形流道和齿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齿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齿形流道、弧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或者,弧齿形流道、齿形流道和圆弧形流道自下而上依序连接在一起,圆弧形流道右端的出水口与出水槽相通,弧齿形流道下端的进水口与进水孔相通。
CN2011201973240U 2011-06-13 2011-06-13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55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73240U CN202155276U (zh) 2011-06-13 2011-06-13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73240U CN202155276U (zh) 2011-06-13 2011-06-13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55276U true CN202155276U (zh) 2012-03-07

Family

ID=45762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9732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55276U (zh) 2011-06-13 2011-06-13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552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8540A (zh) * 2011-06-13 2012-01-18 范世峰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8540A (zh) * 2011-06-13 2012-01-18 范世峰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CN102318540B (zh) * 2011-06-13 2013-04-10 范世峰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8236U (zh) 可调节流量滴头
CN203327664U (zh) 一种出水均匀的抗堵滴灌带
CN201744412U (zh) 内镶片式双滴孔滴灌带
CN102318540B (zh)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CN103385154B (zh) 滴灌管
CN202155276U (zh) 内镶贴片式抗堵塞滴灌头
CN203505207U (zh) 一种贴片式滴头
CN202621340U (zh) 小流量全紊流滴灌灌水器
CN201768644U (zh) 一种双紊流流道的内镶式扁平滴头
CN103477949A (zh) 一种贴片式滴头
CN215774454U (zh) 一种智慧灌溉的建筑立体绿化景观幕墙
CN102577912A (zh) 一种异型绕流滴灌灌水器
CN102773176B (zh) 内镶片式双孔双流量滴头及滴灌带
CN204134758U (zh) 一种微灌用滴头
CN204707634U (zh) 一种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CN205052547U (zh) 管中管过滤器
CN201632346U (zh) 一种内镶贴片式紊流流道地下灌水器
CN202842024U (zh) 双流道贴片滴头
CN204653227U (zh) 一种多进水口的连续贴条式滴灌带
CN104646200A (zh) 锯齿形迷宫滴灌带
CN203002504U (zh) 一种抗堵塞多流道滴头
CN205922307U (zh) 一种内镶式贴片流道滴灌灌水器
CN202014489U (zh) 陶瓷滤芯灌水器
CN206442851U (zh) 一种双打孔三种流量滴头
CN205922304U (zh) 一种内镶式贴片滴灌流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NJIANG KAREZ IRR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AN SHIFENG

Effective date: 201202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02

Address after: 830026 No. two Taishan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China 315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Karez Irr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830026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wo Taishan Road No. 315, Karez

Patentee before: Fan Shifeng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41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