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43136U -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43136U
CN202143136U CN201120253085U CN201120253085U CN202143136U CN 202143136 U CN202143136 U CN 202143136U CN 201120253085 U CN201120253085 U CN 201120253085U CN 201120253085 U CN201120253085 U CN 201120253085U CN 202143136 U CN202143136 U CN 202143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attery
processing unit
central processing
supplying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53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保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angs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ANGSHI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ANGSHI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ANGSHI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53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43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43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431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GPS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GPS天线,与所述GPS模块相连接;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第一供电电池,采用至少10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GSM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GSM天线,与所述GSM模块相连接;电池升压电路,与所述GSM模块相连接;以及,第二供电电池,与所述电池升压电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保证所述第一供电电池能够长时间工作,在出现报警情况后,启动GSM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延长所述第一供电电池的使用寿命,不需要频繁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第二供电电池的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防盗报警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用于防止贵重物品等的被盗,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而防盗报警装置一般都包含有电源、处理单元、检测单元和报警单元,电源对处理单元、检测单元和报警单元进行不间断的供电,但是事实上,当检测单元没有发现异常时,一直启动报警单元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需要长时间监控的场合,如果在检测单元没有发现异常时,也一直启动着报警单元对电源电量的浪费程度很严重,从而造成需要频繁换更换电池或是消耗大量电源等问题,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现异动之后,才启动GSM模块进行报警的防盗报警装置,节省电源损耗。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包括:
中央处理器;
GPS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GPS天线,与所述GPS模块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第一供电电池,采用至少10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GSM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GSM天线,与所述GSM模块相连接;
电池升压电路,与所述GSM模块相连接;以及,
第二供电电池,与所述电池升压电路相连接。
其中,所述GPS模块用于产生位置信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供电电池用于给所述中央处理器、GPS模块、GPS天线和无线接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池是在正常状态下,即没有被盗的情况下的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用于给所述GSM模块和GSM天线提供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池是在被盗的情况下的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池与电池升压电路相连接,通过电池升压电路用于启动GSM模块和GSM天线,带动GSM模块发出报警信息;所述GSM模块采用的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所述GPS模块采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防盗报警装置通常设置在重要但是位置较偏僻的物体上,或是无法利用人工进行不间断监控的位置,应用范围很广,数量较多,那么,如何对大量的位置分布防盗报警装置进行维护,也是一件很繁重的工作,而现有技术中,防盗报警装置普遍采用一个电池系统进行供电,也就是说,这个电池持续给检测单元、处理单元以及报警单元进行同时供电,那么就需要长期开启检测单元、处理单元以及报警单元,而报警单元的自放电远远大于监视装置的自放电和工作电流,这样必然会极快地耗尽电池电量,减短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维持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频繁的更换电池,一个10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最多只能维持2~3年的供电,如此一来,不仅会极大提高维护的工作量,而且还会产生较多的废旧电池污染环境,而长时间开启这些单元,也将减短相应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盗报警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所述GPS模块对其位置进行监测,如果出现异动,则可以判断出其被盗,进而通过所述GSM模块和GSM天线发出报警信号,使得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得相应的报警信息;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供电电池以及第二供电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单元采用至少10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给所述中央处理器、GPS模块、GPS天线和无线接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池,与所述电池升压电路相连接,用于给所述GSM模块和GSM天线提供电源;日常工作状态下,本实用新型只负责检测是否存在异动,该检测过程采用第一供电电池供电,此时的电流消耗非常小,平均电流小于200微安,也就是说,没发生异动时,GSM模块处于待机模式,节省电量;当发现异动时,本实用新型启动所述GSM模块和电池升压电路,并采用GPS模块进行定位追踪,采用第二供电电池进行异动报警的供电,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去除现有技术中20%的自放电,即能有效节省20%的电量。
日常工作状态下,GSM模块被启动的几率极小,由于GSM模块的耗电水平较高,相比之下,中央处理器、GPS模块、GPS天线和无线接收模块的耗电极低,当没有发现异动时,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央处理器、GPS模块、GPS天线和无线接收模块的平均电流小于200微安,所述GSM模块处于待机模式;当发现异动时,本实用新型启动所述GSM模块和电池升压电路,并采用GPS模块进行定位追踪,采用第二供电电池进行异动报警的供电,这样便能有效节省电量,提高供电电池的利用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保证所述中央处理器在放置第一供电电池后能够长时间的工作,而不需要频繁维护,在此基础上,加强了所述防盗报警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即长时间持续GPS模块的对位置的监测,在出现报警情况后,启动第二供电电池,带动GSM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因此能够更大程度上匹配不同放电部分的用电,减少更换电池的频率,也减少了维护成本,更加环保,本实用新型与一个电池系统供电的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减少20%的自放电,也就是说至少节省了20%的电量,采用至少10安培小时容量的第一供电电池,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供电电池能持续使用长达4年,同时也延长了相应的GSM模块和电池升压电路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第一供电电池采用至少6节2.4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并联。
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在充分考虑了余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供电电池采用至少6节2.4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并联,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供电电池的总容量为14.4安培小时,保证了所述中央处理器在放置第一供电电池后能够长时间的工作,而不需要频繁维护,在此基础上,延长了GPS模块的对位置的监测时间,加强了所述防盗报警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在出现报警情况后,启动第二供电电池,带动GSM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因此能够更大程度上匹配不同放电部分的用电,减少更换电池的数量的频率,也减少了维护成本,更加环保,本实用新型与一个电池系统供电的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减少20%的自放电,也就是说至少节省了20%的电量,采用至少6节2.4安培小时的第一供电电池,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供电电池能持续使用4~5年,符合防盗报警装置长时间工作的要求,减少更换电池的数量的频率,同时也延长了相应的GSM模块和电池升压电路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电量的呼叫检测单元。
现实使用中,由于所述防盗报警装置被安装在不同的地方,被盗的时间和频率各不相同,因此,对应的GSM模块启动的次数和频率也不一样,因此,不能批量更换所述第二供电电池,也无法及时得出第二供电电池是否存在电量不足的情况,由此,如果发生了被盗现象,却因为电量不足导致无法启动GSM模块,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需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特征,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包括呼叫检测单元,所述呼叫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的电量,所述呼叫检测单元采用无线呼叫或移动电话呼叫来检测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的电量,对于GSM模块的用电状况,本实用新型采用呼叫检测单元的呼叫检测来发现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的电量是否存在不足,通过及时发现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进而仅仅更换电量不足的第二供电电池,保证本实用新型第一供电电池和第二供电电池的持续供电,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发生被盗的情况下,才启动第二供电电池,带动GSM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匹配不同放电部分的用电,节省电量,减少更换电池的频率,也减少了维护成本,更加环保,本实用新型与一个电池系统供电的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减少20%的自放电,也就是说至少节省了20%的电量,同时也能延长了相应的GSM模块和电池升压电路的使用寿命,能够实时检测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的电量,及时发现其电量不足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包括:
中央处理器;
GPS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GPS天线,与所述GPS模块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第一供电电池,采用至少10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给所述中央处理器、GPS模块、GPS天线和无线接收模块提供电源;
GSM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GSM天线,与所述GSM模块相连接;
电池升压电路,与所述GSM模块相连接;以及,
第二供电电池,与所述电池升压电路相连接,用于给所述GSM模块和GSM天线提供电源。
其中,所述GPS模块用于产生其位置信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信号;所述第一供电电池用于给所述中央处理器、GPS模块、GPS天线和无线接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池是在正常状态下,即没有被盗的情况下的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用于给所述GSM模块和GSM天线提供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池是在被盗的情况下的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池与电池升压电路相连接,通过电池升压电路用于启动GSM模块和GSM天线,带动GSM模块发出报警信息;所述GSM模块采用的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所述GPS模块采用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防盗报警装置通常设置在重要但是位置较偏僻的物体上,或是无法利用人工进行不间断监控的位置,应用范围很广,数量较多,那么,如何对大量的位置分布防盗报警装置进行维护,也是一件很繁重的工作,而现有技术中,防盗报警装置普遍采用一个电池系统进行供电,也就是说,这个电池持续给检测单元、处理单元以及报警单元进行同时供电,那么就需要长期开启检测单元、处理单元以及报警单元,而报警单元的自放电远远大于监视装置的自放电和工作电流,这样必然会极快地耗尽电池电量,减短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维持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频繁的更换电池,一个10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最多只能维持2~3年的供电,如此一来,不仅会极大提高维护的工作量,而且还会产生较多的废旧电池污染环境,而长时间开启这些单元,也将减短相应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例所述防盗报警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所述GPS模块对其位置进行监测,如果出现异动,则可以判断出其被盗,进而通过所述GSM模块和GSM天线发出报警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无线接收模块接收该无线信号,即报警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获得相应的报警信息启动报警。
本例包括第一供电电池以及第二供电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单元采用至少10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用于给所述中央处理器、GPS模块、GPS天线和无线接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池,与所述电池升压电路相连接,用于给所述GSM模块和GSM天线提供电源;日常工作状态下,本例所述防盗报警装置只负责检测是否存在异动,该检测过程采用第一供电电池供电,此时的电流消耗非常小,平均电流小于200微安,也就是说,没发生异动时,GSM模块处于待机模式,节省电量;当发现异动时,启动所述GSM模块和电池升压电路,并采用GPS模块进行定位追踪,采用第二供电电池进行异动报警的供电,本例能有效去除现有技术中20%的自放电,即能有效节省20%的电量。
日常工作状态下,GSM模块被启动的几率极小,由于GSM模块的耗电水平较高,相比之下,中央处理器、GPS模块、GPS天线和无线接收模块的耗电极低,当没有发现异动时,本例所述中央处理器、GPS模块、GPS天线和无线接收模块的平均电流小于200微安,所述GSM模块处于待机模式;当发现异动时,本例启动所述电池升压电路和GSM模块,并采用GPS模块进行定位追踪,采用第二供电电池进行异动报警的供电,这样便能有效节省电量,提高供电电池的利用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例保证所述中央处理器在放置第一供电电池后能够长时间的工作,而不需要频繁维护,在此基础上,加强了所述防盗报警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即长时间持续GPS模块的对位置的监测,在出现报警情况后,启动第二供电电池,通过电池升压电路带动GSM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因此能够更大程度上匹配不同放电部分的用电,减少更换电池的频率,也减少了维护成本,更加环保,本例与一个电池系统供电的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减少20%的自放电,也就是说至少节省了20%的电量,采用至少10安培小时容量的第一供电电池,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供电电池能持续使用长达4年,同时也延长了相应的GSM模块和电池升压电路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所述第一供电电池采用至少6节2.4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并联。
本例在充分考虑了余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供电电池采用至少6节2.4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并联,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供电电池的总容量为14.4安培小时,保证了所述中央处理器在放置第一供电电池后能够长时间的工作,而不需要频繁维护,在此基础上,延长了GPS模块的对位置的监测时间,加强了所述防盗报警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在出现报警情况后,启动第二供电电池,带动GSM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因此能够更大程度上匹配不同放电部分的用电,减少更换电池的数量的频率,也减少了维护成本,更加环保,本例与一个电池系统供电的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减少20%的自放电,也就是说至少节省了20%的电量,采用至少6节2.4安培小时的第一供电电池,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供电电池能持续使用4~5年,符合防盗报警装置长时间工作的要求,减少更换电池的数量的频率,同时也延长了相应的GSM模块和电池升压电路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例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包括呼叫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的电量。
现实使用中,由于所述防盗报警装置被安装在不同的地方,被盗的时间和频率各不相同,因此,对应的GSM模块启动的次数和频率也不一样,因此,不能批量更换所述第二供电电池,也无法及时得出第二供电电池是否存在电量不足的情况,由此,如果发生了被盗现象,却因为电量不足导致无法启动GSM模块,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需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本例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包括呼叫检测单元,所述呼叫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的电量,所述呼叫检测单元采用无线呼叫或移动电话呼叫来检测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的电量,对于GSM模块的用电状况,本例采用呼叫检测单元的呼叫检测来发现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的电量是否存在不足,通过及时发现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进而仅仅更换电量不足的第二供电电池,保证所述第一供电电池和第二供电电池的持续供电,在此基础上,在发生被盗的情况下,本例才启动第二供电电池,带动GSM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匹配不同放电部分的用电,节省电量,减少更换电池的频率,也减少了维护成本,更加环保,本实用新型与一个电池系统供电的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减少20%的自放电,也就是说至少节省了20%的电量,同时也能延长了相应的GSM模块和电池升压电路的使用寿命,能够实时检测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的电量,及时发现其电量不足的情况。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处理器;
GPS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GPS天线,与所述GPS模块相连接;
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第一供电电池,采用至少10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GSM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GSM天线,与所述GSM模块相连接;
电池升压电路,与所述GSM模块相连接;以及,
第二供电电池,与所述电池升压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池采用至少6节2.4安培小时容量的电池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供电电池电量的呼叫检测单元。
CN201120253085U 2011-07-18 2011-07-18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43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53085U CN202143136U (zh) 2011-07-18 2011-07-18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53085U CN202143136U (zh) 2011-07-18 2011-07-18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43136U true CN202143136U (zh) 2012-02-08

Family

ID=45554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530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43136U (zh) 2011-07-18 2011-07-18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431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9507A (zh) * 2011-07-18 2012-02-01 广东长实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CN102696494A (zh) * 2012-06-14 2012-10-03 苏州新区枫桥净化设备厂 带防盗报警系统的笼子
CN105763728A (zh) * 2016-02-16 2016-07-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五模dsds移动终端保护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9507A (zh) * 2011-07-18 2012-02-01 广东长实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CN102696494A (zh) * 2012-06-14 2012-10-03 苏州新区枫桥净化设备厂 带防盗报警系统的笼子
CN105763728A (zh) * 2016-02-16 2016-07-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五模dsds移动终端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5763728B (zh) * 2016-02-16 2019-02-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五模dsds移动终端保护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20320U (zh) 二次电池主动式监控装置
CN204928218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控制系统及智能系统
CN102211553B (zh) 一种零功耗待机防拆防剪汽车电子设备电源管理模块
CN102307367A (zh) 一种通信设备及掉电告警方法
CN201576069U (zh) 电力线路故障指示器
CN109752996A (zh) 一种TBox功耗管理方法
CN202143136U (zh)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CN104219741B (zh) 车载终端设备自带电池监控达90天的方法
CN102881097A (zh) 一种基于wsn网络的窨井盖防盗报警装置及告警方法
CN206021471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基站后备电源
CN106374545B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控制系统及智能系统
CN109638369A (zh) 具有一体化bms控制板的电池组、控制板布置和工作方法
CN210742538U (zh) 一种支持北斗定位的低功耗无线雨量采集仪
CN102339507A (zh)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CN102332196B (zh) 一种防盗报警终端
CN109532760A (zh) 一种待机对外零功耗机车gps定位防盗器及控制方法
CN201751916U (zh) 语音数字联网报警器
CN104125595B (zh) 故障定位及隔离的方法和检测设备
CN201993435U (zh) 电力线路运行在线监测装置
CN211773905U (zh) 低功耗简易通用型电缆井盖监测装置
CN111600347B (zh) 一种共享锂电池的远程控制系统
CN201504339U (zh) 一种集照明节电、监控、报警于一体的路灯系统
CN202404695U (zh) 一种智能电力设备防盗报警装置
CN102592382A (zh) 一种变压器防盗报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2929179U (zh) 蓄电池智能放电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500 Guangdong city of Qingyuan Province East No. 24 Changshi building five to six (according to a multi sit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hangs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500 Guangdong city of Qingyuan Province East No. 24 Changshi building 7 floor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Changshi Communication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