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26490U - 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26490U
CN202126490U CN2011202375583U CN201120237558U CN202126490U CN 202126490 U CN202126490 U CN 202126490U CN 2011202375583 U CN2011202375583 U CN 2011202375583U CN 201120237558 U CN201120237558 U CN 201120237558U CN 202126490 U CN202126490 U CN 202126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apacitor
chip
resistanc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375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文郁
叶益阳
徐勤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2375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26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26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264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现有的装置布线多且线路长,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容易引入干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正在充电的蓄电池组进行电压信号采集,将采集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处理,并通过模拟开关来轮流选通其中一路电压信号,经主控芯片U1进行A/D转换,并作为从机通过CAN总线向上位机进行分压后的电压数字信号的传输,以供上位机实行数据处理,实现了对蓄电池组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从而得知当前各个所在蓄电池组的充电状态和性能。本实用新型对任意多个蓄电池组进行实时电压检测并实时传送数据,而且电压信号的传输距离远,利于远程操作,极大地扩充了蓄电池检测技术的数量和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电池组的电压状态监测系统,属于分布式测控技术领域,可用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等应用场合的电池组实时监测。
技术背景
蓄电池作为一种供电方便、安全可靠的直流电源,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蓄电池是以放电方式输出电能,以充电方式吸收、恢复电能的一种电源。由于蓄电池是一种化学反应装置,内部的化学反应一般不易及时察觉,日常使用中的缺陷不会立即反应出来,因此蓄电池组的保养维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对蓄电池组维护管理不当将直接影响蓄电池组的使用效益和寿命,甚至严重损坏蓄电池组,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安全事故。
蓄电池运行状态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检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同蓄电池性能密切相关的参数,得出当前蓄电池的运行状态信息,然后通过分析处理并和预先设定的蓄电池性能判断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诊断出蓄电池的当前健康状态是否良好。在和蓄电池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的参数当中,对温度和电流的测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对单个电池的电压检测也比较简单,但是要实现对串联在一起的蓄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电压的准确测量一直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而电压检测是最直接检测也是最常用的一个参数,也是目前许多电池监控系统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
早期的蓄电池组在线监测仪采用的多为集中采集与监测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布线多且线路长,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容易引入干扰。此外在电力、电信及化工等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场合,需要监测的电池的数量不同,少则几十只,多则数百只,因此集中采集、集中监控的方式很难适应各种情况。鉴于上述问题,对于电池组的监测已开始采用分散采集、集中监控的分布式测量系统。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日常维护及测量方法已经被计算机为核心的实时在线测量所取代,通过在线监测蓄电池组的参数,可以及时了解蓄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工作特性及蓄电池组的维护情况,而且具有功能多、速度快、测量准确等特点。目前的测量系统大都采用RS232或RS485总线标准,采用这些标准的系统只能是主从式系统.在这些系统中,一般设上位机为主机,由主机发出采集数据命令,前置机依次向主机发送采集数据,而前置机无法主动向主机请求发送数据。
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推出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bps,距离可达l0Km。当信号传输距离达到10Km时,CAN总线仍可提供高达5Kbps的数据传输速率。CAN协议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使网络内的节点个数在理论上不受限制。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机局部网络系统标准,它具有多主节点、高可靠性及扩充性能好等特点。本专利采用了CAN总线接口方便组成CAN总线蓄电池组数据采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多个蓄电池组的电压检测采用分散采集、集中监控的分布式测量系统,以满足对蓄电池运行状态的在线实时监测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电路,电压处理电路,主控电路和传输电路;
电源电路包括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和U4、接插件J1、发光管D1、二极管D2、电感L1和L2、电阻R2和R3、钽电容C17、电容C4、C5、C6、C14、C15和C16。接插件的1脚接电源电压输入,2脚接地。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的1脚为输入端,与接插件的1脚连接,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的2脚是5V电压输出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一级电压转换芯片U2的4脚分别与电感L2的另一端、钽电容C17的阳极、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的电压3脚和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2脚连接;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的3脚、5脚、二极管D2的阳极、钽电容C17的阴极接地;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的2脚为3.3V电压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发光管D1的阳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为参考电压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的1脚、电容C4的另一端、发光管D1的阴极、电容C5、C6的另一端接地;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1脚为-5V电压输出端,与电容C14的一端连接,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3脚与电容C16的一端连接、5脚与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5的一端与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2脚连接,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4脚、电容C15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电压处理电路包括16路的电压分压电路V1、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V13、V14、V15、V16,模拟开关芯片U5、运算放大器芯片U6,二极管D3、钽电容C18、电容C19。16路的电压分压电路完全相同,以V1为例,包括接插件J2、电阻R13、电阻R17,接插件J2的1脚是检测电压输入端,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模拟开关芯片U5的9脚连接,接插件J2的2脚、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模拟开关芯片U5的24 脚与5V电源输出端连接,模拟开关芯片U5的8脚、7脚、6脚、5脚、4脚、3脚、2脚、23脚、22脚、21脚、20脚、19脚、18脚、17脚、16脚分别与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V13、V14、V15、V16的分压电压输出端连接,模拟开关U5的12脚、15脚接地,模拟开关U5的1脚分别接电容C19的一端、钽电容C18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6的3脚连接,电容C19的另一端、钽电容C18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运算放大器芯片U6的7脚接5V电压输出端、4脚接-5V电压输出端、2脚接6脚;
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双列压线座P1、晶振Y1、按键S1、电阻R1、电容C1、C2、C3、C7、C8、C9、C10、C11、C12、C13。主控芯片U1的23脚与运算放大器芯片U6的6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15脚、16脚、17脚、18脚与模拟开关芯片的10脚、11脚、14脚、13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82脚、81脚分别与CAN转换芯片U7的1脚和电阻R45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92脚、91脚分别与CAN转换芯片U8的1脚和电阻R47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50脚、75脚、100脚、28脚、11脚相连接,并与电容C7、C8、C9、C10、C11的一端和3.3V电压输出端连接,C7、C8、C9、C10、C11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22脚与电容C12的一端、3.3V电压输出端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19脚与20脚连接并接地,主控芯片U1的21脚与参考电压输出端、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的12脚与晶振电路中晶振Y1的2脚、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13脚与晶振电路中晶振Y1的1脚、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1、C3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的14脚开关Reset与复位电路中按键的一端、 电阻R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连接,按键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主控芯片U1的90脚、77脚、72脚、76脚、89脚、14脚分别与JTAG接口电路中双列压线座P1的1脚、3脚、5脚、7脚、9脚、13脚、15脚连接,双列压线座P1的1脚与2脚相连接,并与3.3V电压输出端连接,双列压线座P1的4脚、6脚、8脚、10脚、12脚、14脚、16脚、18脚、20脚相连接并接地;
传输电路有2路相同的CAN总线电路,包括CAN收发器芯片U7、U8,接插件J18、J19,电阻R45、R46、R47、R49,电容C51、C52。CAN收发器芯片U7的7脚分别与电阻R46的一端和接插件J18的2脚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6脚分别与电阻R46的另一端和接插件J18的1脚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7的3脚分别与3.3V电压输出端和电容C51的一端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7的4脚与电阻R45的一端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2脚、8脚、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CAN收发器芯片U8的7脚分别与电阻R49的一端和接插件J19的2脚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6脚分别与电阻R49的另一端和接插件J19的1脚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3脚分别与3.3V电压输出端和电容C52的一端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4脚与电阻R47的一端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2脚、8脚、电容C52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控芯片U1,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U4,模拟开关芯片U5、运算放大器芯片U6、CAN收发器芯片U7、U8,均采用成熟产品。主控芯片U1采用ST公司的STM32VC107,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采用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LM2576,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采用Maxium公司的AMS1117,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TPS60403,模拟开关芯片U5采用CD4067, 运算放大器芯片U6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OP07,CAN收发器芯片U7、U8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SN65HVD2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对正在充电的蓄电池组进行电压信号采集,将采集来的电压信号进行分压处理,并通过模拟开关来轮流选通其中一路电压信号,经主控芯片U1进行A/D转换,并作为从机通过CAN总线向上位机进行分压后的电压数字信号的传输,以供上位机实行数据处理,实现了对蓄电池组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从而得知当前各个所在蓄电池组的充电状态和性能。分布式电池充电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系统一次性可连接蓄电池组的个数为16个;
2.可检测蓄电池组的最高电压为33V;
3.数字电压信号通过CAN总线传输到上位机;
4.有2个CAN总线接口可供使用;
5.通过CAN总线传输的数字电压信号传输距离可达10km;
6.输入电压范围:8~40V。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可重复使用本系统,对任意多个蓄电池组进行实时电压检测并实时传送数据,而且电压信号的传输距离远,利于远程操作,极大地扩充了蓄电池检测技术的数量和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处理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分压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电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电路1、电压处理电路2、主控电路3、传输电路4。
如图1所示,电源电路1给电压处理电路2提供+5V与-5V电源,给主控电路3提供3.3V电源与参考电源,给传输电路提供3.3V电源。电压处理电路2对外界电压进行采集和处理,电压处理电路2将电压信号送给主控电路3,主控电路3通过传输电路4与上位机通信。
如图2所示,电源电路包括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和U4、接插件J1、发光管D1、二极管D2、电感L1和L2、电阻R2和R3、钽电容C17、电容C4、C5、C6、C14、C15和C16。其中,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采用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LM2576,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采用Maxium公司的AMS1117,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TPS60403。
电源转换芯片U2的1脚为输入端,与8~40V电压源输入相连,电源转换芯片U2的2脚为输出端,同时并联一个肖特基二极管D2到地,同时与功率电感L2的一端相连,电源转换芯片的4脚,作为整个电源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到功率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钽电容C17的阳极连接,同时连接到电源转换芯片U3的3脚,电源转换芯片U4的2脚,电源转换芯片的3脚、5脚、钽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转换芯片U3的1脚时输入端,2脚接地,3脚为输出端,为整个电源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同时并联一个电容C4到地,同时连接到电阻R2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发光管D1的一端连接,发光管D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作为整个电源电路的参考电压输出端,并连接一个电容C5到地,同时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电容C6到地;电源转换芯片U4的2脚为输入端,同时并联一个电容C5到地,电源转换芯片U4的3脚连接一个电容C16到5脚,4脚接地,电源转换芯片的1脚是输出端,也作为整个电源电路的-5V电压输出端,同时并联一个电容C14到地。
如图3所示,电压处理电路包括16路的电压分压电路V1、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V13、V14、V15、V16,模拟开关芯片U5、运算放大器芯片U6,二极管D3、钽电容C18、电阻C19。其中,模拟开关芯片U5采用CD4067, 运算放大器芯片U6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OP07。
如图4所示,该电路是电压分压电路的第一路V1,包括接插件J2,精密电阻R13、R17,接插件的1脚接外部输入检测电压,并连接精密电阻R13的一端,2脚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精密电阻R17到地,同时连接到模拟开关芯片U5的9脚。精密电阻R13和R17的阻值比例为9:1,使连接到模拟开关芯片U5的电压是输入检测电压的十分之一,实现电压分压的目的。另外15路的电压分压电路与第一路V1完全相同,如图3所示,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V13、V14、V15、V16分别连接模拟开关芯片U5的8脚、7脚、6脚、5脚、4脚、3脚、2脚、23脚、22脚、21脚、20脚、19脚、18脚、17脚、16脚,从而提供16路检测电压以供选通。
如图3所示,模拟开关芯片U5的24脚接5V电压输出端,12脚、15脚接地,10脚、11脚、14脚、13脚分别接主控芯片U1的15脚、16脚、17脚、18脚以供依次选通其中一路,模拟开关芯片U5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19、钽电容C18、稳压二极管D3到地,并连接到运算放大器芯片U6的3脚,运算放大器芯片U6的4脚连接到-5V电压输出端,7脚连接到5V电压输出端,运算放大器芯片的6脚连接到2脚,并与主控芯片U1的23脚连接,从而把16路中选通的那一路电压数据传送到主控芯片U1,其中运算放大器电路作为电压跟随器,消除了负载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如图5所示,传输电路有2路相同的CAN总线电路,包括CAN收发器芯片U7、U8,接插件J18、J19,电阻R45、R46、R47、R49,电容C51、C52。其中,CAN收发器芯片U7、U8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SN65HVD230。
CAN收发器芯片U7的1脚接到主控芯片U1的82脚、CAN收发器芯片U7的4脚接到电阻R45的一端,R45的另一端接到主控芯片U1的81脚,CAN收发器芯片U7的3脚与3.3V电压输出端连接,同时并联一个电容C51到地,CAN收发器芯片U7的2脚、8脚接地,CAN收发器芯片U7的7脚连到一个电阻R46的一端,是CANH连接端,CAN收发器芯片U7的6脚连到电阻R46的另一端,是CANL连接端;CAN收发器芯片U8的1脚接到主控芯片U1的92脚、CAN收发器芯片U8的4脚接到电阻R47的一端,R47的另一端接到主控芯片U1的91脚,CAN收发器芯片U8的3脚与3.3V电压输出端连接,同时并联一个电容C52到地,CAN收发器芯片U8的2脚、8脚接地,CAN收发器芯片U8的7脚连到一个电阻R49的一端,是CANH连接端,CAN收发器芯片U8的6脚连到电阻R49的另一端,是CANL连接端;传输电路接受来自主控芯片处理过的电压信号,并将其通过CAN总线传至上位机,安排2个CAN总线电路是为防止一路不通,可以又另一路备用。
如图6所示,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双列压线座P1、晶振Y1、按键S1、单排针插座P3,电阻R1、电容C1、C2、C3、C7、C8、C9、C10、C11、C12、C13。其中,主控芯片U1采用ST公司的STM32VC107。
主控芯片U1的90脚、77脚、72脚、76脚、89脚、14脚分别与JTAG接口电路中双列压线座P1的1脚、3脚、5脚、7脚、9脚、13脚、15脚连接,双列压线座P1的1脚与2脚相连接,并与3.3V电压输出端连接,,双列压线座P1的4脚、6脚、8脚、10脚、12脚、14脚、16脚、18脚、20脚相连接并接地。主控芯片U1的94脚是BOOT0端,接单排针插座的P3的2脚,单排针插座P3的3脚与3.3V电压输出端连接,1脚接地,这样当单排针插座P3的1脚与2脚连接,即BOOT0置低电平时,就能使用JLink插上JTAG接口电路进行程序的烧录与调试;主控芯片U1的12脚、13脚与晶振电路的25M晶振Y1的两端连接,同时晶振Y1的一端连接一个电容C1到地,晶振Y1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电容C3到地;主控芯片U1的14脚是开关Reset,连接到复位电路中的按键S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到3.3V电压输出端,按键S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主控芯片U1的50脚、75脚、100脚、28脚、11脚相连接,并与3.3V电压输出端连接,同时连接电容C7、C8、C9、C10、C11到地,用以对主控芯片的供电电压进行滤波;主控芯片U1的22脚与3.3V电压输出端连接,同时连接电容C12到地,主控芯片U1的19脚与20脚连接并接地,主控芯片U1的21脚与参考电压输出端连接,同时连接电容C13到地。主控电路接受来自电压处理电路的依次选通的每一路分压电压信号,主控芯片U1自带有12位精度的A/D转换器,对分压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给予10倍倍乘,回复原先电压值,再将此电压信号通过CAN传输电路进行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系统可搭载到任意具备搭载条件的供电设备中,可对多达16路的充电电池进行实时充电电压的检测,并可通过CAN总线进行长达10Km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这样就可在远距离的控制端实时掌握供电设备的电池充电状况,并及时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为及时给予设备检修提供了可能。

Claims (1)

1.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包括电源电路,电压处理电路,主控电路和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和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接插件J1、发光管D1、二极管D2、电感L1和L2、电阻R2和R3、钽电容C17、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14、电容C15和电容C16;接插件的1脚接电源电压输入,2脚接地;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的1脚为输入端,与接插件的1脚连接,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的2脚是5V电压输出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一级电压转换芯片U2的4脚分别与电感L2的另一端、钽电容C17的阳极、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的电压3脚和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2脚连接;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的3脚、5脚、二极管D2的阳极、钽电容C17的阴极接地;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的2脚为3.3V电压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发光管D1的阳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为参考电压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的1脚、电容C4的另一端、发光管D1的阴极、电容C5、C6的另一端接地;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1脚为-5V电压输出端,与电容C14的一端连接,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3脚与电容C16的一端连接、5脚与电容C16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5的一端与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2脚连接,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的4脚、电容C15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电压处理电路包括16路的电压分压电路V1、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V13、V14、V15、V16,模拟开关芯片U5、运算放大器芯片U6,二极管D3、钽电容C18、电容C19;16路的电压分压电路完全相同,每路电压分压电路均包括接插件J2、电阻R13和电阻R17,接插件J2的1脚是检测电压输入端,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分别与电阻R17的一端、模拟开关芯片U5的9脚连接,接插件J2的2脚、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模拟开关芯片U5的24 脚与5V电源输出端连接,模拟开关芯片U5的8脚、7脚、6脚、5脚、4脚、3脚、2脚、23脚、22脚、21脚、20脚、19脚、18脚、17脚、16脚分别与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V13、V14、V15、V16的分压电压输出端连接,模拟开关U5的12脚、15脚接地,模拟开关U5的1脚分别接电容C19的一端、钽电容C18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和运算放大器芯片U6的3脚连接,电容C19的另一端、钽电容C18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运算放大器芯片U6的7脚接5V电压输出端、4脚接-5V电压输出端、2脚接6脚;
所述的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双列压线座P1、晶振Y1、按键S1、电阻R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和电容C13;主控芯片U1的23脚与运算放大器芯片U6的6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15脚、16脚、17脚、18脚与模拟开关芯片的10脚、11脚、14脚、13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82脚、81脚分别与CAN转换芯片U7的1脚和电阻R45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92脚、91脚分别与CAN转换芯片U8的1脚和电阻R47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50脚、75脚、100脚、28脚、11脚相连接,并与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的一端和3.3V电压输出端连接,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22脚与电容C12的一端、3.3V电压输出端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19脚与20脚连接并接地,主控芯片U1的21脚与参考电压输出端、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的12脚与晶振电路中晶振Y1的2脚、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13脚与晶振电路中晶振Y1的1脚、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1、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的14脚开关Reset与复位电路中按键的一端、 电阻R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连接,按键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主控芯片U1的90脚、77脚、72脚、76脚、89脚、14脚分别与JTAG接口电路中双列压线座P1的1脚、3脚、5脚、7脚、9脚、13脚、15脚连接,双列压线座P1的1脚与2脚相连接,并与3.3V电压输出端连接,双列压线座P1的4脚、6脚、8脚、10脚、12脚、14脚、16脚、18脚、20脚相连接并接地;
传输电路有两路相同的CAN总线电路,包括CAN收发器芯片U7、U8,接插件J18、接插件J19,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7、电阻R49,电容C51、电容C52;CAN收发器芯片U7的7脚分别与电阻R46的一端和接插件J18的2脚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6脚分别与电阻R46的另一端和接插件J18的1脚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7的3脚分别与3.3V电压输出端和电容C51的一端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7的4脚与电阻R45的一端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2脚、8脚、电容C51的另一端接地;CAN收发器芯片U8的7脚分别与电阻R49的一端和接插件J19的2脚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6脚分别与电阻R49的另一端和接插件J19的1脚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3脚分别与3.3V电压输出端和电容C52的一端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4脚与电阻R47的一端连接,CAN收发器芯片U8的2脚、8脚、电容C5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主控芯片U1采用ST公司的STM32VC107,一级电源转换芯片U2采用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LM2576,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3采用Maxium公司的AMS1117,二级电源转换芯片U4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TPS60403,模拟开关芯片U5采用CD4067, 运算放大器芯片U6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OP07,CAN收发器芯片U7、U8采用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SN65HVD230。
CN2011202375583U 2011-07-07 2011-07-07 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26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375583U CN202126490U (zh) 2011-07-07 2011-07-07 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375583U CN202126490U (zh) 2011-07-07 2011-07-07 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26490U true CN202126490U (zh) 2012-01-25

Family

ID=45489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37558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26490U (zh) 2011-07-07 2011-07-07 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264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906A (zh) * 2011-07-07 2012-02-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CN107991921A (zh) * 2017-11-15 2018-05-04 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设备数据获取装置、电源电路及生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3906A (zh) * 2011-07-07 2012-02-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CN107991921A (zh) * 2017-11-15 2018-05-04 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设备数据获取装置、电源电路及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3906B (zh) 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CN102116847B (zh) 用于电池组的单体电池性能参数采集系统
CN202562906U (zh)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水环境污染监测系统
CN103235217B (zh) 双重化保护动作一致性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
CN205429889U (zh) 一种分布式矿用充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装置
CN202126490U (zh) 一种分布式蓄电池组充电监测系统
CN106569475A (zh) 一种远程取水监测设备故障分级诊断方法
CN206224176U (zh) 一种基于振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CN203119580U (zh) 一种新型电池管理系统
CN210347749U (zh) 一种剩余电流在线监测装置
CN201576081U (zh) 远程无线蓄电池测量系统
CN104092499A (zh) 便携式无线光纤收发器
CN111007449A (zh) 一种电力物联网感知系统
CN215219494U (zh) 一种船用锂电池组的综合监控系统
CN110012056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慧城市水务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05647034U (zh) 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电力调度自动化调试装置
CN210518408U (zh) 一种通信接入设备
CN211183533U (zh) 一种变电站通讯系统综合运行监测与智能运维管控系统
CN105203151B (zh) 一种工业物联网综合测试仪
CN203786788U (zh) 一种智能化计时计数系统
CN215867033U (zh) 基于ZigBee无线通信网络设计的蓄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CN205193545U (zh) 一种设备监控系统
CN206640613U (zh) 一种设备运行智能安全监测系统
CN205811666U (zh) 电量远程智能测控系统
CN211857730U (zh) 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交通灯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6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62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