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21522U - 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2U
CN202121522U CN2011201508770U CN201120150877U CN202121522U CN 202121522 U CN202121522 U CN 202121522U CN 2011201508770 U CN2011201508770 U CN 2011201508770U CN 201120150877 U CN201120150877 U CN 201120150877U CN 202121522 U CN202121522 U CN 202121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plate
plate
pick
electric energy
e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508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Institute Of Calibration And Testing For Qualitative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Institute Of Calibration And Testing For Qualitative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Institute Of Calibration And Testing For Qualitative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Institute Of Calibration And Testing For Qualitative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Priority to CN2011201508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21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21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215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属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同轴安装的电能发射组件与电能拾取组件。电能发射组件由底座转盘(1)与底座端盖(2)形成发射电路腔,电源转换电路板(3)与输入控制电路板(4)置于发射电路腔内;第一、第二发射电容极板(5)和(6)分别贴于底座转盘(1)的侧面与端面,在极板表面涂有锆钛酸铅(8)和(9);电能拾取组件由端罩转盘(9)与端罩端盖(10)形成拾取电路腔,整流电路板(11)置于拾取电路腔内;第一、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2)和(13)分别贴于端罩转盘(9)前端空腔内侧表面与底面,在极板表面涂有锆钛酸铅(12)和(1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容耦合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电能传输,避免了电磁干扰、线圈发热等问题。

Description

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技术背景
在船舶产品型式检验中,会涉及到冲水、淋水、水压等试验项目,因此,试验环境经常处于潮湿多水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机电设备的输电接口必须进行严密的防水密封才能使用,否则会发生漏电、短路等现象,引起设备损坏甚至伤及操作人员。采用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可以避免输电接口电路与潮湿环境直接接触,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但是,目前通常采用的电磁感应式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是采用将电能转换为磁场能进行传输。这种方法需要绕制耦合线圈,线圈在高频交流电情况下产生的交流电阻远远大于直流电阻,因此线圈发热严重,限制了其载流能力,且损失严重。另一方面,交变磁场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改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性能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适用于潮湿及水下环境应用的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为船舶产品检测试验中机电设备提供供电接口,使设备不仅能够适应潮湿的环境,还能够自由旋转,以适应设备工作过程中运动的需要,并避免对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降低自身能量消耗。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采用金属极板耦合的方式,本装置包括同轴安装的电能发射组件和电能拾取组件两部分。
电能发射组件包括:底座转盘1、底座端盖2、电源转换电路板3、输入控制电路板4、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第一发射电容极板涂层7、第二发射电容极板涂层8,发射电容极板涂层采用锆钛酸铅材料;底座转盘1与底座端盖2形成发射电路腔,电源转换电路板3与输入控制电路板4置于发射电路腔内,并将接收的外部输入电压转换为高频电压;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和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分别贴于底座转盘1的侧面与端面;第一发射电容极板涂层7和第二发射电容极板涂层8分别覆盖于两发射电容极板表面;电源转换电路板3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连接形成连通电路,将转换的高频电压输送至两发射电容极板上。
电能拾取组件包括:端罩转盘9、端罩端盖10、整流电路板11、第一拾取电容极板12、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3、第一拾取电容极板涂层14、第二拾取电容极板涂层15,拾取电容极板涂层也采用锆钛酸铅材料;端罩转盘9与端罩端盖10形成拾取电路腔,整流电路板11置于拾取电路腔内,并与外部负载连接,输出稳定电压;第一拾取电容极板12与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3分别贴于端罩转盘9前端空腔内侧表面与底面,第一拾取电容极板涂层14和第二拾取电容极板涂层15分别覆盖于两发射电容极板表面;整流电路板11输入端与第一拾取电容极板12、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3连接形成连通电路,将耦合获得高频电压转换为稳定直流电压。
工作原理:电能发射组件中的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与相应的拾取组件的第一、第二电容拾取极板12、13形成两个耦合电容,且二者表面积相等,电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电能发射组件与电能拾取组件的电路板上,形成交流传输通路;外部电源将电压输入至电能发射装置中的电源转换电路板3,并通过输入控制电路板4输出的控制信号,将输入电压转换为高频交变电压,连接于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和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上,使两电极板上携带正负相反的电荷,同时通过电容耦合在拾取电容极板12和拾取电容极板13上也携带等量的相反性质电荷,电容极板之间的锆钛酸铅材料涂层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可以增加电场强度,提高电能传输的能力。第一拾取电极板12和第二拾取电极板13通过耦合电场将电流输送至整流电路板11,将交流电通过整流滤波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输送给外部负载。
电能发射组件中底座转盘1与电能拾取组件中端罩转盘9横截面为圆形,两侧可以绕同轴转动,以提高输电过程中运动能力;为了保证传输的稳定性,使装置侧面和端面形成的两个耦合电容大小相等,二个发射电容极板与二个拾取电容极板的表面积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1、采用电容耦合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电能传输,避免了电磁感应传输方式带来的线圈发热、电磁干扰等问题,且采用简单的连接结构,减小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且使接口便于维修。
2、电能发射组件与拾取组件采用圆柱形结构,使用电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自由旋转,而不会产生绕线。
3、采用锆钛酸铅材料做电容极板涂层,增强电场强度,提高极板之间的耦合程度以及系统的传输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容极板安装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同轴线安装的电能发射组件和电能拾取组件。
所述电能发射组件包括:底座转盘1、底座端盖2、电源转换电路板3、输入控制电路板4、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第一发射电容极板涂层7、第二发射电容极板涂层8,发射电容极板涂层采用锆钛酸铅材料;底座转盘1与底座端盖2形成发射电路腔,电源转换电路板3与输入控制电路板4置于发射电路腔内,并将接收的外部输入电压转换为高频电压;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和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分别贴于底座转盘1的侧面与端面;第一发射电容极板涂层7和第二发射电容极板涂层8分别覆盖于两发射电容极板表面;电源转换电路板3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连接形成连通电路,将转换的高频电压输送至两发射电容极板上;
所述电能拾取组件包括:端罩转盘9、端罩端盖10、整流电路板11、第一拾取电容极板12、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3、第一拾取极板涂层14、第二拾取极板涂层15,拾取电容极板涂层也采用锆钛酸铅材料;端罩转盘9与端罩端盖10形成拾取电路腔,整流电路板11置于拾取电路腔内,并与外部负载连接,输出稳定电压;第一拾取电容极板12与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3分别贴于端罩转盘9前端空腔内侧表面与底面,第一拾取电容极板涂层14和第二拾取电容极板涂层15分别覆盖于两发射电容极板表面;整流电路板11输入端与第一拾取电容极板12、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3连接形成连通电路,将耦合获得高频电压转换为稳定直流电压;
工作原理:电能发射组件中的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与相应的拾取组件的第一、第二电容拾取极板12、13形成两个耦合电容,且二者表面积相等,电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电能发射组件与电能拾取组件的电路板上,形成交流传输通路;外部电源将电压输入至电能发射装置中的电源转换电路板3,并通过输入控制电路4板输出的控制信号,将输入电压转换为高频交变电压,连接于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和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上,使两电极板上携带正负相反的电荷,同时通过电容耦合在拾取电容极板12和拾取电容极板13上也携带等量的相反性质电荷,电容极板之间的锆钛酸铅材料涂层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可以增加电场强度,提高电能传输的能力;一拾取电极板12和第二拾取电极板13通过耦合电场将电流输送至整流电路板11,将交流电通过整流滤波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输送给外部负载。
电能发射组件中底座转盘1与电能拾取组件中端罩转盘9横截面为圆形,两侧可以绕同轴转动,以提高输电过程中运动能力;为了保证传输的稳定性,使装置侧面和端面形成的两个耦合电容大小相等,第一、第二发射电容极板5、6与第一、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2、13的表面积相等。

Claims (3)

1.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同轴线安装的电能发射组件和电能拾取组件,其中:
a、所述电能发射组件由底座转盘[1]与底座端盖[2]形成发射电路腔,电源转换电路板[3]与输入控制电路板[4]置于发射电路腔内,并将接收的外部输入电压转换为高频电压;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和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分别贴于底座转盘[1]的侧面与端面;第一发射电容极板涂层[7]和第二发射电容极板涂层[8]均采用锆钛酸铅材料;电源转换电路板[3]的输出端与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连接形成连通电路,将转换的高频电压输送至两发射电容极板上;
b、所述电能拾取组件由端罩转盘[9]与端罩端盖[10]形成拾取电路腔,整流电路板[11]置于拾取电路腔内,并与外部负载连接,输出稳定电压;第一拾取电容极板[12]与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3]分别贴于端罩转盘[9]前端空腔内侧表面与底面,第一拾取电容极板涂层[14]和第二电容拾取极板涂层[15]均采用锆钛酸铅材料;整流电路板[11]输入端与第一拾取电容极板[12]、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3]连接形成连通电路,将耦合获得高频电压转换为稳定直流电压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是底座转盘[1]与端罩转盘[9]横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发射电容极板[5]和第二发射电容极板[6]与第一拾取电容极板[12]和第二拾取电容极板[13]的表面积相等。 
CN2011201508770U 2011-05-13 2011-05-13 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21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508770U CN202121522U (zh) 2011-05-13 2011-05-13 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508770U CN202121522U (zh) 2011-05-13 2011-05-13 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21522U true CN202121522U (zh) 2012-01-18

Family

ID=45462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5087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21522U (zh) 2011-05-13 2011-05-13 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21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8348A (zh) * 2018-09-21 2019-01-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8348A (zh) * 2018-09-21 2019-01-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9010B (zh) 一种电池的自动更换装置
CN203942319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及其工作状态指示灯
CN204720706U (zh) 具有分阶段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多位插座
CN205195374U (zh) 一种电感耦合高效率无线充电电推剪
CN102255400A (zh) 一种无线电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852446B (zh) 用于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充电的无线充电器
CN203747470U (zh) 一种基于屏蔽体的封闭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02121522U (zh) 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CN102545398B (zh) 用于旋转体轴载电子设备的非接触供电装置
CN102148585A (zh) 电容耦合型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CN209282900U (zh) 新型无线充电机
CN204967338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无线充电装置
CN204304573U (zh) 一种基于风力、光伏供电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
CN206211684U (zh)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CN107453421A (zh) 基于微距离无线充电技术的远传表电源模块
CN203813497U (zh) 无线充电座
CN203617758U (zh) 恒功率充电电源
CN101478220A (zh) 一种遥控器的供电装置
CN202817917U (zh) 数控机床无线手轮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5901406U (zh) 一种光伏无线供电平台
CN201600253U (zh) 一种高效电磁炉节能烧机装置
CN206533198U (zh) 具有对位能力的无线水下开关电源充电装置
CN204615518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02602383U (zh) 一种无线供电发射电路
CN205248920U (zh) 一种电容板的铜箔表面喷涂高介电常数绝缘材料的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