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21135U - 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5U
CN202121135U CN2011202144697U CN201120214469U CN202121135U CN 202121135 U CN202121135 U CN 202121135U CN 2011202144697 U CN2011202144697 U CN 2011202144697U CN 201120214469 U CN201120214469 U CN 201120214469U CN 202121135 U CN202121135 U CN 202121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lead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144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盈璋
林金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Newe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to CN2011202144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21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21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211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包括一壳体,以及一套筒,该套筒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套筒形成有一孔槽。该连接器装置还包括一导线,该导线以可滑动方式穿设该套筒的该孔槽,该套筒用来包覆该导线,且该导线用来在该套筒相对该壳体滑动时凸出该套筒,藉以与一外部连接器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具有预防导线受压变形、以及避免使用者误触导线而漏电的功能,还可节省人工焊接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尤指一种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连接器是在电源接口由直流接头(DC Jack)转成F接头(F-connector)的形式传输时使用,其包含有两种形式:以母端接头(Female Type)或公端接头(Male Type)作为输出电子信号的媒介。传统公端接头是将中心导线突出壳体,以插入相对应的母端接头而达到电性连接的功效。然而传统公端接头的中心导线是外露于壳体,故容易受外力或异物挤压或碰撞而变形。此外,若公端接头正在传输电子信号时,使用者容易因误碰到中心导线而触电,因此如何设计出一款可预防中心导线受压变形或漏电的F接头连接器,即为重点发展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包括一壳体,以及一套筒,该套筒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套筒形成有一孔槽。该连接器装置还包括一导线,该导线以可滑动方式穿设该套筒的该孔槽,该套筒用来包覆该导线,且该导线用来在该套筒相对该壳体滑动时凸出该套筒,藉以与一外部连接器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壳体包含有一止挡结构,该套筒包含有一突出结构,且该止挡结构用来止挡该突出结构,藉以限制该套筒相对该壳体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连接器装置还包含有一底板,其设置于该壳体的一端,该底板用来固定该导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连接器装置还包含有一弹性组件,其设置于该壳体与该套筒之间,该弹性组件用来提供一弹性恢复力以推动该套筒相对该壳体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连接器装置还包含有一多边形结构,其环绕设置于该壳体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壳体内部形成有一螺纹结构,该螺纹结构用来与该外部连接器装置的一螺纹结构相互嵌合。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连接器装置还包含有一电路板,该壳体与该导线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套筒由绝缘材质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装置的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其结合直流插座与公端接头,并利用可相对壳体滑动的绝缘套筒作为保护导线的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预防导线受压变形、以及避免使用者误触导线而漏电的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装置可将壳体与导线设置于电路板的同一侧,故可使用自动化波峰焊工艺以节省人工焊接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组立图。
图3至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与一外部连接器装置在不同操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Figure BSA0000052348090002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连接器装置10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10在另一视角的组立图。连接器装置10包含有一壳体12,一套筒14,其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壳体12内,以及一导线16,其以可滑动方式穿设套筒14。套筒14内形成有一孔槽141,因此导线16穿设套筒14的孔槽141,以使套筒14可完整包覆导线16以提供保护作用。由于套筒14可由绝缘材质所构成,因此套筒14不但可用来保护导线16免于受压变形,还可防止使用者因触碰到导线16而发生触电的危险。导线16的一端可略微伸出壳体12,或略短而缩于壳体12内,由于套筒14可在壳体12内相对滑移,且导线16不会相对壳体12移动,故当套筒14滑入壳体12的内部时,导线16可突出套筒14的包覆,藉以与一外部连接器装置电性连接,而可互相传递电子信号。因此连接器装置10为一种利用公端接头作为信号传输媒介的连接器。
此外,壳体12可包含有一止挡结构121,且套筒14可包含有一突出结构143。止挡结构121可用来止挡突出结构143,以防止套筒14在壳体12的内部方向相对滑移时会脱离壳体12。连接器装置10还可包含有一底板18,其设置于壳体12的一端。底板18除了用来固定导线16以避免导线16相对壳体12移动外,还可封住壳体12的该端,以使套筒14在底板18与壳体12的止挡结构121的范围内滑移。
连接器装置10还可包含有一弹性组件20,例如一压伸弹簧,其设置于壳体12与套筒14之间。当套筒14受一外力推挤而滑入壳体12的内部时,弹性组件20可用来储存一弹性恢复力,并在该外力卸除时提供该弹性恢复力于套筒14,以使套筒14相对壳体12滑动。连接器装置10还可包含有一多边形结构22,其环绕设置于壳体12的外部。举例来说,多边形结构22可为一六角形结构。使用者可利用一六角扳手,藉由夹持该六角形结构以控制壳体12的转向及角度。再者,连接器装置10还可包含有一电路板24。壳体12固设于电路板24上,且导线16的另一端可以焊接或其他方式固定于电路板24,因此导线16所接收到的电子信号可通过电路板24传输至其他电子组件,例如一直流插座。由于壳体12与导线16可设置于电路板24的同一侧表面,故可以波峰焊工艺进行单面焊接。
请参阅图3至图6,图3至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10与一外部连接器装置30在不同操作状态下的剖视图。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2内部可形成有一螺纹结构123,且外部连接器装置30亦可具有一螺纹结构301。使用者可将外部连接器装置30以旋转方式插入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2,以使外部连接器装置30的螺纹结构301与壳体12的螺纹结构123相嵌合。如图3所示,外部连接器装置30沿着连接器装置10的导线16的一轴向接近,此时连接器装置10的套筒14位于一初始位置,且套筒14完全包覆导线16以提供保护作用。一般来说,套筒14与外部连接器装置30接触的一端可选择性地凸出壳体12或内缩于壳体12,视设计需求而定。接着如图4所示,外部连接器装置30接触到连接器装置10的套筒14,且推动套筒14沿着一第一方向D1相对壳体12的内部移动。此时弹性组件20被套筒14挤压变形而储存该弹性恢复力。
如图5所示,当外部连接器装置30接触到连接器装置10的套筒14后,使用者可转动外部连接器装置30(或连接器装置10),以使螺纹结构301与螺纹结构123相嵌合而达到锁附的功能。随着外部连接器装置30往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2内部推进,套筒14持续沿着第一方向D1相对壳体12移动,以露出导线16的该端。由于外部连接器装置30紧密接触套筒14,导线16的该端伸出套筒14的孔槽141后,可直接插入外部连接器装置30内部而产生电性连接。最后,如图6所示,当外部连接器装置30伸入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2内且止抵于止挡结构121时,外部连接器装置30已与连接器装置10紧密锁附,此时导线16可更深入外部连接器装置30的内部,以在开始执行电子信号传输时可确保外部连接器装置30不会自连接器装置10脱离。
另一方面,使用者还可反向旋转外部连接器装置30,以使其螺纹结构301顺着螺纹结构123旋出壳体12,以将外部连接器装置30自连接器装置10卸除。当外部连接器装置30旋出壳体12时,套筒14可被弹性组件20的该弹性恢复力驱动而相对壳体12沿着相反第一方向D1的一方向移动,直至突出结构143抵接于止挡结构121,意即该初始位置,才停止相对壳体12滑移。外部连接器装置30与连接器装置10的卸除过程为前述安装过程的反向操作,意即自图6至图3所示的变化,故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装置可为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一公端接头。在未与外部连接器装置接合的情况下,套筒受弹性组件的推动而位于突出结构抵接止挡结构的该初始位置。此时导线可完全容置于套筒的孔槽内,故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装置具有防止导线受外力挤压变形的保护功能,以及可避免使用者误触导线而发生漏电现象。欲接合外部连接器装置与连接器装置时,使用者可选择性转动外部连接器装置或连接器装置,以使两螺纹结构顺着旋转方向相互嵌合。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可利用工具,例如六角扳手,藉由连接器装置的多边形结构以便于控制壳体的转向及角度。多边形结构一般设计为六边形结构,以适用于常见的六角扳手。在外部连接器装置插入连接器装置的壳体时,外部连接器装置可推动套筒沿着第一方向缩入壳体内,以使导线可伸出套筒的孔槽且随即插入外部连接器装置内部,而达到电性连接以传输电子信号的作用。欲分离外部连接器装置与连接器装置时,套筒可被弹性组件的弹性恢复力驱动而随着外部连接器装置脱离壳体的过程沿着相反第一方向的该方向相对壳体移动,因此当导线脱出外部连接器装置内部的同时,导线可随即完全容置于套筒的孔槽内,以达到避免导线受挤压变形与防止漏电的目的。
相比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装置的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其结合直流插座与公端接头,并利用可相对壳体滑动的绝缘套筒作为保护导线的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预防导线受压变形、以及避免使用者误触导线而漏电的功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装置可将壳体与导线设置于电路板的同一侧,故可使用自动化波峰焊工艺以节省人工焊接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做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装置包括:
一壳体;
一套筒,该套筒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套筒形成有一孔槽;以及
一导线,该导线以可滑动方式穿设该套筒的该孔槽,该套筒用来包覆该导线,且该导线用来在该套筒相对该壳体滑动时凸出该套筒,藉以与一外部连接器装置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一止挡结构,该套筒包括一突出结构,且该止挡结构用来止挡该突出结构,藉以限制该套筒相对该壳体的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装置还包括:
一底板,该底板设置于该壳体的一端,该底板用来固定该导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装置还包括:
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壳体与该套筒之间,该弹性组件用来提供一弹性恢复力以推动该套筒相对该壳体滑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装置还包括:
一多边形结构,该多边形结构环绕设置于该壳体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内部形成有一螺纹结构,该螺纹结构用来与该外部连接器装置的一螺纹结构相互嵌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装置还包括:
一电路板,该壳体与该导线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是绝缘材质套筒。
CN2011202144697U 2011-06-23 2011-06-23 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21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144697U CN202121135U (zh) 2011-06-23 2011-06-23 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144697U CN202121135U (zh) 2011-06-23 2011-06-23 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21135U true CN202121135U (zh) 2012-01-18

Family

ID=4546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14469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21135U (zh) 2011-06-23 2011-06-23 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211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5999A (zh) * 2014-04-28 2014-08-1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实验连线的安全接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5999A (zh) * 2014-04-28 2014-08-13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实验连线的安全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2613B (zh) 電連接器
US2014009981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2525445A3 (en) A socket, a plug and an assembly
CN101604803B (zh) 防水绝缘连接器
CN203850553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3199371A (zh) 电连接器插座及其检测方法
CN202121135U (zh) 具有保护导线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CN204088648U (zh) 双面插口的usb母座连接器
CN206650241U (zh) 一种家用防触电安全型插头
CN201440528U (zh) 可感测插接状态的直流电源插头及连接器
WO2017028633A1 (zh) 一种插座及包含该插座的电力连接系统
CN203503829U (zh) 快速对接防水连接器
CN201126892Y (zh) 防爆插接装置
CN102509918A (zh) 一种活塞内用短接电连接器
CN204991987U (zh) 电连接器
CN204190004U (zh) 电连接器
CN203180090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组
CN203596462U (zh) 一种防呆型电连接器
CN205724146U (zh) 一种高频转低频转接器
CN205811212U (zh) 安卓苹果一体式接口
CN212725832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2333310U (zh) 有保护套的电连接器
CN207338703U (zh) 一种电连接器对接结构
TWM373593U (en) DC power plug and connector capable of detecting plug-in status
CN205051074U (zh) 一种压接型耐高温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