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10524U - 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4U
CN202110524U CN2011201999984U CN201120199998U CN202110524U CN 202110524 U CN202110524 U CN 202110524U CN 2011201999984 U CN2011201999984 U CN 2011201999984U CN 201120199998 U CN201120199998 U CN 201120199998U CN 202110524 U CN202110524 U CN 202110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icon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999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佳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999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10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10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105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包括:适于检测第一图标被触摸时产生的第一触摸信号、第二图标被触摸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信号以及检测触摸滑动信号的触摸检测电路,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基于触摸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两个手指向任意方向滑动的操作产生;适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第二触摸信号,并检测到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后发出触发信号的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触摸检测电路相连;适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产生携带互换信息的显示刷新信号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触发器和触摸检测电路相连,所述互换信息为互换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位置。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能简单、便捷地实现两个图标位置的互换操作。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形用户界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背景技术
图形用户界面或图形用户接口(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环境用户接口。与早期计算机使用的命令行界面相比,图形界面对于用户来说更为简便易用。GUI的广泛应用是当今计算机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从此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可通过窗口、菜单、按键等方式来方便地进行操作。
现在还有很多用户界面实现了触摸显示(touch sensitive display),可以直接用手指或者特殊的笔端触碰触摸屏上显示的按钮或图标进行各种操作,一般操作简捷、直观。触摸显示的用户界面的应用已经变得非常普及,例如:自动取款机(ATM)、车载导航设备、媒体播放器、游戏机等等。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基于多点触控(Multi-touch)技术的用户界面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双手进行单点触摸,还可以以单击、双击、平移、按压、滚动以及旋转等不同手势触摸屏幕,实现随心所欲的操控。
申请号为200880112570.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在触敏显示器的用户界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内显示图标(例如图形对象),并且检测指出用户界面中的图标的位置交换的用户输入,在某些方面,可以选择用户界面内的两个图标的相应位置,以便在用户界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内交换位置。但是该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两个图标位置交换的方法,需要首先选定其中一个图标,然后移动到另一个图标的附近区域,最后进行图标位置交换的确认后才能实现这两个图标位置的互换,该方式操作复杂,使用时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两个图标位置的互换操作复杂、不够便捷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标位置互换装置,包括:
适于检测第一图标被触摸时产生的第一触摸信号、第二图标被触摸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信号以及检测触摸滑动信号的触摸检测电路,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基于触摸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两个手指向任意方向滑动的操作产生;
适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第二触摸信号,并检测到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后发出触发信号的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触摸检测电路相连;
适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产生携带互换信息的显示刷新信号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触发器和触摸检测电路相连,所述互换信息为互换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触摸检测电路为多点触摸检测电路。
可选的,所述触摸检测电路为电容式触摸检测电路或电阻式触摸检测电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为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 Unit)。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上述的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与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触摸检测电路相连的触摸屏;
与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处理器相连的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触摸屏和显示屏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为车载终端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对触摸两个图标(待互换位置的两个图标)后分别产生的触摸信号进行检测,在检测到这两个触摸信号后,并检测到基于触摸这两个图标的两个手指向任意方向滑动的操作产生的触摸滑动信号后触发对所述的两个图标的位置进行互换,由此简单、便捷地实现两个图标位置的互换操作,增强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标位置互换的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
图3是图标位置互换的另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技术对两个图标位置的互换操作复杂、不够便捷,本技术方案通过对触摸两个图标后分别产生的触摸信号进行检测,在检测到这两个触摸信号后,并检测到基于选定(触摸)这两个图标的两个手指向任意方向滑动的操作产生的触摸滑动信号后触发对所述的两个图标的位置进行互换,由此简单、便捷地实现了两个图标位置的互换操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包括:适于检测第一图标被触摸时产生的第一触摸信号、第二图标被触摸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信号以及检测触摸滑动信号的触摸检测电路10,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基于触摸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两个手指向任意方向滑动的操作产生;适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第二触摸信号,并检测到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后发出触发信号的触发器20,所述触发器20与所述触摸检测电路10相连;适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产生携带互换信息的显示刷新信号的处理器30,所述处理器30与所述触发器20和触摸检测电路10相连,所述互换信息为互换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位置。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摸信号和第二触摸信号既可以同时产生也可以先后产生。例如:当用户同时选定(按住)两个待互换位置的图标(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时,则同时产生所述第一触摸信号和第二触摸信号,而当用户先选定一个图标,即先触摸第一图标,此时会产生第一触摸信号,如果一直处于选定状态(手指按住所述第一图标不放),然后再选定另一个图标,即后触摸第二图标,则此时会产生第二触摸信号。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摸信号和第二触摸信号都基于用户触碰(通常使用手指或输入笔)一块触摸屏(通常与显示屏集成在一起,称为触摸显示屏)产生。具体地,触摸屏包含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与所述触摸检测电路10连接,所述触摸检测电路10用于对触摸传感器产生的触摸信号进行检测,所述触摸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第二触摸信号以及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摸信号中包含所述第一图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触摸信号中包含所述第二图标的位置信息。所述触摸屏在本实施例中为支持多点触控技术的电容式触摸屏,对应的触摸检测电路10具体为电容式多点触摸检测电路。多点触控技术是基于互电容的检测方式,而不是自电容,自电容检测的是每个感应单元的电容(也就是寄生电容)的变化,有手指存在时寄生电容会增加,从而判断有触摸存在,而互电容是检测行列交叉处的互电容(也就是耦合电容)的变化,当行列交叉通过时,行列之间会产生互电容(包括:行列感应单元之间的边缘电容,行列交叉重叠处产生的耦合电容),有手指存在时互电容会减小,就可以判断触摸存在,并且准确判断每一个触摸点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也可以为电阻式触摸屏(对应的触摸检测电路10具体为电阻式触摸检测电路)、红外线式触摸屏、表面声波式触摸屏。对于触摸检测电路以及触摸信号的产生为本技术领域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器20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触发器组成,例如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在所述触摸检测电路10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信号和第二触摸信号,并检测到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后,由所述触发器20产生所述触发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30,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基于分别触摸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两个手指向任意方向滑动的操作而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信号和第二触摸信号是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信号和第二触摸信号或者仅检测到其中一个触摸信号,此时检测到所述触摸滑动信号,也不会产生所述触发信号。例如,一个手指选定(触摸)一个待互换位置的图标后(产生第一触摸信号),而另一个手指虽然触碰到触摸显示屏,但是并未选定图标(未产生第二触摸信号),此时将两个手指向任意方向滑动(产生触摸滑动信号),则并不能产生所述触发信号,也就不能实现两个图标的位置互换操作。
所述处理器30接收到所述触发器20发出的所述触发信号后,基于所述触摸检测电路10所检测到的第一触摸信号(包含所述第一图标的位置信息)和第二触摸信号(包含所述第二图标的位置信息),产生携带互换信息的显示刷新信号,所述互换信息为互换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位置,由此完成对所述第一图标、第二图标的位置的互换。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可以为一微控制器(MCU)。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互换的不仅包括在触摸显示屏上显示位置的互换,而且包括图标在存储器中存储位置的互换,当下次启动后,在触摸显示屏上显示的是已经过互换位置的图标。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还用于在所述触摸检测电路10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信号和第二触摸信号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改变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视觉外观。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视觉外观指的是图标的显示状态,包括形状、颜色、图案等,修改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视觉外观,例如改变选定图标的颜色、动画显示、闪烁、改变形状等。除了改变其视觉外观之外,还可以发出可听到的声音(音调、音调序列)以便指示其选择状态。改变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视觉外观的作用在于可以提示用户该图标已经处于选定状态。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后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选定的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随着选定相应图标的手指的滑动而移动位置。具体地,通过手指分别选定(触摸)所述第一图标以及第二图标,然后将手指在触摸显示屏上向任意方向滑动,由此产生触摸滑动信号,所述触摸检测电路10检测到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后,所述处理器30便产生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选定的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随着选定相应图标的手指滑动而移动位置。这样便可以实现手指将其选定的图标拖到任意位置的效果,尤其当两个手指滑动的方向相对时,能够达到被选定的两个图标在手指的滑动操控下实现位置互换的效果,增强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检测电路10、触发器20、处理器30都可以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
下面以两个实例对上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应用作详细说明。
图2是图标位置互换的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参阅图2,触摸显示屏上显示有9个图标,分别为图标1、图标2、图标3......图标9,当然,在实际情况中,触摸显示屏上可显示的图标可能更多,根据用户的个人使用习惯不同,例如有的用户喜欢将常用的图标放在中间位置,有的用户则倾向于将较常用的图标放在左上角位置以便寻找,这就需要对图标的位置进行调整,通过对两个图标的位置进行互换是一种便捷的方式,应用本实施例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可简单、便捷地实现两个图标位置的互换。举例来说,当需要将图标1和图标5的位置进行互换,只需要同时或者依次按住图标1和图标5,然后将按住图标1的手指以及按住图标5的手指在触摸显示屏上向任意方向滑动一段距离后,则可实现对图标1和图标5的位置的互换操作。
图3是图标位置互换的另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参阅图3,触摸显示屏上分为两块区域,分别为区域201和区域202,区域201显示有目前常用的图标,分别为图标1、图标2、图标3......图标9,区域202显示有其他可选的图标,分别为图标10、图标11、图标12,由于区域202的显示区域有限,能够显示的图标较少,因此可以通过触摸按钮202a以及按钮202b将其他图标切换出来显示于区域202。用户如果想将其他图标设置为常用的图标,那么只需要将区域201中的图标与区域202中的图标进行互换即可,例如:图标4是一个“浏览器”的图标,而图标10是一个“游戏”的图标,如果用户并不经常上网浏览,而是经常玩游戏,则可以将图标4与图标10进行互换,只需要调出包括区域201和区域202的配置界面,同时或依次按住图标4与图标10,然后将按住图标4的手指以及按住图标10的手指在触摸显示屏上向任意方向滑动一段距离后,即可实现对图标4和图标10的位置的互换操作。该应用实例的实际应用意义更为普遍与实用。
基于上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图标位置互换装置;与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触摸检测电路10相连的触摸屏40;与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处理器30相连的显示屏50。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40和显示屏50通常是集成在一起的,称为触摸显示屏,适于显示图标、并在图标被触摸或手指进行滑动的操作时产生触摸信号的触摸显示屏;所述图标包括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所述触摸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第二触摸信号以及触摸滑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为车载终端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便携式多媒体终端(PMP)等。所述终端设备的具体实施可参考上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触摸两个图标(待互换位置的两个图标)后分别产生的触摸信号进行检测,在检测到这两个触摸信号后,并检测到基于选定(触摸)这两个图标的两个手指向任意方向滑动的操作产生的触摸滑动信号后触发对所述的两个图标的位置进行互换,由此简单、快捷地实现两个图标位置的互换操作,增强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图标位置互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适于检测第一图标被触摸时产生的第一触摸信号、第二图标被触摸时产生的第二触摸信号以及检测触摸滑动信号的触摸检测电路,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基于触摸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两个手指向任意方向滑动的操作产生;
适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信号、第二触摸信号,并检测到所述触摸滑动信号后发出触发信号的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触摸检测电路相连;
适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产生携带互换信息的显示刷新信号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触发器和触摸检测电路相连,所述互换信息为互换所述第一图标和第二图标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标位置互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检测电路为多点触摸检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标位置互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检测电路为电容式触摸检测电路或电阻式触摸检测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标位置互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微控制器。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与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触摸检测电路相连的触摸屏;
与所述图标位置互换装置的处理器相连的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和显示屏集成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车载终端设备。
CN2011201999984U 2011-06-14 2011-06-14 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10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99984U CN202110524U (zh) 2011-06-14 2011-06-14 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999984U CN202110524U (zh) 2011-06-14 2011-06-14 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10524U true CN202110524U (zh) 2012-01-11

Family

ID=4543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9999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10524U (zh) 2011-06-14 2011-06-14 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1052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324A (zh) * 2012-05-24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操作方法及装置
WO2017075896A1 (zh) * 2015-11-05 2017-05-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图标位置互换方法及装置
WO2018227770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应用图标位置的方法、存储介质和一种移动终端
US20220171522A1 (en) * 2019-08-16 2022-06-02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Object position adjust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324A (zh) * 2012-05-24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操作方法及装置
WO2017075896A1 (zh) * 2015-11-05 2017-05-1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图标位置互换方法及装置
US10061497B2 (en) * 2015-11-05 2018-08-28 Xiaomi Inc.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interchanging icon positions
WO2018227770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应用图标位置的方法、存储介质和一种移动终端
US20220171522A1 (en) * 2019-08-16 2022-06-02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Ltd. Object position adjust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5595B (zh) 用于触敏输入设备的手势
US20190033994A1 (en) Method of executing functions of a terminal including pen recognition panel and terminal supporting the method
US868111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ouch screen user interfac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part IC
CN202110523U (zh) 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TWI393045B (zh) 瀏覽多個應用視窗的方法、系統及圖形化使用者介面
TWI291161B (en) Automatic switching for a dual mode digitizer
KR101072762B1 (ko) 다점 감지 장치를 이용한 제스처링
TWI552040B (zh) 多區域觸控板
CN103353828B (zh) 一种在触摸屏上切换书写与擦除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EP2575006B1 (en) Touch and non touch based interaction of a user with a device
US20120105367A1 (en) Methods of using tactile force sensing for intuitive user interface
US20050162402A1 (en) Methods of interacting with a computer using a finger(s) touch sensing input device with visual feedback
US20090167719A1 (en) Gesture commands performed in proximity but without making physical contact with a touchpad
US20120262386A1 (en) Touch based user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
US2009010918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launcher, activ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202133989U (zh) 终端设备及其图标位置互换装置
GB2482988A (en) Methods of providing input or control of a device in response to detected finger print portions and their movement
CN103218044B (zh) 一种基于物理回馈的触摸装置及其触摸处理方法
US2014001578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055385A1 (en) Scaling of gesture based input
CN102035934A (zh) 双屏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管理方法
US20120075202A1 (en) Extending the touchable area of a touch screen beyond the borders of the screen
CN104423646B (zh) 系统与使用触控笔与电子装置互动的方法
US20150169122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ulti-touch-capable display and device having a multi-touch-capable display
GB2479458A (en) Correlating the mode or identification of an input prosthetic with a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