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05175U - 灸针灸疗仪 - Google Patents
灸针灸疗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105175U CN202105175U CN2011201750971U CN201120175097U CN202105175U CN 202105175 U CN202105175 U CN 202105175U CN 2011201750971 U CN2011201750971 U CN 2011201750971U CN 201120175097 U CN201120175097 U CN 201120175097U CN 202105175 U CN202105175 U CN 2021051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er
- acupuncture needle
- cover
- cover body
- acupun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灸针灸疗仪,该灸针灸疗仪包括支撑架、发热体和罩体,支撑架由两个垂直的导柱构成,罩体由隔热材料填充,罩体的底部设有一上凹且呈锥形的腔体,发热体设置在腔体的顶部,罩体上设有固定卡圈,固定卡圈包括圈体和设置在圈体两端的弹性卡箍和位于弹性卡箍外侧的张紧头,圈体与罩体的外周表面固定,弹性卡箍卡紧在支撑架的导柱上;导柱的底部与一环形底座固定,环形底座的顶部设有一网罩,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固定吸盘。罩体与发热体的垂直对正的位置上设有针柄导管。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药物和仪器放置稳定,通过调节发热体与人体表面之间的距离达到温度可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灸针灸疗装置。
背景技术
灸疗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传统的灸疗中,因艾棒(艾条、艾柱)或其他药物在燃烧时药物烟气及温度完全处于自燃扩散状态下,热量及烟雾极不集中。被灸疗穴位的温度极不稳定,无法控制,而且由于艾棒或其他药物不好固定而发生移位,使得灸疗的穴位不准确,影响灸疗的效果。
针疗是以极细的针刺入身体上沿着经络通路分布的特定位置(穴位),将针捻转,刺激或者加热,以产生麻醉或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灸针疗法是将针疗与灸疗相结合来同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把针刺的激发经络之气、舒通气血运行、驱邪扶正的作用和艾灸的温经通络、回阳救逆、驱寒除湿的作用相结合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灸针疗法不但能够使艾药(或其他物质)灸熏灼随着针刺深入体内,而且能同时熏灼多个腧穴,既解决了由于单个腧穴施灸浪费时间的问题,又能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灸针疗法治病及防病的机理是通过针刺与艾灸同时使用,以达到温通经络的目的。针刺是通,艾灸是温,都通过经络、腧穴的调整治疗,使肌体内的阳气得到振奋,使肌体达到“阴平阳秘”,即恢复身体生理状态上的“阴阳平衡”;灸针疗法能使体内的阳气(正气)从内生,把风、寒、湿等邪气逼出体外,从而达到扶助正气、驱除邪气的作用,使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能得到调整和提高。既《皇帝内经》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灸疗、针疗和灸针疗法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均属于我国重要的传统非药物疗法。当今社会,灸疗、针疗和灸针疗法在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灸疗、针疗和灸针疗法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纯手工方法,其技术不好掌握,严重地影响这一传统的中医疗法的普及和继承。另外,由于穴位所处人体部位的不同,当选取的穴位处于倾斜时,在灸疗中药物放置不稳定,很可能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就散落了,这不但浪费药材而且还会影响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灸针灸疗仪,可以保证药物和仪器放置稳定,通过调节发热体与人体表面之间的距离达到温度可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灸针灸疗仪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该灸针灸疗仪包括支撑架、发热体和罩体,所述支撑架由两个垂直的导柱构成,所述罩体由隔热材料填充,所述罩体的底部设有一上凹且呈锥形的腔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腔体的顶部,所述罩体上设有固定卡圈,所述固定卡圈包括圈体和设置在所述圈体两端的弹性卡箍和位于弹性卡箍外侧的张紧头,所述圈体与所述罩体的外周表面固定,所述弹性卡箍卡紧在所述支撑架的导柱上;所述导柱的底部与一环形底座固定,所述环形底座的顶部设有一网罩,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固定吸盘。
本实用新型灸针灸疗仪,其中,所述罩体与所述发热体的垂直对正的位置上设有针柄导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灸针灸疗仪中设有用于调整发热体与人体表面之间距离的导柱和弹性卡箍,通过手动就可方便的调整发热体的高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灸疗中温度不好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灸针灸疗仪设有用来放置药物散落的网罩,可以适用于人体各部位的灸疗;本实用新型中设有贯通罩体和发热体的针柄导管,对于灸针和灸疗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灸针灸疗仪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灸针灸疗仪的俯视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针柄导管的灸针灸疗仪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灸针灸疗仪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
1——导柱 2——发热体 3——罩体
4——腔体 51——圈体 52——弹性卡箍
53——张紧头 6——环形底座 7——网罩
8——针柄导管 9——固定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灸针灸疗仪,包括支撑架、发热体2和罩体3,所述支撑架有两个垂直的导柱1构成,所述罩体3由隔热材料填充,所述罩体3的底部设有一上凹且呈锥形的腔体4,所述发热体2设置在所述腔体4的顶部,所述罩体3上设有固定卡圈,所述固定卡圈包括圈体51和设置在所述圈体51两端的弹性卡箍52和位于弹性卡箍52外侧的张紧头53,所述圈体51与所述罩体3的外周表面固定,所述弹性卡箍52和张紧头53呈一叉状并卡紧在所述支撑架的导柱1上;所述导柱1的底部与一环形底座6固定,所述环形底座6的顶部固定有一网罩7,该罩体3采用活动连接于本装置上,例如:可以采取在网罩7的两侧均设有卡子,在环形底座6或导柱1上设有插槽,利用卡子与插槽的配合即可实现网罩7的固定,当然,不排除其它的连接(固定)形式;为了将本装置固定在人体表面上,还必须设有至少一个的固定吸盘,该吸盘可以通过一个套环套在其中的一个导柱1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的连接结构,只要是将吸盘附带在本装置上便于使用即可。为了使本装置与人体之间的接触更为舒适,在环形底座的底部最好设有一柔性材料制作的垫圈。
如图2-1和图2-2所示,所述罩体3与所述发热体2的垂直对正的位置上设有针柄导管8,该针柄导管8起着针管的作用,用于在灸针治疗中将针穿入发热体2以便温针。
本实用新型灸针灸疗仪灸疗的使用过程是时:首先,打开网罩3,将本实用新型灸针灸疗仪灸疗中罩体3对准人体表面的穴位上,并利用固定吸盘9加以固定;若需要添加药物的话,将药物平铺在对应的穴位后罩上网罩3;接通发热体的电源,稍后,人体表面即能感受到温度,为了保证体表具有一个合适的治疗温度,用手指对固定卡圈51两端的张紧头53向内侧施力,由于弹性卡箍52和张紧头53是由簧片制作的,因此,向内侧压张紧头53时,弹性卡箍52会向外隆起,与此同时,移动张紧头53沿导柱1上下移动,即可根据治疗的需要将内置有发热体2的罩体3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此时,释放张紧头53,弹性卡箍52在簧片恢复力的作用下又将导柱1卡紧;实施治疗过程。
由于本实用新型灸针灸疗仪中的罩体3的底部设有一锥形腔体4,该锥形腔体4有利于将发热体散发的热气(若带有药物则将药物的挥发成分)收拢在穴位及穴位的周边,以充分的利用热气或药物作用;人体的穴位遍布全身各部位,根据穴位的不同,在治疗中即使是采取坐姿或卧姿,固定后的灸针灸疗仪也可能会是倾斜放置的,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网罩7,安装固定好灸针灸疗仪后,该网罩起着固定药物堆的作用,避免药物的撒落。
本实用新型灸针灸疗仪灸针疗时要选用如图2-1和图2-2所示的带有针柄导管8结构的仪器,使用安装过程基本同上,其区别是:取用合适的银针后,将针刺入人体穴位,然后将本装置中的针柄导管8对准,使银针穿入针柄导管8,后续过程同上。
本实用新型灸针灸疗仪中的罩体3的厚度设计为40毫米,导柱1的高度可以在100毫米左右,网罩7顶面的高度为5-8毫米左右,圈体51基本位于罩体3的中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罩体3可沿导柱1上下移动,相对人体表面的距离从10-80毫米(图1-1和图2-1中的双点划线轮廓示出了罩体3的上极限位置)调整的绝对值为70毫米。当然,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符合要求的尺寸。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2)
1.一种灸针灸疗仪,包括支撑架、发热体(2)和罩体(3),所述支撑架由两个垂直的导柱(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由隔热材料填充,所述罩体(3)的底部设有一上凹且呈锥形的腔体(4),所述发热体(2)设置在所述腔体(4)的顶部,所述罩体(3)上设有固定卡圈,所述固定卡圈包括圈体(51)和设置在所述圈体(51)两端的弹性卡箍(52)和位于弹性卡箍(52)外侧的张紧头(53),所述圈体(51)与所述罩体(3)的外周表面固定,所述弹性卡箍(52)卡紧在所述支撑架的导柱(1)上;所述导柱(1)的底部与一环形底座(6)固定,所述环形底座(6)的顶部设有一网罩(7);还包括有至少一个的固定吸盘(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针灸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与所述发热体(2)的垂直对正的位置上设有针柄导管(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750971U CN202105175U (zh) | 2011-05-27 | 2011-05-27 | 灸针灸疗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750971U CN202105175U (zh) | 2011-05-27 | 2011-05-27 | 灸针灸疗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105175U true CN202105175U (zh) | 2012-01-11 |
Family
ID=45430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7509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05175U (zh) | 2011-05-27 | 2011-05-27 | 灸针灸疗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10517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8016A (zh) * | 2011-05-27 | 2011-10-19 | 吕朝东 | 灸针灸疗仪 |
CN105726304A (zh) * | 2016-01-31 | 2016-07-06 | 赵菁 | 体外热能反射式温针灸器 |
CN112315785A (zh) * | 2020-11-12 | 2021-02-05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仪 |
-
2011
- 2011-05-27 CN CN2011201750971U patent/CN20210517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8016A (zh) * | 2011-05-27 | 2011-10-19 | 吕朝东 | 灸针灸疗仪 |
CN105726304A (zh) * | 2016-01-31 | 2016-07-06 | 赵菁 | 体外热能反射式温针灸器 |
CN112315785A (zh) * | 2020-11-12 | 2021-02-05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18016A (zh) | 灸针灸疗仪 | |
CN202105175U (zh) | 灸针灸疗仪 | |
CN201701477U (zh) | 全方位温灸治疗器 | |
CN201823086U (zh) | 艾叶膏贴 | |
CN206852796U (zh) | 一种针灸结合、针药同用的针灸装置 | |
CN202537933U (zh) | 控烟式强弱型多功能按摩足疗装置 | |
CN201168047Y (zh) | 钟型自动灸罩 | |
CN201304085Y (zh) | 艾烛结构 | |
CN204798361U (zh) | 可调式无烟艾灸器 | |
CN201709949U (zh) | 多功能颈椎生态康复保健枕 | |
CN209662196U (zh) |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温针灸器 | |
CN208911285U (zh) | 一种用于燃脂的热能腰带 | |
CN201257049Y (zh) | 头脑颈椎疾病治疗保健枕 | |
CN210785400U (zh) | 一种温针灸器 | |
CN203736535U (zh) | 组合式电子艾灸器 | |
CN210250553U (zh) | 一种石墨烯沉艾烟温熨仪器具 | |
CN203123000U (zh) | 一种保健艾灸器 | |
CN209450925U (zh) | 一种用于艾灸治疗后的穴位按摩装置 | |
CN202236274U (zh) | 灸疗仪 | |
CN203790124U (zh) | 中医妇科痛经病人治疗装置 | |
CN205359970U (zh) | 温针灸保护器 | |
CN203915366U (zh) | 妇科痛经治疗装置 | |
CN209019437U (zh) | 一种高度可调式艾灸座 | |
CN221981169U (zh) | 一种雷火灸装置 | |
CN210250560U (zh) | 一种多功能全身经络艾灸热熨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