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02177U -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 Google Patents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02177U
CN202102177U CN2011201346206U CN201120134620U CN202102177U CN 202102177 U CN202102177 U CN 202102177U CN 2011201346206 U CN2011201346206 U CN 2011201346206U CN 201120134620 U CN201120134620 U CN 201120134620U CN 202102177 U CN202102177 U CN 202102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amera
subassembly
lens subassembly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346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美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SI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SI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SI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346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02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02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021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镜头,其包括第一透镜组件、第二透镜组件以及光栅,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分别设置于3D镜头的左右两侧,入射光通过第一透镜组件、第二透镜组件以及光栅分别成像在同一感光器件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3D镜头的3D照相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通过设置在同一镜头上的第一透镜组件以及第二透镜组件以形成左右像在同一CCD或者CMOS芯片的左右两侧,具有安装简单、方便调校、便于移动照相、成本低以及能够避免图像产生畸变的优点。

Description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照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背景技术
3D照相机越来越普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基本原理在于仿真人双眼的位置,从左右两个具有轻微角度差异的观察点分别拍摄同一个物体,然后将两幅图像以同样的方式展示出来。
现有技术中的3D照相系统采用两台光学性能相同的照相机,根据物距和视角来决定两台照相机的位置,使得两台照相机获取物体不同角度的画面,进而实现3D照相。现有技术中的3D照相系统调校安装两台照相机复杂,不能轻易移动照相,并且增加了器材费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3D照相系统的调校安装复杂,不能轻易移动照相和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具有调校安装简单,便于移动照相,易于操作,并且成本低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3D镜头,其包括第一透镜组件、第二透镜组件以及光栅,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分别设置于3D镜头的左右两侧,入射光通过第一透镜组件、第二透镜组件以及光栅分别成像在同一感光器件的左右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透镜组件包括第一物镜,入射光通过第一物镜聚焦成像在感光器件的左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二透镜组件包括第二物镜,入射光通过第二物镜聚焦成像在感光器件的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为光学性能相同的透镜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物镜和第二物镜为折射物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折射物镜为双高斯型或匹兹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一透镜组件包括:第一凸凹透镜、凹凸透镜、光阑、双凸透镜、平凹透镜以及第二凸凹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第二透镜组件包括:第一凸凹透镜、凹凸透镜、光阑、双凸透镜、平凹透镜以及第二凸凹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感光器件为电荷耦合元件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3D照相机,其包括上述的3D镜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通过设置在同一镜头上的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以形成左右像在同一CCD或者CMOS芯片的左右两侧,具有调校安装简单,便于移动照相,易于操作,并且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3D镜头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3D镜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3D镜头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3D镜头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3D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件11、第二透镜组件12以及光栅1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件11和第二透镜组件12分别设置于3D镜头的左右两侧,入射光(图未示)通过第一透镜组件11、第二透镜组件12以及光栅14分别成像在同一感光器件13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镜组件11为第一物镜,入射光通过第一物镜聚焦成像在感光器件13的左侧。第二透镜组件12为第二物镜,入射光通过第二物镜聚焦成像在感光器件13的右侧。光栅14防止入射光通过第一透镜组件11和第二透镜组件12产生干涉。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物镜和第二物镜为折射物镜,例如可为双高斯型或匹兹伐型的折射物镜。
具体而言,第一透镜组件11包括第一凸凹透镜111、凹凸透镜112、光阑113、双凸透镜114、平凹透镜115以及第二凸凹透镜116,其中,第一凸凹透镜111、凹凸透镜112、光阑113、双凸透镜114、平凹透镜115以及第二凸凹透镜116的焦点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透镜组件12包括第一凸凹透镜121、凹凸透镜122、光阑123、双凸透镜124、平凹透镜125以及第二凸凹透镜126,其中,第一凸凹透镜121、凹凸透镜122、光阑123、双凸透镜124、平凹透镜125以及第二凸凹透镜126的焦点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透镜组件11和第二透镜组件12根据人的视觉成像原理进行设置,使得第一透镜组件11和第二透镜组件12获取物体不同角度的画面,进而在感光器件13上形成左右不同的图像,实现3D照相。在本实施例中,平凹透镜115以及平凹透镜125由平凸透镜(未标示)贴合双凹透镜(未标示)组成。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件11和第二透镜组件12为光学性能相同的透镜组件,感光器件13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将两个物镜,即:第一透镜组件11和第二透镜组件12设置在同一镜头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3D镜头能够避免图像产生畸变,且其结构简单,易于调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3D照相机,该3D照相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3D镜头。具体而言,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3D照相系统,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3D镜头直接安装在普通相机上,使得普通相机能够成为一台3D照相机,安装简单、使用成本低,便于移动照相。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通过设置在同一镜头上的第一透镜组件11以及第二透镜组件12以形成左右像在同一CCD或者CMOS芯片的左右两侧,具有安装简单、方便调校、便于移动照相、成本低以及能够避免图像产生畸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3D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3D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件、第二透镜组件以及光栅,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3D镜头的左右两侧,入射光通过所述第一透镜组件、所述第二透镜组件以及所述光栅分别成像在同一感光器件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包括第一物镜,所述入射光通过所述第一物镜聚焦成像在所述感光器件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包括第二物镜,所述入射光通过所述第二物镜聚焦成像在所述感光器件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件为光学性能相同的透镜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3D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镜和所述第二物镜为折射物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物镜为双高斯型或匹兹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包括:第一凸凹透镜、凹凸透镜、光阑、双凸透镜、平凹透镜以及第二凸凹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包括:第一凸凹透镜、凹凸透镜、光阑、双凸透镜、平凹透镜以及第二凸凹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器件为电荷耦合元件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
10.一种3D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照相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3D镜头。
CN2011201346206U 2011-04-29 2011-04-29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02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46206U CN202102177U (zh) 2011-04-29 2011-04-29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46206U CN202102177U (zh) 2011-04-29 2011-04-29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02177U true CN202102177U (zh) 2012-01-04

Family

ID=45388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3462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102177U (zh) 2011-04-29 2011-04-29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021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802A (zh) * 2011-04-29 2012-10-31 浙江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CN115826231A (zh) * 2023-02-17 2023-03-21 聚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模组及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802A (zh) * 2011-04-29 2012-10-31 浙江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CN115826231A (zh) * 2023-02-17 2023-03-21 聚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模组及双目立体视觉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L264420A (en) Slim digital zoom camera with two developers
TWI514023B (zh) 光學系統
WO2012036637A3 (en) Optical lens module assembly with auto focus and 3-d imaging function
JP2014026169A5 (zh)
CN102967924A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104730692B (zh) 微单数码相机全幅镜头
CN202916487U (zh) 一种大像面、可见光与红外共焦的成像光学镜头
CN104199179B (zh) 一种微距镜头
CN205581384U (zh) 一种超广角小体积高像素光学镜头
CN202102177U (zh)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CN104280860B (zh) 一种高分辨率摄像镜头
CN204462517U (zh) 一种三片式150度鱼眼长波红外镜头
CN202615028U (zh) 双波段镜头镜片群组结构
CN103913814A (zh)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转接镜头
CN202615033U (zh) 可见光和红外光共焦镜头
CN202615025U (zh) 双波段高分辨率光学变焦镜头
CN103235399B (zh) 一种高像素微距对焦大倍率变焦光学系统
CN202948195U (zh) 一种两倍增距镜
CN102759802A (zh) 3d镜头以及3d照相机
CN202615032U (zh) 高分辨率双波段光学变焦镜头
CN104765134B (zh) 一种微距镜头
CN102346289B (zh) 一种大视场低畸变广角监控镜头
CN201965302U (zh) 一种大景深望远镜
CN206193326U (zh) 一种水下专用摄影光学成像系统
CN202615029U (zh) 高分辨率光学变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04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high in the three global digital Building Room 806 No. 9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agic ey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ree Donggang road 324000 in Zhejiang province Quzhou City Kecheng District No. 71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Yisid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9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locat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ol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high in the three global digital Building Room 806 No. 9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agic eye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1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p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ol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