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86480U - 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86480U
CN202086480U CN201120104127XU CN201120104127U CN202086480U CN 202086480 U CN202086480 U CN 202086480U CN 201120104127X U CN201120104127X U CN 201120104127XU CN 201120104127 U CN201120104127 U CN 201120104127U CN 202086480 U CN202086480 U CN 202086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upper shell
lower house
connecting band
blood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041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玮
王维虎
李昌博
余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ao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AO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AO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AO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041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86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86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864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夹式血氧仪,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那一面与所述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那一面均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两个凹槽围成具有手指插入口的手指容腔,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中处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那一部分的长度可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氧仪,通过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的第一连接带可使上、下壳体彼此扣合产生夹紧被测手指的夹持力以便测量,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带长度可调,因而可根据被测手指粗细调节上壳体和下壳体彼此分开的角度,以对手指施加较合适的夹持力,从而提高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背景技术
血氧仪用于检测人体的血氧饱和度,通过检测人体上充血的末梢组织如手指、耳垂等部位对不同波长的红光或红外光的吸光度变化率之比来推算出末梢组织的动脉血氧饱和度。
现有的指夹式血氧测量仪包括上、下两个壳体,壳体中设置有用于参量采集及处理的元件,两壳体之间具有手指容腔,测量者只需将手指放在该手指容腔中即可得知脉率和血氧饱和度值,因此该指夹式血氧测量仪具有测量操作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可随时监测脉率和血氧饱和度值等的优点。
例如,公开号为US 2009/0043180的美国专利申请就公开了这样一种指夹式血氧测量仪。该指夹式血氧测量仪包括上、下两个壳体,该上、下两个壳体通过一个铰接枢轴相互连接,并且可绕该枢轴相对旋转或者绕该枢轴相互分开一段距离。该上、下两个壳体通过一对扭转弹簧对被测量手指的指尖部施加夹紧压力而夹紧被测手指。其中,上壳体内一般包括显示屏、血氧数据处理电路板、发光电路板(或接收电路板),下壳体内一般对应地包括接收电路板(或发光电路板)、电池。虽然上述指夹式血氧仪可快速方便测量血氧饱和度值,但在实际使用中,上壳体容易相对于下壳体左右扭动,造成卡簧,从而给使用带来不便且降低弹簧的使用寿命。此外,受弹簧的限制,上、下壳体张开角度较小,当使用者手指较粗并插入血氧仪测量时,使用者手指指尖会被过度夹紧,既不舒适,也会影响指尖血液循环进而影响测量精度;再者,由于上、下壳体张开角度较小,使得不容易对上、下壳体的内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容易使使用者受到细菌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指夹式血氧仪,其可根据被测手指的粗细施加相应的夹持力,具有较高的舒适性和测量精确度,并且容易清洗和消毒。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夹式血氧仪,其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那一面与所述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那一面均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两个凹槽围成具有手指插入口的手指容腔,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中处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那一部分的长度可调。
其中,在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两侧且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分别设置连接带限位装置,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包括供所述第一连接带穿过的通孔及可对所述第一连接带位于所述通孔中的部分施加紧固力的调节按钮。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调节按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卡孔相配合的卡扣。
其中,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结合。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带包括至少一对弹性带,所述每对弹性带包括两条分别位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的弹性带,所述每对弹性带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之一的两侧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所述每对弹性带的另一端彼此连接或者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另一个的两侧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每对弹性带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多个卡孔,另一条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用于连接所述两条弹性带的卡扣。
其中,所述每对弹性带上设置有可互相粘结的粘结部。
其中,所述每对弹性带均上设置有多个卡孔,在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接带限位装置,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包括供所述每对弹性带穿过的通孔及与所述每对弹性带上的卡孔相配合的卡扣。
其中,在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上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位置处的设置有用于安置所述第一连接带的连接带安置槽。
其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电源线和数据线进行电连接和通信,且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条非弹性第二连接带,所述非弹性第二连接带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与所述手指插入口相对的一端,并且其长度小于所述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电源线或者数据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氧仪,通过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的第一连接带不仅可使上、下壳体彼此扣合产生夹紧被测手指的夹持力,并且由于该第一连接带处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那一部分的长度可调,因而可根据被测手指的粗细调节上壳体和下壳体彼此分开的角度,以对被测手指施加较合适的夹持力,从而提高舒适性。另外,由于上述第一连接带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侧靠近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因此,当手指插入时,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夹持力主要作用于手指,而不会过紧的夹持作为测量部位的手指指尖以致影响其血液循环,因而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短于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电源线或者数据线的长度的非弹性第二连接带,可以防止由于上、下壳体彼此分开角度过大而使电源线或者数据线被扯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的侧视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的另一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进行详细描述。其中,为了便于说明,在下文中,所谓前端是指靠近血氧仪手指插入口而远离被测手指指尖的一端,所谓后端是指远离血氧仪手指插入口而靠近被测手指指尖的一端,所谓纵向指使用血氧仪时被测手指的插入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手指容腔103、显示器104,手指容腔103由上壳体101朝向下壳体102的那一面与下壳体102朝向上壳体101的那一面上设置的沿纵向延伸的凹槽围成,并具有手指插入口,用于容纳被测手指,显示器104位于上壳体101的上表面上,用于显示测量结果。
其中,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两侧设置有U形的第一连接带105,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上壳体101两侧靠近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具体地,可通过将第一连接带105的两端热压在上壳体101中包括显示器104的部分与用于围成手指容腔的部分之间,并进行固定,而第一连接带105的中间部分安置于设置在下壳体102外表面上的连接带安置槽中。当使用者将手指伸入手指容腔103时,通过第一连接带105可对被测手指施加一定夹持力,以使血氧仪夹紧被测手指以进行测量,因此,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带105为弹性带,这样可以更好地夹紧手指,以防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连接带105也可为一环带,该环带环绕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靠近手指插入口的位置,且安置于设置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外表面上靠近手指插入口位置处的环带槽中。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连接带105也可由两条分别设置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两侧且靠近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的弹性带构成,这两条弹性带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上壳体101上,另一端固定于下壳体102上或者彼此固定连接,其同样可对手指施加夹持力,以进行测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连接带105也可由2条以上,例如4条分别设置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两侧且靠近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的弹性带构成,即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两侧并靠近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分别设置2条或2条以上弹性带,这同样能达到上述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测量仪,通过借助第一连接带105对被测手指施加夹持力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扭转弹簧,避免了因上、下壳体的左右扭动而出现的卡簧问题,从而降低了血氧仪的故障率,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由于第一连接带105设置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靠近手指插入口的两侧,这样,当手指插入时,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夹持力主要作用于手指,而不会过紧的夹持作为测量部位的手指指尖以致手指指尖血液循环差而影响测量的精度。
进一步,由于使用者手指粗细不一致,当手指较粗时,因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张开角度不够大,对手指施加的夹持力就会过大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为了使血氧仪能适用于不同粗细的手指,并且可对不同粗细的手指施加合适的夹持力,本实用型提供的指夹式血氧仪在下壳体10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带限位装置,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带105穿过的通孔及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连接带105长度的调节按钮106,当调节按钮106被按下时可对第一连接带105的位于上述通孔中的部分施加一定紧固力,从而使第一连接带105被固定住而不能在该通孔中自由滑动;而当调节按钮106未被按下时,第一连接带105可在该通孔中自由滑动。这样,当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张开角度较大时可向下拉动第一连接带105,并通过调节按钮106使第一连接带105处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两侧的那一部分缩短,从而使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张开角度变小,以适应较细手指;当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张开角度较小时可向上拉动第一连接带105,并通过调节按钮106使第一连接带105处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两侧的那一部分延长,从而使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张开角度变大,以适应较粗手指。因此,通过所述调节按钮106,可调节第一连接带105位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两侧部分的长度,从而调节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张开角度以及对被测量手指施加的夹持力,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带105的两端设置于上壳体101上,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设置在下壳体102上,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将第一连接带105的两端设置于下壳体102上,而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设置在上壳体101上,其同样能达到上述效果。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可设置为与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可拆卸地结合,例如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这样当需要清洗血氧仪时,可将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从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分离,从而可使所述第一连接带可从下壳体或上壳体上抽出,以使上壳体和下壳体可张开较大角度,以便对血氧仪进行清洁和消毒。此外,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不设置前述连接带安置槽或环带安置槽,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安置前述第一连接带。
此外,还需要说明是,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连接带由两条分别设置与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的连接带构成时,可在其中一条连接带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卡扣,在另一条连接带上设置多个卡孔,通过卡扣与不同卡孔的配合来调节第一连接带处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的那一部分的长度,从而调节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开的角度;或者在两条连接带上设置可互相粘结的粘结部,通过将所述粘结部在不同位置粘结来调节第一连接带处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那一部分的长度。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连接带为一条整体的弹性带时,也可在其上适当位置设置多个卡孔,并将前述调节按钮设置为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的卡扣,这样通过调节按钮与不同卡孔的配合就可以调节第一连接带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那一部分的长度,进而调节上壳体和下壳体张开的角度。同样地,当第一连接带由两条分别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的弹性带构成时,也可在每条弹性带上均设置多个卡孔,并在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设置上述连接带限位装置,且其调节按钮为与每条弹性带上的卡孔相配合的卡扣,这同样能起到上述效果,且此时两条弹性带不与上壳体或下壳体连接的一端可不必彼此相连接。
此外,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通过电源线电连接,或者通过电源线和数据线形成电连接而相互通信,在上壳体101内设置有数据处理电路板、接收元件107;而在下壳体102内设置有发射元件108和工作电源(例如,电池);通过接收元件107与发射元件108可完成血氧值数据的采集,并通过所述电源线和数据线将所采集的数据传输给数据电路板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显示器104显示测量结果。
为了避免在对血氧仪清洁消毒时,由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彼此分开角度过大,扯断连接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电源线或者数据通信线,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后端,即远离手指插入口的一端,设置非弹性第二连接带109,其长度小于连接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电源线或者数据线的长度,从而可对电源线或者数据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电源线或者数据线被拉断。优选地,非弹性第二连接带109位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后端中间位置,且可设置多条,本实施例中非弹性第二连接带109的数量为两条。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其也可为2条以上,且优选地在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后端对称设置。
进一步,为了更好地保护电源线和、数据线以及非弹性第二连接带109,如图3所示,在上壳体101的后端设置有导套(图中未示出),下壳体102的后端设置有相应的导柱110,导套与导柱110相互配合使用,在打开或扣合血氧仪时,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将按照该导柱110和导套的预设轨迹运动,这样既能防止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发生左右扭动或侧歪而导致大力拉扯非弹性第二连接带109,又能限制下壳体102相对于上壳体101在垂直方向张开,避免在打开血氧仪时上壳体101与承载桌面等硬物发生快速碰撞而损害显示器104,从而延长非弹性第二连接带109和显示器104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保护电源线、数据线以及非弹性第二连接带109,也可如图4所示,将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后端的扣合面分别设置为相互啮合的凸曲面111和凹曲面112,以防止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发生左右扭动或侧歪。或者如图5所示,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的后端通过转动轴113连接,上壳体101和下壳体可绕转动轴113转动来实现相互开合;转动轴113同样能够防止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发生左右扭动或侧歪。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指夹式血氧仪,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那一面与所述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那一面均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两个凹槽围成具有手指插入口的手指容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中处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那一部分的长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的两侧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分别设置连接带限位装置,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包括供所述第一连接带穿过的通孔及可对所述第一连接带位于所述通孔中的部分施加紧固力的调节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上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调节按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卡孔相配合的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与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地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包括至少一对弹性带,所述每对弹性带包括两条分别位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的弹性带,所述每对弹性带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之一的两侧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所述每对弹性带的另一端彼此连接或者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另一个的两侧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弹性带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多个卡孔,另一条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与所述卡孔相配合用于连接所述两条弹性带的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弹性带上设置有可互相粘结的粘结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弹性带均上设置有多个卡孔,在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连接带限位装置,所述连接带限位装置包括供所述每对弹性带穿过的通孔及与所述每对弹性带上的卡孔相配合的卡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上靠近所述手指插入口位置处的设置有用于安置所述第一连接带的连接带安置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指夹式血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电源线和数据线进行电连接和通信,且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条非弹性第二连接带,所述非弹性第二连接带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与所述手指插入口相对的一端,并且其长度小于所述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电源线或者数据线的长度。
CN201120104127XU 2011-04-11 2011-04-11 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6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4127XU CN202086480U (zh) 2011-04-11 2011-04-11 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04127XU CN202086480U (zh) 2011-04-11 2011-04-11 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86480U true CN202086480U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61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04127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6480U (zh) 2011-04-11 2011-04-11 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8648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7223A (zh) * 2012-05-18 2013-12-04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血氧计步测量仪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07411756A (zh) * 2016-05-24 2017-12-01 杭州鸿富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手指夹持装置及具有手指夹持装置的血氧仪
CN109381197A (zh) * 2018-09-06 2019-02-26 北京大学 基于指关节多光谱影像的无创血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367953A (zh) * 2019-08-12 2019-10-25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无线心电监护仪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7223A (zh) * 2012-05-18 2013-12-04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血氧计步测量仪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03417223B (zh) * 2012-05-18 2015-06-10 北京超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血氧计步测量仪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07411756A (zh) * 2016-05-24 2017-12-01 杭州鸿富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手指夹持装置及具有手指夹持装置的血氧仪
CN109381197A (zh) * 2018-09-06 2019-02-26 北京大学 基于指关节多光谱影像的无创血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367953A (zh) * 2019-08-12 2019-10-25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多功能无线心电监护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0715B2 (en) Photoplethysmography sensors
CN202086480U (zh) 一种指夹式血氧仪
US7263393B2 (en) Biofeedback ring sensors
US8326392B2 (en) Foldable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9158125B2 (en) Universal eyewear
US20110081037A1 (en) Earphone device having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ing apparatus
TW200718392A (en) Medical sensor and technique for using the same
EP2201891A1 (en) Soft finger cot blood oxygen measuring device
CN208435682U (zh) 一种可变角度带刻度的软式内镜活检钳
CN107411756B (zh) 手指夹持装置及具有手指夹持装置的血氧仪
CN102302371B (zh) 指夹式血氧测量仪
EP2999990A1 (en) Universal eyewear
CN211633300U (zh) 便携式血氧计
CN201996542U (zh) 一种血氧仪
CN104825194B (zh) 保护套和具有该保护套的超声经颅多普勒探头组件
JP2020502589A (ja) バイオセンサを備えたメガネ
CN215458025U (zh) 一种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CN215458421U (zh) 一种耳道专用镊
US20180343985A1 (en) Technician's Cord Positioner
CN210077640U (zh) 一种基于细胞共振的检测分析装置
CN220024400U (zh) 发箍和面罩美容仪
CN219814945U (zh) 一种牙垫气管导管固定器
CN209107715U (zh) 一种缓解颈部疼痛的颈部吊床
CN213190136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胃镜检查包
CN220608328U (zh) 一种心电图机与心电监护仪用导联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39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Fuxing Road, No. 83 West floor three room 32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Ultra-think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36, B, 1127-112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ao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143 Yuquanlu Road Haidian District, No. 1, layer 4, layer 4104, 12,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ao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Fuxing Road, No. 83 West floor three room 32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Ultra-think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10-412, 2 / F, 3 / F, 4 / F, building 2, No.9, Shuangyuan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ao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43, Haidian District, Yuquanlu Road, No. 12, 4, 4104,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ao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