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77097U -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77097U
CN202077097U CN2011200736360U CN201120073636U CN202077097U CN 202077097 U CN202077097 U CN 202077097U CN 2011200736360 U CN2011200736360 U CN 2011200736360U CN 201120073636 U CN201120073636 U CN 201120073636U CN 202077097 U CN202077097 U CN 202077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ookmark
mobile phone
bookmart
microprocesso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736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0736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77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77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770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包括壳体、主板、微处理控制器、电源管理单元、射频单元、存储模块和显示屏,还包括书签设置模块和书签同步模块,所述书签设置模块与所述书签同步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相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部手机或手机与其它电子设备间电子书签的同步,可将本机的电子书签与其它电子设备共享,方便在不同设备间进行切换,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背景技术
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目前大多数的手机都具有电子书的功能。手机中的电子书,通常都具有电子书签的功能,即在电子书文档数据中添加电子书签信息,当用户再次打开该电子书时,可直接跳转到该电子书签信息所标注的内容,方便用户继续阅读。中国知识产权局于2007年10月24日公开了一种在手机上显示电子书的方法及一种在手机上显示电子书的设备,其公开号为CN 101059800,该方法的提点是每次仅读取并显示固定长度的数据,将书签信息记录在文件的末尾。该设备包括:文件头读取单元,其读取文件头信息,确定文件格式;数据读取和转换单元,其读取固定长度的数据,并且转换成UNICODE编码;显示单元,显示所读取和转换的数据;书签操作单元,在文件末尾添加书签信息。该设备及方法可实现在能力受限的设备中,如移动终端,采用分段读取,减少内存开销,支持超大文件,便于实现翻页,页面跳转等功能;在自身文件尾部插入书签数据,将书签和文件直接关联,利于书签数据的管理,如文件删除,书签数据即清除等。当用户具有多个电子书设备时,常常使用不同的电子设备阅读同一部电子书的内容,这时,如果该用户在一个设备中设置了电子书签,在采用另一个设备阅读时,由于未在该另一设备中设置电子书签,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继续阅读的位置,不但费时费事,还耗费了电池电量,造成待机时间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包括壳体、主板、微处理控制器(101)、电源管理单元(104)、射频单元(102)、存储模块(103)和显示屏(105),还包括书签设置模块和书签同步模块,所述书签设置模块与所述书签同步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相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可实现多部手机或手机与其它电子设备间电子书签的同步,可将本机的电子书签与其他电子设备共享,从而使具有多部电子设备的用户可方便的利用其多部电子设备进行电子书的阅读,方便在不同设备间进行切换,可节约寻找阅读位置的时间,进而减少对电量的耗费,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包括壳体、主板、微处理控制器101、电源管理单元104、射频单元102、存储模块103和显示屏105,还包括书签设置模块和书签同步模块,所述书签设置模块与所述书签同步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相电路连接。
所述书签设置模块包括书签位置获取模块106、书签位置存储模块107,所述书签位置获取模块106和书签位置存储模块107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相连接。
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设有用户连接所述显示屏105的数据接口113,所述书签位置获取模块106与所述数据接口113相电路连接。所述书签位置获取模块106用于检测显示屏105上显示的文本内容,获取显示屏105上最后一个文字的在所述存储模块103中的存储地址,并将该地址发送给所述书签位置存储模块107进行保存。
所述书签同步模块包括用于接收其他电子设备发送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109,用于将其他设备上的电子书与本手机上的电子书进行比对的比对模块108,用于向选定的电子设备发送书签信息的信号发射模块110;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9、比对模块108及信号发射模块110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相连接,所述比对模块108还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103及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9相连接,用于读取所述存储模块103中保存第一电子书数据且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9发送的第二电子书数据。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机,也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以外且具有电子书功能的电子设备。所述其他电子设备需具有无线通讯功能且设置为允许本手机进行读取其电子书相关的数据。
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设有第一中断接口111,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9连接在所述第一中断接口111上,从而实现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9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的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9接收到所述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一中断接口111向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发送中断信号,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根据该中断信号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还设有第二中断接口112,所述比对模块108连接在所述第二中断接口112上,从而实现所述比对模块108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的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比对模块108通过所述第二中断接口112向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发送中断信号,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根据该中断信号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所述第一中断接口111或所述第二中断接口112均为GPIO接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包括壳体、主板、微处理控制器(101)、电源管理单元(104)、射频单元(102)、存储模块(103)和显示屏(1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书签设置模块和书签同步模块,所述书签设置模块与所述书签同步模块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相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书签设置模块包括书签位置获取模块(106)、书签位置存储模块(107),所述书签位置获取模块(106)和书签位置存储模块(107)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设有用户连接所述显示屏(105)的数据接口(113),所述书签位置获取模块(106)与所述数据接口(113)相电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书签同步模块包括用于接收其他电子设备发送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109),用于将其他设备上的电子书与本手机上的电子书进行比对的比对模块(108),用于向选定的电子设备发送书签信息的信号发射模块(110);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9)、比对模块(108)及信号发射模块(110)均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相连接,所述比对模块(108)还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103)及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9)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设有第一中断接口(111),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9)连接在所述第一中断接口(111)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01)还设有第二中断接口(112),所述比对模块(108)连接在所述第二中断接口(112)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断接口(111)为GPIO接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断接口(112)为GPIO接口。
CN2011200736360U 2011-03-18 2011-03-18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77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36360U CN202077097U (zh) 2011-03-18 2011-03-18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736360U CN202077097U (zh) 2011-03-18 2011-03-18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77097U true CN202077097U (zh) 2011-12-14

Family

ID=4511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73636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77097U (zh) 2011-03-18 2011-03-18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7709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310A (zh) * 2011-03-18 2012-09-19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3167008A (zh) * 2011-12-19 2013-06-19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同步阅读的方法
CN103186991A (zh) * 2011-12-28 2013-07-03 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设备无缝阅读的电子书阅读系统及设备间切换方法
CN103595738A (zh) * 2012-08-14 2014-02-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多终端数字阅读实现方法、系统和阅读业务平台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310A (zh) * 2011-03-18 2012-09-19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3167008A (zh) * 2011-12-19 2013-06-19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同步阅读的方法
CN103167008B (zh) * 2011-12-19 2016-08-10 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多终端同步阅读的方法
CN103186991A (zh) * 2011-12-28 2013-07-03 北京中文在线数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多设备无缝阅读的电子书阅读系统及设备间切换方法
CN103595738A (zh) * 2012-08-14 2014-02-1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多终端数字阅读实现方法、系统和阅读业务平台
CN103595738B (zh) * 2012-08-14 2017-12-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多终端数字阅读实现方法、系统和阅读业务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5921B (zh) 数据备份方法、无线充电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02077097U (zh)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
CN103576846A (zh) 无线投影系统
CN101394622B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终端
CN202771805U (zh) 无线存储器
CN102402411A (zh) 一种计算机、辅助显示设备以及信息显示方法
CN102685310B (zh) 一种具有电子书签同步功能的手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1754421A (zh) 一种基于蓝牙传输协议的文件传输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01957080U (zh) 外接sim卡移动终端及外接sim卡装置
CN102480786A (zh) 一种多通信制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932960A (zh) 电子名片交换系统及交换方法
CN201805559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电子相册
CN204740586U (zh) 一种多功能usb接口扩展装置
CN202771456U (zh) 一种无线存储sd卡
US9003072B2 (en) Portable data storage device with wireless functionality having a digital switch circuit and a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in the aforementioned
CN203136078U (zh) 无线存储器
CN104679128A (zh) 手持无线电子阅览适配器
CN202067559U (zh) 一种新型u盘
CN201571205U (zh) 一种嵌入式移动互联网装置
CN204498176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收纳装置
CN201995011U (zh) 具有无线上网卡功能的手机
CN213279716U (zh) 一种电子笔记的物联网传输装置
CN213783467U (zh) 一种小型超快速启动视音频系统
CN204598041U (zh) 一种设有防爆装置的智能手机
CN102801439A (zh) 一种基于td-lte的三网融合智能终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7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73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