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76175U - 一种翘板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翘板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76175U
CN202076175U CN2011201326081U CN201120132608U CN202076175U CN 202076175 U CN202076175 U CN 202076175U CN 2011201326081 U CN2011201326081 U CN 2011201326081U CN 201120132608 U CN201120132608 U CN 201120132608U CN 202076175 U CN202076175 U CN 202076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saw
shell fragment
switch
rocker switch
switch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326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团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chant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chant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chant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Mercha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1326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76175U/zh
Priority to HK11107650A priority patent/HK1150353A2/xx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76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761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开关座、金属接线脚、弹片组件、翘板、定位组件,每组弹片组件中包括相互配合的弹片以及设置在弹片两侧的触头和弹性元件,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开关座内且与一组金属接线脚电连接而另一端悬臂设置在与对应触头相匹配的位置处;翘板转动设置在开关座顶部,翘板底部设有弹片组件数量相等的凸块,凸块与对应的弹片组件中弹片的中段相配合。通过设置两组弹片组件分别与两路电路连接,在翘板底部设置与弹片组件中的弹片中段相配合的凸块,使得不同的凸块能够控制对应弹片组件中弹片和触头的接通或断开,实现两路电源的控制。整个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影响整体的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翘板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元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翘板开关。
【背景技术】
翘板开关也称船形开关、跷板开关、IO开关、电源开关,翘板开关常用作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的电源开关,如饮水机、跑步机、电脑音箱、电瓶车、吸尘器、吹风机、摩托车、离子电视机、咖啡壶、排插、按摩机等。翘板开关通常包括开关座、设置在开关座底部的若干个金属接线脚、设置在开关座内与导入金属接线脚(或导出金属接线脚)电连接的弹片组件、设置在开关座顶部的翘板、将翘板定位在不同位置处的定位组件。其中金属接线脚分为导入金属接线脚和导出金属接线脚两组不同的金属接线脚,分别用于导入电源和导出电源。而弹片组件包括与其中一组金属接线脚电连接的弹片以及固定在设置在开关座内且与另一组金属接线脚电连接的触头。使用时通过将翘板定位在不同位置,使得触头能与弹片组接触或脱离以实现电路的接通或断开。有时为了操作方便,还可在翘板外侧设置一个按钮。为了安装方便,还可在开关座外设置一个用来固定整个开关座的装饰面板。
已有翘板开关都是一个翘板控制一路电源的接通与断开,如果要控制两路以上的电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一个开关座顶部设置两个以上的翘板,另一种则是采用多个单翘板开关分别进行控制。前一种方法使得开关的外形显得凌乱,且结构复杂,后一种方法则需要消费者支付多余的材料成本和安装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翘板开关在控制两路电源时存在使用成本高、安装费用高或者外观凌乱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的翘板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开关座、设置在开关座底部的两组金属接线脚、设置在开关座内的弹片组件、设置在开关座顶部的翘板、将翘板定位在不同位置处的定位组件,所述弹片组件至少为两组,每组所述弹片组件中包括相互配合的弹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弹片两侧的触头和弹性元件,所述弹片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开关座内且与一组金属接线脚电连接而悬臂端悬臂设置在与对应触头相匹配的位置处;所述翘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开关座顶部,所述翘板底部设有弹片组件数量相等的凸块,所述凸块与对应的弹片组件中弹片的中段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各组弹片组件所对应的各个凸块在所述翘板的转动平面内的错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弹片上设有朝向对应凸块凸起的弯曲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翘板和开关座之间相互配合的弹性定位柱和导向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导向面包括两个与所述弹性定位柱端部相匹配的导向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两个导向斜面相交处朝向所述弹性定位柱向上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凸起处设有与所述弹性定位柱端部相匹配的定位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两个导向斜面相交处远离所述弹性定位柱向下凹陷。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翘板通过两侧设置的两个枢轴与开关座上设置的轴孔相配合转动设置在开关座顶部,所述两枢轴设置为不同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还包括开设有与所述开关座外轮廓相匹配的安装孔的装饰面板,所述开关座外侧壁和所述装饰面板安装孔孔壁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凸筋和安装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翘板顶部还固定设有按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按钮通过设置在所述按钮底部和翘板顶部之间相互配合的凸柱和凹槽固定在所述翘板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按钮通过设置在所述按钮侧壁和翘板侧壁之间相互配合的卡隼和卡槽套设在所述翘板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按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翘板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开关座为整体式,所述金属接线脚嵌设在所述开关座底部开设的接线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所述开关座为分体式,包括外壳和嵌设在所述外壳内的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翘板开关中,每组所述弹片组件中的弹片的固定端设有凸扣,对应该弹片固定端的金属接线脚上设有与所述凸扣相匹配的扣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翘板开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两组弹片组件,分别与两路电路连接,通过在翘板底部设置与弹片组件中的弹片中段相配合的凸块,使得不同的凸块能够控制对应弹片组件中弹片和触头的接通或断开。当拨动翘板时,能够控制两路电路同时接通或者其中一路接通或者同时断开,实现两路电源的控制。整个结构简单,只需要在翘板底部设置与弹片相配合的凸块即可,制造成本低。由于两路电源共用一个翘板来进行控制,不影响整体的美观。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爆炸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仰视图;
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位于中间档位时图2的B-B剖视图;
图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位于中间档位时图2的A-A剖视图;
图3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位于中间档位时图2的C-C剖视图;
图4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位于左侧档位时图2的B-B剖视图;
图4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位于左侧档位时图2的A-A剖视图;
图4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位于左侧档位时图2的C-C剖视图;
图5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位于右侧档位时图2的B-B剖视图;
图5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位于右侧档位时图2的A-A剖视图;
图5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位于右侧档位时图2的C-C剖视图;
图6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定位组件为向上凸起的导向斜面且翘板位于左侧档位时的B-B剖视图;
图6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定位组件为向上凸起的导向斜面且翘板位于右侧档位时的B-B剖视图;
图7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定位组件为自动复位且翘板位于中间档位时的B-B剖视图;
图7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定位组件为自动复位且翘板位于左侧档位时的B-B剖视图;
图7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定位组件为自动复位且翘板位于右侧档位时的B-B剖视图;
图8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按钮和翘板之间为相互配合的凸柱和凹孔时的爆炸图;
图8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按钮和翘板之间为相互配合的凸柱和凹孔时的主视图;
图8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按钮和翘板之间为相互配合的凸柱和凹孔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9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按钮和翘板之间为相互配合的卡隼和卡槽时的爆炸图;
图9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按钮和翘板之间为相互配合的卡隼和卡槽时的主视图;
图10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按钮和翘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时的爆炸图;
图10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按钮和翘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时的主视图;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开关座和装饰面板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开关座为一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开关座为一体式的爆炸图;
图1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开关座为分体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开关中开关座为分体式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翘板开关中,包括开关座100、金属接线脚200、弹片组件300、翘板400和定位组件500。其中金属接线脚200设置在开关座100的底部,弹片组件300设置在开关座100内,翘板400设置在开关座100顶部,定位组件500设置在翘板400和开关座100之间。
金属接线脚200的一端裸露在开关座100底部而另一端插入在开关座100内;金属接线脚200包括两组,其中一组为导入电源的导入金属接线脚200而另外一组为导出金属接线脚20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以两路电源为例进行阐述,因而设置金属接线脚200为三个,一个为连接地线的C脚210,另外两个为分别于两路电源电连接的I脚220和II脚230。在本实施例中,C脚210设置在开关座100底部的左侧位置处,而I脚220和II脚230并排设置在开关座100底部的右侧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在I脚220和II脚230之间设置竖向绝缘板101。
在优选本实施例中,包括两组弹片组件300a、300b,分别与两路电源对应。在每组弹片组件300中包括弹片310、触头320和弹性元件330。其中触头320固定在开关座100内并与一组金属接线脚中的一个金属接线脚(在本实施例中为I脚220或II脚230)电连接;弹片的一端为固定端311,该固定端固定在开关座100内并与另一组金属接线脚中对应的金属接线脚(在本实施例中为C脚210)电连接;弹片的另一端为悬臂端312,该悬臂端正好位于对应的触头320的下方;在弹片310复位时弹片的悬臂端312正好与对应触头320接触,实现电源的接通。具体地,在弹片固定端设置凸扣,在与该弹片对应的金属接线脚上设置扣孔,将弹片固定端的凸扣卡入金属接线脚的扣孔内,就能将弹片固定在开关座内并与对应的金属接线脚电连接。弹性元件330设置在弹片310和开关座100之间,并且弹性元件330和触头320分别位于弹片310的两侧;这样,弹片310向下弯曲时有弹性元件330对其进行弹性复位,而向上有触头320对其进行限位。具体地,可设置弹性元件330为弹簧,开关座100和弹片310下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定位销102、314,用于将弹簧定位在弹片310和开关座100之间。
在优选本实施例中,翘板400转动设置在开关座100的顶部。具体地,翘板400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转轴410;开关座100侧壁向上设有凸耳103,凸耳上设有转轴孔104。当翘板的转轴410与开关座100的转轴孔104相配合时,翘板400能够相对于开关座100转动。
为了能够对两组弹片组件300进行控制,在翘板400底部设有弹片组件300数量相等的凸块420,凸块420与对应的弹片组件中弹片310的中段相配合。将翘板400定位在不同档位时,翘板400底部的凸块420能够顶开弹片组件300中的弹片310,弹片悬臂端312脱离对应的触头320,使得该路电源断开;当凸块420转动到脱离弹片310的位置时,弹片310在弹性元件330的作用下朝向设有触头320的一侧复位,弹片悬臂端312与触头320接触,使得该路电源接通。通过设置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凸块420,使得翘板400在不同的转角范围内有特定个数的凸块420与对应的弹片310接触并将其顶开,而其他凸块420与对应的弹片310脱离;其特定个数可以是零个或一个或两个等。
在优选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各组弹片组件300所对应的各个凸块420在翘板400的转动平面内的错开设置,即不同的凸块420位于以翘板400转动中心为圆心的不同扇面上。当翘板400底部的凸块420是在翘板400转动到不同转角后才开始于对应的弹片310接触并将其顶开,从而使得对应的一路电源断开。
优选在弹片310上设有朝向对应凸块420凸起的弯曲部313,这样凸块420在顶开弹片310时,凸块420与弹片的弯曲部313接触;翘板400只需转动较小的角度,凸块420就能快速将对应弹片310顶开,使得弹片悬臂端312迅速脱离触头320。
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组件500包括设置在翘板400和开关座100之间相互配合的弹性定位柱和导向面52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弹性定位柱优选设置在翘板400上,而将导向面520设置在开关座100对应位置处。具体地,翘板400底部设有收纳定位柱510的柱孔501,柱孔内位于定位柱510和柱孔501孔底之间设有弹簧530,使得定位柱510在柱孔501内能够弹性滑动,进而使得定位柱510末端始终能够贴紧在导向面520上滑动。另外,导向面520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形状,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的档位数量来确定。
以翘板400设有左侧、中间、右侧三个档位为例,导向面520可设置为包括两个与定位柱510端部相配合的导向斜面521、522。这两个导向斜面521、522的相交处设置为朝向定位柱510向上凸起,在其相交处设有定位凹槽523。如图3a所示,当翘板400位于中间档位时,定位柱510正好位于定位凹槽523内,由于弹簧530的弹力,定位柱510被压紧在定位凹槽523内,使得翘板400被定位在中间档位。如图3b所示,此时与I脚220电连接的弹片组件中的弹片310a被弹簧330a顶起使得其悬臂端312a与对应触头320a接触,而对应的凸块420a并未与弹片310a接触,该路电源接通。如图3c所示,此时与II脚230电连接的弹片310b被对应的凸块420b顶开,使得该弹片的悬臂端312b脱离对应触头320b,该路电源断开。可见翘板400位于中间档位时,只有一路电源被接通。
如图4a所示,当翘板400向左转动时,翘板400从中间档位变为左侧档位,此时定位柱510在外力的作用下滑出定位凹槽523;由于导向面520包括两个导向斜面521、522,且两导向斜面的相交处朝向定位柱510向上凸起,此时,定位柱510滑至右侧导向斜面522,由于该导向斜面522的左侧比右侧高,当定位柱510滑出定位凹槽523后在弹簧530弹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右侧滑动,直至翘板400的左侧边缘与开关座100上表面接触;此时翘板400不再转动,翘板400被定位在左侧档位。如图4b所示,此时与I脚220电连接的弹片组件300a中的弹片310a被弹簧330a顶起,使得其悬臂端312a与对应触头320a接触,而对应的凸块420a并未与弹片310a接触,该路电源接通。如图4c所示,同样与II脚230电连接的弹片310b被弹簧顶起,使得其悬臂端312b与对应触头320b接触,而对应的凸块420b也未与弹片310b接触,该路电源接通。可见翘板400位于左侧档位时,两路电源均接通。
如图5a所示,当翘板400向右转动时,翘板400从中间档位变为右侧档位,此时定位柱510在外力的作用下滑出定位凹槽523;由于导向面520包括两个导向斜面521、522,且两导向斜面的相交处朝向定位柱向上凸起,此时,定位柱510滑至左侧导向斜面521,由于该导向斜面521的右侧比左侧高,当定位柱510滑出定位凹槽523后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左侧滑动,直至翘板400的右侧边缘与开关座100上表面接触;此时翘板400不再转动,翘板400被定位在右侧档位。如图5b所示,此时与I脚220电连接的弹片310a被对应的凸块420a顶开,使得该弹片310的悬臂端312a脱离对应触头320a,该路电源断开。如图5c所示,同样与II脚230电连接的弹片310b被对应的凸块420b顶开,使得该弹片的悬臂端312b脱离对应触头320b,该路电源断开。可见翘板400位于左侧档位时,两路电源均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400开关中,可以只有两个档位,左侧档位和右侧档位。其定位组件500同样包括弹性定位柱510和导向面520,其中弹性定位柱510可按照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结构设置,导向面520同样包括两个导向斜面521、522,两导向斜面521、522的相交处向上凸起。如图6a所示,当按下翘板400左侧时,弹性定位柱510滑至右侧导向斜面522,翘板400被定位在左侧档位。如图6b所示,当按下翘板400右侧时,弹性定位柱510滑至左侧导向斜面521,翘板400被定位在右侧档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400开关中,翘板400可以设置四个档位,具体地可参照上述优选实施例进行设置,不同之处在于两导向斜面521、522相交处设有两个定位凹槽。对应的开关座100内设有控制四路电源通断的弹片组件300,而翘板400底部设有分别于各个弹片组件300对应的凸块420,这些凸块420位于以翘板400转动中心为圆心的不同扇面上,以便当翘板转动不同角度时,有不同的凸块将对应的弹片顶开,实现对多路电源的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翘板400开关中,翘板400也可以设置为自动复位,即按下翘板400一侧后,翘板400能够自动复位。具体地,定位组件500同样包括弹性定位柱510和导向面520。其中弹性定位柱510可参照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设置,而导向面520同样包括两个导向斜面521、522,两导向斜面521、522相交处设置为远离弹性定位柱510向下凹陷。如图7a所示,正常状态下,弹性定位柱510的端部位于两导向斜面521、522相交处的凹陷位置。如图7b、7c所示,当在翘板400边缘处施加按压力F时,弹性定位柱510滑至导向斜面上;定位柱510作用在导向斜面上的压力倾斜作用在导向斜面上,从而产生垂直于导向斜面的压力分力和平行于导向斜面的推力分力;其中压力分力与定位柱510和导向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成正比;通过设置合适的导向斜面倾斜角度以及导向斜面和定位柱510之间的摩擦系数,可使得推力分力大于摩擦力;此时撤销按压力F后,定位柱510会在推力分力的作用下自动向导向面520的凹陷处滑动,使得翘板400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翘板400顶部还固定设有按钮600,按钮顶端设有拨块601,以方便用手指拨动翘板400转动。具体地,按钮600固定在翘板400上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图8a、8b所示,按钮600底部和翘板400顶部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凸柱610和凹槽430,当凸柱610卡入凹槽430内时,按钮600被固定在翘板400顶部。如图8c所示,为了将凸柱610固定在凹槽430内,可在加工安装时,利用汤压工艺,在凸柱穿过凹槽430后,将凸柱端部汤压变形,使得凸柱端部尺寸变大,从而不会从凹槽内滑出,使得按钮和翘板可靠连接在一起。如图9a、9b所示,按钮600侧壁和翘板400侧壁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卡隼620和卡槽440,当卡隼620卡入卡槽440内时,按钮600套在翘板400顶部。如图10a、10b所示,根据需要,也可设置按钮600通过紧固件630固定在翘板400顶部,紧固件630可以是螺钉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翘板400通过两侧设置的两个枢轴410与开关座100上设置的轴孔104相配合转动设置在开关座100顶部,两枢轴410设置为不同直径。这样翘板400和开关座100之间的安装方向是确定的,防止因翘板400装反后,翘板400底部的凸块420和对应弹片310之间的位置装错而造成电源控制失效。
如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开设有与开关座100外轮廓相匹配的安装孔710的装饰面板700,开关座100外侧壁和装饰面板安装孔710孔壁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凸筋106和安装槽711。安装时,只需要将凸筋106卡入安装槽711内,就能使得开关座100被固定在装饰面板的安装孔710内,安装起来非常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关座可设置为整体式,也可设置为分体式。如图12a、12b所示,当开关座设置为整体式时,开关座底部开设有接线脚孔107,金属接线脚200嵌设在接线脚孔107内,使得金属接线脚200的一端裸露在开关座底部,方便进行电连接;而金属接线脚200的另一端位于开关座内部与对应弹片电连接。此时,开关座为开放式,即开关座顶部的敞口108设置为全开口。如图13a、13b所示,当开关座设置为分体式时,开关座包括外壳110和底板120。其中底板120嵌设在外壳110内并且可拆除,金属接线脚200嵌设在底板120上。安装时,先将金属接线脚200安装在底板上,将弹片组件、翘板、定位组件等安装在外壳内,再将底部嵌入到外壳底部,使得整个翘板开关的安装来非常方便。此时开关座可设置为半开式,即壳体的顶部敞口108局部被遮挡,只预留翘板的活动空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翘板开关,包括开关座、设置在开关座底部的金属接线脚、设置在开关座内的弹片组件、设置在开关座顶部的翘板、将翘板定位在不同位置处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件至少为两组,每组所述弹片组件中包括相互配合的弹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弹片两侧的触头和弹性元件,所述弹片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开关座内且与一组金属接线脚电连接而悬臂端悬臂设置在与对应触头相匹配的位置处;所述翘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开关座顶部,所述翘板底部设有弹片组件数量相等的凸块,所述凸块与对应的弹片组件中弹片的中段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组弹片组件所对应的各个凸块在所述翘板的转动平面内的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上设有朝向对应凸块凸起的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翘板和开关座之间相互配合的弹性定位柱和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包括两个与所述弹性定位柱端部相匹配的导向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向斜面相交处朝向所述弹性定位柱向上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处设有与所述弹性定位柱端部相匹配的定位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向斜面相交处远离所述弹性定位柱向下凹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通过两侧设置的两个枢轴与开关座上设置的轴孔相配合转动设置在开关座顶部,所述两枢轴设置为不同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有与所述开关座外轮廓相匹配的安装孔的装饰面板,所述开关座外侧壁和所述装饰面板安装孔孔壁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凸筋和安装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顶部还固定设有按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通过设置在所述按钮底部和翘板顶部之间相互配合的凸柱和凹槽固定在所述翘板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通过设置在所述按钮侧壁和翘板侧壁之间相互配合的卡隼和卡槽套设在所述翘板顶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翘板顶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座为整体式,所述金属接线脚嵌设在所述开关座底部开设的接线脚孔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座为分体式,包括外壳和嵌设在所述外壳内的底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翘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弹片组件中的弹片的固定端设有凸扣,对应该弹片固定端的金属接线脚上设有与所述凸扣相匹配的扣孔。
CN2011201326081U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翘板开关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76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26081U CN202076175U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翘板开关
HK11107650A HK1150353A2 (en) 2011-04-29 2011-07-22 Rocker switc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326081U CN202076175U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翘板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76175U true CN202076175U (zh) 2011-12-14

Family

ID=45114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32608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76175U (zh) 2011-04-29 2011-04-29 一种翘板开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76175U (zh)
HK (1) HK1150353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7881A (zh) * 2014-09-05 2014-12-17 桐庐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按钮式双段开关
CN104637720A (zh) * 2015-01-19 2015-05-20 慈溪市鸣鹤兴华电器配件厂 一种跷板开关
WO2017124986A1 (en) * 2016-01-21 2017-07-27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 Electric rocker switc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3611B (zh) * 2015-07-22 2017-06-20 宁波哲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高压静电放电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7881A (zh) * 2014-09-05 2014-12-17 桐庐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按钮式双段开关
CN104217881B (zh) * 2014-09-05 2016-04-27 桐庐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按钮式双段开关
CN104637720A (zh) * 2015-01-19 2015-05-20 慈溪市鸣鹤兴华电器配件厂 一种跷板开关
WO2017124986A1 (en) * 2016-01-21 2017-07-27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 Electric rocker switch
CN108780715A (zh) * 2016-01-21 2018-11-09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摇臂开关
CN108780715B (zh) * 2016-01-21 2019-11-12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摇臂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50353A2 (en) 2011-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7875B (zh) 具有旋轉及摺合的插頭
CN202076175U (zh) 一种翘板开关
CN102544929A (zh) 多功能插线板
CN205828829U (zh) 一种旋转插座
CN202384238U (zh) 一种多用按钮开关
CN100517877C (zh) 无绳的电连接器
CN203447114U (zh) 底座组件和具有它的加热装置
CN202651477U (zh) 一种防水插座
CN202796802U (zh) 一种框架式断路器用的辅助开关
CN102709760B (zh) 旋转式墙壁插座
CN20781844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旋钮
CN200990330Y (zh) 开关结构
CN202633690U (zh) 一种通过旋转控制通断电的墙壁插座
CN204834448U (zh) 旋钮开关及电器产品
CN204816901U (zh) 一种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的高压静电放电机构
CN204537916U (zh) 旋转开关
CN207719800U (zh) 交流三相电动机缺相保护器及控制电路
CN205069998U (zh) 一种开关插座
CN206471567U (zh) 一种多向可变形插座
CN205264555U (zh) 一种轻触开关
CN203503518U (zh) 微型防水开关
CN201402905Y (zh) 一种电源插板
CN106785721B (zh) 一种便捷式开关插座
CN106139588B (zh) 一种按键和一种游戏手柄
CN215933455U (zh) 一种飞梭编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