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75765U - 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75765U
CN202075765U CN2011201710993U CN201120171099U CN202075765U CN 202075765 U CN202075765 U CN 202075765U CN 2011201710993 U CN2011201710993 U CN 2011201710993U CN 201120171099 U CN201120171099 U CN 201120171099U CN 202075765 U CN202075765 U CN 202075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code
application system
certificate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public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1710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茅庆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yaxin Identification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茅庆鸿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茅庆鸿 filed Critical 茅庆鸿
Priority to CN2011201710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75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75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757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包括:公共数据库;二维码发送端,通过第一短信接口与所述公共数据库相连接;以及二维码验证端,通过第二短信接口与所述公共数据库相连接。

Description

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维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地利用并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由于这种传统二维码是一个图像,在手机里以图像的形式表示,所以发送到用户手机时只能采用彩信或者WAP方式,不能采用短信方式发送,而目前国内通信运营商的彩信到达率最高只有60%,这就意味不能支持更多相关业务。
为了促进短信二维码的业务发展,针对目前世界所采用的码制进行分析,主要分为日本QR、中国GM、美国DM等。同时总结了中国电信2009年发布的1080号文件中提到的二维码应用技术规范要点和命名规则,重新制定了适合该套电子凭证应用系统的网格短信码GRID SMS CODE,简称GS码。应用系统采用SMS短信文本的发送方式,把要发送内容文字、数据信息加密转换成矩阵类型的GS码,代替传统类型二维码,实现短信二维码的文本传输。目前的二维码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代金券、景点门票、商务入场券、餐饮、购物、各类身份验证等电子凭证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包括:公共数据库;二维码发送端,通过第一短信接口与所述公共数据库相连接;以及二维码验证端,通过第二短信接口与所述公共数据库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上述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中,所述二维码发送端为一含显示屏的移动通信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上述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中,所述公共数据库经由所述第一短信接口向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发送GS二维码短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上述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中,所述二维码验证端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的显示屏获得基于所述GS二维码短信的二维码图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上述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中,所述二维码验证端基于所述二维码图像经由所述第二短信接口向所述公共数据库发送验证请求。
本次实用新型发明目的在于:通过采用GS二维码替代原有只能采用彩信传输方式,改为采用SMS短信文本的方式发送,发送时可跨越所有移动通信运营商,并且发送成本低,不需要做终端适配,可以支持最小屏幕的手机,每行6个字符共4行,达到市面99%以上的手机可适用,同时和传统二维码一样可以接受自动解析识别。采用这种GS二维码可应用于电子化凭证领域,实现SMS短信文本类型二维码的稳定发送,节省了纸质类原材料,同时也减少物流环节及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的结构。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GS二维码短信传输方式的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由0到9的数字、26个英文字母和标识符号通过编码软件把要发送的文字、数据信息加密转换成矩阵图形的GS二维码。并且在基于GS二维码矩阵的每个位置上,任由0到9的数字、26个英文字母和不同的标识符自由变化组合而成,从而使该GS二维码存储容量大和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利用GS二维码的特点,构建一个发送及验证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主要由公共数据库、GS二维码发送端以及GS二维码验证端相组成。同时,GS二维码发送端必须与移动通信服务器端短信发送接口相连接,系统通过服务器短信发送接口向用户手机发送由编码函数加密生成的GS二维码短信,用户收到该短信后,凭借手机屏幕上GS二维码图像作为电子凭证。由于GS二维码验证端业务接口必须与识读设备相连接,因此验证端业务接口通过间接识读模式采用专用的识读设备将隐含在GS二维码图像信息解析成文字及数据信息,该信息通过网络接口与公共数据库中GS二维码存储的详细信息进行匹配,从而作为电子凭证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商业及生活领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100主要包括公共数据库101、二维码发送端102以及二维码验证端103。二维码发送端102通过第一短信接口104与公共数据库101相连接。二维码验证端103通过第二短信接口105与公共数据库101相连接。
根据一个较佳实施例,上述的二维码发送端102优选为一含显示屏的手机。当然,该二维码发送端102也可以选用已知的其他移动数字通信设备,例如PDA等等。公共数据库101可以经由第一短信接口104向移动通信终端102发送GS二维码短信。该二维码验证端103可以从移动通信终端102的显示屏获得基于GS二维码短信的二维码图像。然后,二维码验证端103能基于所述二维码图像经由第二短信接口105向公共数据库101发送验证请求。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GS二维码短信传输方式的过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GS二维码短信传输方式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
(1)用户通过电子凭证应用系统的网上平台、短信平台以及订票热线方式提交信息请求;
(2)应用系统根据用户请求将信息数据经过编码函数加密生成的GS二维码,同时信息数据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
(3)应用系统的发送端通过移动通信服务器的短信发送接口发送SMS短信文本,主要由0到9的数字、26个英文字母和标识符号组成的矩阵图形GS二维码;
(4)GS二维码验证端业务接口与识读设备相连接,业务接口通过间接识读模式采用专用的识读设备解析出用户手机屏幕上GS二维码信息;
(5)该信息通过网络接口与公共数据库中的GS二维码存储的详细信息进行匹配,作为电子凭证。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在于:1、使用数字、字母和标识符号通过特有的编码规则编制矩阵图形的GS二维码;2、GS二维码主要采用SMS短信文本发送,替代了原传统二维码只能采用彩信或者WAP方式;3、支持最小屏幕的手机,达到每行6个字符共4行,支持市面99%以上的手机;4、本系统适用于各类移动通信平台,GS二维码发送端与服务器端短信发送接口相连接,GS二维码验证端业务接口与识读设备相连接;5、GS二维码存储容量大,具有唯一性,可以作为电子凭证应用于各类商业及生活领域。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5)

1.一种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数据库;
二维码发送端,通过第一短信接口与所述公共数据库相连接;以及
二维码验证端,通过第二短信接口与所述公共数据库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发送端为一含显示屏的移动通信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数据库经由所述第一短信接口向所述的移动通信设备发送GS二维码短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验证端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的显示屏获得基于所述GS二维码短信的二维码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验证端基于所述二维码图像经由所述第二短信接口向所述公共数据库发送验证请求。
CN2011201710993U 2011-05-25 2011-05-25 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75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710993U CN202075765U (zh) 2011-05-25 2011-05-25 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1710993U CN202075765U (zh) 2011-05-25 2011-05-25 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75765U true CN202075765U (zh) 2011-12-14

Family

ID=4511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171099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75765U (zh) 2011-05-25 2011-05-25 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75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3714B (zh) 二维码的加密系统
CN102194179B (zh) 广告信息发布系统及方法
CN102137353A (zh) 基于二维码的手机短信传输方式
CN101296441B (zh) 一种扫描二维条码发送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24668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图形的wifi网络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2129585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条形码显示及读取装置
CN101132293A (zh) 一种个人信息的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859397A (zh) 二维阵列码
CN102932775A (zh) 一种利用imei与ua结合进行终端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23572A (zh) 二维码生成方法
WO2018176989A1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02831663A (zh) 一种智能手机二维码考勤系统及方法
CN101859398B (zh) 二维阵列码
CN103037336A (zh) 二维码的手机短信传输方法
CN102708184A (zh) 一种密码锁防伪二维码查询方法
CN103874033B (zh) 一种基于中文分词识别不规则垃圾短信的方法
CN101350829B (zh) 基于wap的营业厅电子广告屏内容更换方法及装置
CN204288294U (zh) 基于二维码的种子溯源系统
CN102217335B (zh) 通过短信息传输电子凭证的系统和方法
CN105162603A (zh) 实现二维码的用户分发与点评及其安全检测方法
CN202075765U (zh) 基于gs二维码的电子凭证应用系统
CN104168362A (zh) 终端、二维码管理装置和电子名片管理方法
CN102970661A (zh) 一种对短消息进行编码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5665A (zh) 文本内容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612001A (zh) 一种利用短信群发平台服务器中转实现短信群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TIANYAXIN RECOGNITION SOFTWARE TECHNOLOG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O QINGHONG

Effective date: 201306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614

Address after: 201204 Building 1, No. 500 Zhang He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70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ianyaxin Identification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4 Building 1, No. 500 Zhang He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708

Patentee before: Mao Qingho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