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68782U - 一种育秧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育秧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068782U CN202068782U CN2011201276970U CN201120127697U CN202068782U CN 202068782 U CN202068782 U CN 202068782U CN 2011201276970 U CN2011201276970 U CN 2011201276970U CN 201120127697 U CN201120127697 U CN 201120127697U CN 202068782 U CN202068782 U CN 2020687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kage
- seedling
- ventilation hole
- utility
- air h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9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9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9331 s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9140 Tritic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5126 Fac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96 hybrid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育秧盘,包括底板和围设于底板边缘的侧板,底板上均匀分布有漏水透气孔,漏水透气孔的孔数至少为500个,并且漏水透气孔的直径为1-2mm。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漏水透气孔的数量为196-400个,本实用新型中漏水透气孔的数量急剧增加,从而减小了相邻的漏水透气孔之间的间距,进而极大程度地减小了不同部位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含量的差异,因此随着秧龄的变大,不同部位的秧苗生长整齐,还由于将漏水透气孔的直径设置为1-2mm,不仅可以避免由于漏水透气孔的数量增多而减弱育秧盘强度的现象产生,还可以避免逐渐生长变长的秧苗的根穿透漏水透气孔,扎入秧床上的土壤中的现象,从而使得秧苗生长整齐、盘结扎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育秧盘。
背景技术
水稻机插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还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是一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投资,并能获得高产的新技术,其中育秧盘是水稻机械化插秧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目前,现有技术中育秧盘通常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的边缘侧板,在底板上均匀设置有漏水透气孔。根据插秧机的要求,育秧盘的长×宽×高为280×580×20-25(单位为:mm),其中每张底板上的漏水透气孔的孔数为196-400之间,孔径为3mm,其中漏水透气孔与侧板之间的最近的距离为2-3mm。
通常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育秧盘主要适合培育短秧龄(秧龄为15-22天)的常规稻,而对于四川等杂交中稻区,以小麦或油菜等农作物作为前作,待小麦和油菜收获后再插水稻,但是由于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和水稻生长周期的因素,往往需要所育水稻秧的秧龄达到30天以上才进行插秧,因此使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育秧盘就会产生以下不足:
1、由于育秧盘内靠近漏水透气孔部位的土壤与远离漏水透气孔的部位的土壤所含水分和空气有所不同,因此不同部位的水稻秧在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环境会有所差异,当秧苗秧龄比较小的时候,影响较小,随着秧龄的变大,不同部位的秧苗会出现分层严重,即生长参差不齐的现象,进而使得栽插时每穴秧苗均匀度差、成秧率低、返青成活慢,产量低、效益差。
2、由于秧龄变大,秧苗的根也会进一步生长变长,因此部分秧苗的根更加容易穿透漏水透气孔,扎入秧床上的土壤中,进一步导致秧苗不均匀的现象,也影响了秧苗盘结成毯和起秧。
3、由于靠近侧板的土壤容易失水,而现有技术中的漏水透气孔与侧板之间的最近的距离为2-3mm,这个距离较大,因此使得靠近侧板的秧苗生长较差,进而进一步的影响了秧苗的整齐度。
因此,在培育长秧龄的秧苗时,如何使得秧苗生长整齐、盘结成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育秧盘,在培育长秧龄的秧苗时,以实现使秧苗生长整齐、盘结成毯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育秧盘,包括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底板上均匀分布有漏水透气孔,所述漏水透气孔的孔数至少为500个,并且所述漏水透气孔的直径为1-2mm。
优选地,所述漏水透气孔与所述侧板之间最近的距离小于0.5mm。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长×宽为580mm×280mm,所述侧板(1)的高为20-25mm。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高为25mm。
优选地,沿着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排漏水透气孔的位置相对。
优选地,沿着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排漏水透气孔的位置相错。
优选地,所述漏水透气孔的数量为728个。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育秧盘,包括底板和围设于底板边缘的侧板,底板上均匀分布有漏水透气孔,漏水透气孔的孔数至少为500个,并且漏水透气孔的直径为1-2mm。
相对于背景技术中育秧盘的漏水透气孔的数量为196-400个,本实用新型中漏水透气孔的数量急剧增加,从而减小了两个相邻的漏水透气孔之间的间距,进而极大程度地减小了不同部位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含量的差异,因此随着秧龄的变大,不同部位的水稻秧会生长整齐,进而使得栽插时每穴秧苗均匀度较好、成秧率高、返青成活快,产量高、效益较好。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将漏水透气孔的直径设置为1-2mm,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由于漏水透气孔的数量增多而减弱育秧盘整体强度的现象产生,还可以减少随着秧龄的变大逐渐生长变长的秧苗的根穿透漏水透气孔,扎入秧床上的土壤中的现象,从而使得秧苗生长整齐、盘结扎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育秧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育秧盘漏水透气孔的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育秧盘,在培育长秧龄的秧苗时,以实现使秧苗生长整齐、盘结扎实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育秧盘包括底板2和围设于底板2边缘的侧板1,底板2上均匀分布有漏水透气孔21,漏水透气孔21的孔数至少为500个,并且漏水透气孔21的直径为1-2mm,通常育秧盘的材料为塑料,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只要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
相对于背景技术中育秧盘漏水透气孔的数量为196-400个,本实用新型中漏水透气孔21的数量急剧增加,从而减小了两个相邻的漏水透气孔21之间的间距,进而极大程度地减小了不同部位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含量的差异,因此随着秧龄的变大,不同部位的秧苗生长较整齐,进而使得栽插时每穴秧苗均匀度较好、成秧率高、返青成活快,产量高、效益较好。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将漏水透气孔21的直径设置为1-2mm,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由于漏水透气孔21的数量增多而减弱育秧盘整体强度的现象产生,还可以减少随着秧龄的变大逐渐生长变长的秧苗的根穿透漏水透气孔,扎入秧床上的土壤中的现象,从而使得秧苗生长整齐、盘结扎实。
由于现有技术中起秧时秧苗较小,所以此时秧苗的根系不是很发达,因此为了使得起秧时秧苗盘结扎实,播种时用种量大;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育秧盘所培育的秧苗的秧龄较大,所以秧苗的根系较为发达,从而盘结较为扎实,进而使得播种时用种量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这对种子成本很高的杂交稻显得更加重要。
另外,由于靠近侧板1的土壤容易失水,进而使得靠近侧板1的秧苗生长较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育秧盘中漏水透气孔21与侧板1间最近的距离小于0.5mm,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的2-3mm减小程度较大,进而进一步的保证了秧苗的整齐度。
根据插秧机的要求,通常育秧盘底板2的长×宽为580mm×280mm,侧板1的高为20-25mm。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育秧盘所培育的秧苗的秧龄较大,因此通常会在育秧盘内放置较多的土壤,所以本实施例中优选将侧板1的高度设置为25mm。
为了保证秧苗生长均匀整齐,需要将漏水透气孔21均匀分布,其中可以是沿着底板2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排漏水透气孔21的位置相对,也可以是沿着底板2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排漏水透气孔21的位置相错(如图2所示),其中一排为漏水透气孔211,相邻的一排为漏水透气孔2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相邻的两排漏水透气孔21的位置相错。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漏水透气孔2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将漏水透气孔的数量为728个。
下面以具体实验数据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育秧盘与现有技术中育秧盘对移栽期秧块状态差异。
在不同型号的育秧盘中装入相同等量的土壤,浇相同等量的水,并且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待45天后对不同型号中的秧苗进行测量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移栽期各处理秧块状态差异(秧龄45d)
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育秧盘与现有技术中的育秧盘进行了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如下:漏水透气孔数和孔径对移栽期秧块状态有较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育秧盘(漏水透气孔数为728个时)的秧苗成苗率较对照现有技术中漏水透气孔数为364个增加了5.08%,较现有技术中漏水透气孔数为182个增加了11.65%;秧块盘结力为1.33kg/m2,分别比对照1.13kg/m2和0.20kg/m2高出了0.20kg/m2和1.13kg/m2;其秧苗株高整齐度达到0.80,分别高14.29%和26.98%。
因此,减少育秧盘漏水透气孔数会降低秧苗成苗率、株高整齐度和秧块盘结力。而孔径大小对秧块状态的影响则受孔数的制约。当漏水透气孔数为364个时,成苗率和株高整齐度均以孔径为2mm较高;当漏水透气孔数为728个时,孔径为1mm和2mm的秧块状态均较好;当漏水透气孔数为182个时,仅有孔径为3mm和4mm的能正常盘结以供栽插。这表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育秧盘的漏水透气孔数增多的同时,孔径减小可以提高培育的秧苗状态。
在相同环境的土地中插栽相同数量的上述各个型号中育秧盘中培育的秧苗,并且使得土地中秧苗的株距和行距等因素均相同,并且使得水稻后期的生长环境相同,水稻成熟时对不同型号中所培育的水稻进行测量统计,其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秧盘孔数量和孔径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漏水透气孔数和孔径大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有较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育秧盘(以漏水透气孔数为728个为例)较对照现有技术中育秧盘漏水透气孔数为364个增产6.44%,较现有技术中育秧盘漏水透气孔数为182个增产11.99%。因此,适当增加秧盘漏水透气孔数有利于提高长秧龄机插水稻的产量,其主要原因是较对照显著增加了有效穗和穗实粒数。产量最高的孔径孔数组合为漏水透气孔数为728个配合孔径2mm,因此,为提高长秧龄机插水稻产量,可适当增加育秧盘漏水透气孔数并减小孔径大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育秧盘,包括底板(2)和围设于所述底板(2)边缘的侧板(1),所述底板(2)上均匀分布有漏水透气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透气孔(21)的孔数至少为500个,并且所述漏水透气孔(21)的直径为1-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透气孔(21)与所述侧板(1)之间最近的距离小于0.5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长×宽为580mm×280mm,所述侧板(1)的高为20-2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的高为2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底板(2)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排漏水透气孔(21)的位置相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底板(2)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排漏水透气孔(21)的位置相错。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透气孔(21)的数量为728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276970U CN202068782U (zh) | 2011-04-27 | 2011-04-27 | 一种育秧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1276970U CN202068782U (zh) | 2011-04-27 | 2011-04-27 | 一种育秧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068782U true CN202068782U (zh) | 2011-12-14 |
Family
ID=45106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12769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068782U (zh) | 2011-04-27 | 2011-04-27 | 一种育秧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06878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7829A (zh) * | 2020-07-07 | 2020-10-02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杂交稻父母本同机同体机插制种方法 |
CN114938772A (zh) * | 2022-06-22 | 2022-08-26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安全环保型机插水稻漂浮育秧方法 |
-
2011
- 2011-04-27 CN CN2011201276970U patent/CN2020687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7829A (zh) * | 2020-07-07 | 2020-10-02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杂交稻父母本同机同体机插制种方法 |
CN111727829B (zh) * | 2020-07-07 | 2022-02-15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杂交稻父母本同机同体机插制种方法 |
CN114938772A (zh) * | 2022-06-22 | 2022-08-26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安全环保型机插水稻漂浮育秧方法 |
CN114938772B (zh) * | 2022-06-22 | 2023-05-12 |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安全环保型机插水稻漂浮育秧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30573B (zh) | 压缩型林木树种培植基质 | |
CN104838995A (zh) | 一种番茄水培扦插生根的育苗方法 | |
CN110122297A (zh) | 一种薄壳山核桃两段容器育苗方法 | |
CN103858721B (zh) | 一种平衡施肥的机插水稻栽培方法 | |
CN103947331B (zh) | 一种加快草莓实生苗出苗的方法 | |
CN105009922A (zh) | 一种番茄育种方法 | |
CN102640688A (zh) | 一种水稻机插秧育秧方法 | |
CN104126467A (zh) | 一种提高水稻产量的种植方法 | |
CN107047187B (zh) | 一种培育苹果杂种实生苗的方法 | |
CN203748326U (zh) | 伸展式育苗装置 | |
CN105265064B (zh) | 蕨类原丝体液体培养育苗方法 | |
CN207531458U (zh) | 一种水稻育苗定植器 | |
CN202068782U (zh) | 一种育秧盘 | |
CN108432534B (zh) | 美国山核桃提早结果的促进方法 | |
CN202172653U (zh) | 一种与水稻分株带土旱育秧盘相配套的水稻插秧机 | |
CN205694813U (zh) | 一种水培定植系统 | |
CN108633897B (zh) | 一种促进再生稻的根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及其施用方法 | |
CN208370172U (zh) | 一种甜叶菊种子带 | |
CN115486335B (zh) | 一种番茄快繁加代方法 | |
CN104620809A (zh) | 一种改良番茄育种田土壤同时提高复种指数的方法 | |
CN104798581A (zh) | 一种椒蒿穴盘育苗栽培方法 | |
CN210868958U (zh) | 一种适用于花卉育苗的育苗盆 | |
CN103548582B (zh) | 一种橡胶籽苗裸根芽接桩育苗方法 | |
CN204070030U (zh) | 一种家用芽苗菜培养盒 | |
CN205143033U (zh) | 一种烟草漂浮育苗专用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7 |